三棱的本草考证

2012-02-06 15:49 楼主
来源:互联网 作者:李晓辰作者单位:杭州市拱墅区康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杭州 310015

三棱性平、味苦,入肝、脾经,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功能,多用于月经不调,积聚结块等病症,是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本文就三棱进行本草考证。
1 三棱的本草记载
三棱始载于《本草拾遗》(唐,开宝二十七年,公元739年,陈藏器著,原本已失)。据《证类本草》(宋,元年间,公元1082~1094年,唐慎微著)引“本草拾遗言”:“本经无三棱,忽有三、四种。但取其根似乌梅,有须相连,蔓如延,作漆色,蜀人织为器,一名艹琴者是也”。可知“本草经”并没有记载三棱,自唐代开始使用,即有三、四种混乱现象,但所描述的形态是莎草科的荆三棱即现在的商品黑三棱。“其根似乌梅,有须(根状茎)相连”是商品黑三棱根的生长形态较确切的描述。“蔓(植物长条状的长茎)如延(伸展,长),做漆色(黑色)”。“一名艹琴者是也”。“艹琴”,李时珍《本草纲目》(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曰:“三棱多生荒废坡池湿地,春时丛生,夏秋抽高茎,茎端复生数叶,开花六、七枝,花皆细碎成穗,黄紫色,中有细子。其叶、茎、花、实俱三棱,并与香附苗、叶、花、实一样,但长大尔。其茎光滑三棱,如棕之叶茎。茎中有白穰,剖之织物,柔韧如藤”。晋朝吕枕《字林》云:“艹琴生水中,根可缘器,即此草茎,非根也。”又谓:“此根多黄黑须,削去须皮,乃如鲫状,非根似鲫鱼也”。荆三棱之茎可用于编织,有“蓑衣草”之称,也称“三棱草”,与古代所述“艹琴”是一致的。李时珍在此纠正了根可缘器的说法。所记述的也是莎草科荆三棱即商品黑三棱。“根多黄黑”也是商品黑三棱的颜色,只是 “削去须皮,乃如鲫状,非根似鲫鱼也”,又像商品荆三棱的形状。
《本草图经》(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苏颂等著)记载:“三棱生荆,楚,字当作荆,以著其地。今世都不复有三棱,所用皆淮南‘红蒲根’ 也。泰州尤多,举世皆用之。虽太医不以为谬,盖流习即久,用根者不识其苗,采药者莫究其用…。今三棱荆、湘、江、淮水泽之间皆有。叶如莎草,极长,茎三棱如削,大如人指,高五、六尺。茎端开花,大体皆如莎草而大,生水际及浅水中,苗下即魁,其旁有根横贯,一根则连数魁,魁上发苗,采时断其苗及横根。形扁如鲫鱼者,三棱也;……小圆如乌梅者黑三棱也;又根之端,钩屈如爪者,为鸡爪三棱,皆皮黑肌白而至轻。三者本一物,但力有刚柔,各适其用,因其形为名。…… 又《本草》谓,京三棱形如鲫鱼,黑三棱形如乌梅而轻,今红蒲根质坚重,刻削而成,莫知形体,又叶扁茎圆,不复有三棱处,不知何缘名三棱也。今三棱皆独旁引二根,无直下根,其形大体亦多如鲫鱼”。由此可知,“黑三棱”之名出自宋代《本草图经》。其描述的黑三棱是莎草科荆三棱未去皮的块茎,其“皮黑肌白而至轻”与当今的商品黑三棱是一致的。在宋代作药用的“其叶扁茎圆”,药材刻削而成,黄色微苦,如小鲫鱼状,当时人称“红蒲根”,是黑三棱科黑三棱即商品黑三棱,有人称“香蒲根”,因其叶形极似蒲,质地松软呈海绵质,长条形。当时即认为不是正品,但全国皆用,皇帝太医也乐于用此药,皆因习惯用药,用根的不识原植物,采药的不考究是否有作用而造成。
《救荒本草》(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朱隶著)记载:“黑三棱,旧云河、陕、江、淮、荆、襄间皆有之。今郑州贾裕山涧水边亦有。苗高三、四尺,叶似菖蒲而厚大,背皆三棱剑脊,叶中撺葶,葶上结实,攒为刺球,如楮桃样而尖,颗瓣甚多。其颗瓣形似草决明子而大,生则青,熟时红色。根状如乌梅而颇大,有须蔓延相连,比京三棱体微轻。其葶味甜,根味苦”。其描述植物形态是黑三棱科黑三棱,而根是莎草科荆三棱的形态,黑三棱科的黑三棱根是粗而短的圆椎形块茎,上有多数须根,只有去须根,刻削去外皮,才成现在的商品荆三棱。黑三棱科黑三棱有根状茎横生相连,无“根状如乌梅而颇大”,更不“比京三棱体微轻”。恰相反,二种药用植物根相比,黑三棱科黑三棱(商品荆三棱)根较莎草科荆三棱(商品黑三棱)根质重。
《本草述钩元》(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杨时泰著)记载:荆三棱“荆、襄、淮、江、济南、河、陕皆有之,茎、花、叶、实俱有三棱故名。苗下有魁,初生成块,如附子”。所述植物体也是莎草科荆三棱。根状茎的描述又出现了二种三棱的混淆。“削去须皮宛如鲫状,体重者荆三棱”,是黑三棱科黑三棱商品荆三棱的形状。而“圆小如梅者黑三棱”,是莎草科荆三棱,商品黑三棱的形状。至于“钩屈如爪者,鸡爪三棱”无从考证,现实商品也没见到。
2 三棱的药用正品
综上所述,黑三棱科黑三棱商品荆三棱与莎草科荆三棱商品黑三棱均有较长的药用历史。莎草科荆三棱商品黑三棱自《本草拾遗》(公元739年)记载至今有1250多年历史。黑三棱科黑三棱商品荆三棱自《本草图经》(公元1067年)记载至今已有930多年历史。历代本草记载多有混淆和矛盾处,品种混乱由来已久。植物体与地下部分,地下部分与药材,药材与原植物,大多混淆不清,就是现在的原植物名称与商品名称也正好颠倒。从文献记载看也确实各有出处,原植物生长环境相同,均为池塘湿地,均有横贯的根状茎相连。但植物体与根及根茎是相差甚远。采收加工后的药材商品也决非一种植物可成两种商品。从文献记载分析,莎草科荆三棱、黑三棱均认为是正品。而黑三棱科黑三棱虽自宋代使用,但有认为是谬误,“叶扁茎圆,不复有三棱处”。三棱与植物形态不附而刻削为“鲫状”又一直视之为正品,饮片的形态制约着对原植物的更正。宋《大观本草》(公元1108年),明《救荒本草》(公元1406年)记载两种本草“疗体并同”。《中国药典》在三棱项下,收载的是黑三棱科黑三棱。《中药志》将莎草科荆三棱作附录记载并记述功用同黑三棱科黑三棱。《中药大辞典》在三棱项下将莎草科荆三棱收载,并用“备考”在最后抄录了《本草图经》部分记述,即更正“红蒲根”( 黑三棱科黑三棱)的误用。这就让人对两种不同三棱的药用价值产生疑问。一种植物因生长环境,采收加工等不同因素,质量尚不一,功能也有差别,何况两种相差甚远的植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黑三棱科大黑三棱商品荆三棱作三棱正品药用。结合化学、药理学和临床应用来研究两种不同三棱的功能,或两种植物不同,所含成分各异,功效相同,从各方面阐述两种不同三棱的相同点和差异,来区分正品、伪品或代用品,以澄清三棱品种和使用的混乱状况,结束自古以来从名称到使用的众说不一。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紫草的本草考证 老茶馆 中药玫瑰花的本草学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