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临床纲要(4)从师认证--第七节 眩晕(冯世纶教授)案例4

2012-01-12 09:33 楼主
从师认证--第七节 眩晕
【病例4】低血压
王某,女,42 岁。因痔疮引起低血压已七年。服过许多中药如补中益气汤、归脾汤、人参养荣丸等,效果都不明显。无奈病作时,只能静点葡萄糖以及能量合剂。对中医已无多大信心。这次是在儿女强力劝说下,抱着试试的态度前来诊病的。当时证见头晕心悸、面色萎黄、纳少胸满、身疲乏力、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小便短少,并自言最近明显气短。用手抚按胃脘部,觉得心下痞硬,此刻患者更加气短。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这例病人的头晕心悸等证,不完全是气血虚衰,而是由于阳虚停饮、导致水邪上犯所引起的。根据上述表现辨为胃弱血虚,水饮内停。此时服用滋腻药以补气生血,反而会使胃气失和,阻碍了气血的生成。根据纳少胸满、头晕心悸、心下痞硬、面黄气短等证,用茯苓饮合当归芍药散消痞化饮、调和气血。先予茯苓饮合当归芍药散,利湿养血:茯苓20 克、 白术15 克、 党参15克、 陈皮20 克、 生姜15 克、 枳实10 克、 当归15 克、 泽泻15 克、 白芍10 克。二诊,上方七剂后,头晕心悸减,大便转常,食纳增加,用手抚按胃脘,已不觉短气。详细询问得知,该患一直怕冷,尤其是一到冬季,痔疮发作就更加频繁。按脉则沉细弦。因有阳虚畏寒、头晕目眩、小便不利、舌淡、脉沉弦等证,所以辨为胃虚停水,寒饮上犯。少阴虚寒证,但并不是说少阴经中每一个方子都可以用,还须进一步辨方证。最后认为本病既不是少阴热化的黄连阿胶汤证,也不是外寒内饮的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而是阳虚水停的真武汤证。本病主要是由于胃弱血虚,导致水饮内停,日久寒饮伤阳,水邪上犯,所以畏寒怕冷、头晕心悸诸证蜂起。予真武汤加党参、陈皮、桂枝、甘草,温阳建胃、下气化饮。茯苓20 克、 白术15 克、 生姜15 克、白芍15 克、 党参20 克、 黑附片15 克、桂枝10 克、 陈皮20 克、 炙甘草10 克。结果:一直以真武汤为基础方,并据证合用过苓桂术甘汤、当归芍药散、茯苓饮、桂枝茯苓丸等调血化饮的方剂。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最终获愈。体会:低血压是现代医学的病名,同时也是一个症状。用中药治疗一定要辨方证。否则即使用了大量的补气、补血药,因不对“证”,也不会有效。老师常说:“治病,尤其是治疗一些久治不愈的疾病。一定要落实到大经大法上,先分清病在六经中的哪一经。疾病是在表、在里、在阴、在阳,还是属热、属寒、属虚、属实。这样六经即定,八纲已明,才可以进一步辨该病是六经中哪一个方的方证。”比如本病最后辨为少阴虚寒证,但并不是说少阴经中每一个方子都可以用,还须进一步辨方证。最后认为本病既不是少阴热化的黄连阿胶汤证,也不是外寒内饮的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而是阳虚水停的真武汤证。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伤寒临床纲要(4)从师认证--第七节 眩晕(冯世纶教授)案例3 老茶馆 伤寒临床纲要(4)从师认证--第七节 眩晕(冯世纶教授)案例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