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基长教授治疗骨关节感染性疾病经验心得

2012-01-09 09:38 楼主
陈基长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陈教授从事中医骨伤科教学、科研、临床工作4O余载,学贯中西,擅长运用西医诊断手段与中医辨证治疗骨伤科疑难杂病,尤以治疗骨关节感染性疾病经验丰富。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1 辨病与辨证结合 治未病 治病宜速

骨关节感染性疾病包括急、慢性化脓性骨关节炎及骨髓炎、骨关节结核,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而化脓性骨关节炎多见于儿童,最常发生于髋、膝关节,其次为肩、肘、踝关节,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骨髓炎多见于成年人,多因开放性骨折、闭合骨折术后并发感染引起,其治疗较为困难,致残率高,对人体健康危害大,属难治之症I11。目前西医治疗以关节穿刺引流、切开排脓、病灶清除、持续冲洗及应用抗生素等为主,临床效果不确切,特别是慢性骨关节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疗效欠佳。化脓性骨关节炎属于中医学关节流注、余毒流注、附骨疽、流痰、骨痨等范畴,均属难治之症。
陈教授认为,中医药治疗骨关节感染性疾病仍需按“病一证一法一方(药)”的诊治模式,主张辨病与辨证、病证结合诊断。骨关节感染性疾病初起毒气深沉,发无定处,往往发病隐蔽,红热肿痛不明显,证候不典型,辨病可及早发现病位之深浅、性质、程度,必要的血分析及影像学检查可探明疾病的病理状况;辨证是中医治疗疾病精髓所在,可明确毒邪轻重、气血虚实、经络畅阻状况,为立法论治提供依据。骨关节感染性疾病多为外邪侵犯或热毒内蕴,瘀热阻络或气血亏虚,邪气弥留,余邪未尽。病初瘀热之邪变化疾速,因此,治未病、治病宜速在治疗骨关节感染性疾病之初尤为关键,可使瘀热之邪无留驻之所而不伤及正气。

2 标本兼治是治疗关键

陈教授认为,瘀热滞留,邪注骨节,或正气亏虚,邪气稽留是骨关节感染性疾病病机的重要环节。病邪或燥热或湿热或瘀热或食积蕴热,卫外正气或不足或失养或不调或受损,往往使本病虚实变化错综复杂,但抓住邪气阻络和正气亏损的发病重要环节,辨虚实就可确立祛邪扶正的基本法则,以标本兼治。陈教授常选用五味消毒饮、四妙散、四逆散等祛邪,四君子汤、健脾汤、小活络丸、六味地黄丸等扶正,常选用阳和汤、补阳还五汤攻补兼施。陈教授还喜用多年经验方,以单味草药犁头草或合黄芪治疗急性、亚急性、慢性骨关节感染性疾病,根据患者病情虚实、标本、轻重,采用鲜犁头草50—150g或合黄芪50一l00g,煎服;再依据病位予以鲜犁头草100—15咄,捣烂调匀,外敷患处,每天1次。本方具有清热排毒、消肿散瘀、扶正祛邪、托毒外出之功效,攻补兼施,标本兼治,临证屡见佳效。笔者在陈教授指导下,曾采用此法对化脓性关节炎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及治疗骨髓炎、骨关节结核等疾病,均取得满意疗效 】。

3 病案举例

关某,男,4岁,于2003年l0月10日玩耍时被铁钉刺伤致右膝出血,送当地医院作伤口清创,肌注破伤风抗毒血清(T.A.T),口服抗生素治疗。1周后患儿伤El仍见渗液、流脓,局部红肿热痛,患膝关节活动受限,送至广州某医院,诊断为右膝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先后3次行手术切开排脓,灌洗引流,并作小腿皮肤牵引,静脉滴注头孢拉定、罗氏芬、泰能等治疗2月,伤口迁延不愈,仍见脓液渗出、肿胀未消,于12月15 Et经介绍转本院求治。患儿入院时发热(t 38cC),舌质暗淡有瘀斑、苔黄,脉弦细数。查体见右膝局部红肿热痛明显,膝前外侧见一纵向弧形约8em长手术疤痕,疤痕中下1/3处见一创El,直径约0.8cm、色暗红,局部渗出较大量清稀淡黄色液体,膝关节强直固定于l0o伸直位,活动度为0。,大小腿肌肉明显萎缩,全膝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WBC 18 X 10 /L,ESR 80mm/lh。经X线、MRI检查示:右膝化脓性关节炎。西医诊断:右膝化脓性关节炎;中医诊断:右膝关节无头疽(热毒内盛,血凝毒聚)。予以犁头草鲜品(采自广州市从化山区)50g,加清水2碗半,煎煮取汁大半碗,分2次温服,每天1剂。服3剂后热退(t 36.7℃),右膝肤温明显下降。继服7剂后,伤口渗液减少,红肿消退,有新鲜肉芽生长,续服药共23剂后,伤口愈合出院。2004年3月2日复查:患膝无疼痛及压痛,完全消肿,膝屈伸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谈放化疗致顽固性呃逆治验 老茶馆 失眠症状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