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系理论影响下的中医现象学知识网联新研究

2012-01-09 09:02 楼主
鉴于当前医学信息的爆炸,在泛系方法论的影响下,笔者于80年代末提出各大医学体系、各领域、各层次的医学知识大整合的新研究:医学的定量或定性模拟和运算(Quantitatively or Qualitatively Medicine Simulating and Operating by Computer,QMSOC)以及相应的编码方法(Homo-Information Coded Editiny,HICE),经过几年的思考、酝酿及探索,自90年代初首先落实到实质性的开发和探索:整合性关系化医学电子书(Integratable Relationized Medical Electronic Book,IRMEB),在此研究中,笔者把所有医学知识归结为系统论意义下的几种泛化关系:泛激(INCRS)、泛抑(DECRS)、泛生(CREAT)、泛涵(CONTN)、泛等(EQUAL)、泛转(TRANS)、泛并(COMPN)、泛序(PORDR)、泛移(PASTO)、泛(环)境(UNDER)。并把医学事件、概念、泛权元素化编码化,进而把医学知识根据上述关系三集合化:主体集合*客体集合*条件集合,在此基础上对医学知识实施互联、整理、整合,开拓反医学信息爆炸技术。

1中医现象学网状互联

医学的现象学知识是指有关医疗实践操作及其基本结果的知识,涉及系统本体、环境、输入、输出及其组合,也包括由此得出的结论性知识。但一般不包括升华了的理论。

中医现象学的资料是中医的瑰宝,是中医在病家心中魅力犹存之原因所在,在现象学基础上对中医学进行整理、知识联接、整合及中西医融合比之在思辨学基础上对中医学理论的整理、知识联接、整合及中西医融合不仅更有其可行性,而且也许对中医学发展的意义更大。其原因之一是现象学的资料是实质性的,因为它们从实际的医学实践土壤中生长,并且不断地接受医学实践的验证。例如一种病证,一张处方,其治则治法,一百个中医师也许有一百个不同的说法。但无论有多少种说法,最后都落实到治疗结果:症状、体征、实验室结果是否正常,这也是病人唯一关心的事实。

为了说明什么叫现象学知识,先举一例,尽管临床细胞学技术人员几乎都认为能百分之百地识别骨髓涂片细胞,但还是有人作了如下实验:用几千个骨髓涂片细胞存入电脑,由临床细胞学技术员重复识别,结果一致性最高的只达到75%左右,再高几乎就不可能了。同样设有一千个舌象(特别是不典型舌象),可以请100位医生来看,然后统计他们的一致性。也可以把这一千个舌象存入计算机,随机地重排次序,再请这些医生重看这些舌象,可以进一步统计同一位医生二次或多次重复辨别的一致性,很可能得到与骨髓涂片类似的结果,这就是现象学检验的威力。

要实施中医学现象学知识的互联、互通,首先必须把这些知识关系化,下面给出中医学一些重要领域的实例。

病证学:

一般形式{证i}*CONTN*{症1,症2,症3,…}*UNDER*{参考文献i}

例如:{阴虚火旺(心悸)证}*CONTN*{心悸,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质红,少苔,脉细数}*UNDER*{张伯臾等:中医内科学}

中药学:

一般形式:{中药i,(and)适应症∪(and)∪禁忌∪(and)功用∪(and)性味}*CONTN*{症i∪性i∪味i∪药i}*UNDER*{参考文献i}

例如:{远志,(and)适应症}*CONTN*{惊悸,梦遗,健忘,失眠,咳嗽多痰,痈疽疮肿}*UNDER*{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远志,(and)功用}*CONTN*{安神,祛痰,解郁}*UNDER*{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远志,(and)禁忌}*CONTN*{阴虚阳亢,珍珠,藜芦,蜚蠊,齐蛤}*UNDER*{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远志,(and)性味}*CONTN*{苦,辛,温}*UNDER*{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菖蒲}*DECRS*{神昏谵语}*UNDER*{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方剂学:

一般形式:{方i}*CONTN*{药1,药2,药3…}*UNDER*{参考文献i}

例:{八珍汤}*CONTN*{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川芎,熟地}*UNDER*{《正体类要》}

例:{万氏牛黄丸,安宫牛黄丸}*UNDER*{①神昏谵语,②惊厥}*UNDER*{…}

中药药理学:

一般形式:{药i}*INCRS*{生(病)理过程1,生(病)理过程2,生(病)理过程3,…}*UNCRS*{参考文献i}

或{药}*INCRS*{生(病)理过程1,生(病)理过程2,生(病)理过程3,…}*UNCRS*{参考文献i}

例:{黄芪}*INCRS*{脾固定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腹腔游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机体诱生于扰素的能力,T淋巴细胞的功能,T细胞E受体损伤的修复…}*UNCRS*{中药药理学}

病机学(症-症∪证-证∪证-症传变):

一般形式:{证i}*TRANS*∪CREAT{证j}*UNDER*{条件(不详),文献或出处}

例1:{涩,滞,淤}*TRANS*{疼痛}*UNDER*{条件不详,“涩,滞,淤则痛”}

例2:{气虚}*TRANS*{出血}*UNDER*{条件不详,“气不摄血}

例3:{阴虚}*TRANS*{水饮}*UNDER*{条件不详,“中阳不振,水饮停留}

2中医思辨学及其病机学互联

中医学理论是几千年来中医学家根据临床实践,从较客观的角度(用望问闻切的方法)通过揣测、类比、形象化思维等方法创建的蔚为壮观的理论体系。其中不乏天才的构思,与临床实践有不少吻合之处,并起到一定的临床指导作用(但这部分得益于中医处理的疾病多为慢性疾病而并非濒危之证,并且中药多带有药食二性,副作用较小,这就给中医学家论理说法,实践与理论的揉合留有很大的余地)。

以张仲景理论为代表的中医理论至今仍然是中医学的灵魂,失去了这一套理论,中医学就会失去生命。考虑到中药、方剂、人体,均为一复杂的灰色系统或接近黑色系统,而至今现代科学仍无行之有效的黑色系统控制黑色系统、灰色系统控制灰色系统(黑-黑控制,灰-灰控制)的理论和方法,并且人类的观察手段永远离不开时代的局限性,这种黑-黑控制、灰-灰控制也许是人类永恒的课题,也许永远离不开思辨、揣测、类比、形象化思维等方法进行识别和控制(也许这是唯一的方法)。基于此,我们就没有理由过多地指责中医学理论的模糊性和随意性。

但思辨学的方法毕竟不是万能的,无穷无尽的冥思苦想,无穷无尽的类比揣测,既无法证实,又无法证伪,久而久之,就会变为“脑积水”,庞大而低能。宏观理论体系永远无法摆脱微观问题的困扰,就象微观理论永远无法摆脱宏观问题的困扰一样,因而系统的微观化,动态过程化及信息化始终是中医学发展的方向,而这一努力要牢牢地立足于现象学的基础上。只有坚定地向白箱化、动态化、信息化方向走下去,新的理论一定会诞生(但绝非一代二代人所能完成的)。任何科学理论均有其历史性,届时仲景理论也将完成其历史的使命,功成荣归地进入科学历史博物馆。

中医的病机学带有浓重的哲理色彩,为了明理,哲理性描述往往“极而言之”。这对逻辑学、信息学处理造成极大的风险。例如有话说“学医三年,便言天下无病可治;行医三年,便言天下无方可用”,这是“理论不等于实践”这一著名哲理绝妙的形象化描述。又如“五脏之病俱能生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张景岳),“无病可治”,“无方可用”,“俱能”、“无不”等均极而言之,并不等于信息学上的“零”或“全部”,难以作逻辑学及信息学处理。但中医病机学仍有的一定的逻辑一致性,问题是这些命题成立的频率(发生率)或“条件”或“环境”往往模糊不清。中医的病机学有大量泛抑或泛生关系描述,如“中阳不振,水饮停留”(阴寒与水饮泛生关系),“湿滞淤则痛”(证-证泛生关系),“外感风寒,湿浊内阻,气机不畅”(寒邪-湿浊-气滞泛生关系),“外感时邪,(或)饮食不节,(或)肝气抑郁→腹泻反复发作→久则脾胃虚弱→脾病及肾,脾肾两虚”(感染∪伤食∪精神伤害→肠胃症状-脾胃虚-肾虚的泛生关系),“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郁而生热,湿热中阻”(肥甘饮食-郁证-湿(热)证的泛生关系),“脾虚则运化失职”,“胃虚则腑气失降”,“中焦郁滞”(脾胃虚-郁滞泛生关系),“脾虚日久,血运迟滞,气血淤”(虚-滞-淤泛生关系),“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阴-阳泛生关系),“补气生血”(气-血泛生关系),“养血宁心”(血-心症泛抑关系),“热血妄行”,“气不摄血”。(热∪气虚-出血症的泛生关系),“火灼津液,津液损伤”(火-津泛抑关系),“气畅则痰、湿、食诸郁自解”(气畅-诸郁的泛抑关系),“气行则血行”(气滞-血瘀泛生关系),“性志失调致肝气上逆”(性志-精神态变泛生关系)。

所有这些命题,正如上文所述,其发生频率(泛权)及条件(泛境)不详,信息学或逻辑学所能做到的,也许在理论-现象学的一致性、理论-理论的一致性方面做些探索。但也要十分小心谨慎,因为在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领域,我国文化环境往往能生出无数行家,争得不亦乐乎。

3应用泛系理论的几点看法

3.1关于中西医比较

中医学和西医学是在东西方二种异质文化土壤上发展起来的两大体系,这方面何裕民等有深刻中肯的分析和诸多真知灼见。笔者的看法,中西医在诊治(或观控)原则上并无本质差异。差异在于观控点不同,也即所谓参证空间框架的不同。而这方面中医脏腑与西医的脏器虽然具体定义上有差异,但还有不少共同基础,因此差异主要不在病位之区别。差异在于病势病态的参量体系迥然不同,中医的参量系如表、里、虚、实、阴、阳、寒、热、气、血、痰、湿、饮、肿、瘀、郁、结、燥、热、火等,是特有的体系。在西医学中这些参量完全缺如或没有被重视,而这些参量往往是西医学参量体温、脉搏、血压、三大常规、实验室检查的综合表现,因而为高层次的参量。作者曾根据泛系方法论的观点,尝试对中西医层次性作形式化说明。西医学致力于向元(素)-元(素)观控模式发展,而中医则来源于系(统)-系(统)观控模式,唯有两者结合才是健全的系统论的模式。为了说明中西医的层次,作者打一个通俗比方:对于灾区人民或贫困地区人民的救济有多种方法,一是缺什么给什么,送上粮食、衣被、药品,这种方法快速、直接,但刻板不灵活,这可以比作西医学的治病宗旨;另一种方法是资助金钱,让灾民缺什么买什么,条件是商品供应必须及时到位;还有一种就是光给“政策”优惠,不给任何经济资助,改“坐待援助”为“自我致富”,也许更是上策,这可比作中医之治病策略。这方法涵盖一切,这也是中医中药无病不治的内在原因。物质-金钱-政策是三种不同层次的处理,因而中西医两者的比较主要是系统论意义下的层次比较,很难在各级宏微层次上作逐层比较,更难以分出孰优孰劣,两者在功能上是互补的。当然上述比方也是为了明理而极而言之,中西医在观控策略上,不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之处。

3.2关于经络的思辨

鉴于当代电镜放大技术可以把金针放大到合抱大树粗细而腧穴及经络至今仍无形态学发现,从普里高津的自组理论出发,作者如下看法(纯属思辨结果)。

3.2.1经络的广义性:广义的经络可以定义为机体系统的各式各样的联系,诸如神经、血管、骨骼等硬性的有形联系,也可以是物质流、信息流、能量流等软性的无形联系。这犹如社会系统中(古代的、现代的)交通交流渠道:信使、车-船-马、飞机、电话-电视-电传、INTNET及由于经历等其他原因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如看法上的“心有灵犀一点通”,事业上的“高山流水遇知音”。

狭义的经络即中医学中的传统经络,也即与针灸联系起来的对针刺刺激产生空间感应性(“得气”的传导途径,穴位与病位在疗效上的对应性)经络,对当前的观察手段来讲,传统的经络还是无形的软性的联系。

3.3.2经络的历史性:经络的历史性决定了经络的层次性。轨迹或痕迹越“久远”,其联系度就越弱,留下的“记忆”就越“依稀”,越“模糊”,越“松散”,通达度越小。因而广义的经络不仅是有各种性质或媒介不同的子网复合而成,而且是有各种通达度强弱等级不同的经络子网复合而成。狭义的中医传统的经络作为广义经络的一个层次,也是有各种通达度强弱的等级不同的子网复合而成,不仅仅是已发现有“电阻变化”或“通电性变化”一种子网,即使从“电阻变化”或“通电性变化”角度来看,也必定可分出通达程度不同各种子网。

经络学说当前也基本上是黑箱观控或灰箱观控学说,真正的宏微动静相结合的理论的建立和升华有待历史时机的到来。与中医其他领域一样,在现象学基础对针灸经络学进行编码化关系化整理、联结、整合远比超前地勉为人难地牵强附会地进行理论升华重要得多。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李佩文谈治疗脑瘤经验 老茶馆 李建新谈治疗萎缩性胃炎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