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温阳化瘀治哮喘

2012-01-06 09:56 楼主
古代先贤很早就对瘀血阻滞、血脉不通可以导致哮喘的发病有所认识,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更加明确地提出“盖人身气道,不可阻滞⋯ ⋯ 内有瘀血,气道滞塞,不得升降而喘”,“瘀血乘肺,咳逆喘促”,“气壅即水壅,气即水故也.水壅即为痰饮,痰饮为瘀所阻,则愈冲犯肺经⋯⋯是以倚息不得卧也”。这些论述成为从瘀血论治哮喘的理论基础。

1 阳虚是本

阳气有温煦及推动作用。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血液的生成与运行、津液的输布与排泄均有赖于阳气的作用。如人之阳气虚则肺脾肾三脏之阳俱虚。肾阳虚不能摄纳,失于蒸化,津液停滞,聚津为痰;肺虚则气失所主,失于治节,通调不利,凝液为痰;脾虚则运化失司,聚湿为痰。总之,阳虚则津血运行失常,痰瘀停滞于体内;阳虚则卫表不固,外邪易于入侵,则诱发哮喘。反复发作者阳虚之证更为突出。因病情反复发作正气不断损伤,阳气更虚,促使肺脾肾三脏功能更加失调。痰饮、瘀血停滞于体内,气机不利,肺气壅塞不已,外邪反复入侵。如此周而复始,哮喘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本病多发生于夜间或凌晨,因此时正是阴盛阳衰之时。故阳虚是本病发作的根本原因。

2 痰瘀互结是本病发作的环节

痰和瘀分别是津、血的病理产物。痰瘀虽异,均属阴邪,都因脏腑功能失调、阳虚失于推动、温煦之故,两者应归同源。痰饮积久,则气机失畅,日久则气滞血瘀;瘀积日久,也会影响津液运行,致津液运行阻滞而成痰饮。故痰瘀可互相转化,也可互结于体内,阻碍气道诱发哮喘。
总之,肺主一身之气,气机瘀滞,则血行失常,肺络瘀阻,则肺气壅塞;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津血运行失常,痰瘀内停,阻于气道;痰瘀日久损伤阳气。因此阳虚、痰瘀互结、肺络瘀阻等病理变化,互为因果,致病反复迁延,难以痊愈。故痰瘀互结是本病发作的病理环节。

3 温阳化瘀是治疗本病之关键

哮喘急性发作时,以邪实为主,当祛邪为主;病情稳定未发作时当固本为主。对反复发作的患者,当标本兼顾,扶正祛邪,温阳健脾、固肾益肺为则。巴戟天、淫阳藿温阳补肾,桃仁、赤芍、地龙,活血化瘀,解痉平喘。阳气充足,痰饮得以温化,津血运行正常,脏腑功能得以恢复,肺气得以宣畅,痼疾方能得以平息。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慢性胃炎概述及治疗方法 老茶馆 谈无疹性带状疱疹误诊一例分析及中医治疗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