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伤寒论》对中医传染病学发展的影响

2012-01-04 09:16 楼主
何赛萍
摘要:《伤寒论》不仅奠定了温病学的基础,而且对中医传染病学的形成产生着巨大影响。《伤寒论》对传染病学发展的最大影响,主要是深刻地揭示了传染病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
关键词:《伤寒论》;传染病;特征
光明中医2005年10月第20卷第5期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疾病的辨证论治专书,运用《伤寒论》的原理和方剂能较好地治疗一些现代难治的传染病,如流行性乙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中毒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毒性菌痢等。主要原因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一书中已初步揭示了传染性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为中国传染病学的产生、发展奠定了基础。传染性疾病的致病因索是有生命的病原体,它在人体内发生、发展的过程与内伤杂病有着本质的区别。《伤寒论》对传染病本质的认识,主要是深刻地揭示了传染病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临床特点,分述如下:
1揭示了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现代医学认为,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免疫性。对此,《伤寒论》中已有明确的描述。对于病原体之说,由于年代的局限,张仲景不会有病原微生物之说,但他已观察到了外来的某些物质(外邪),一旦触犯人体就会发生疾病,这种物质他用“寒”字代之。医家们在注解“寒”时,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寒,即指风、寒、暑、燥、火等六淫之邪;狭义的寒,专指风寒邪气。但从全书内容来看,重点乃指风寒邪气。从现代医学看这“寒”字,包括了多种致病的细菌和病毒等,并且“寒”邪侵犯人体,严重地威胁着人民健康。如《伤寒论•序》中所言:“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这足以说明造成人民大量死亡惨景的原因是由于疫疾的流行,其致病菌为“寒”,也揭示了“寒”邪的传染性及流行性的特征。
对于免疫性的认识,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在入侵病原体的影响下,主动积极地发挥种种对抗性防御反应:消灭病原体,破坏和排泄其毒性产物。对于人体的这些免疫反应,《伤寒论》运用“正气抗邪”的理论将其阐述得淋漓尽致。。尽管引起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邪气的性质、正气的强弱、治疗的正确与否等三大因素,但强调了正气的强弱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原文96条(根据二版教材条文号码,以下同):“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指出了正气虚导致外邪侵犯人体。原文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彳导与之。”说明了疾病的传变与否也与正气相关。太阳病误治后,由于正气强而对人体没有损伤,正气尚能上冲与外邪抗争,病情就不会发生传变。反之,病邪就会内陷导致病情变化恶化。原文106条:“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58条:“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充分体现了正气存内,疾病自愈的精神。“血自下”反映了正气祛邪的契机,“阴阳白和”强调了人体正气强盛是疾病向愈的根本要素。另外,对传染病有再感染、重复感染、复发、再燃等免疫表现,《伤寒论》也有阐述。393条“大病差后劳复”,394条“伤寒差以后,更发热”等,皆是描述传染病重复感染、复发的典型例子。
2揭示了传染病的临床特点
现代医学认为,虽然某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并不完全相同,然而在某些感染性疾病特别是经典的传染病中,其临床表现有共同的特点。对这些特点的认识,《伤寒论》是极其深刻的。可归纳为:
2.1病程经过有一定的顺序与规律性:
临床上一般将证候表现分为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等,《伤寒论》用六经病的传变形式深刻揭示了疾病轻重进退等不同阶段的病变特点。太阳表证莫确于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发热等。反映了感染性疾病的前驱期特点:病程较短,病情较轻,且无特异性,无论风邪,还是寒邪、热邪等,侵犯人体所致的表证,都有相似的表现。从病理学角度看,系一种非特异性炎症改变,是病原体进入体内后,集体调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引起的一种轻微的全身反应。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变化,由于病邪的性质不同,病人的体质不同,症状明显期表现变化多端、错综复杂。对此《伤寒论》在太阳病变证、阳明病、少阳病及三阴病中,对于外邪人里表现出脏腑寒热虚实的种种特质,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最后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篇中,对外感热病恢复期表现的余热、遗寒、正虚诸般将息调理治疗进行了匠心独具的论述。总之,六经辨证体系,反映了疾病发生变化的一般规律,揭示了外感热病病程的基本特征。
2.2发热:
发热是感染性疾病的突出症状,是急性炎症早期血液动力学改变的标志和白细胞的渗出及吞噬作用的结果。中医认为,病邪离开太阳之表人里必然化热,表现出里热实证,而发热是必备之症,是里热炽盛,正气抗邪的标志。所以在《伤寒论》中,涉及到发热的证,一般都是热证、实证。如原文107条“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130条“伤寒有热,少腹满。”181条“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等。另外,发热持续时间的长短及发热的性质,应随疾病性质的不同而有区别。对此,张仲景作了细致的描述,分为发热、微热、潮热、烦热、身热、往来寒热等。虽然每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发热是其共同的表现。揭示了病原体侵入人体,在与人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中,其临床表现共同的特点。
2.3精神状态的改变:
张仲景已意识到感染性疾病也可引起精神障碍,现代医学称之为“发热性谵妄”。原文108条至115条有详尽的描述。如“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其人如狂”,“亡阳,必惊狂,卧其不安者”等。张仲景对这些精神状态的描述与现代医学所记载的基本相同,强调兴奋不宁、狂呼乱叫等意识障碍多发生于高热期,与体温相平行。其次,明确指出感染后意识障碍的患者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清醒的特征。150条“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便是典型的描述。“如见鬼状”是对高热状态下出现错觉和幻觉的一种生动描写。精神状态的改变,系病原体的代谢谢产物进入血液循环,出现的中毒性病理变化之一,张仲景对这些变化详加讨论,揭示了感染性疾病发展变化的又一特点。
2.4脏器功能紊乱:
现代医学认为,病原体的代谢谢产物,特别是内毒素不断进入血液循环,可导致多脏器功能紊乱及中毒性的病理表现。对此,在《伤寒论》中,也比较详细地阐述了太阳表证不解,外邪人里而引起的心、肝、肾等脏腑的病变。原文182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183条“得此脉,必难治。”正说明了病原侵犯心脏,心脏功能紊乱而出现的脉率、脉律、脉形的改变,并意识到了病情的严重性。病原毒素也可引起肝细胞变性、肿胀、坏死,所以在一些感染性疾病中还能见到肝肿大、黄疸等。对此的描述有:114条“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129条“太阳病,身黄,脉沉结⋯⋯”,158条“面色青黄,肤嚼者,难治。”100条“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等。对于肾功能的好坏,张仲景以审小便作为诊断标志,从小便的利否作为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依据。114条“久则谵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在病情如此危“重之时,根据小便的多寡判断预后,与现代医学根据小便量的多少判断肾功能有否衰竭的原理有相似之处,1700年前,古人就有如此见解,确实很了不起。
另外,在感染性疾病的后期,可以出现中毒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病理现象。张仲景在蓄血证及四逆汤类证中作了相似的阐述。现代医家用根据四逆汤证常有厥逆和脉微欲绝的表现,与中毒性休克症状相符合,用四逆汤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并根据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高凝状态用桃核承气汤治之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总之,《伤寒论》不但对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临床特点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反映了传染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并在治疗上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药。是中国传染病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传染病学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伤寒论》有关中医体质理论的运用 老茶馆 关于《伤寒论》理论研究的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