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李园主人---中国中医药论坛专访稿

2010-02-11 16:00 楼主
最近,接受了中国中医药论坛的个人专访。为了感谢铁杆论坛为我开设了个人专版,特借花献佛,把中国中医药论坛专访稿转发于此,和各位好朋友分享我的学习过程,也请大家不吝赐教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2-11 16:01 2楼
一论坛初体验

我来论坛的时间不长,却充分感受到了中国中医药论坛的温暖,这里藏龙卧虎,高人很多,有很多有真知灼见的前辈,有临床经验丰富的一线中医,当然还有像我这样的中医青年军和很多中医爱好者。但是这里没有所谓的学术权威,包括几位总版主在内的论坛管理层成员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和普通会员们一起平等相待。在为了促进中医发展的大前提下面,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尽情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毫不夸张的说,中国中医药论坛是目前中国中医界各论坛里为数不多的学术气氛极浓的论坛之一。网络游历不到一年,也经过了很多论坛的洗礼,我为自己能找到这样纯净的学术乐土而庆幸,原意和大家一样,为论坛的更好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2010-02-11 16:01 3楼
上面这段话是说中国中医药论坛的,同样也适用于我们铁杆论坛。

岐黄论坛同样是目前中国中医界各论坛里为数不多的学术气氛浓而不良风气少的论坛之一。
2010-02-11 16:02 4楼
二踏上岐黄路


1994年、临近春节,我的父亲却突然病倒了。经过村里卫生所几位大夫的会诊和治疗,病情反而逐渐加重。几位大夫慌了手脚,让赶快去市里大医院。当时的农村出租车是没有的,加之天色已晚,经过很长的时间才找到了一辆破旧的北京吉普,又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土路颠簸,在深夜两三点钟的时候终于赶到了赤峰市医院。
在医院里,父亲的病很快有了诊断结果:脑血栓。于是又经过办住院手续、交押金、取药、等等一系列繁琐而又必须的程序,父亲终于用上了药。
经过长时间的治疗,父亲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并逐渐好转,但也因此办理了病退手续,只能领取最基本的生活费,加上治病的开销,家里的经济一下子陷入了窘境。
父亲看病的曲折过程给了我很大的刺激,特别是陪着他在医院里过春节时的辛酸景象,很长时间都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如果我是一个大夫,也许父亲早就应该得到正确的诊断、正确的治疗了,而不会耽搁那么长时间;如果我是一个大夫,也许父亲早就治好了,就不用在医院里过春节了。这样的念头让我在接下来的高考中毅然选择了医学专业。
2010-02-11 18:36 5楼
继续,支持。
2010-02-11 20:13 6楼
好棒,来顶一个!
2010-02-11 21:32 7楼
好棒.顶,顶,顶,支持,再来,继续,呵呵,
2010-02-12 15:11 8楼
不错,我也是因怕家里人生不起病,才努力学中医。
当然了,小时候外公的影响也是重要。
2010-02-12 16:12 9楼
期待继续。。
2010-02-17 21:17 10楼
杏李园主人我的网号是765762663,那天聊聊
2010-02-20 11:27 11楼
三难忘师恩情

由于为父亲看病耽误了一些时间,加之我的英语原本就不好,填高考志愿时我明智的选择了中专。老舅对我说:“学中医吧,中医治大病”。就这样我来到了赤峰卫校中医班,开始了我的中医生涯。

我可以说是中医世家出身。我的外公与舅父皆操岐黄之术,且都是当地的著名中医,活人无数,颇有名望。但我生性愚鲁,于董家医术领会不多。去学校后,对中医的陌生以及中医理论的枯燥深邃之困惑,与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前几年的时光就在这种陌生、困惑和青春的痴狂放浪中虚度了。

这种情况直到毕业实习那年才得以改变。

我的实习带教老师是我的老舅-赤峰名医董松泉,他是让我对中医产生浓厚兴趣的第一人。董师虽无超常的天赋,但有种锲而不舍的韧劲儿。他曾先后获得过“赤峰市优秀中青年中医”、“赤峰市著名中医”等称号,历任中医学会赤峰分会理事、常务理事等职。97年带我实习时,他已经颇有名气了,每天诊务繁忙,其中不乏疑难重症。我曾亲眼看到他用五苓散治好了肾衰西医弃治者,用天王补心丸治好了甲亢重症卧床不起者,用通窍活血汤治好了脑外伤颅内血肿西医要求手术者,这些事实不仅给我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和冲击,同时使我对原本感觉枯燥乏味的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暗下决心立志为中医事业奋斗终身。 董师带徒严厉,我每有错漏,便于患者面前训斥,搞得我常常无地自容。记得有一次我在开方时把“牛膝”写成了“牛夕”,还有一次忘记了八正散中的“灯心”,都遭到了严厉训斥,这也逼着我不得不重温经典和基础。那时兜里总放着写满方剂歌诀的小纸条,以备不时之需。晚上十二点之前我从不敢休息。严师出高徒,努力就有回报。回想起来,现在掌握了一点点知识、能看一点点病,这完全是董师言传身教精心培育的结果啊!

董师的学术及临床特点和他的为人一样:严肃而不失风趣、严谨而不失变通。

董师对学生严厉,是几乎所有学生的共识。但他对患者则完全是另一个形象:风趣、幽默、善解人意。常常看到愁眉苦脸而来的患者,在董师耐心细致的讲解病情和不时插科打诨中,紧皱的眉头慢慢松开了,脸上露出了笑容。董师对我们说:“中医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的内容很广,不仅仅就是看病开方那么简单。具体到诊病的过程中,一个医生面带微笑、态度和蔼、问诊详细,可以让患者感受到尊重,从而对医者产生信任感、依赖感,这样用起药来自然会事半功倍,这就是中医心理学啊”。

董师临证尊古不贱今,古今之验博采、经方时方杂用,而又自出机枢、法化无痕,众弟子常有妙处难学之慨叹。我近来整理先生学术经验,总结出先生的临证特点,约略可概括为:1.经方时方并用,不泥古、不贱今。2.对学院派、民间派之争深恶痛绝。3.擅用小方,但不反对大方。逐条析之。

1.经方时方并用,不泥古、不贱今。董师出身中医世家,又经正规院校学习并在中医研究院深造,各种不同流派学术观念的冲击下形成了独特的学术观。上至仲景、中至景岳、下至鞠通,凡确有实效者皆在董师临床中有所体现。我侍诊多年,从未听董师说过什么“某人之书必看、某人之法必学”之类的话,倒不是他自负瞧不起人,而是在他的心中,有效地就是经典,而不是用所谓的经典去套病。他常说:“经方虽好,不能尽愈诸病。人哪有尽按照方子去长病的道理?张仲景倡导博采众方,现在的医生却要拘泥于他的方子,岂不失了仲景的本意了”?

2.对学院派、民间派之争深恶痛绝。董师集家传、师授于一身,取其长而弃其短,未有尊贬之分,对某些人以“学院派”自居的做派很是无奈,私下里常对学生说:“能给人治好病的就是好的,治不好病什么派也白扯”。正是由于这种没有所谓“正统”观念的束缚,使得董师既不迷信学院派也不排斥,既不贬低民间派但也从不故意抬高。

3.擅用小方,但不反对大方。临证所见,董师所处之方,多在十二三味左右,一剂多在200克以下,而方中大量者60—70、小量者2—3克,可谓错落有致。对现今处方用量普遍偏大的现象,董师认为药物质量难以保证是一个主要原因,故不反对加大剂量,但反对毫无节制的“唯剂量论”。

董师的这些特点都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临证时间的增长,虽然具体用方上已经不再完全局限在他的路子上,但对他学术观的理解越来越深,也就更能体会董师学术经验的宝贵。
⬅ 古趣盎然中药谜 老茶馆 萧山竹林寺女科僧医的渊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