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壶医案:肠粘连

2008-08-01 18:39 楼主
患者,女,40余岁,体偏瘦,患肠粘连数年,曾行手术剥离,又粘连,纳食少,每顿饭后必蜷卧于床,面色晦暗,大便难.因剥离术前曾行剖腹产与胆囊摘除术,不思更行剥离术,遍尝西药无效,邀我为其诊治.此类病症,大抵思路需活血化瘀,以使粘连处形成侧支循环,始能解除疼痛、纳食及排便问题.
去岁末首诊见其舌淡暗苔薄黄腻满布,脉细缓无力,应属于气虚挟瘀挟湿热.考虑当先去湿热,恢复逆乱之气机以期能缓解疼痛及排便问题,化瘀之药暂不能用因惧引邪深入;补气之药亦不能用,因有形之邪存在,可能愈补愈塞.先以三仁汤加桔梗、杏仁、大力、瓜蒌仁、青皮、小茴,疼痛缓解,大便通畅,患者信心大增.
又两周,其舌苔已干净,治以补中益气汤加刘寄奴、生山楂,服药三五剂,自觉体力与纳食增加,但大便无吃首方时通畅.观其舌,苔又起,脉比首诊有力.思其体内湿邪骤去,但其毕竟有一实在之粘连病灶,尚需继续芳香化湿佐以益气,治以藿朴夏苓汤合小剂量理中汤,后据症状稍有出入,疼痛加青皮、小茴、乌药之类,大便不畅加桔梗、大力、瓜蒌仁、草决明之属.该方前后共吃约三月,症状基本消除.患者神佳,最奇处是面色明润有光泽,我始治疗时尚不能料有此佳效.
至今年三四月,始考虑活血化瘀建立侧支循环以治本,三加减正气散去滑石合理中汤加川芎、刘寄奴、生山楂.患者吃药很认真,每诊处方均记于日记本上,处方下记录每日吃药之感受,此长期受病痛折磨之人才有的毅力与恒心.有时余也曾笑对其曰,若药不效,此记录即我之罪证也.
旋至5.12,患者从办公室逃出,其夫在中学某办公室内,两边办公室均倒而其夫所在房间尚存,其子读高三,殒于难中,诚可痛也.后有见其者言,面目憔悴矣,比吃药前益甚.始感药石之功有限而情志之伤难疗.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0-01-15 16:56 2楼
悬壶先生,看此案才知中医治疗需看人调方,而我之盆腔炎症几年,但看中医都无外乎给予活血化瘀之药,另加灌肠之清热解毒之药,虽有缓解却不能化粘连之处。且医生竟说慢性盆腔炎打个电话开药也行。让我对中医的发展感到忧虑。因此,也想对中医进行学习,只是还未找到如何入门,请悬壶先生指教一二,感谢至极!
2010-01-15 17:34 3楼
实践经验,值得学习。收藏了,谢谢
2010-01-15 17:42 4楼
在西医诊断明确的前提下,中医治疗的疗效来自于辨证与用药的丝丝入扣.根据病名及问诊得到的症状开中药处方,除了极少数经验丰富的医生能为,极大部分医生这样处理,可信度不高.
初学中医最好还是从统编教材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这五本书入手.刚开始学习,好理解是最重要的.尤其中医诊断学需要花功夫,应反复阅读体会,因为症状的收集和分析,是辨证的基础,而中医的疗效来自于辨证准确.其中脏腑辨证是辨证体系中的重点,其他辨证体系,从临床运用来说,最终是要落实到脏腑的.四诊中脉诊是难点,但是脉诊很重要,也是历史最悠久最成熟的诊法,需要花功夫.
2010-01-15 18:30 5楼
是不是痰浊於阻影响到血脉的运行,血瘀的因去了,侧枝循环也就自己重建了?就是间接的‘活血化瘀’了
2010-01-15 19:52 6楼
严重或者要手术为妥。
问候各位!
2010-01-15 21:16 7楼
回复 4# 悬壶先生


谢谢悬壶先生的指导,我会先认真学习基础知识。
2010-01-15 21:36 8楼
回复 4# 悬壶先生


经验之谈,初学者入医径不难矣。
2010-01-16 11:10 9楼
回复 1# 悬壶先生

悬壶先生是否为成都人哦,可以拜访你否?
2010-01-17 20:23 10楼
回复 5# 白头翁
我学到的经验是先随证治疗,等能够用活血药时,再用活血化瘀的药以帮助建立侧枝循环。
2010-01-17 20:24 11楼
欢迎来交流。QQ:298460542
⬅ 悬壶医案:痔疮下血 老茶馆 董洪昌医案:困乏烦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