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艾灸法的常用穴位及方法

2011-11-29 08:36 楼主
保健灸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谢,增加红、白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整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1)风门灸:风门为足太阳膀胱经穴,有宣肺解表,祛风通络之功效,主治一切风证,多用于预防感冒,采用隔姜艾灸法,在感冒流行期间,每日灸1次,每次5~10min,连灸10天。

(2)身柱灸:清心宁神,降逆止呕之效。多采用温和艾灸法,用烟卷大小的艾条,每次5~10min,隔日1次,每月不超过10次。

(3)灸膏育俞穴:膏育俞穴为足太阳膀脱经之背俞穴,有调整肺气,养阴润肺,补虚益损的功效。灸之能缓解支气管症孪, 增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防治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虚劳及一切血证。可选用艾灶元疲痕灸或艾条温和灸。

(4)中脘灸:中脘为任脉经穴,胃的“募穴”,八会穴之一。具有健运脾胃,补中益气之功效。常用隔姜灸、温和灸。每日灸1次,每次5~9壮,连灸10天。

(5)神阙穴:神阙又名脐中,属任脉,为保健要穴,灸此穴,具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益气延年之功效。其方法有隔姜灸、隔盐灸,每次3~5壮,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每次以感到局部温热舒适,稍有红晕为度。

(6)气海穴:气海又名丹田,属任脉经,为保健要穴。常灸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的作用。常用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妇禁用。

(7)关元穴:关元也称丹田,属任脉经,为保健要穴,具有温肾固经、补气回阳、通纳冲任之功效。常用温和灸、隔姜灸和附子灸。孕妇禁用。

(8)灸肾俞穴:肾俞穴为足太阳膀脱经之背俞穴,具有补肾益精强健腰背,聪耳明目,壮骨健身,温阳散寒等强壮作用。灸之能调整肾;功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调整膀脱张力,兴奋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主治肾虚腰痛,精少早哀,诸虚百才员等。对肾虚腰痛、遗精、阳痪、早泄、遗尿、哮喘等有防治作用。可选用艾灶无戒痕灸,艾条温和灸、灸法同足三里。

(9)足三里灸: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具有补脾益肾、调和气血的功效。多灸此穴,以预防中风,为中、老年人保健要穴。用于预防中风,在平时可单灸足三里,有中风先兆时可配合绝骨穴。古人多采用化脓灸,有“若要安,三里莫要干”的谚语。灸此穴有预防老花眼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艾灸足三里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谢,增加白细胞、红细胞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免疫力。

(10)灸三阴交穴: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穴,为足三阴经之交会,具有保健和胃,调补肝肾,调理经血,主生殖的作用。灸之能调整内分泌功能,女性生殖功能,调整心律、心卒,调整月夷岛素分泌,预防生殖系统疾病。主治肝、脾、肾三脏的疾病。防治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神经病和妇科病等多种疾病。可采用艾条温和灸,每次15-20分钟,每日1次,每月灸 10次。

临床上保健艾灸法,除上述穴外,还有大椎穴、命门穴、曲池穴、阳陵泉穴及“伏天穴”等。

从保健灸的几个主要腧穴来看,足三里一穴属阳明经,古代很多文献均谓其有强壮及助消化的作用。如《中藏经》曰:“三里主五劳羸瘦,七伤虚寒空”。其次如关元、气海穴,不少文献认为有强壮作用,《医学入门》:关元主诸虚损”。《类经图翼》:“关元主诸虚百损”。可见长期施灸上述穴位,能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培肾固本、强壮全身,从而达到保健延年的效果。

温馨提示:每次灸完后喝杯温水,有助身体废物代谢谢。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百合病病因析疑 老茶馆 三阳阳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