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脉(第三部分)

2011-11-16 08:55 楼主
冲脉(第三部分)
10,精髓与血气的对立统一
精髓作为生命的太一,它又是深邃的、混沌的、窈窈冥冥、恬静无为的。《庄子·天道》:“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其实这也正是精髓的写照。因此,实际上,在维持自身生命方面,精髓并没有现实性品格,它不能直接参与任何具体的生理过程。凡具体的过程,只能表现为两仪的对立,而太一只是一个混沌,是两仪的统一体。因此,正如太一的意义,只在于太一与两仪的对立和统一,精髓的意义,其实只在于由精髓化生为血气,展现出生动的活力,这就是精髓与血气的对立和统一。
《老子·三十七章》:“道恒无为,而无不为。”所谓“恒无为”,是说道本身是沉静寂寞的,它没有具体的表现形式,人们无法把握它,也无法体察它的存在。所谓“无不为”,则是说道无时无刻不在发挥作用,任何事物的任何具体表现形式其实都是道的作用形式。这其实就是指事物的对立统一性。
《老子·三十五章》:“道之出言,淡兮其无味,视之不可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既”,毕也,尽也。古意,人就食为即,食毕为既,遂引申为终结。《说文》:“用,可施行也。”是指事物内部蕴涵着并且能够发挥出的功能。
“道”是事物的本质,它的存在非直觉所能感受,故曰“淡兮其无味,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然而“道”的内涵以及所发挥的功能却是不可穷尽的。
由此看来,即便在老子,宇宙的本原或本质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以某种具体的运动形式体现出来,才有自身的意义。否则的话,在一个纯粹的混沌之中,一切具体的事物和具体的过程都不存在,那也就无所谓什么本原或者本质了。
《吕氏春秋·大乐》:“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
《淮南子·原道训》:“一之理,施四海;一之解,际天地。其全也,纯兮若朴;其散也,混兮若浊。浊而徐清,冲而徐盈。”
古代医学源于古代的自然哲学,故在古代医家看来,冲脉既为生命的太一,它必然是“寂寞”的、“无为”的,也就是说,冲脉并不能直接用以维持生理活动,我们也无法直接觉察到冲脉的存在。所以,冲脉的生理意义只在于转化为血气,并且也只有通过血气(即阴阳两仪)的形式得到体现。我们知道,惟有血气,能够直接作用于所有的脏腑组织器官,在维持生理活动的过程中具有现实性品格,那么,冲脉通过血气的形式参与生理过程的每一个具体环节,正是“恒无为”之中又蕴涵着“无不为”的生动体现,也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既然如此,从逻辑发展的联系上推理,也就必然有一个由冲脉发生血气的过程,这也正是“太一生两仪”这个宇宙发生律在生命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11,原始血气的发生
《五音五味》:“黄帝曰:妇人无须者,无血气乎?歧伯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脊(“脊”或作“背”,字误。详《素问·骨空论》王注引《针经》文以及《甲乙经》皆作“脊”,盖形近而误)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合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澹渗皮肤,生毫毛,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荣,故须不生。”
这一段文字,涵义非常丰富,今择主要者概括如下:
(1),皮肤的充实与温暖和血气的盛虚有关,看“血气盛则充肤热肉”可知。然而胡须和毛发却只是由血所生,而与气无关,看“血独盛则澹渗皮肤,生毫毛”以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可知。
(2),生成男人胡须的血和妇人月经的血都是从冲脉发生出来的,看“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故须不生”以及妇人“数脱血,冲任之脉,不荣口唇”可知。
(3),冲脉起于胞中之后,除了“上循脊里”的部分,还有“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的部分。所谓“浮而外者”,乃相对于“循脊内”、“伏行骭骨内”者而言,谓浮浅而外向也。所谓“腹右”,在这里是指腹壁的上层,也就是表层,盖古人尚右,以右为上,为表,此避重复,故云“循腹右上行”。
(4),冲脉的这个“浮而外、循腹右上行”的部分,能够发生血气,而且这种血气还不是一般的血气,而是带有生命本原性、能够反映人的性别标志并且能够决定其性别的血气。
须知男子之有胡须,女子之有月经,是性成熟的标志,从此以后,男子就成为标准的男子、女子就成为标准的女子了。然而人的性别差异原本于阴阳二气的差异,也就是血气多少的差异,对一个人而言,性别又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理现象,也是生命本质的体现,那么应该是带有先天本原性质的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这自然只能是刚刚从太一之中(即精髓之中)发生出来的阴阳二气。此节特从经脉循行的角度而言,谓冲脉从胞中发出的血气(即原始的阴阳二气),循腹右上行,至于咽喉,环绕唇口,而分别入于督脉与任脉之中(督任相交于上齿之龈交),然后再由督脉任脉分散至三阴三阳的经脉之中,以维持正常之生理活动。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表现在人体的经脉方面,率当如此。那么,为了与循行于三阴三阳经脉之中的正常血气相区别,我们就把由冲脉发出的血气称之为“原始血气”,也就是具有本原或本质意义的阴阳二气。总之,冲脉的这个“浮而外、循腹右上行”的部分,就意味着,精髓与血气之间建立起了对立统一的联系,从此,太一便分化为两仪,并且以两仪的形式,直接参与到人体的生理活动之中。具体地说,那就是冲脉源源不断地发生出新鲜的血气,以弥补人身血气的日常消耗,为生命过程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12,冲脉之并少阴与并阳明的统一
《素问·骨空论》:“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
《难经·二十八难》:“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
很明显,这两段文字都是在描述冲脉之“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的具体过程,然而却存在着一个很明显的分歧,那就是“并少阴”与“并阳明”的不同。后世医家不知道冲脉的本义,自然也闹不清为什么要“并少阴”或者“并阳明”,于是这个分歧也就成了千古之迷。
首先要明确,所谓“並少阴”、“並阳明”,不是並行,而是合並的意思。也就是说,在腹壁表层的肚脐之两侧,根本就没有一条独立的冲脉,而是或者与少阴合並为一经,或者与阳明合並为一经,循腹右上行。关于这一点,可以从《灵枢·脉度》以及《难经·二十三难》的论述中得到证明。在这两篇文字中,详细列举了人体所有经脉的标准长度,其中只有手足三阴三阳、督任、蹻脉,而没有冲脉在内。这就说明,人体除了精髓之外,确实没有以经脉形式(具有运行血气功能)而独立存在的冲脉。因此,《内经》所谓“冲脉並少阴之经”,就是说冲脉发生的原始血气,汇入了足少阴经;《难经》所谓“冲脉並足阳明之经”,就是说冲脉发生的原始血气,汇入了足阳明经。
从纯生理角度来看,冲脉之所以一定要发生原始血气,那只是因为生命过程其实是一个持续消耗血气的过程,如果没有新鲜血气的源源补充,则自身的生命就势必不能延续。因此,按照太一生两仪的规律,精髓就必须要发生原始血气,盖非此不能弥补血气的持续消耗,当然也就无法维持自身的生命。
那么,冲脉(精髓)发生的原始血气一旦汇入了少阴经,则少阴经的血气数量就骤然增加了许多,于是便可以补充到循环系统之中,以弥补正常的血气消耗。故所谓“並少阴之经”,其实就是说少阴经在十二经脉当中具有血气本原的意义。当然,原始血气一旦汇入了阳明经,则阳明经的血气数量就骤然增加了许多,于是也可以补充到循环系统之中,以弥补正常的血气消耗。故所谓“並足阳明之经”,其实就是说足阳明经在十二经脉当中具有血气本原的意义。
按照《内经》作者的观点,血气在人体的循环周流,是以肺为起始点的。然而之所以如此,又是肺首先接受了最初的原始血气的缘故。所谓“至胸中而散”,就是冲脉发生的原始血气最先抵达于肺,然后从肺加入到血气大循环系统的意思。有人把“至胸中而散”理解为“入于心”,那就不合逻辑了。须知“散”是散开、散布的意思,若“入于心”则只可谓之“入”,而不可能谓之“散”。
《内经》说冲脉“并少阴之经”,是从先天角度而言的。盖少阴本属于肾经,肾脏有藏精之功能,后人所谓“主骨、生髓、通于脑”者,概谓此也。而肾主藏精的意义,主要并不是为了生殖后代,而是为了发生自身的血气。
《平人气象论》:“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五脏之中,肾在最下,象海之善居下而为百川王,肺在最上,象太空寥廓,云化雨施。《玉版》:“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是说海的意义不仅在于容纳百川,而且还要蒸腾云气于太空,转而化为雨露霜雪,又为百川之上源。《本输》:“肾上连肺。”则是指肾中之精,原本用以发生原始血气,布散于肺中,这就相当于自然界之水天交融,海水蒸腾,云气弥漫,然后天雨下降,复归于海,循环往复,无有休止。故《骨空论》所谓“冲脉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的意义,就在于由先天之精发生原始血气,以补充正常血气的消耗。
《难经》说冲脉“并足阳明之经”,是从后天角度而言的。盖足阳明本属于胃经,胃是消化吸收系统的根本,自然也是后天饮食之精的本原。《经脉》:“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营卫生会》:“中焦亦并胃中。”由此可见,作为血气循环起始点的手太阴,又必须以胃(消化吸收系统)为本原。那么,由胃发出的血气,上交于肺中,也属于原始血气的发生过程。故《二十八难》所谓“冲脉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的意义,就在于后天之精发生原始血气,以补充正常血气的消耗。
前文已说过,实际上冲脉是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的综合体,对一个正常人来说,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又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也是无从区分的,因此,冲脉发生的原始血气实乃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实,现代医学也是如此认为,对血液的组成而言,其细胞成分来源于骨髓,其血浆成分则来源于消化吸收系统,二者不可分离。故“并少阴”和“并阳明”的说法只是着眼点不同而已,精神实质却是相通,都是为了说明冲脉具有发生原始血气的功能,而“并少阴”和“并阳明”这两条途径其实也是同时存在的,如果非要计较个孰是孰非,反倒画蛇添足,没有意义了。
“起于气街”与“起于气冲”是同一个意思,是说冲脉发生原始血气,其具体的起源点,乃在于腹股沟内。为什么不是起源于胞中而是起源于腹股沟呢?这是从原始血气的本质而言。因为冲脉这个概念虽然包括了精与髓两类器官组织及其机能,但是其发生原始血气的具体过程,并不是由生殖之精直接发生的,而只能由冲脉中的骨髓来发生,也就是说,所谓原始血气的发生,仅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骨髓造血的功能。然而古人也知道,骨髓本来是深深地潜伏在密闭的骨腔之中的,同时骨质又是非常坚硬而致密的,那么在他们看来,骨髓与血气之间的沟通渠道,或者由骨髓发生血气的正常途径,就只能借助于骨关节的缝隙来进行。《九针十二原》:“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此所谓“神气”,就是由精髓最初发生的血气,带有生命的本原性,其实也就是原始血气。那么,由于腹股沟实乃髋关节之所在,髋关节实乃人体最大的关节,最大的关节必然具有最大的缝隙,因此能够发生出最大量的血气,所以,在古人看来,原始血气的发生源泉,实乃腹股沟也。这就是“冲脉起于气街(或气冲)”的道理。

13,少阴与阳明就是奇经
按照定义,所谓奇经,就是由太一剖分为两仪的经脉,即一分为二、奇偶相生之经,具体地说,也就是由精髓发生出血气的经脉。那么,既然冲脉是太一,由冲脉发生的原始血气从源头上(腹股沟)就已经汇入了少阴经与阳明经,则少阴与阳明也就是奇偶相生之经,即奇经也。具体地说,就是冲脉发生的原始之阳气,汇入了足阳明,冲脉发生的原始之阴血,汇入了足少阴。这样一来,少阴与阳明就分别具有了阴阳血气本原的意义,此所以谓之奇经也。
这就是说,把冲脉当作奇经脉来称呼反倒是名实不符的。作为太一,冲脉就是精髓,而精髓本身并不是经脉,按照《五脏别论》的观点,它只能算作“奇恒之府”。虽然冲脉能够发生血气,但是血气一经发生,就分别汇入了少阴经和阳明经,则作为两仪(奇经)形式的冲脉,其实并不存在。这也正是《内经》在临床治疗方面极少提到冲脉,而特别重视少阴和阳明的原因。《内经》中对特别危重的疾病往往有“某某病症取之少阴”、“某某病症取之阳明”之类的记叙,那其实正是从奇经的角度调补血气本原的意思。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古人还不能科学地定义一个概念,亦不能准确地揭示概念的内涵,在概念的命名方面就显得不很严谨,因此使得后人也不能准确地把握每一个名称所函盖的内容,这也是《内经》显得晦涩玄奥,而后人容易望文生义的主要原因。当然,这种情况在古人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孔子论仁的语录,多达百余条,时而云“克己复礼为仁”(《颜渊》),时而云“仁者爱人”(同上),时而云“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时而云“刚毅木讷近仁”(《子路》),时而云“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时而云“苟至于仁矣,无恶也”(同上)。然而究竟什么是“仁”?很难把握准确。我以为,孔子的意思大概是要把人性方面的诸种美德,统归于“仁”,可是却始终未能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由此可见,作为大学问家的孔子都不能严谨地定义一个概念,更何况《内经》的作者只是一些普通的老百姓,因此出现概念混淆的现象,也是正常的。
《内经》中屡次把冲脉称为“十二经之海”,其实也就是确认了冲脉具有“浑圆太一”的地位,那么,它必然不是一般的经脉,亦必然不能象普通的经脉那样通行血气,那么,腹壁之上并不存在一条“冲脉”,亦可昭然。后人惑于“冲脉者起于气街……至胸中而散”的记叙,遂以为冲脉唯在于腹部夹脐、直冲而上,反不去探讨“十二经之海”到底为何物,所以终究不能理解冲脉的本义。这也正是古人的概念模糊,而后人又拘泥名谓、以辞害意,以至于执其言而失其旨的结果。
因此,冲脉这个概念的确切内涵,应该是精髓(即奇恒之府)。由精髓发生的原始血气所并入的少阴经和阳明经,那才是名副其实的奇经脉。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冲脉(第四部分)详解 老茶馆 近代名医介绍-顾乃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