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德馨的验方

2011-11-16 08:37 楼主
衡法冲剂对“久病”“怪病”的疗效观察

我院从1980年以来以“衡法冲剂”,先后治疗各种疾病215例,均取得一定疗效,兹就一些病程较长,久治不愈或患有多种疾病,症状复杂的“久病”“怪病”,并附血液流变学的测定作为治疗前后对照的80例,总结于下:

一、一般资料

凡“久病”或“怪病”的患者80例中男性41例,性39例。计久病50例,中男性26例,性24例。怪病30例,中男性15例,性15例,所患的病种范围涉及内科的心血管、神经、精神、消化、泌尿,生殖系统以及外科、妇科、皮肤科、耳鼻喉科等,包括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症、偏头痛、坐骨神经痛、慢性肝炎、慢性肾炎、乳房癌术后、结肠癌术后、子宫功能性出血、颜面色素沉着、术后疤痕形成、声带肥厚等疾病。

二、诊断标准

1.久病

(1)病程在一年以上者;

(2)治疗效果不显著。

2.怪病

(1)患有两种疾病以上者;(2)症状和体征多而复杂者,经治疗效不显著。

三、实验依据

我们采用血液流变学作为实验依据,即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血球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等项目,先以60名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作为标准指标,然后对80名患者进行测定,观察其治疗前后的变化。

四、衡法冲剂的服法

一日二次,每服一包,开水冲服。

五、疗效评定和治疗结果

1.疗效评定

(1)显效:症状、体征消失,血液流变学测定恢复正常。

(2)好转:症状、体征减轻,血液流变学测定好转;

(3)无效:症状、体征和血液流变学测定无变化。

2.治疗效果

80例中显效46例,好转34例,其中久病组显效29例,好转21例;怪病组显效17例,好转13例。经统计久病组治疗前的各项指标P值均<0.01。全血粘度,血球压积下降,血沉加快,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等升高,提示了“久病”患者相当一部分具有气虚血瘀的倾向。治疗后,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除男性压积P<0.05外,其它各项均为P>0.05,可以肯定“衡法”疗效。又如“怪病”组的患者治疗前,除血球压积外,其它6项指标明显升高,P值均<0.01,说明“怪病”患者大多血液粘稠度增高,具气滞血瘀的倾向。治疗后,血液粘度明显下降,全血、还原粘度及红细胞电泳,血沉等恢复正常,血浆粘度,K值也逐渐下降,P<0.05,其中压积下降,可能由于病种及个体差异,加之例数较少,还需进一步观察。

六、典型病例

1.久病案

(1)顽固性头痛

刘××,女,32岁。偏头痛已有3年,每于情志不遂则发,发作前眼前发花,继而右侧头痛,牵引颈部,痛剧时不能忍受,影响睡眠和饮食,先后服阿斯匹林、苯巴比妥、谷维素,初服有效,久服则不能止痛。患者唇青,眼眶青紫,舌紫苔薄,脉细涩,血液流变学测定全血粘度下降,血瘀凝于足太阳经脉,通则痛,予“衡法冲剂”1周后,头痛消失,继续服半个月以巩固疗效,复查血液流变学,测定全血粘度等恢复正常。

(2)眩晕

刘××,男,56岁。患高血压、高血脂已有五载,精神萎糜,头晕耳鸣,胸闷肢麻,食欲不振,唇紫,巩膜血丝磊磊,舌有紫斑,脉弦,血压180/110mm汞柱,血清三酸甘油脂1150mg%,血液流变学测定血浆粘度升高。血液污秽,脏腑失其濡养,肝肾失去平衡,“污秽之血为瘀血”,给予“衡法冲剂”,连服45天后,病情已明显减轻,血压170/90mm汞柱,继续服药3月,血压稳定,血清三酸甘油脂下降至253mg%,血液流变学测定已正常。

2.怪病案

(1)癫痫

李××,女,42岁。宿有月经不调史,一年前又因家事纠纷而患精神分裂症,虽长期服镇静药物,但病情时有反复,平时性情烦躁,少寐多梦,手心及肌肤灼热,工作劳累或月经前则语多喃喃,甚至胡言乱语,吵闹不休。月经愆期,腹痛量少,血块磊磊,舌有紫气,脉弦数,血液流变学测定全血粘度上升,血瘀阻于任脉心包,气血阴阳失其平衡,投以“衡法冲剂”,半月后病情趋向好转,经来亦畅,嘱停服一切镇静药物,继续服“衡法冲剂”3个月,患者即使劳累,病亦未发,月经亦按时而至,复查血液流变学转正常。

(2)肝厥

周××,女,46岁。患者于1976年行乳房癌手术,1977年又行卵巢切除术,1978年再行甲状腺癌手术,以后连续多次发生昏厥。发作时神志不清,上下肢发紧,每次持续10分钟或数小时不等,缓解后神志即清,但仍发音困难,不能高声讲话或唱歌,平素头晕耳鸣,胁痛隐隐,饮食不馨,舌红苔薄黄,脉弦而有力,血液流变学测定全血粘度上升;术后有瘀,气血不通,肝脉失养,虚阳上逆,蒙闭清窍如服血府逐瘀汤14贴,病情有所减轻,改服“衡法冲剂”2月,肝厥未作,音唱歌如常,血液流变学测定亦正常,随访2年,病未再发。

七、体会

1.本文总结“衡法冲剂”对某些属于“久病”、“怪病”的疾病疗效观察,提示活血化瘀疗法是治疗某些疑难杂症的一种值得采用方法。由于观察例数较少,有些问题可能还未能完满地阐明,但是,活血化瘀疗法作用可靠,适应症广泛的特点已初步得到证实。

2.久病与怪病有瘀,古代医籍早有类似记载,我们通过多年的医疗实践,认为这个理论对临床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提出“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决不仅仅是增加一种治疗方法,而是设想一切疾病包括一些疑难杂症的病理状态,均为气血失畅,活血化瘀疗法不仅能活血化瘀,而且能理气行滞,从而从理论上说明活血化瘀疗法所以能疗效可靠,适应症广泛,也为攻克疑难杂症作新的尝试。

3.血液流变学测定具有双向变化的特点,即一部分血瘀病人表现为血液粘度的增加,而另一部分血瘀病人表现为血粘度的降低,这与中医认为血瘀从其病因上又有血实和血虚两种不同分型是类似的。文献又认为,血瘀证经活血化瘀疗法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是双向性,即有升高和下降两种情况,即血球压积高者是多表现为下降,而血球压积低者多表现为上升。本文对“久病”、“怪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的观察,与文献资料相吻合。

活血化瘀疗法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双向反应,以及以往文献指出,活血化瘀疗法对毛细血管通透性,平滑肌、结缔组织和免疫等方面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衡法”的药理作用。

消瘤丸治疗血管瘤的临床研究

血管瘤是由血管内皮细胞组成的良性肿瘤,国内外对此尚无特殊疗法,西医用激光、冷冻、手术、皮质醇、激素等治疗,效果不甚满意,且治疗后常遗留疤痕组织,功能障碍,有容易复发的特点;中医用活血化瘀,软坚,外敷法,结扎法,但同样总体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对血管瘤的治疗仍是当前临床工作者研究的课题,颜德馨主任医师据几十年的临床经验以清热凉血之水蛭等药物制成消瘤片治疗血管瘤50例,取得了近期疗效。

临床观察

一、观察对象:共50例。

1.性别:女性:34人;男性:16人。

2.年龄

初诊年龄:17岁以下24人,40岁以上6人,年龄最小2月,最大66岁,平均初诊年龄21.76岁。

发病年龄:除4例发生于内脏而无法明确其发病年龄外,大多发生于20岁以前,其中又以出生时即发现局部小红痣,以后逐年增大,平均起病年龄17岁。

3.部位分布:以四肢及头面部多见,其他如躯干部、五官内、内脏器官如降主动脉瘤、颈动脉瘤、肝内,以及多部位泛发。

4.血管瘤形状:蕈状、蜿蜒状、罩状、条索状等。

二、诊断标准及其分类

分为筋瘤型和血瘤型二类。

筋瘤型的诊断标准:色紫红而暗或接近正常,患处牵掣胀痛,肤温正常或低。筋瘤型的诊断标准:色红较鲜,质软如绵,肤温升高,自觉灼热。

内脏血管瘤若热象不明显,只觉牵掣不适的归于筋瘤型,而全身症状热象明显,局部灼热感明显的归于血瘤型。

三、服药方法及其剂量

消瘤丸服法:口服。

剂量,随年龄大小而增减。

四、疗程

一月为一疗程,一般可连续用5~6疗程。

五、观察指标

自觉症状:酸、胀、痛、功能影响。

局部检查:大小、色泽、质地、质温。

六、结果

1.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瘤体消失,症状消失

显效:瘤体缩小三分之一,症状基本消失

有效:瘤体有缩小,症状缓解或瘤体停止进展,但色泽改变,自觉症状明显好转。

无效:瘤体无缩小,症状改善不大。

2.治疗效果:痊愈3例,占6%;显效27例,占54%;有效19例,占38%;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为98%。

七、疗效与形状的关系

对体表类如四肢、头面部、躯干部及眼、鼻等部位的血管瘤效果较好,对内脏血管瘤如肝脏血管瘤等效果不满意;对筋瘤及血瘤疗效无明显差异。

八、典型病例

陈××,女,10月。

出生后上唇点状红痣,迅速增大,散漫至上颚部,高于皮肤,诊为血管瘤,外院认为难以杜其发展,遂来中医科门诊。

初诊:上唇血管瘤,唇内、外侧均见,大小2.0×0.6cm,高出唇粘膜,色鲜红欲滴,舌红苔薄脉细数,瘀热交阻脉络,从血管瘤立法。

消瘤丸,1粒,每日三次。

二诊:局部血瘤色转淡,无痛胀感,苔脉同前,续服消瘤胶丸。

上法坚持前治,血管瘤势平色淡,迄今随访二年半,患处已不易辨出,无法测其大小。

讨论

一、血管瘤一证,属中医“血瘤”、“筋瘤”之范畴,《灵枢》已有“筋瘤”记载。明·薛立斋对此证记述颇详,认为“肝火内涸血液,而致筋挛,其自筋隆起,按之如筋,久之或有赤缕,名曰筋瘤”;又说:“阴血缘火沸腾,外邪所得而为隆,其自肌内隆起,久而有赤缕或皮具赤,名曰血瘤”。提出其病因病机,原因血分有热,气血凝滞,留而成瘤。在治疗上采用凉血、活血之法。历代医家、承薛氏之论,以凉血、活血法治疗,虽有作用,但其疗效欠显,且易复发。

颜德馨教授认为无论血瘤、筋瘤,其病在血分,皆由血液凝滞,.停积成瘤所致。其因系由火毒热邪,煎熬血液,或因胎毒热盛,或因内生热邪,或因外感火毒。除此以外,尚有痰浊来瘀留滞,为痰瘀交阻,留阻血脉而成瘤。鉴于气血同源,血液凝滞,必致气机郁滞,气郁而化为火热,火热更熬其血,使血凝更甚,故而使血瘤、筋瘤日益增大,出现局部肿胀、酸痛诸证。因此,血管瘤之治,除以清热凉血活血外,更需加以行气疏郁之品,化痰软坚消瘤之药,方能使气血循行,痰瘀化散,瘀、郁、痰消,则其瘤当愈。

二、消瘤丸乃颜氏所拟方,其方有水蛭、延胡索、牡蛎三药等分所组成。之所以用水蛭者,因血管瘤病,均属久年痼疾,病程年久,则瘀、郁、痰夹滞软坚,邪深入络,胶结不散,非一般药物所能攻逐,惟用虫类搜剔之品,才能取效。且水蛭具有凉血活血之力,有破血逐瘀之功,其性善行,能治疗症瘕积聚之陈久瘀血,故以此为主药,冀攻逐胶结之瘀血,配以具行气活血止痛之延胡索,与水蛭共奏行气散郁,凉血破瘀之功。更佐以牡蛎,化痰软坚、消瘀,助水蛭以化散痰瘀,三药相合,其效卓然。

龙马定痛丹治疗痹证60例疗效观察

80年来,笔者运用龙马定痛丹(以下简称龙马丹)治疗以关节疼痛为主的多种痹证,经临床观察,疗效显著。

一般资料

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74岁。

疗程最短2个月,最长30年。40岁以下19例,40~50岁14例;50~60岁13例;60~70岁12例;70岁以上2例。

病种:类风湿性关节炎24例,风湿性关节炎26例,痛风性关节炎3例,肩关节周围炎1例,椎间盘突出症1例,颈椎病2例,雷诺氏病1例,腰肌劳损1例,退行性关节炎1例。以上病例均经过临床和实验室确诊。

治疗方法

“龙马丹”组成为马钱子30g 地鳖虫、地龙、全蝎各3g。制时先将马钱子铁砂拌炒至膨胀,外呈棕黄色,切开取出,与地龙、地鳖虫、全蝎共研细末,再加入赋表剂,成糖衣片,共160片,每片含马钱子生药0.187g。

服药方法:每次1片~2片,1日2次,温开水送服,1个月为1疗程。

疗效判定

一、主要参考指标

1.疼痛等级测定

根据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分会痹病学组商定的《疼痛等级标准》

1级:无痛。

2级:疼痛能够忍受,对休息及工作没有明显影响。

3级:疼痛难以忍受,严重影响休息和工作。

4级:疼痛不能忍受,甚至不能休息和工作,需要配合止痛药物或疗法。

5级:常规止痛药物或疗法无效,必须用强止痛药物或多种止痛药或疗法。

2.关节功能测定

按照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分会痹病学组商定的《关节功能等级标准》

1级:可以做各种活动

2级:一个或多个关节不适或活动受限,但可以从事正常活动。

3级:关节活动明显受限,不能从事一般职业活动。

4级:关节活动障碍,一部分生活可以自理,但需人照顾。

5级:卧床或坐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3.实验室检查

各个病例均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并作治疗前后对照。

二、疗效判定

显效:全部症状或主要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工作和劳动,主要参考指标基本正常。

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除,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有明显进步。生活不能自理转为能自理,或者失去工作和劳动能力转为工作或劳动能力有所恢复。

无效:和治疗前相比较,各方面均无进步。

疗效结果

显效16例,有效3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其中风湿性关节炎有效24例,总有效率92%,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21例,总有效率87%。其他(包括痛风性关节炎、颈椎病)有效9例,总有效率90%。

典型病例

郑××,女,35岁,住院号180821,90年9月1日入院。

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12年,尤以两手指、两膝为剧,晨起两手僵硬,活动受限。入院后作实验室检查:血沉37毫米,抗“O”625单位,粘蛋白3.4mg%。

类风湿因子阳性,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曾用过炎痛喜康、强痛定、强的松等西药,症情缓解不显著。

检查:患者形体丰腴,眶周黧黑,巩膜瘀丝,两手指及两膝关节无红肿。

两手指及两膝关节疼痛分级为4级。

两手指及两膝关节功能测定为3级。

脉小弦苔薄腻舌紫。

辨证:属寒湿瘀交阻,络脉不利,不通则痛。

治疗:予龙马丹口服,一日二次,一次一片,连服一个月。患者服后无不适反应,两手指、两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度亦好,疼痛等级由4级增至2级,关节功能等级由3级增至1级。

实验室指标:血沉33mm,抗“O”333单位,粘蛋白3.2mg%,类风湿因子阳性,临床治愈出院。随访半年,疗效巩固。

讨论

(一)龙马定痛丹渊出清代王清任之“龙马自来丹”,原方用治痫症,瘫腿。颜教授吸收了历代医家的经验,经过长期临床验证,并不断总结,不断修改和扩大治疗范围,并在原方基础上加入地鳖虫、全蝎等药,定名为“龙马定痛丹”,经治2000余例,应用30余年,效果满意。是颜教授治疗痹证行之有效的一张经验方。

(二)龙马定痛丹主要成分为马钱子,又名番木鳖,性味苦寒,入肝脾经,有大毒,具活血通络、止痛消肿等功效。张锡纯谓其“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达胜于他药”。《外科全生集》称之“能搜筋骨之骱之风湿、祛皮裹膜外之痰毒”。配以力量较为峻猛的破血通瘀、消症散结之地鳖虫;咸寒降泄,又善走窜之地龙;息风解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之全蝎,诸药合用,共奏活血脉、化瘀血、祛风湿、止痹痛之功效。

(三)龙马定痛丹适用于各种痹证,笔者运用本方系统地观察了60例痹证患者,证实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退行性关节炎、雷诺氏病、腰肌劳损等确有显著疗效,具有镇痛和恢复关节功能等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四)龙马定痛丹在服用时需严格掌握剂量,不可盲目增进。笔者体会到一日最高量不得超过6片,因方内马钱子有毒。现代报导,主要成分为番木鳖碱,即士的宁,有兴奋脊髓神经作用。过量中毒时主要表现为强直性痉挛,如肌肉强直、口唇、面颊及周身麻木,甚至抽搐震颤。如果出现中毒反应,可以采用中药抢救:(1)浓糖水口服;(2)甘草30g ,绿豆30g,煎汤频饮均可缓解。

(五)在运用过程中笔者有目的地对部分连续服用本方长达1~2年的患者作肝肾功能及血常规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证实本方可长期服用。运用本方时亦应遵循辨证论治规律,体会是对寒瘀型疼痛效果明显,对瘀热型效果较差,且可出现口疮齿痛等副作用,本文总结的6例无效病人大多属于此型。

(六)龙马定痛丹服用后部分患者出现头晕、肢麻、舌麻等副作用,经改用糖开水送服或减少剂量,上述副作用即可消失。关于马钱子的炮制方法,目前上海地区是将本品用铁砂拌炒至色黄并鼓起为度,而传统的炮制(先土炒再入香油炸),副作用出现早而且严重,其制作工艺是否改良,有待进一步探讨。

净胰汤治急性胰腺炎

近年来随着胆囊炎、胆结石、胆道疾患的增多,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之趋势。 急性胰腺炎中最凶险的急性出血坏死型,过去都常规采用早期手术疗法,即一旦诊断明确,立即施行手术,但结果不能令人满意,不仅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仍高达40%左右。净胰汤即为综合止痛、解痉、抗炎、抑制分泌作用而制定的一张有剂方剂。

方剂组成 柴胡9g 黄芩9g 姜半夏9g 白芍15g 生大黄9g 地丁草30g 芒硝9g 川厚朴9g 黄连3g 木香9g 延胡索9g。

加减 兼有胆囊、胆道疾患出现黄疸者,茵陈30g、山栀15g 金钱草30g 龙胆草15g;有蛔虫骚扰胆胰者,加乌梅10g 苦楝子、苦楝皮(各)15g 使君子9g 槟榔9g。

丁×,男,46岁,宴会后腹痛如锥如裂,拒按,呕吐,高热,高度黄疸,血尿淀粉酶及白分均剧高,拟诊急性胰腺炎入院。立即予生大黄10g泡饮,复投净胰汤2帖,每3小时服1汁,服药1小时后大便畅通,排下粪便恶臭,腹痛渐安,翌晨热退,黄疸减轻,实验室检查次第恢复正常,调理旬日而愈。

该病病机始终贯穿一“瘀”字,由瘀而结,继之以闭,以陷,为三部曲。治疗时按急症急攻为原则,需采用大剂量生大黄,一般1次量为10g 每天至少用30g 还可参照症情加量,以舌苔黄腻程度及大便次数为调整药量的标准。大黄破瘀攻积启闭提陷,一专多能,我院曾治疗急性胰腺炎150例,与西药治疗150例作随机对照观察,结果证明有效率相似,但净胰汤组胃肠减压、症状、体征消失明显优于对照组,退热最快1天,平均3.6天,血象白细胞恢复正常最快2天,平均5.3天,血尿淀粉酶测定,平均恢复正常为12.8天,平均住院15.4天,住院费用比较低廉,与对照组相比,具有一定优势。

急性胰腺炎治疗当立足于疏、清、攻三字诀。所谓疏,即疏泄肝胆以畅气机;所谓清,即清肝胆实火,三焦湿热;所谓攻,即荡涤肠腑,洁净积垢。与瘀有密切关系的气滞、血蓄、痰阻、热结、湿蕴、食积,都能导致腑闭,大黄以过关斩将见称,故以之为君,参合诸药,各具精能。其作用大致有:①抑制与急性胰腺炎发病有关的多种胰酶,如胰蛋白酶、胰弹性蛋白酶、胰糜蛋白酶、胰激肽释放酶、胰脂肪酶等的作用;②降低奥迪氏括约肌张力,增强肠蠕动、推进能力,有利于及时地将被激活的胰酶和被消化的坏死组织所产生的毒物尽快排出;③有抗厌氧菌作用,而重症胰腺炎大多并发厌氧菌感染。对重危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构想包括:①血蓄腑闭,净胰汤加重生大黄剂量,可用24~30g;②内陷厥阴,主以三甲饮加活血化瘀之品;③瘀阻厥脱投急救回阳汤。这些经验在中医攻克急症中,每有所得,故志之。

犀角汤治乙肝

乙型肝炎的病变过程与温病的传变相似,表现为病邪由外而入,初期多兼恶寒、发热等卫分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相继出现气分、营分、血分等证候。因其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故又属“温疫”范畴。

临床所见,乙型肝炎患者常面色晦黄,巩膜混浊,神萎肢重,烦躁易怒,五心潮热,或低热缠绵,口苦而粘,嗳气泛恶,脘腹胀满,胁肋胀痛或刺痛,小溲黄赤,脉弦数或濡数,舌红有瘀斑,苔黄白而腻等见症。其病变多为湿热毒邪侵淫营血,以致缠绵难祛和蔓延流注的特点尤为显著。初病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温热毒邪久恋不去,浸淫血分,势必煎熬血液成瘀,若从气分论治,投以疏肝理气,清气泄热之剂,往往难以奏效,据此,自拟“犀泽汤”,从营血论治乙型肝炎,获得满意疗效。

犀泽汤的组成 广犀角3g(或用水牛角30g),泽兰15g 苍术9g 仙人对坐草30g 土茯苓30g 平地木30g 败酱草15g。水煎服。

犀泽汤以犀角、泽兰入血分,以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为君;臣以土茯苓、仙人对坐草、平地木、苍术疏肝泄热,利湿化浊;败酱草凉营活血为佐使;诸药配伍,共奏凉血泄热,祛湿解毒,疏郁祛瘀之功。余临床治疗乙型肝炎喜用犀角、苍术二药,犀角不仅善清热凉血,且解毒之力甚宏,李时珍谓其“能解一切诸毒”,临床对HBsAg转阴及降低转氨酶有效;苍术功擅燥湿、解郁、辟恶,历代医家对其极为推崇,如刘守真谓:“茅术一味,学者最宜注意”,朱丹溪谓:“苍术治湿,上中下皆有可用,又能总解诸郁”,李时珍则谓其能“辟一切恶气”,犀角与苍术同用,则凉血解毒即则无寒凝之虑,燥湿解郁而无助火之弊,尤其擅长搜剔血分湿热毒邪,对于缠绵难愈,湿热毒交结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可取得意想不到之效。

犀泽汤的加减法 气滞郁结,脘胁胀闷者,加沉香曲、川楝子、大腹皮、枳壳、广木香;血瘀显著,右胁刺痛者,加丹参,桃仁,郁金,红花,赤芍,延胡索,三棱,莪术;湿甚于热,肢重纳呆者,加猪苓,赤苓,生米仁;热甚于湿,口苦心烦者,加银花,黑山栀,夏枯草,蒲公英,甚者则选加白花蛇舌草,龙葵,蜀羊泉,蛇莓,石打穿,半枝莲,七叶一枝花等。

部分乙型肝炎患者经用犀泽汤治疗后,病情好转HBsAg转阴,但停药后旋即反复,此属湿热毒邪清而未尽之象,可嘱患者在疾病初愈后,继续服药1~2月,或以犀泽汤改制成丸剂服用,以巩固疗效。

徐×,女,26岁,患乙型肝炎多年,神疲肢重,右胁灼热疼痛,饮食不馨,脘腹胀满,心烦易怒,入夜少寐,齿衄频发,月经愆期,舌紫红苔薄黄腻,脉弦数,查SGPT200单位,HBsAg阳性,证属湿热毒侵淫血分,瘀结气滞肝脾。方用犀泽汤加银花、夏枯草、黄连、田基黄、垂盆草等。服药2月,神气转振,胁痛消失,胃纳好转,月经如期而至,复查SGPT降至正常,HBsAg转阴,乃以原方制丸再服2月停药,随访3年,疗效巩固。

益心汤治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属“胸痹”“真心痛”等范畴,临床以胸部闷痛,短气,喘息不得卧,甚至胸痛彻背,背痛彻胸为主症,其病机仲景用“阳微阴弦”概括之。此病之“本”为心气不足,胸阳不振;病之“标”为痰瘀交阻,气血逆乱。临床治疗用药要诀有三:一为益气培本,气行血行,宗气贯于心脉而行气血,气虚则血滞,气盛则血行,习用黄芪、党参培补宗气,俾心脉充实而血液畅行;二为宣畅气机,升清降浊,每用葛根、川芎升散清气,用降香、决明子降泄浊气,一升一降,使清旷之区舒展;三为温通心阳,祛寒解凝,胸痹之根本乃阳气式微,阴邪弥漫,须用附子温通心阳,取离照当空,阴霾自散之意。自拟“益心汤”,取补气与活血同用,通补兼施。固本清源,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颇有效验。

益心汤组成:党参15g 黄芪15g 葛根15g 川芎9g 丹参15g 赤芍9g 山楂30g 决明子30g 菖蒲4.5g 降香3g。

益心汤重用党参、黄芪益气养心为君,辅以葛根、川芎、丹参、赤芍、山楂、降香活血通脉为臣,君臣相配,旨在益气活血,俾气足则助血行,血行则血瘀得除;少佐微寒之决明子,既可防君臣之药辛燥太过,又取其气浮之性,疏通上下气机,以增活血之力;使以菖蒲引诸药入心,开窍通络。诸药相配,共奏益气养心,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之功,活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闷心痛,怔忡气短,劳则易发,神疲懒言,动则汗出,形寒喜暖,舌淡而胖,瘀斑或瘀点,苔薄白,脉细弱,或迟,或见结脉、代脉等气虚血瘀者。

益心汤的常用加减法:若血瘀气滞,心痛如刺痛、纹理者,加血竭粉、麝香粉、三七粉,等量和匀,每服1.5g 以活血止痛;气机阻滞,胸部窒闷者,加枳壳9g 桔梗5g 一升一降,调畅气机。如出现柯兴氏症,可配伍生地、知母、益母草使用。病久瘀浊交阻,肌肤甲错,舌紫苔白,脉弦而数,服上方时加活血化瘀药必不可少。

李×,男,9岁,诊断肾病综合症,已用过激素。浮肿显著,精神萎靡,脸色恍白,血清蛋白降低,白蛋白仅2g 血胆固醇13mmol/L,尿蛋白(++++)。用强的松30天无效,改服上方半载,症状逐渐消失,实验室检查全部正常。随访20年,无复发,婚后得1子,已6岁。

赵×,女,7岁,肾病综合症,未服过激素。头脸及全身浮肿,经门诊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防己黄芪汤等中药治疗无效,乃收入病房。给服代激素方,每服1.5g 日2次,连续服用5个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验正常出院。随访20年,无复发,婚后育1女,母女均健。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奇恒-先后天辩 老茶馆 对于中医“元气”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