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永沂的常用方剂

2011-10-15 18:36 楼主
常用方剂

时间:2009-1-21 17:02:39 点击:2138

一、荆防败毒散合三拗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散剂或汤剂):

荆芥15克防风15克川芎15克

茯苓15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

柴胡15克前胡15克枳壳15克

桔梗15克甘草10克麻黄15克

杏仁10克葛根30克

2、功效:

(1)宣肺散寒:除湿止痛,祛风止痒,止带杀虫。

(2)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抗过敏。

3、适应证:风寒挟湿、肺气不宣。

4、注意:(1)个别病人服后出现轻度腹泻,则加干姜15克。(2)用治鼻炎、鼻窦炎,加苡仁30克,扁豆30克,苍术15克;真菌感染,再加黄柏30克,赤小豆30克。(3)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小儿4~6克,一日3次。(4)汤剂则小儿剂量酌减。

二、荆防败毒散合三拗汤补中益气汤阳和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荆芥15克 防风15克 川芎5~10克

茯苓5~10克 羌活5~10克 独活5~10克

柴胡5~10克 前胡5~10克 枳壳5~10克

桔梗5~10克 甘草3~5克麻黄5~10克

杏仁3~5克葛根5~20克 党参10~20克

黄芪10~20克 当归5~10克 炒白术5~10克

陈皮5~10克 升麻5~10克 熟地5~10克

鹿角霜5~10克干姜5~10克 肉桂5~10克

白芥子5~10克

2、功效:

(1)脾肾双补,宣肺散寒,化痰除湿,止咳平喘,祛风止痒。

(2)抗呼吸系统感染、抗过敏,调节免疫。

3、适应证:脾肾阳虚、风寒挟湿。

4、注意:(1)对应药量比例配方,最低剂量为小儿剂量,最高剂量为成人汤剂。(2)个别患者初次服用可出现腹胀、腹泻,超过4次/日者可停服或改为日服2次。(3)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小儿4~6克,每日3次。

三、葛根汤加杏仁合吴茱萸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葛根30克 麻黄15克 桂枝15克

白芍15克 大枣30克 生姜30克

杏仁10克 甘草10克 吴茱萸15克

党参30克 干姜15克 荜茇15克

三仙各30克

2、功效:发散风寒,温胃止呕,和中止泻,温胃止痛,消胀行气。

3、适应证:肝经、胃经、太阳经寒重。

4、注意:(1)服药时有一过性烧灼感,个别患者初服药后不易入睡,可继服,1~2天即消失。(2)用治胃肠型感冒,服后腹泻加剧者,改用荆防败毒散合三拗汤加干姜即可。(3)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小儿服3~6克,每日3次。

四、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党参20克 黄芪20克 当归10克

炒白术10克 陈皮10克 升麻10克

柴胡10克 炙甘草5克法半夏10克

黄连10克 黄芩10克 干姜10克

大枣20克 荜茇10克 三仙各30克

2、功效:

(1)补中气、调和脾胃寒热,和中止痛。

(2)调节胃肠道动力,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3、适应证:中气虚,脾胃寒热不和,为治疗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指溃疡的基本方。

4、注意:(1)个别患者出现腹泻者,可改用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少腹逐瘀汤。(2)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儿童3~6克,每日3次。

五、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少腹逐瘀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党参20克 黄芪20克 当归10克

炒白术10克 陈皮10克 升麻10克

柴胡10克 炙甘草5克法半夏10克

黄连10克 黄芩10克 干姜10克

大枣20克 荜茇10克 小茴香10克

玄胡10克 五灵脂10克 没药5克

川芎10克 蒲黄10克 官桂10克

赤芍10克 三仙各30克

2、功效:补益中气,调和脾胃寒热,散寒祛瘀,止泻止痛。

3、适应证:中气虚,脾胃寒热不和。胃炎、慢性胃肠炎、胃痛腹痛大便次数增多者;合并胆石胆囊炎,或妇科炎症,或泌尿系结石、感染等。

4、注意:(1)个别患者服后头一、二天有头昏头痛不适,过后则消失,可继服。(2)出现便秘者,可改为日服二次,或改用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阳和汤。(3)散剂成人剂量每次服7~10克,日服3次。

六、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阳和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党参20克 黄芪20克 当归10克

炒白术10克 陈皮10克 升麻10克

柴胡10克 炙甘草5克法半夏10克

黄连10克 黄芩10克 干姜10克

大枣20克 荜茇10克 熟地10克

鹿角霜10克 肉桂10克 麻黄10克

白芥子10克 三仙各30克

2、功效:补益中气、调和脾胃寒热,脾肾双补。

3、适应证:中气虚、脾胃寒热不和,胃炎伴有慢支炎、过敏性咳嗽、乙肝,糖尿病或高血压病等。

4、注意:散剂成人剂量7~10克/次,日服3次。

七、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阳和汤少腹逐瘀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党参15克 黄芪15克 当归8克

炒白术8克陈皮8克 升麻8克

柴胡8克 炙甘草5克法半夏8克

黄连8克 黄芩8克 干姜8克

大枣15克 荜茇8克 熟地8克

麻黄8克 白芥子8克小茴香8克

玄胡8克 鹿角霜8克肉桂8克

五灵脂8克没药5克 川芎8克

蒲黄8克 官桂8克 赤芍8克

三仙各20克

2、适应证:中气虚,脾胃寒热不和,脾肾阳虚,血瘀寒凝。

3、功效:补益中气,调和脾胃寒热,温补脾肾,活血化瘀,散寒止痛。

4、注意:散剂成人7~10克/次,日服3次。

八、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半夏厚朴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党参20克 黄芪20克 当归10克

炒白术10克 陈皮10克 升麻10克

柴胡10克 炙甘草5克 法半夏10克

黄连10克 黄芩10克 干姜10克

大枣20克 荜茇10克 厚朴10克

茯苓10克 生姜10克 紫苏15克

三仙各30克

2、功效:补益中气,调和脾胃寒热。

3、适应证:中气虚,脾胃寒热不和,慢性胃炎、慢性咽炎、咽喉炎、声带小节。

4、注意: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日服3次。

九、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桂枝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党参20克 黄芪20克 当归10克

炒白术10克 陈皮10克 升麻10克

柴胡10克 炙甘草10克 法半夏10克

黄连10克 黄芩10克 干姜10克

大枣20克 荜茇10克 桂枝10克

白芍10克 生姜10克 浮小麦30克

三仙各30克

2、功效:补益中气,调和脾胃寒热,调和营卫。

3、适应证:胃炎伴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4、注意: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日服3次。

十、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膈下逐瘀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党参15克 黄芪15克 当归8克

炒白术8克陈皮8克 升麻8克

柴胡8克 炙甘草5克法半夏8克

黄连8克 黄芩8克 干姜8克

大枣15克 荜茇8克 桃仁8克

丹皮8克 赤芍8克 乌药8克

玄胡5克 川芎8克 五灵脂8克

红花8克 枳壳8克 香附8克

三仙各20克

2、功效:补益中气,调和脾胃寒热,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3、适应证:胃炎并冠心病或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

4、注意:散剂成人每服7~10克,日服3次。

十一、小儿疳气方(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党参10克 黄芪10克 当归5克

炒白术5克陈皮5克 升麻5克

柴胡5克 炙甘草3克法半夏5克

黄连5克 黄芩5克 干姜5克

大枣10克 荜茇5克 三仙各20克

红豆蔻5克草豆蔻5克白蔻5克

砂仁5克 隔山撬5克使君子5克

2、功效:补益中气,调和脾胃寒热,化疳杀虫,开胃健脾。

3、适应证:小儿疳气。

4、注意:散剂儿童每次服3~5克,日服3次。汤剂每服50~100毫升,日服3次。





十二、补中益气汤合桂枝汤甘麦大枣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党参30克 黄芪30克 当归15克

炒白术15克 陈皮15克 升麻15克

柴胡15克 炙甘草10克 桂枝15克

白芍15克 大枣30克 生姜15克

浮小麦30克 干姜15克 三仙各30克

2、功效:补益中气,调和营卫,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固表止汗。

3、适应证:中气虚,营卫不和,阴阳失调,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迷走神经兴奋过度,自汗,便秘,气胃。

4、注意:散剂成人每服7~9克,日服3次。

十三、补中益气汤合阳和汤:

1、药物组成和剂量

党参30克 黄芪30克 当归15克

炒白术15克 陈皮15克 升麻15克

柴胡15克 炙甘草10克 熟地15克

鹿角霜15克 干姜15克 肉桂15克

麻黄15克 白芥子15克

2、功效:

(1)温补脾肾之阳,散寒除湿,强筋健骨。

(2)促进蛋白合成,增强蛋白质生物活性,修复组织细胞,保护细胞膜,抗过敏,调节免疫,降糖降压降血脂,抗肿瘤。

3、适应证:脾肾阳虚、寒湿偏重。

4、注意:(1)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日服3次。(2)月经量多者慎用或避用(月经期),经期已过则可继服。

十四、补中益气汤合阳和汤少腹逐瘀汤:

1、药物组成和剂量:

党参20克 黄芪20克 当归10克

炒白术10克 陈皮10克 升麻10克

柴胡10克 炙甘草5克熟地10克

鹿角霜10克 干姜10克 肉桂10克

麻黄10克 白芥子10克 小茴香10克

玄胡10克 五灵脂10克 没药5克

川芎10克 蒲黄10克 官桂10克

赤芍10克

2、功效:温补脾肾之阳,散寒止痛,活血化瘀,强筋健骨,消肿止痛,通二便。

3、适应证:脾肾阳虚,血瘀寒凝。

4、注意:散剂成人每服7~10克,日服3次。

十五、补中益气汤合少腹逐瘀汤:

1、药物组成和剂量:

党参30克 黄芪30克 当归15克

炒白术15克 陈皮15克 升麻15克

柴胡15克 炙甘草10克 小茴香15克

干姜15克 玄胡15克 五灵脂15克

没药10克 川芎15克 蒲黄15克

官桂15克 赤芍15克

2、功效:

(1)益气活血、散寒止痛。

(2)抗泌尿生殖系、消化道感染。

3、适应证:气虚血瘀寒凝。

4、注意: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日服3次。

十六、补中益气汤合归脾汤:

1、药物组成和剂量:

党参20克 黄芪20克 当归10克

炒白术10克陈皮10克 升麻10克

柴胡10克 炙甘草5克 茯苓10克

远志10克 石菖蒲10克酸枣仁10克

山茱萸10克木香10克 龙眼肉10克

大枣20克 生姜10克 柏子仁10克

五味子10克夜交藤30克

2、功效:补益心脾气血,养心安神。

3、适应证:心脾血虚,心神失养。

4、注意: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日服3次。

十七、阳和汤合身痛逐瘀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熟地10克 鹿角霜10克 干姜10克

肉桂10克 麻黄10克 白芥子10克

炙甘草5克淮牛膝20克 地龙10克

羌活10克 秦艽10克 香附10克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黄芪20克

苍术10克 黄柏15克 五灵脂10克

桃仁5克 没药5克红花5克

2、功效:补肾壮阳,活血散寒、化瘀止痛。

3、适应证:脾肾阳虚、血瘀寒凝,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4、注意: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日服3次。

十八、资生丸:

1、药物组成与剂量:

三仙各30克 红豆蔻10克 草豆蔻10克

陈皮10克 芡实20克 苡仁20克

莲米20克 黄连10克 白蔻10克

党参20克 茯苓10克 炒白术10克

炙甘草5克藿香15克 厚朴15克

山药20克 桔梗10克 泽泻10克

扁豆20克

2、功效:

(1)健脾开胃、和中止呕、资生生机;

(2)升白细胞,保肝降酶,对抗放疗、化疗之毒副作用。

3、适应证:脾虚湿阻,中州失运。

4、注意: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一日3次。

十九、香砂六君子汤合桂枝汤甘麦大枣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砂仁15克 木香15克 党参30克

炒白术15克 茯苓15克 法半夏15克

陈皮15克 炙甘草10克 桂枝15克

白芍15克 大枣30克 生姜15克

浮小麦30克 干姜15克 三仙各30克

2、功效:健脾和中,调和营卫,化痰止咳。

3、适应证:脾虚营卫不和,阴阳失调。过敏性咳嗽久治不愈者,小儿厌食多汗、营养不良。

4、注意: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儿童3~6克,一日3次。

二十、藿朴夏苓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藿香10~15克 厚朴10~15克 法半夏10~15克

茯苓10~15克 杏仁5~10克白蔻10~15克

苡仁20~30克 淡豆鼓10~15克 猪苓10~15克

泽泻10~15克 荷叶10~15克 芦竹根20~30克

桔梗10~15克 扁豆20~30克

2、功效:宣通气机,散寒除湿,和中利水。

3、适应证:寒湿困脾。

4、注意:散剂成人每次服7~10克,儿童3~6克,一日3~5次,最低量为儿童剂量。

二十一、定喘化痰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银杏20~30克 麻黄6~10克 款冬花6~10克

法半夏6~10克 桑白皮10~15克 青蒿10~15克

黄芩6~10克槟榔6~10克 鸡内金20~30克

厚朴10~15克 枳实10~15克枳壳6~10克

桔梗6~10克甘草5克 芦根10~15克

杏仁5~10克苏子5~10克 荆芥10~15克

防风10~15克 三仙各20~30克

2、功效: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3、适应证:痰热阻肺,呼吸系统感染较重。

4、注意:(1)此方出自成都某中医大夫之手,有医生用笔者常用之荆防败毒散合三拗汤补中益气汤阳和汤,同时用激素与抗生素治一喘息性支气管炎住院病人,无效。发热、咳喘、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出院求治于某大夫,服此定喘化痰汤一周而愈,故纳此方,临床屡验。(2)散剂成人每服7~10克,儿童4~6克,一日3~5次。

二十二、葛根汤加杏仁:

1、药物组成与剂量:

葛根30克 麻黄15克 桂枝15克

白芍15克 大枣30克 生姜15克

杏仁10克 甘草10克

2、功效:发散风寒。

3、适应证: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身强痛或呕吐、喷涕、无汗体壮,发热而手指冷。

4、注意:本方系陈绍宏教授将仲景葛根汤与麻黄汤合方而成,不论季节,若属风寒感冒,则但用本方有效,往往一剂而愈。发热而手指冷,是风寒感冒之重要标志之一,笔者临诊,掌握手指。若风寒挟湿,多有头昏鼻阻,适宜选荆防败毒散合三拗汤。

二十三、防风通圣散:

1、药物组成与剂量:

防风15克 生大黄15克 芒硝15克(后下)

荆芥15克 麻黄15克 栀子15克

白芍15克 连翘30克 甘草5克

桔梗15克 川芎15克 当归15克

石膏30克 滑石30克 薄荷15克

黄芩15克 生白术15克

2、功效:解表清里、败毒止痒。

3、适应证:热毒充斥表里,皮疹红肿而痒不休;蜂蛰皮肤红肿危及生命者,速用此方重用芒硝60克,以腹泻而停服。

二十四、桂附理中汤合丁萸理中汤:

1、药物组成与剂量:

肉桂15克 制附片30克(先煎熟1小时)

党参30克 炒白术15克 干姜15克

炙甘草10克 丁香15克 吴茱萸15克

荜茇15克 三仙各30克

2、功效:温中祛寒,救逆止痛。

3、适应证:寒胃、外伤或手术后腹胀不失气者。

4、注意:只作汤剂,不作散剂。因附片量大而应久煎。

笔者临诊的常用方剂仅此二十余种,但应对多种急、 慢性疾病,多种急慢性疾病用方多不出这二十余种之列,抓住本质,谨守病机,以不变应多变,以多变应不变。过去以往,笔者总以为中医辨证论治就是仅抓个体差异,所以应该方方不同,方可体现辨证论治。但这是对辨证论治的误解。

上述合方复方为笔者常用之方,运用自当灵活,有时用之不效者,自当再审病机。如胃炎胃脘疼痛,西医胃镜检查有胃粘膜之充血、水肿、糜烂或出血点,用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而无效者,当从寒胃、气胃论之,改用葛根汤加杏仁合吴茱萸汤或补中益气汤合桂枝汤甘麦大枣汤治之,当分析不效之由到底出在哪个环节。又如感冒咳嗽,一般以荆防败毒散合三拗汤可愈,或用荆防败毒散合三拗汤补中益气汤阳和汤,或定喘化痰汤均可治愈。仍不效者,当属寒湿困脾,改用藿朴夏苓汤则效。

作者:庞永沂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10-15 20:28 2楼
呵呵,如果庞先生本人能来论坛给大家讲讲他的经验就好了。
2012-07-30 00:20 3楼
如果时机因缘到来了,会有人知道这种抛砖引玉的分析方法的实用之处和临床意义。
2012-08-02 13:47 4楼
学习了。只是用量方面尚可探讨。
2014-11-28 06:51 5楼
谢谢分享
⬅ 复方合方思想 老茶馆 补中益气汤合半夏泻心汤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