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灸经图》背部腧穴取二寸三分与横向经脉

2011-10-06 09:26 楼主
[导语]背部腧穴取2.3寸所揭示的膀胱经内外还有经,脏腑之腧内外还有脏腑之腧的经穴现象与其它古典经络理论共同揭示了横向经脉概念。

敦煌遗书针灸卷子《灸经图》出土于1900年中国甘肃省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它包括现存英国伦敦博物院图书馆的 (stein6168、stein6262)。《灸经图》背部腧穴取2.3寸与《内经》、《针灸甲乙经》、及北宋天圣五年所铸针灸铜人等传统针灸在它们之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异同?带脉是传统针灸沿人体各部横向分布的唯一经脉,除了带脉外人体还有没有横向分布的经脉?2.3寸与横向经脉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这便是本文的目的,现探讨如下:

1.背部俞穴取二寸三分与横向经脉:传统针灸俞穴均位于膀胱经1.5寸和3寸线上,而《灸经图》选用腰背腧穴取椎节两边相去2.3寸。如大杼,大椎下第二节两边,相去2.3寸;其它如风门、小腹俞、聂俞、肺俞、三焦腧、大肠俞、膀胱俞、大小肠俞。共有9条注文是采用2.3寸取穴法,除此之外再没有其它脏腑腧穴取穴法。这样可以断定其它脏腑腧穴在《灸经图》中均取椎节两边相去2.3寸。虽然《灸经图》有穴无脉,但如果把2.3寸各腧穴连成一条直线,位置约在膀胱经腰背部1.5寸和3.0寸二条循行线的中间,二条循行线的中间线是2.25寸,按惯例用四舍五入原则正好是取椎节两边相去2.3寸,在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南宋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卷四中也有类似2.3寸取穴法。为什么《灸经图》脏腑腧穴不取1.5寸和3寸,而偏偏非要在2.3寸取腧穴?历代也还有取椎节两边相去2寸、2.5寸、3.3寸脏腑腧穴法, 这么多腧穴被发现并被临床验证疗效显著,这种常见的现象使古代医家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点与点之间贯穿着一条线,如果把背部1.5寸、2寸、2.3寸、2.5寸、3寸、3.3寸各腧穴点连成一条直线并向肋间胸腹延伸,可形成多条与带脉平行横向的经脉。这些由点成线的经脉发自督脉两侧,内连脏腑向外穿夹脊透太阳横向循行于躯干,交汇与任脉。督脉任脉就像纵横交错公共交通道路的主干道、枢纽道路。这决非古人随意叛经标异和叛腧标异,而是临床实践的结果。针灸治疗有一条原则:“宁可失穴、不可失经”。而《灸经图》选用腧穴取2.3寸也就是揭示临床诊断和治疗可以舍弃传统腧穴但是不可离失横向经脉就能够取得好的诊疗效果。《灸经图》选用腰背腧穴从大椎开始止于十九椎,它涵盖了所有人体五脏六腑及脏腑腧穴,它们共有19条横向经脉。传统针灸在第8胸椎下没有腧穴分抪,而《灸经图》却在第8胸椎下旁开2.3寸布有聂腧穴。它提示人体胸腰骶椎区域每一个椎节下旁开都有脏腑腧穴存在,每一个椎节下旁开都有横向循行经脉存在,强调了督脉与横向经脉是完整无缺的统一整体,缺一不可。

2.夹脊穴与横向经脉: 夹脊穴又可以称得上夹督穴,因督脉沿脊柱而行,夹脊穴沿脊柱两旁排列。夹脊穴是数千年来古人所揭示的横向经脉概念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各横向经脉的首站穴。夹脊穴最早出自《内经》,《素问?缪刺论》:“邪客於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脊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而痛。刺入傍三痏,立已”。夹脊穴的位置最早记录于《后汉书?华佗别传》一书。书中曰:“有人病脚坐不以行。佗切脉,便使解衣,点背数十处,相去四寸或五寸(分)……,言灸此各七处, 灸则愈即得也。后灸愈,灸处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均匀如引绳”。 《后汉书?华佗别传》、《肘后备急方》、《针灸集成》定夹脊穴距背中线相去4分、5分、1寸、1.5寸不等。近代承淡安著的《中国针灸学》首先提出了“华陀夹脊穴”的名称。自第一胸椎以下至第五腰椎为止,每穴从脊柱旁开5分,一侧17穴,左右共有34个华陀夹脊穴。但从古到今有夹脊穴的提法但无夹脊经的提法,如此众多的有规律排列的穴位有穴无经,列为经外奇穴,这是常理难以解释的问题。早在《后汉书·华佗别传》就提出“上下行,端直均匀如引绳”。 沿着这条条引绳, 把上下各夹脊穴相连成一条直线就形成一条条与足太阳平行纵向的的经脉。如果把背部0.4寸、0.5寸、1寸、1.5寸各夹脊穴点连成一条直线并向肋间胸腹延伸,可形成多条与带脉平行横向的经脉;纵横交错是经脉在人体躯干最重要的特征,夹脊穴点与脏腑腧穴同源同脉,其位置大体与脏腑所在部位相对应,其二者的功能主治也相一致。

3.腧募穴与横向经脉:“腧募配穴”是古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也是人体横向循行经脉最具体临床应用典范,《灸经图》中有许多腧募穴位。如果把腧募穴点沿背胸腹贯任督连成一条延伸直线,可形成十二条与带脉相似走向的横向经脉: 肺腧——中府;心腧——巨阙;心包腧——膻中;肝腧——期门;脾腧——章门;肾腧——京门;胆腧——日月;胃腧——中脘;三焦腧——石门;小肠腧——关元;大肠腧——天枢;膀胱腧——中极。腧募穴生理上是五脏六腑之气转输和汇聚的处所,在病理上腧募穴是内脏和体表病气出入的部位,其脏腑气血以横向流注现象而存在,其分布为横贯脏腑经络,前后相连,以横向的形式将脏腑与其在体表相应的部位紧密联系在一起。腧募同用属于“前后横向配穴”。由于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因此属于阴性的病症(脏病、寒证、虚证),可以取治位于阳分(背部)的背腧穴;属于阳性的病症(腑病、热病、实证),可以治疗与其相应的位于胸腹部的脏腑"募穴"。同时针刺腧穴和募穴可使针感迅速到达脏腑,更好地调整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同时腧募二穴也可相互诊察病证,作为协助诊断的一种方法。所谓“审募而察腧,察腧而诊募”,说明“腧募配穴”在古代是重要的诊疗手段。

4.带脉与横向经脉:带脉是传统现有针灸经络文献沿人体各部横向分布的唯一经脉,带脉的“带”字,含有腰带的意思。因其横行于腰腹之间,统束全身直行的经脉,状如束带,故称带脉。带脉的主要功能,总的说来是“约束诸经”,足部的阴阳经脉都受其约束。《素问?痿论》:“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说明带脉失调不引,可发生痿症。“督脉为阳脉之总纲”,故以督脉为十四经之首,不但从第二腰椎发出的带脉失调可发生痿症,而且从所有脊椎发出的横向经脉失调均可发生痿症。华佗灸夹脊穴各七处冶足痿不能行走即是例证。痿症是指肢体筋脉弛缓,痿软无力,日久不能随意活动,或伴有肢体麻木、肌肉萎缩的一类病证。临床上以下肢痿弱无力较为多见,故又称“痿躄”、“足痿”。西医学的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及周围神经损伤等引起的肢体瘫痪属于痿证范畴。截瘫是因脊髓损伤或病变引起受累平面以下的双侧肢体瘫痪。中医学对本病认识较早。《灵枢》认为此症多因外伤引起,称其为体惰,也属于痿证范畴,其治疗以督脉与横向经脉为主。带脉仅仅是数千年来古人所揭示的多条横向经脉最典型一个范例,手足部的阴阳经脉都受这些横向经脉的约束。

5.十二皮部与横向经脉:在传统针灸十二皮部是沿人体上下纵向的分布, 人体上有没有横向分布的十二皮部?既然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那么带脉的皮部应当是横向分布围腰一周的。织布时线有纵有横相互交错才能织成结实的布,横竖交织才能结成蜘蛛网一样、二者缺一不可。人体上皮肤和布、网的构成是同出一辙。上下纵向的皮部与横向分布的皮部共同组成人体完整皮部。循经感传这一现象是我国两千多年前古代医家的一个重要发现,它包括循经感传、循经疼痛、循经皮肤病和循经感觉障碍等。循经性皮肤病有些疾患是先天的、有的是后天的,横竖分布发病的都有。如带状疱疹、病毒疱疹多密集成群横向带状排列,多沿神经走行分布,其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三叉神经、腰、骶、颈神经分布区,因多侵犯人体腰脊肋间,故中医称“缠腰火龙”、“蜘蛛疮”,也不乏见到典型横向感传现象。临床上常见在病人身上发现有横向循经性疼痛,如肋间神经痛、其症状就是沿一根或数根肋间神经支配区分配的刺痛或灼痛,多沿肋间神经放射横向疼痛,好发于胸5—9肋间。中医学根据疼痛部位将其归属于“胁痛”、“胸胁痛”范围。这也是人体上有横向分布的经脉、皮部客观存在的一个重要証据。

6.人体皮节过敏带与横向经脉 十九世纪末季西方开始注意牵涉感觉的问题,Ross,Dana,Nackenzie,Head等都有成就,其中Head的研究最为广博深入。他就大量的内脏疾患细心观测表里的对应,绘制了体表的过敏带图。因此,后人称为海氏带或连同俄罗斯学者札哈林(3axa-PbHH)称为札海二氏过敏带,也称皮节过敏带。后来他人在体表又发现多个牵涉点投射点等。深部器官的疾患致使体表特定地点感觉过敏或疼痛。反过来说,处理表面这个地点通过中枢和有关的神经反向作用,可改进治疗这个内脏的疾患,这与几千年来中医腧募穴—循经感传功能的描述雷同。脊椎,作为人体的中枢部位,在结构上位于躯体的中心,从脊髓发出31对脊神经(颈8对、胸12对、腰5对、骶6对、尾1对),分布于躯体四肢,协调并管理这些部位皮肤感觉与肌肉运动。从每一对椎间孔发出的脊神经,控制着全身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有12条胸神经在肋骨下缘横向行走,支配胸腹部肌肉皮肤。自主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从脑干与脊髓胸、腰、骶段发出,分布于各脏腑并支配脏腑生理功能活动。皮节是一个脊神经支配的皮肤区域,一个脊神经、一个节段支配前后皮节。皮节横向绕胸腰骶一周,在人体躯干有12条横向皮节过敏带,这与横行于腰腹之间、状如束带的带脉相似,也与中医夹脊穴、腧募穴、皮部、循经感传等横向经脉功能结构相似。说明神经系统与经络系统有着密切关系。经脉有感传作用,如同神经传导功能,神经系统的分布也印证了《灸经图》所提示的横向经脉的客观存在。

7.针灸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体躯干是经脉循行和腧穴分布争议最多、脏腑之腧穴最多样化的部位。这种差异使我们看到了古代早期经脉、腧穴产生、发展、过渡、更替的历史痕迹。在针灸疗法产生的早期,大量发现并使用脏腑之腧穴、夹脊穴、腧募穴、符合针灸治病经验积累、发展的规律,符合百家争鸣、流派众多旳历史现实。敦煌遗书《灸经图》背部腧穴取2.3寸所揭示的膀胱经内外还有经、脏腑之腧内外还有脏腑之腧的经穴现象与其它古典经络理论共同揭示了横向经脉概念。数千年丰富多彩的临床实践如带脉、十二皮部、循经感传及现代人体躯干横向皮节过敏带也印证了横向经脉的存在。这些横向循行经脉与传统上下循行的经脉共同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统一整体的经络系统,使“经络”这个针灸学的核心概念渐露全容、趋于完善。横向经脉具有很高的理论指导及临床使用价值。这些横向循行经脉扩大了腧穴的主治范围,它们不但对脏腑疾患有良好的诊断和治疗作用,而且对普通疾患也有良好的诊断和治疗作用。在治疗各脏腑和头面四肢疾患时,用横刺的手法在2.3寸腧穴或反应点向督脉透刺1.5寸腧穴、0.5寸夹脊穴;在治疗胸胁疾患时在2.3寸腧穴进针横向透刺3寸腧穴会取得较膀胱经上下曲直迎随补泻腧穴更好的临床效果。如用较大艾柱、艾条在2.3寸俞穴施灸,其力度可旁及上下两侧经络及更远之点面,在治疗脏腑经络疾患时就会发挥最大的作用。它使针灸治疗更上一层楼,眼光更宽广,取穴方法更为全面和富有灵活性。今后对横向经脉的进一步研究探讨认定,将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灸经图》是敦煌医学宝库中的沧海一滴,这个针灸流派独具的特色风貌蕴藏着我们已知的和未知的财富,需要我们继续努力挖掘整理,发扬光大,以推动祖国医学进一步发展。以上觧析尚很浮浅,意在抛砖引玉,敬请同仁斧正。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针灸治疗抑郁症 老茶馆 从敦煌《灸经图》看早期膀胱经脉循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