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潮祖妙解乌梅丸

2011-09-26 19:30 楼主
转帖


乌梅丸的方解,柯琴曾对其治蛔作用概括为“蛔得酸则静,得辛伏,得苦则下”,(方剂学》教材也一直沿用这种方解。一学生就此向陈老提出疑问:即然蛔虫得苦则下,胆汁是最苦之物,为何蛔虫还要窜人胆道?陈老则从蛔虫窜入胆道的原因以及进入胆道后脏腑组织发生的变化探讨乌梅丸的方解:因脏寒蛔虫人胆,继而引起发热(感染)的这一过程存在胆道虚寒,蛔入胆道,胆道感染三种矛盾。方中,干姜、肉桂、附子是针对脏腑寒而设;乌梅、蜀椒、细辛是针对蛔入胆道而设,黄连、黄柏是针对蛔入胆道后引起的感染而设,三类药物环环相扣,各有针对。陈老的方解,并非人云亦云,揭示出了方剂配伍的真谛,提示释方亦如组方,变化莫测,不能呆板地一律套用前人的方解。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9-26 20:42 2楼
这个解说,也是比较合理,通俗易懂。
⬅ 陈潮祖妙解四逆散 老茶馆 西江月.思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