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你相信年轻的中医师吗》有感

2011-09-18 18:55 楼主
我是一位年轻的中医,前阅《医药卫生报》,见上述问题心中有感,不吐不快,便毛遂自荐,谈一谈我的看法。
笔者工作于基层,数年来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读书临证两未偏废。论读书上溯《内》、《难》、《伤寒》、《金匮》,下迄明清诸家,以及近代蒲辅周、董建华、朱良春等名老中医之学靡不穷究博览。讲临床,擅长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眩晕症、高血压病、颈椎病等疑难病症。所治不乏久治不效,甚者被大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的病人,经常出现奇迹,是群众眼中名副其实的·铁杆中医。今举数例以见一斑。
山西省壶关县一侯姓老医,六十余岁,其家三代行医,在当地颇有名望。侯姓医患糖尿病,血糖高达29点以上,每天注射两次胰岛素,血糖丝毫不降,曾经长治、晋城、新乡数家大医院诊治,疗效欠佳,后被下了·病危通知,回到家中,患者自忖必死。后经邻人介绍,求诊于余。经治一月,病情有所好转,共治疗三个多月,服中药一百多剂。病症基本痊愈,已无不适,血糖降至正常,且将胰岛素用量减半。续服中药散剂巩固半年。近一年多来病情稳定,赠锦旗一面以表谢谢意。(治疗中除胰岛素外,未用任何西药。)
又曾治一老妇,患糖尿病多年,时血糖23点,并发周围血管病,左手已截一指,后血水淋漓,溃烂无皮,惨不忍睹。郑州某医院要求将整个手掌截下,并言若病情发展,将会把整个左上肢截肢。患者恐惧,且家境贫寒,求诊于余,不足一月即愈。手掌光滑,与前判若两人,免除了·患者截肢之苦。
邻村一牛姓医,40余·岁,有一姐终年苦头痛,有时打“杜冷丁”亦不能止疼,颇以为苦。其弟闻余名,陪其姐就诊与余。我投以大剂中药,五剂其痛若失,续服十剂病愈。
辉县刘店村一吴姓女,数年前·经余诊治。时30岁,结婚后近10年不孕,曾经某医院妇科诊断说;子宫发育不良,没有生育能力。经余详询知患者每行经时腹痛甚剧。投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之剂,后患者告余说,服药后腹痛増剧,下血块甚多。次月即怀孕。后生一女,母女平安。已数年矣。
。。
医生诊疗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热忱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敬业精神,而不是完全取决于年龄。我说这句话并不是贬低“老中医”。相反,笔者心中对当代名老中医朱良春、邓铁涛、李振华等诸位老前辈颇为仰慕,内心无比推崇。对本论坛郭永来、关松、王幸福等诸位前辈也很佩服。这里只是从实际出发谈谈自己的观点,不周之处,尚望同道见谅。
中医的未来,需要我们老、中、青三代中医的有识之士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出辉煌的明天。最后也感谢百草居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优越的交流平台。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9-18 19:04 2楼
传统观念人们比较认可老大夫包括西医。
2011-09-18 19:36 3楼
写的不错,随笔谈医录:略谈老中医之“老”
随笔谈谈
老中医的老字有以下几层意思
一老的意思,中医乃古老且有新的生命力的一门关于治病的学问。
二,经验老到之医,经验老到,疗效确切,是为老到。所以说老中医也可以是年青中医师。
术业有专攻,达者为师。
三,岁月年老的医生。
年纪与医术不成必要之联系,年青时业务平平,不求上进,难道到年老时业务水平猛进?
大大的笑话。虽说姜是老的辣,但是年轻后起之秀,年青才俊还是存在。
大凡名老中医,年青时即以擅治某类疾病而闻名乡里,以后行医,競競业业。此类老中医是值得推崇的。
中医行不行?关键看你临床治病行不行?(而不是看中医年经老不老?这个可能跟患者就医心理有关。)
老百姓需要的是一大批实实在在能看好病的临床中医。
中医的希望在于传承,在年青一代身上。
本人郑重说明:此帖与尊重不尊重前辈老中医没有半点联系,就事论事而已。
薛东庆随笔
2011-09-18 19:46 4楼
朋友看法与余相同,有时间定当切磋一下。
2011-09-18 19:49 5楼
我都41了,患者还叫我小大夫。
2011-09-18 20:21 6楼
岁数大的老中医,专门治疗1-2种病还可以

主要靠经验

中医基础知识很欠缺的,不咋着~~
2011-09-18 21:08 7楼
安出虎 说:
我都41了,患者还叫我小大夫。

我一同学学医的(西医),他说中医五六十岁还是年轻的。那还是我高中时他说的。当时感觉中医深似海,搞中医的不容易,熬到老,整天捣鼓那几样草,万一中年出个意外挂了,赔大了
2011-09-19 18:48 8楼
薛东庆 说:
写的不错,随笔谈医录:略谈老中医之“老”
随笔谈谈
老中医的老字有以下几层意思

所见相同。不论学何种学业,我认为其成就取决于三分师承七分自身。这个观点说明了为何在同一老师教授同样内容的情况下不同学生的成绩会不一样的现象,因为这些学生的“自身”不一样。这个观点也说明了为何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即使采用同样教材和教辅材料,教授同样内容,二校学生的平均成绩会相差较大,或者同一老师使用同样的教学材料,教授同样内容,学生为同年级的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学生,这二校学生的平均成绩也会相差较大。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自身”的平均水平不一样,重点学校招生是招“优良品种”,普通学校招生是招“落选品种”,就一般而言,这二种种子在相同田地同样条件下播种其结果自然是不一样了。举这个例子来说明学医,也是同样道理,不论中西医,医者的成就也取决于三分师承七分自身。就中医而言,不论是三世医甚或七世医,如“自身”不行,其成就也不会好哪里去。反之,哪怕一世医,只要“自身”很行,可以青出于蓝,甚至自学成才无师自通者可以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这在中医史上已有不少明证。这里所说的“自身”,与医生年龄无关,与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畏艰苦,孜孜以求,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多看书、多临症、多实践、多联系、多悟想、多总结、多记录、多交流等等有关。光靠医(教)龄长、资格老(早在19xx年就毕业于xxxx中医学大学或师从xxx名老中医)、论文多而不去追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的医生,最“老”,也是徒有虚名!拉大旗吓唬人或凭职称吸引人罢了。
2012-03-04 16:42 9楼
今天去中医院,一年轻女中医,竟不知道五苓散为何物,后找到易发白老中医,给开了方子,更有甚者连舌苔都不看,也 不把脉直接下方子。唉、、、、都是庸医吧!
2012-03-04 16:54 10楼
五苓散方出自《伤寒论》一书,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五味药组成。我是一位年轻的中医,但我经常用中医治疗经大医院判处死刑的人,疗效卓著,是不少人起死回生。姑娘以偏概全,只不过你没见到高人而已。
2012-03-04 22:42 11楼
说得好,年轻中医不一定比老的差
⬅ ‘行门’婆婆‘技术至上’中医渐趋末法! 老茶馆 小儿惊吓的一针疗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