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气 - 阴阳 - 五行”模型的特性

2009-10-16 20:44 楼主
张其成

“气 - 阴阳 - 五行”不仅是中医学重要的概念范畴,而且是中医学最基本的思维模式。 中医采用这一模型建构了自己的生理 -病理-诊断-治疗的理论体系, “气 - 阴阳 - 五行”模型具有以下特性。
1 超形态性
“气 - 阴阳 - 五行” 思维模型是一种非实体的、虚性模型。 如“气”字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原指气体状态的存在物,如云气、蒸气、烟气以及风等。“气”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凝聚的、有形的状态,分散细小的气凝聚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一种是弥散的、无形的状态,细小分散的气由于不停地运动弥散而看不见摸不着。 到西周时期 “气”已从表示有形可感的实物转变为无形的抽象概念。有形的气习惯上称为“形”,无形的气习惯上称“气”。“气”具有超形态性,气非形体但却是形体之本。“阴阳”原本是指阳光照射不到与照射得到的地方。后指相互对待的两个实体,如日月、天地、水火、血气、魂魄、男女等。到西周时期“阴阳”指无形的二“气”,初步具有了哲学意味,是抽象的,无形的。“五行”早期指“五材”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材料。后指与这五种质料有关的五种属性,已超越了实体形态。按照这一模型,中医建立的五藏并不是人体解剖形态上的肝、心、脾、肺、肾五个形态脏器,而是具有五种相关功能的多个脏器的组合,这样组合起来的“五脏”显然是超形态的。
2 功能性。
“ 气 - 阴阳 - 五行”作为一种模型,已从物质实体转变为功能实在。虽然“ 气”“ 阴阳” “五行”最早都表示特定的物质实体,但当它一旦成为一种思维模型,一旦成为一个哲学范畴,并被中医广泛运用时,它就不再是指有形态结构的物质、实体,而是指超越形体的功能和属性。如在 先秦哲学典籍和《内经》医学中, “气” 的主要功能是: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生命的基本条件 , 是天地万物感应的中介。“阴阳”从单纯指背阴、向阳的实体转变为两种相反、相对的功能属性:凡具有推动、温煦、兴奋、发散、上升的功能,则属于“阳”;凡具有静止、寒冷、抑制、凝聚、下降的功能,则属于“阴”。 “五行”从五种实体的元素材料转变为 五种基本功能属性,即润下(水)、炎上(火)、曲直(木)、从革(金)、稼穑(土)“五性”,这是《尚书·洪范》首次规定的。后世对五行的解释基本上没有偏离《洪范》的这种属性规定。“五性”又演变为“五类”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分类原则。《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等开始以五行为原则类分时令、祭祀、藏象、音律、方位等万事万物,这样一来,原本十分复杂、难以计量的事物一下子简单明晰了。《内经》建立的五藏系统,是五行模型作用的结果,表示人体生命五类功能体系。
3 关系性
“ 气 - 阴阳 - 五行”表示的是关系实在,属于关系性思维,其特征为注重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注重事物内部部分与部分的关系超过了注重事物的形体及事物的内在构造。如“气”往往表示 联系万事万物、联系每一物体内部各部分的中介。物体与物体之间、每一个物体内部都充满了气,在气的作用下,万物相互感应,相互融和,才成为一个合一的大整体,每一个事物才成为一个内部互有关连的整体。“阴阳”也是一种关系,阴阳的关系有:阴阳互根,阴阳互动, 阴阳消息, 阴阳交感, 阴阳互制, 阴阳争扰,阴阳转化, 阴阳胜复等。“五行”更是一种关系模型,五行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五行生克、五行乘侮、五行胜复、五行制化等。笔者认为,与西方的“四行”(水、火、土、气)、印度的“四大”(地、水、火、风)相比,“五行”更为高明、也流传更久,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五行具有关系性特征。
4 互换性
“ 气 - 阴阳 - 五行”是一个三级合一的思维模型,三者之间具有互换性。从气的角度看,阴阳是二气,五行是五气;从阴阳角度看,气是阴阳的未分状态,五行是阴阳的分化状态。气 - 阴阳 - 五行是一个逐渐生成和分化的过程,是三个不同的 层次。气生阴阳,阴阳生五行。《周易·系辞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气)生两仪(阴阳)为第一级划分,阴阳生四象(太阳、太阴、少阳、少阴)为第二级划分,四象生八卦为第三级划分。《内经》根据人体的实际情况对阴阳作了有限的划分,其中“三阴三阳”是中医的发明。从某种意义上说,五行也是阴阳所化生。
5 整体全息性
“ 气 - 阴阳 - 五行”模型具有整体性、全息性、普遍性。仅以藏象学说为例,五脏的整体性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五脏一体,二是人天一体。五脏中的任何一脏都蕴藏着其他各脏以及人的整个生命体的信息。古代即有五脏互藏说。《素问·阴阳别论》指出“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明代张介宾提出“五脏各具五行之妙”、“五藏各兼五气”, 周慎斋提出“各脏皆有脾胃”, 清代何梦瑶提出“五藏各具五行”,都说明每一脏都包含五脏的信息。不仅如此,而且每一脏腑还蕴含宇宙自然的信息,这是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思想的反映。“ 气 - 阴阳 - 五行”模型还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思维模型,万事万物都适用于这一模型。它们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分而言之, “气” 至大而无外、至小而无内,充满宇宙万物之中,《庄子·知北游》说:“通天下一气耳。”气不仅生成万物,而且充斥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整个过程当中,连贯而不间断。“阴阳”和“五行”作为两种与五种有关联的气同样也是普遍存在的,天地万物皆涵阴阳五行之气;同时阴阳五行作为特殊的分类方法,可以运用于世界万事万物。
6 相对性
“ 气 - 阴阳 - 五行”模型是一个相对性模型。如“ 阴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具体表现为,一是“阴阳”要随着比较标准的改变而改变。阴阳是通过比较而确定的,单一方面无法定阴阳,没有比较标准也不能定阴阳,比较的标准不同,作出的阴阳判断也不同,如以 0度水为标准,则-1度水是阴,1度水是阳;如以10度水为标准,则1度水为阴,11度水为阳。二是阴阳要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阴阳并不是实体,也不是事物所固有的本质,阴阳表示的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如在男与女这组关系中,男是阳,女是阴;而在父母与子女这组关系中,母(女)则为阳,子(男)则为阴。三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因为阴阳是层层可分的,阴阳中复有阴阳。如昼为阳、夜为阴;昼中上午为阳(阳中之阳)、下午为阴(阳中之阴),夜中前半夜为阴(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阳(阴中之阳)。再如“五行”,同样要随比较标准的改变、随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同样也有各行又兼含有“五行”的现象。至于“气”的相对性则表现在其动态性上,哲学意义上的“气”已与“形”分立,“形”是有形的、静态的,“气”则是无形的、动态的。“气”具有运动不息、变化不止、连续不断的特性。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机必然产生各种变化,从而化生天地万物,称为气化。气化学说经历了精气与元气两个发展阶段。气无形质而可以渗透、贯穿到一切有形质的事物之中,无处不入,无时不入;同时气又可以吸收其他事物的成分而组成各种各样的气,如阳气、阴气、天气、地气、风气、云气等。
7 时序性
“ 气 - 阴阳 - 五行”模型是一个重时间属性、轻空间属性的模型。“气”的运动变化具有时间属性,“阴阳”的对待、转化、流行也具有时间属性。“五行”常用来表示五类事物之间的排列次序和变化过程。《尚书 · 洪范》:“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这种次序被后世用来说明事物发展的节律和周期。然而五行次序并不是固定的,在不同著作中往往有不同的次序,甚至同一部著作在不同篇章中也会出现不同的五行次序,如《管子》、《黄帝内经》等。不同的五行次序往往反映不同的宇宙发生观、事物运动周期观。虽然大多数书上并没有标明“一二三四五”的次序,但从各种五行排列次序看,有的用的是相生次序,有的用的是相克次序,有的则混杂不一。五行的次序往往与社会历史、一年四季等配合,用来说明各自的循环周期、兴衰变化。五脏模型具有很强的时序性、过程性。依据五行空间方位规定,五脏的空间部位是心 ( 火 ) 上,肾 ( 水 ) 下,肝 ( 木 ) 左,肺 ( 金 ) 右,脾 ( 土 ) 中央,这种空间排列显然不是人体解剖生理学上的脏器排列。实际上是一种时序性排列。《黄帝内经》早就提出“四时五脏阴阳”一词 ( 见《素问·经脉别论》 ) ,恽铁樵曾说:五藏“非血肉之五藏,乃四时之五藏也。”五脏功能系统实际上反映了自然界四时的阴阳消长变化的时间节律。

8 主观性
笔者在此前数篇文章中提出中医学是一种功能的、代数的、生成的“模型论”科学,西医学是一种实体的、几何的 、结构的“原型论”科学。中医学的 “ 气 ” 、 “ 阴阳 ” 、 “ 五行 ” 等概念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概念,还包含有特定的人文科学内涵,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重属性。 “气 -阴阳-五行”模型 一方面来源于古人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实践 ,另一方面又受到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制约。对关系实在而不是对物质实体的描述。中医有一个著名的命题“医者,意也”,说明中医理论和实践带有主观意念的特色,它来源于客观又高于客观,它是对客观的整合与提高,含有较浓厚的人文色彩。当时人们还不可能认识到几千年后才探明的生物学 “ 物质结构 ” ,因 而不可能从细胞、分子、基因层面建构中医学概念,而如今中医基础研究却要由此出发,揭 示它们的生物学基础。几十年来,这种以寻找 “ 物质基础 ” 为目的,以客观化、规范化、定 量化为要求,以实证、实验为手段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不得不承认,不少成 果之间相互矛盾、相互排斥,有的以偏概全、挂一漏万。这种尴尬局面的形成,我认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认清中医学概念及其模型的实质。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中医“气-阴阳-五行”模型的阐释 老茶馆 五脏调节模型的意义与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