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献学教案【转习】

2008-06-26 18:12 楼主
[font=华文中宋]第一章[font=华文中宋]
[font=华文中宋]中医文献学概说[font=华文中宋]第一节 概述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典文献。这些文献记录着中华民族从事社会活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知识、创造与发明,蕴藏着人类与自然界、与疾病作斗争的丰富智慧,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巨大的精神财富。
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年移代革,沧海桑田,文字的形、音、义都发生着变化。
这些记录有中医药知识的载体,统称为"中医文献”。
中医文献学是关于中医中药历史文献的编纂、校勘、注释、整理与利用等的一门学问,是中国医药学与中国古典文献学相互渗透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属于专科文献学的一种。该学科是以古典文献学理论为基本框架,以中医药文献的实际情况为具体内容构建起来的。本章主要对文献的基本概念、作用和中医文献的概况作简要介绍。

第二节 文献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孔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东汉郑玄注:“献,犹贤也。我不能以其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文,典籍也;献,贤也。"概而言之,"文"指文章典籍,"献"指能传述典章制度的贤士的言论。古代学者所谓"徵文考献”,即是说要了解历史,了解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礼),一是必须取证于典籍的记载,二是要采录宿贤耆旧的言论、评议。
将"文献"的概念说得更为明晰,且以之名书的,是宋末元初的学者马端临。他以“文献”二字命名自己所著的一部贯通历代典章制度的书,即《文献通考》。书中阐明了“文献”的原始涵义:“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徵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按马氏所说,“文”泛指一切书本上的记载,而"献"则指诸贤士名流的议论以及稗官之记录。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献"的概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泛指古籍外,近人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古物、模型、碑古、绘画等,统称为“历史文献”。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关于“文献”的定义是:“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在这一定义中,有两个关键词:“知识”是文献的核心内容,“载体”是知识赖以保存的物质外壳,即可供记录知识的某些人工固态附着物。
古典文献学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古代校雠学家的方法、经验和成就,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发掘、搜集、整理、研究这些文献,去伪存真,考镜源流,使之为各个学科、各个层次的专业工作者所了解、掌握和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科学文化,进而为全人类作出贡献。
文献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文献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媒介。人类认识社会与自然界的各种知识的积累、总结、贮存与提高,主要是通过文献的记录、整理、传播、研究而实现的。文献能使人类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8-06-26 18:12 2楼
的知识突破时空的局限而传之久远。
第二,文献的内容,反映了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知识水平;而文献的存在形式(诸如记录手段、书写材料、构成形态与传播方式等),又受当时社会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影响与制约。
第三,文献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必须广泛搜集文献资料,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资料的种种形态,探求其内在的联系,进而作更深入的研究。
第三节 中医药古典文献概况

中医药文献包括古典文献和现代文献。在此主要介绍中医药古典文献。
一、古典文献概况
1.古典文献的时代下限。有3种不同的说法:
①以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发端年限为界。
②以1911年辛亥革命年限为界。
③以1919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起始年限为界。一般认为,1911年以前,凡是有文字记载,有某种载体且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图书(雕版、活字版印刷及手抄的各种图书典籍)、文件、资料,都可称为古典文献。而在此以后的文献,则称为现代文献。
2.古典文献的载体。即记录古代文献的物质材料,按时代先后有甲骨、青铜器、玉石、简牍、缣帛、纸(卷轴、册叶、线装书)。
3.古典文献的内容范畴。总的可分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具体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文学、史学、哲学、法学、军事、天文、舆地、术数、医药、农学、方志、民族、民俗及宗教等学科。
4.古典文献的文字。主要是汉文。
5.古典文献的数量。迄今为止,我国古籍的总数目尚无定论。比较接近实际情况的估计数字为八至十万种。
二、中医药古典文献概况
1.中医文献的数量。我国现存古医籍约有万种。
2.中医文献的载体。
3.中医文献的文字。
4.中医文献的大致类别。如果以载体形式区分,可分为抄刻文献与印刷文献两大类。
5.中医文献的继承性、实践性。中医文献乃是数千年来无数医家代代相传累积起来的医学理论与医疗经验的结晶,它以中医理论体系为核心,记录了数千年来我国人民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对现今的医疗实践与医药科研仍具有重要而有效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

第四节 中医文献学研究的目的、要求及任务
中医文献学的研究目的,首先是对上述中医文献加以科学的整理,厘清其源流,匡正讹误,补其阙漏,力求保持、恢复(或接近)古医书原貌,为中医药的医疗、教学、科研提供准确的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其次,是在在上述基础上,结合中医药教学、科研与临床的要求,运用各种现代化手段与方法,进行深入地发掘、研究,为中医药学术提高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2008-06-26 18:13 3楼
中医文献学的主要任务有:
1.研究中医文献的源流及流别。
2.研究中医文献的分类、体例及命名特点。
3.研究中医文献目录的特点和发展,介绍如何编撰和利用中医文献目录、提要、索引。
4.研究中医文献的版本体系,介绍鉴别古医籍版本以及选择与利用版本的方法。
5.研究中医文献的校勘沿革与古医籍校勘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
6.研究中医文献注释的体例与方法。
7.介绍古医籍辑佚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8.调查、搜集、研究各种出土中医文献及珍本、孤本中医文献。
9.研究中医文献发展的历史及其内在规律,为发展中医学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小结:中医文献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中医药研究深入开展的必然产生,本学科所提供的各种方法和手段必将在中医药现代化过程作出重要的基础性贡献。
思考题:
1. 什么是文献,古典文献时间限制以何为准。
2. 什么是中医文献学,其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3. 研究中医文献学的意义是什么。
2008-06-26 18:14 4楼
第二章 文献的要素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知识是文献记载的内容。知识要转化为一定的符号才能被人们感知与区别,也便于通过一定的记录方式记录下来。文献的记录方式,是将由知识转化来的符号系统通过各种特定的人工记录手段与手法使其附着于一定的文献载体上。文献载体指可供记录知识的某些人工固态附载物。因此,文献的构成要素应包括:知识性内容、文献符号系统、文献记录方式、文献载体。
第一节 文献符号系统
文献中的符号系统主要是从语言不断衍化出来的。它包括语言、文字、图画、表格、公式、编码、音响、图象、声像等。文献符号的职能是使知识在文献中表述的再现。
一、视觉符号系统
人们的眼睛是感知外界的主要感觉器官。眼睛所看到的事物约占人们全部感知的60—80%.因此文献选择了视觉符号系统。
视觉符号系统包括文字、图表、绘画、数字、公式等,它们主要是传递静态的离散知识,以线性方式通过视觉感官刺激人脑,一般便于重读,易于保存。视觉符号系统通过书写、印刷、摄像、摄像录音同步等记录方式记录在甲骨、金石、简帛(书写)、纸(书写、印刷)、感光材料(摄像)、录音录像材料(摄像录音同步)等载体上。
二、听觉符号系统
人们的耳朵也是感知外界的重要器官,因此产生了听觉符号系统。文献也选择了这一符号系统。该系统包括说话、广播、朗诵、歌唱、演奏等。语言通过“说话”交际在历史上曾受到“空间”的限制,说话不能传到很远的地方去,只有当场才能听到;“说话”也受到时间的限制,只有正在说话的时候才能听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载体的材料和文献记录方式不断创新与改进,语言可以通过录音方式被记录在录音磁带上而固定下来,并可再现,成为一个固态附载物,从而克服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
三、视觉听觉同步符号系统
视觉听觉同步符号系统是人们的眼睛和耳朵两种感觉器官同时感知外界的符号系统。它包括电影、电视、录音录像等。该系统通过摄像、录音、摄像录音同步等方式记录在感
2008-06-26 18:15 5楼
光材料、录音材料及录音录像材料上。这是近代随着声频、视频技术的发展及感光材料、录音材料、录音录像材料产生的基础上出现的。
在文献符号中,使用最广泛的是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最早的汉字是从图画发展来的。绘画文字,是绘画走向象形文字的过渡体。近几年在山东省莒县出土的陶尊上,刻有图画文字称饲文.经古文专家鉴定,认为较甲骨文早约千年,可能是汉字的祖型,以后汉字的形体,在几千年中发生过多次的演变,成为现在通行的字体。大体经过甲骨文、金石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简化字等阶段。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使用的文字,它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直到清朝末年才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因此也称殷墟文字。
金石文是商周时代使用的文字,因为它铸或刻在钟鼎等金属器具上,所以又称钟鼎文、吉金文、金文。因为刻在石鼓上,所以称石鼓文。两者合称金石文。
篆文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笔画较繁复,通行于春秋和战国时期。小篆是秦代使用的文字.是由李斯等取大篆稍加整理简化而成的,形成了一形、一字、一音的文字常规。隶书是发端于秦代,而盛行于汉代,是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把篆书的圆曲线条改为方折笔划,使汉字进一步符号化,从此再也不能由字形看出其所象之形了。
楷书发端于魏晋,而盛行于唐代,为以后一千多年的通行文字。魏代钟繇、东晋王羲之是楷书的奠基者,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将楷书推向鼎盛时期,各自形成独特的风格。
草书可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汉初通行草隶,即草率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章草”,至汉末,相传张芝脱去了“章草”中保留的隶书笔划形迹,上下字之间的笔势,往往牵连相通,偏旁相互假借,成为“今草”。到唐朝,张旭、怀素将“今草”写得更加放纵,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成为“狂草”。
行书是介于草书、正楷之间的一种字体。具有草书书写速度快的长处,又无草书潦草难认的缺点.晋宋以来,行书一直成为我国人民通用的手写字体。
简化字是当代通行的文字,由简化汉字的笔画而成。简化字由来已久。简化字在甲骨
2008-06-26 18:15 6楼
文中已发现,到金文中逐渐增多。建国后,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便于人民大众使用,政府颁布简化字方案,使之成为今日法定规范用字。
相同的文字有书写、印刷等不同方式。

第二节 文献记录方式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知识一般要通过人们用各种方式记录在各种人工载体上。文献的记录方式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密切关系.随着文献载体种类的增加和材质的改善,文献的记录方式不断地得到拓宽。从古老的书写方式到今天运用各种现代化记录方式,不断丰富创新、进步,并记录了浩繁的历史文献。
文献记录方式种类繁多,职能各异,而又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文献记录方式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
按记录方式可分为:写画(手写、绘画等),雕刻(刻画、刻石等),印刷(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石印、油印、胶印等),摄制(拍摄、缩微等),录音(感光录音、磁性录音等),录像(光电录像、电子束录像、热塑录像、磁性录像等)。
按记录方法,可分为手工记录(写画等),机械记录(打字、印刷等),光记录(摄影、光电录像等),电记录(电子束录像、热塑录像等),声记录(声学全息术等),磁记录(磁性录音、磁性录像等)。
按记录过程可分为一次记录(书写,直接打字等),二次记录(印刷等),三次记录(翻拍等)。
一、书写
书写是应用广泛、持续时间长的一种记录方式。不仅印刷术发明以前,简帛文献、纸质文献是通过书写记录在载体上的,而且在发明印刷术以后,直到今天,仍然是重要的文献记录方式。刻石、印刷(雕版印刷),也要首先书写在载体上,然后刻石或雕板。
二、印刷
印刷是常见的记录方式。印刷技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手工印刷阶段、机械化印刷阶段、电子自动化印刷阶段。
2008-06-26 18:17 7楼
手工印刷阶段包括雕版印刷与早期制作的活字印刷。由于现实生活的需要,中国古老的印章、石刻、砖刻、瓦刻和捶拓的传播工艺及造纸技术的空前发达,为印刷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雕版印刷起于唐代,风行于五代。五代时的国子监是政府设立的学校兼出版的机构。宋、金、元三朝是中国雕版印刷史上全面发展的时代。那时中央、地方、私人书坊无不从事雕版印刷工作.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出品之精都是空前的。明清时期雕版印刷技术继续发展,印刷的地方和地区增多,印刷的书籍数量大增,除内销全国外,还远销日本等外国。19世纪中叶以后,现代石印、铜版印刷以及铅字排版印刷等新技术兴起后,雕版印刷被逐步取代。
活字印刷是预先刻成一个个的单字,印刷时根据书稿的内容拣出所需要的单字逐一摆版印刷,印成后再把单字拆开分别放回字盘或字架,以备下次排印。早期的手工活字印刷包括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磁、铁活字等。泥活字印刷是由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毕升发明的。其方法是用胶泥刻字,一字一印,经火烧使其坚硬即成为泥活字,再摆版印刷。元朝元贞元年~大德四年(公元1295~1300),王桢创造了木活字印刷。明代创造了铜活字印刷。
我国传统的铅活字在明朝就已经出现,弘治末正德初年陆深的《金台纪闻》说:“近日毗陵人用铜、铅为活字,视板印尤妙便。”但未流传开,我国传统铅活字印刷实物也未保存下来。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的近代铅活字印刷术传入我国。1858年,有外人在宁波创制一套电镀中文字模,把中文活字和英文活字都铸成同样大小,共分7种。以后,香港、上海、广州、汉口也陆续铸造汉字,教会和外人不断出版报刊和中英合璧的字典。从此逐渐广泛采用机械排版印刷术。
从20世纪50年代,逐步进入电子自动化印刷阶段。主要是运用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采用电子照排、印刷、装订。印刷方式主要包括凸版、平版、凹版、孔版等印刷方式。凸版印刷,图、文部分高于空白部分作印版印行书刊。铅印即属于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印版上图、文着墨部分与空白处不着墨部分处在一个平面上。最常见的平版印刷是胶印。凹版印刷,是指图、文低于印刷版面的印刷方式。孔版印刷,即印刷的图文部分由大小不同或相同但数量不等的孔洞或网眼组成,油墨从孔洞或网眼中印刷到承印物上。
2008-06-26 18:19 8楼
此外,有石印术和影印术。
石印,又称“石版印刷”,为德人逊纳菲尔德公元1789年发明。利用水油相拒原理,以天然多微孔的石印石作版材,用脂肪性的转写墨直接把图、文描绘在石面上,或通过转写纸转印于石面,经过处理即成印版。印刷时,先用水湿润版面,只有图文部分能附着油墨。石印法于清朝末年传人中国。公元1876年石印术首先传入上海。英国人美查(F.Major)在上海设立点石斋石印书局。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粤人徐裕子(鸿复)设同文书局。宁人又开设了拜石山房,三家成鼎足之势。此外,武昌、苏州、宁波、杭州、广东等处,也相继开设石印书局。石印简便易行、速度快、字迹清晰,故所印书籍甚多,售价低廉。在20世纪初期,石印成为重要的印刷方法,基本上取代了雕版印刷术的地位。中国古籍也赖此法广为传播。
影印,亦称“景印”。用照相方法将原件制成石版、金属版或珂锣版复制古籍、手稿和文献资料的总称。照相影印比旧时雕版印刷经济方便。可就原书版面放大、缩小而不失其真。公元1890年,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印刷所首先用珂王罗版印刷“圣母”等教会图画。珂椤版色泽浓淡适宜,无异于照相,且不变色,最适宜于印刷美术作品。但缺点是印数不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铜版与锌版影印技术。网目铜版生动明晰,又可与活版同印。一版可印至数万张。照相锌版与铜版略同,惟无网目,精细稍逊,但更为耐用。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印刷所首先采用上二种影印制版术。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中国图书公司由顾掌全制造铜版、锌版;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商务印书馆徐进才制造照相铜锌版。
小结:文献的构成要素应包括:知识性内容、文献符号系统、文献记录方式、文献载体,这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中医药文献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思考题:
1.文献的要素主要有哪些?
2.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如何?
3.文献的记录方式的发展过程如何?
2008-06-26 18:21 9楼
教研室主任:王振国
授课人:刘 耀

中医基础学院(部) 1999年级 中医文献专业 2001年2月20日

题 目: 第三章 文献载体(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甲骨、金石、简牍的概念及其在传播知识过程中的作用。重点介绍马王堆汉墓出土简牍文献的文献学价值。
内容与时间分配:共3课时
第一课时:1.甲骨及中医药简牍文献
第二课时:1.金石及中医药简牍文献
第三课时:1.简牍及中医药简牍文献

重点与难点:
重点:1.介绍出士的甲骨和金石的医药文献
2.中医药简牍文献
难点:马王堆汉墓中医药简牍文献的学术价值
教具准备:
2008-06-26 18:21 10楼
第三章 中医文献的载体
自从有了文字,人们的知识、思想、经验,才有了更为切实可靠的传播和记录的手段。记事用文字,但文字必须记录在一定的载体之上,才能保持与流传。因而,又出现了记录文字的工具与载体,进而产生了不同形式的文献。
文献载体,是指用来记录文献的物质材料。我国古代文献的载体大体经历了从写刻范铸在甲骨、金石上,用笔写在简牍、缣帛和纸上,最后发展到雕版印刷这样一个过程。
第一节 甲 骨
甲骨即龟甲兽骨,是殷周时期的文献载体。
甲骨文的发现过程既十分偶然又富于传奇色彩,而且与中医药不无关系,
在甲骨医学文献中,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医政制度
二、人体概念
三、各科病名
四、治疗方法
五、药物应用
六、卫生习惯

第二节 金 石
“金”,特指青铜器,“金文”即指刻或铸在铜器上的文字;"石"则指刻石,大至摩崖,中至碑碣,小至玉版、玉佩。
一、 金文文献
“铭文”、“钟鼎文”、“金文”。
历史上有两件与医药有关的铜器:一件是汉代的医工铜盆,1968年河北满城汉墓出土,是熬、蒸加工药物的用具,盆上铸有“医工”二字铭文。另一件是北宋王惟一铸造的针灸铜人,体表上铸有穴位名称。但这两件有字铜器只能算作医学文物,金文医学文献尚有待于今后新的发现。
2008-06-26 18:22 11楼
二、石刻文献
大约在春秋初期已在石上镌刻文字,至秦汉,刻石盛行。
“熹平石经”
“正始石经”
“开成石经”
中医药石刻文献
1.《行气铭》:现存最早的石刻医学文献,当推《行气铭》。《行气铭》刻于一件12面体小型玉器上,高约5厘米、径约4厘米左右。它下端有孔上通,但顶端未透,原先可能是套于木柄上。一般认为是战国前期的作品。至于原玉究为何物,至今尚无定论,郭沫若称之为"玉佩”。柱上每面刻3个篆体铭文,另有9字重文(用重文符号"="表示),共45字。据郭沫若、于省吾等人对铭文的考释,其内容为古代的"导引”,即"行气"之方。主要讲述呼吸吐纳之道,故称此件为"行气玉佩”,称其文字为"行气玉佩铭”。也有学者认为,这段文字是描述行气时作深呼吸的一个回合、过程。
2.《龙门药方》: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为《龙门药方》,在石刻中医文献中占有重要地位。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洛阳南郊伊水两岸的龙门山上。自北魏至晚唐,经400余年营建,开凿石窟2000余座,造象10万余躯,碑刻题记3600余块。现存石窟1352个,题记3680种。其中有一座石窟名"药方洞”,洞窟门首两侧石壁上镌有100余首药方,刻于北齐后主武平6年(575)。
《龙门药方》内容相当丰富,有药方118首,针方1首,灸方1首,药物122种。涉及现代内、外、传染、泌尿、神经、皮肤等科病37种,所治疾病皆为民间多发病、常见病,所载治法有内服、外洗、外敷、针刺、温灸、导尿等,给药法分口服、噙含、漱、闻气、灌注、浸渍、冲洗、敷、盖等,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可以说是现存最早的单方验方汇编。
3.《褚氏遗书》:旧题南齐褚澄撰。褚澄,字彦道,南齐时河南阳翟人,官至左民尚书、右军将军,精通医术,知名于时。事迹见于《南齐书》本传。著有《杂药方》十二卷,已佚。《褚氏遗书》一卷,凡十篇:受形、本气、平脉、津润、分体、精血、除疾、审微、辨书、问子。主要内容是发挥人身气血阴阳之奥义,包括了其医疗经验、理论与心得。受形、
⬅ 黄元御学术思想浅析 老茶馆 颜德馨运用温阳法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