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医的“四诊”与西医的“理化仪器检测

2011-08-03 07:41 楼主
刘养元


一)感性与理性

中医的“四诊”,是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这四种诊察方法,都是面对活生生的病人,各有其特定的诊察内容,彼此之间不能互相取代,必须“四诊”合参,才能系统而全面地获得临床第一手资料,为辨证提供可靠依据。
显然,中医“四诊”是人脑的意识活动,而西医的“理化仪器检测”,只能是人工智能。所谓“人工智能”,是指用机械的物理装置来模拟和代替人脑的某些智能。这种检测方法,就是在实验室里面对远离病人而又毫无生气的机械设备,其所检测出来的“数字”,综合在一张纸上,称为检测单,人们称之为化验单,成为诊断疾病的唯一依据。
但人脑与理化仪器的活动机制根本不同:
⑴、人脑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抽象的精神活动;而理化仪器是一种机械的物理装置,它模拟人脑的思维活动,是纯粹机械的物理过程。
⑵、人脑的意识活动,具有社会性,它构成人的精神世界,包括丰富的感情内容;而人工智能却没有社会性,不包含感情的内容,它所表现出来的智能,只是执行特定的指令,并不考虑什么社会效果。
⑶、人脑的意识活动,具有能动的创造性;而人工智能不具有这种创造性。
总之,总是人脑的思维在前,理化仪器的模拟在后,这就决定了理化仪器本身提不出任何一个问题。由于 人脑与理化仪器的这些区别,可以断定思维模拟不可能在整体上达到或超越人脑思维的水平。应当是人脑思维的发展决定着理化仪器模拟思维的发展,人脑思维决不会完全被理化仪器人工智能所控制和支配的。充分说明“四诊”在诊断疾病方面比理化仪器检测科学。但由于扫除“传统”的新文化运动,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偏见:西方有而中国没有的,是西方先进、科学的体现,同时也是中国落后、不科学的标志。“理化仪器”只西方有而中国没有,所以就认为“理化仪器”是科学的、先进的。因此认定“四诊”是传统的,就应当是落后、不科学的了。谁叫中国以前没有“理化仪器”呢?要怪就只能怪那场扫除“传统”的新文化运动,把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都扫掉了。
从哲学上来讲,中医凭“四诊”所获得的知识是感性,而西医凭“理化仪器”所获得的知识属理性。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哲学史上有所谓‘唯理论’一派,就是只承认理性的实在性,不承认经验的实在性。以为只有理性靠得住,而感觉的经验是靠不住的,这一派的错误在于颠倒了事实。”而西医在诊断疾病方面就是这种“唯理论”派,他们凭着“理化仪器”所测出的“化验单”,就是一道“圣旨”,不容许人们有任何的怀疑,只有坚决按“圣旨”执行。而对中医应用“四诊”的诊断,便叱之为不科学、落后。看来,从认识过程的秩序来说,西医确实是颠倒了事实。用毛泽东的话说,如果离开了感性,“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见,中医用“四诊”诊断,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而西医用“理化仪器”检测出的“化验单”,却毫无生生之气的非生物。所以,有人说中医学是活人医学,西医学是死人医学,似乎是有几分道理。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8-03 07:41 2楼
(二)、运动与静止

根据哲学,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所以西医以中医“四诊”为古老、落后,便叱之为旧事物应当淘汰,没有存在的价值;而“理化仪器检测”是后起之秀,且为中国所没有的新事物,应当代替中医“四诊”,普遍应用,所以中医要改造。
但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能根据它在时间上出现的先后,新事物是新产生的,但新产生的不一定是新事物;也不能根据它的形式是否新奇,是否具有新特点,形式新奇和具有新特点的事物,未必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一定是新事物;也不能根据它的力量是否强大,是否完善,强大和完善也不一定是新事物。所以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能从表面上看,必须从本质上看。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中医“四诊”,在时间上虽久远,在形式上虽没有什么新奇,但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理论完善,完全符合人体科学发展的趋势,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完全可以说,中医“四诊”不是什么旧事物。而西医“理化仪器检测”虽是新产生的,在形式上也新奇,也具有不少新特点,尽管理论也完善,但没有强大的生命力,不符合人体科学发展的趋势;尽管设备先进,但对于人体科学没有广阔的发展前途,所以,西医“理化仪器检测”也不是什么新事物。因此,科学家钱学森说:“人体科学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
疾病是发展变化的,不管治疗方法正确与否,疾病总是时时刻刻在发展变化。而西医“理化仪器检测”就不能反应这种变化,其所测出的“化验单”是静止不变、毫无生气的,根本看不出每天每时每分病情的进与退、吉与凶。而中医“四诊”却完全不同,特别是其中的“切诊”,不管疾病的好转或恶化,都能随时随地反映出来。完全可以根据脉象的变化来定病情的进退,并能判断病人的生死。《灵枢·终始》说:“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谷气,指人体胃气,实指全身正气。临床医生根据切脉得知胃气之多少,对了解邪正进退吉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诊察方法,正如张景岳所说:“如今日尚缓,明日更急,知邪之愈进,邪愈进,则病愈甚矣。今日强急,明日稍和缓,知胃气之渐至,胃气至,则病渐轻矣。即如顷刻之间,初急后缓者,胃气之来也;初缓后急者,胃气之去矣。此察邪正进退之法也”(《景岳全书·胃气解》)。如一老妇人,住×人民医院,由于泄泻无度,已五天不进饮食,形体瘦弱,多次会诊,病日益沉重。次日下午六点突进饮食,据西医检测,病有转机,病家欢喜。殊不知进饮食时,双手躁动,狼吞虎咽,且脉散乱而急,全无胃气,显然不是脱险,而是死亡之兆。私下嘱咐病家,立即回家准备后事,果于当晚十一时许死亡。按此例,说中医学是活人医学,西医学是死人医学,似乎又增加了几分道理。
2011-08-03 07:41 3楼
(三)、辨证与辨病

中医“四诊”,主要是为辨证提供可靠依据。西医“理化仪器检测”,主要是为了识病,因为西医对疾病的诊断至为重要。所以,有不少中医以西医诊断疾病准确,提出要改“辨证论治”为“辨病论治”,并在中医学界展开了讨论。最后采用“中庸”之道,既要辨证,也要辨病而了之。现在中医一般以西医“化验单”为依据,为简单起见,只“辨病”而不“辨证”了。病人一进医院,首先想到的就是使用抗生素杀菌消炎,进行输液。以“辨病论治”取代“辨证论治”,可以说大部分中医成了“中不中、西不西”的“糊口医”了。我们问一个中医院的支书:“你们为什么不坚持‘辨证论治’呢?”他说:“没办法,只有多增加收入,才能保存单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说得有理,一切为了图生存。中医丢了“辨证论治”,就等于丢了中医。中医已莫可奈何,西医却趾高气扬,这只能说明西医不但得到政府的青睐,而且享有特权,可挟天子以论诸侯。其实,西医“理化仪器”检测疾病即使准确,但其治也不能脱离“辨证论治”。如急、慢性肝炎,按照西医检测,其病位在肝,其治也在肝。有不少中医囿于西医的病理认识,辨证时多着眼于肝,治疗亦以调肝为主,或清肝热,或清肝利湿,或舒肝解郁,或养肝阴,总不离乎肝。如果从中医“四诊”辨证,就会发现慢性肝炎一般具有肝郁脾虚的症状,可见,肝病病位不单在肝,更重要在脾,当肝脾同治而以脾为主。
又如湖南省冷水江市市长夫人潘××,1993年8月因患胃癌在长沙某大医院动了手术,手术后并发 胸腔积液,该院专家、教授诊治了三个多月,除抽胸水外,别无良法。前后抽了胸水1200c.c.无明显疗效,回冷水江后,其妹夫乃中医院医生,十一月邀请治疗。其主要症状是:胸痛,进食即吐,影响睡眠,大小便正常,舌质红无苔,且舌面复盖一层水液,脉细滑。我们认为,舌质红无苔、脉细为气阴两虚证,当生津养液;若如此,为何舌面复盖一层水液,岂不是矛盾!百思不得其解,后才省悟:1993年为癸酉火运不及之年,寒水乘之,故全年气候以寒湿为主。尤其是十一月为终之气,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少阴君火,水克火,主气克客气,所以冬天更为寒冷,必引起心气衰,心火衰则生土力弱,导致脾虚湿困;病者生于1947年,乃丁亥木运不及之年,风木不及则湿盛,而木运不及其生火力弱,是知病者为寒湿之体。寒湿之体碰上火运不及之年,脾胃处于劣势地位,必然导致运化功能失常,痰饮聚结于胸而见舌面有水。看来,此症已涉及“气运论治”范围。用“气运论治”以补“辨证论治”之不足。即主苓桂术甘汤加味治之。病者乃市长夫人,众多医生皆自荐前来献方。皆云此方不可用,哪有舌质红、无苔而用温燥药之理。病家因而有疑,每天只试服一次药,服到第三次后,当天下午连泻三次,很臭,粘液污秽粪水甚多,病霍然而愈。此非我等之功,乃“气运论治”之神奇也。此例说明“辨病”固然重要,但“辨证”更重于“辨病”,只有将“辨病”纳入“辨证”之中,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但还有一种情况,“理化仪器”往往检测不出病来,如“痰”和“瘀”两种体内致病因素,不论西医如何检测、如何化验,总是检测不出来,当然也就无法“辨病”了。中医“四诊”则不同,单凭“切脉”就可明确地诊断出来。
2011-08-03 07:41 4楼
(四)、“理化仪器检测”三大弊端

有人以为中医连细菌都不懂,怎么能治细菌、病毒、钩端螺旋体之类的病呢?而西医在几万、几十万倍的仪器检测下,病毒、细菌都看得很清楚。因此,一般中医都感到中医“四诊”的落后、不科学。其实中医是从宏观上掌握,二者不一样。中医治疗传染性、流行性病,有中医自己的理论,而且都治得很好。至于西医的“理化仪器检测”,表面上看来很神奇、很科学,其实,“理化仪器检测”有三大弊端:
①、由于西医只重视“理化仪器检测”的化验单,而忽视患者的具体症状及患者的主观诉说,结果致使西医只治化验单不治病人。使西医自己变成了“理化仪器检测”的附属品,也就是使一个活生生的医生被毫无生气的理化仪器所控制,离开理化仪器就无法诊断疾病。一切由化验单所决定:化验单上检测的数字不正常,说明人有病;化验单上检测的数字正常,说明人没有病。事实上,有不少病人确实有病,而且很痛苦,往往因化验单上检测的数字正常,说明无病而拒之门外。病人反感很大,抱着委曲的心情另找中医治疗,中医也确实治好了他的病。这种例子是很多的。而中医“四诊”却没有这种情况。不但“四诊”由中医自己掌握,而且通过望、闻、问、切“四诊”与病人密切联系在一起,化验单只起参考作用,不作唯一依据。自然就能反映出病人的具体情况,也就不会委曲病人了。
②、由于西医只重仪器而轻患者的结果,常因检查技术上的差错,使医生误诊而延误治疗或加重病情,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如××厂一女电工,45岁,因喉咙不舒,且声音有变化。我们怀疑喉咙有肿块。可是该厂两次检测的结论是肺结核,武断地说喉咙没问题,两个月后,发展为喉癌晚期,病人信西医不信中医,后悔已来不及了。
③、由于西医重理化仪器而轻患者的结果,尽管患者有严重的病情,很苦恼,却检测不出来。特别是“痰”和“瘀”所产生的病症,既查不出,也化验不出,反使病人增加痛苦。如一贺姓病者,女,25岁。时时作呕,想大吐却只吐出少许痰涎,四肢奇痒,需左右各一人进行止痒按摩,稍一停即心胸不舒,非常痛苦。送至长沙省医院,检查不出什么病。病既检查不出,自然也就治不了。后只有返回原地治疗,我们根据病情虽重,但形体并不瘦弱,且舌根部有黄腻苔,即从痰论治。只服一剂,胸部闷痛,胃部翻江倒海,一声呕吐,吐出一大堆痰涎,即觉心胸舒畅,又服一剂,又吐出不少。后调理脾胃而愈。
很显然,中医的“四诊”比起西医的理化仪器检测,虽然在微观方面不可能那么具体深入,还有待于改进,但在宏观方面却能更多地反映疾病的规律性,可以弥补西医的以上三种弊端,所以能治好许多西医不认识也治不好的病症。
⬅ 完善中医理论已刻不容缓 老茶馆 犀利内涵神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