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初探之五:人体生命活动之根本

2011-07-22 07:45 楼主
刘养元

《周易》六十四卦 象征着人体的生命规律,从坤卦→泰卦→乾卦→否卦→坤卦,为人体生、长、 壮、老、已的标志。其中:坤为阴气隆重,为万物资生,乃人体生命的开始;至泰 卦,为水火 各半阴阳相交均衡之际,生命逐渐兴旺 ,至乾卦 ,乃太阳当顶阳气旺盛之期际 ,为生命的高峰; 至否卦,为阳气渐衰,阴阳不能互交,生命力逐渐下降,乃至衰老死亡 。故前三十二卦应人之前半生 ,后三十二卦应人之后半生。


由于“泰卦”是人体生命活动逐渐兴旺的标志,是 人体“长”的时期,所以,我们探索人体生命科学,当从“泰卦”入手。
泰,《彖》说:“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 万 物通也”。《象》说:“天地交,泰。”所以,《周易大传今注》说:“泰 之卦象是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相交。天地相交则万物各逐其生。故曰 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说明只有天地阴阳二气相交,万物才得以生长。


事物的运动规律,有正向必有反向,正反两向运动共同组成一个运动的周期回合。《周易》已注意到了万事万物的正反两向运动,如《系辞》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说明万事万物的运动,有来必有往,有往必有复,是存在着周期回合性的。《彖》说泰卦是“小往大来”。是指所失者小,所得者大也。故曰“小往大来,吉亨。”说明天地阴阳二气相交运动也是有反向运动的,若天阳之气在上而不下,地阴之气在下而不上,天地阴阳二气不交,雨露不下,则万物不长。《易经》谓之“否”。否卦与泰卦相反。否,《彖》说:“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说明“天地不交”带来“万物不通”的危害,事物由盛而衰倒退。显然,“否卦”是由“泰卦”转变而来。身虽处于否闭之世,若能忧虑深谋、劣境犹斗,就不但不会失败,反能逐渐坚强,转危为安。故《易》又曰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说明否极必泰,先苦后甘,事有转机,否出泰来,由“否卦”转变为“泰卦”。然泰变为否甚易,否变为泰则难。所以,能否转危,“志在君也”。
《内经》在《周易》天地阴阳二气相交理论的基础上,应用泰卦之卦象,创立了气机升降学说,对《周易》气交理论作了重要的发展。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由于宇宙自然界存在着天地二气之气交运动,所以《六微旨大论》又说:“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人类生活在天地气交之中,万物才得以行长。《内经》也认为天地交则“泰”,若不交则“否”,“否”就会给万物带来危害。所以,《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着重论述了“恶气不(大)发,风雨不节,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天地阴阳二气不交给万物带来危害。


然天地阴阳二气相交之所以能生长万物,以乾坤 相交成坎离(乾破为离,坤 破为坎)。坎属阴为水,离属阳为火。有了水火,阴阳才能气化,万物始能衍生,给万物带来生长繁茂。水火合调,谓之坎离相交。《易》谓之“既济”卦。若水火不调,谓之坎离不交,《易》谓之“未济”卦。结合人身,坎属肾,离属心,所以坎离相交又谓之“心肾相交”;坎离不交谓之“心肾不交”。


人身一小天地也。头为诸阳之会,“积阳为天”;胸腹为至阴之地,“积阴为地”。天阳之气下降,地阴之气上升,此往彼来如环无端,构成了人体生命活动。所谓“天阳之气下降”,也就是脑髓中所藏先天之火,通过三焦下降到胸腹五脏六腑至阴之地,激发出五脏六腑之生气,并 使之行使各自的生理功能。所谓“行使各自的生理功能”,就是脏腑之间产生了脏腑之气。但人体五脏的结构特殊,“心”在上,“肾”居下,按理位下者以上升为顺;位上者下降为和。根据自然之理,火性炎上,水性下流。藏象理论认为心肾相交是正常生理,如此,心肾如何相交?心肾不交则水火未济,势必导致心火不能下照肾水,则肾水过寒;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则心火过热,“亢则为害”,疾病作矣。说明人出生后,本多灾多病,为何人出生后大多安然无恙呢?


这主要是脑中先天命门火下降到腹中,推动了五脏六腑各自的生理功能的缘故。先天命门火越强,这种推动脏腑生理功能的原动力就越有力。所以,心虽位于上,却能下降于肾,使肾水不致过寒;肾水虽寒,却在心火的温煦下,启动肾水上升于心,使心火不致过热。如此,一降一升往来不穷,身躯 的性命于不乎立。“位上者以下降为和,位下者以上升为顺”之所由来也。说明在先天命门的作用下,由心肾不交转化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此亦人出生后大多安全无恙之所由也。所以, 先天命门火不可损耗,对于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可见,乾坤(乾为首,坤为腹)相交带来了坎离心肾相交。心肾相交就能使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正常,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正常,就能生化五脏六腑之精,五脏六腑之精就能源源不断地藏于肾中,故谓肾为后天之本也。


所谓“地阴之气上升”,肾将所藏五脏六腑后天之精,除重新供给五脏六腑所需之外,则多余部分化生成髓,所生之髓即沿背脊源源不断地上升入脑,此谓“肾窍贯脊通脑”也。以补养脑髓之耗损与不足。此所谓“后天养先天”也。


这样:先天滋后天,后天养先天,体现了天阳之气下降,地阴之气上升,一降一升往来不穷,如环无端。构成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而人体生命科学抗衰老,延年益寿,全系之于此。如何保护这条生命线呢?这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由于脑是全身各大系统的总辖,要全身不衰,必须脑不衰。怎样才能防止脑衰?防止脑衰的要害在于“用脑”。


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生命在于运动”,脑意识也存在着正反两向运动,老子说:“反者,道之动。”说明反向运动也是事物的运动规律之一。“居安思危”,正体现着脑意识存在着正反运动,当人们处在安定的环境中,一般只追求享乐腐化,吃喝玩乐,往往导致人体的异常平衡。所谓异常平衡包括负性“平衡”及超正性“平衡”,这两种平衡皆属于病态平衡,其危害性甚大。负性“平衡”使人呈现一种甘居落后,苟且偷安的麻醉心态,从表面看来似乎过得很安稳,实际上是一种负性心态“平衡”。而所谓超正性“平衡”,则又是使人在心理上呈现的一种自命不凡,清高自负的精神寄托。这两种病态平衡,其危害在于掩盖了内在疾病的进展。如肾负性平衡多由肾阳虚本质所致,人处于适应状态而未能发觉,待发觉时,代偿功能已濒绝竭。超正性平衡多由阴阳偏亢所致,本质多实,同样掩盖了潜病的进展,待发觉时,疾病已进入晚期。说明这两种异常的平衡也存在着正反两向运动。这种显露于外的运动,我们谓之“显意识”运动,那潜藏于内的运动,我们谓之“潜意识”运动。所以,脑意识也存在着显意识与潜意识两种相反的状态,但显意识是由潜意识进化而来的。由于人类阶段高度发达的显意识功能,已抑制了潜意识的发挥,因此为了释放对潜意识的抑制,必须用刺激脑意识的方法来抑制显意识,潜意识的功能才能发挥。因为人的智力与智慧都贮存于脑的潜意识之中,所以设法促进大脑潜意识的发挥,是重新获得人类本来存在的脑功能(聪明与才智)的重要途径。如美国汤姆·索耶经历了死亡复活后,从未学过物理而掌握了整个物理知识,尤其是量子力学。说明濒死状态下也可以释放潜意识。


有人作了一个试验,把老鼠关在一个可以高枕无忧的环境里,因为不用脑,因此其脑神经毫无长进。说明一个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躺在安乐窝里的人,是容易衰老的。相反的一个试验,将老鼠放在险恶面临复杂的环境里,就长出了新的神经根,促进了脑智力细胞的发育。说明一个人也必须有一种处于逆境的紧迫感,所谓“急中生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就是在危急生死存亡的关头,显意识被抑制,促进了大脑潜意识的发挥,释放了脑功能所贮藏的聪明与智慧,也就是脑中血流急剧加快,把瘀积在脑血管里的垃圾清除,减轻了脑的负担,智能油然而生,才得以克服逆境“转危为安”。说明许多聪明才智是在生死关头或险恶的环境中逼出来的。只有在逆境中,脑子里没有杂念七情,没有邪恶妄欲,集中精力,绞尽脑汁,一心只求脱险,勇者胜。
所以,我们主张一个人在平时也必须把脑中的“弦”拉紧,要有所追求,要有作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思想紧张必会带来精神旺盛,也就是在脑中增加“阳”的活力,去除“阴”的堕性。如此,精神旺盛必会带来延年益寿。


当然,“生命也在于静止”。因阴为阳气生化之基,阳气源于阴精。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虽耗损阳气,但阴精极为耗散,所以当时刻注意保养阴气,减少耗散,才是维护阳气的根本,是长寿的秘诀之一。所以,静止的目的,是在于“节能”以维持精神旺盛,更能持久。静止是暂时的。可见,“用脑”,不是“只用一时”而是贵在坚持。脑在生活紧张精神旺盛中发达,寿命因素也在伴随着增长。因此,抗脑衰的原则是:用则进,废则 退。


由于用脑阳气旺盛,给五脏带来了稳定的心肾相交,心肾相交则五脏六腑之气运转正常,五脏六腑后天之精才会源源不断地贮藏於肾中,肾中之化髓功能亦因之而强,其所化生之髓也会源源不断地沿背脊上升入脑,以补脑髓之耗损与不足,正所谓“阴精所奉其人寿”也。


若行为不检点,如《内经》所说:“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其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已是一种醉生梦死、麻木不仁的负性平衡,显然是一种病态,它掩盖了损害后天心肾的疾病,造成心肾不交,以致五脏六腑之气运转日益减缓,贮于肾的精也日益减少,而肾所化生的功能也逐渐减弱,就远不足以补养脑髓之耗损与不足,这就是所谓“阳精所降其人夭”也。


可见,在防止“脑衰”的同时,还必须保护“心肾相交”,不可损心及肾,亦不可伤肾及心,否则心肾不交必致疾病蜂起,后天损害,先天补养无源,必致寿命不长。所以只有保护后天不受损伤,肾能源源不断地将精化生为髓上奉,使先天脑髓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养,才会延年益寿,此乃人体生命活动之根本也。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生命科学"初探之四:脑主神明 老茶馆 “生命科学”初探之六:脑与五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