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六经争论

2011-07-01 13:04 楼主
伤寒论六经研究41说

玉庆国 李宇航(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研研室)王履(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1.经络说
朱肱提出:“治伤寒者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做(类证活人书)卷一专设经络图,示人经络循行之路以辨六经病症。如 “足太阳膀膀胱之经,从目内毗上头连于风府,分为囚道,下项并正别脉上下六道以行于背,……今头项痛,身体疼,腰脊强,其脉尺寸俱浮者,故知太阳经受病也。’淇后汪藐等亦从此说,但并不限于足经,而是手足并论,使此说得到
了井一步的沦展。
2.脏腑说
何志雄认为﹕“(伤寒论)六经,是为认识外感疾病的需要,在藏象学说的基础上,对人体功能作出的另一层次的概括。首先将脏腑功能分为阴阳两大类﹕ 五脏属阴,六腑属阳﹔然后再根据各脏腑的不同功能以及所属经络不同的循行部位,分为三阴三阳,名之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便是伤寒六经。每一经的功能并非是其所概括的脏或腑的功能的机械相加,而是综合了这些脏腑与外感疾病有关的功能。”其中“以肺气统属太阳,小肠隶属于阳明,是与《内经)的六经最明显的区别”。鲁福安亦云﹕“六经之中除表现有本经所属脏腑的病变以外,还包括有不少它经所属脏腑的病变。”可见近人以脏腑释六经,与古人不同,已不再拘泥于同名经所属的脏腑,而是结合六经病变特点予以了适当的调整。
3.气化说
此说源于(内经),后由伤寒注家张隐庵、陈修园、唐容)11等发挥,用六气特点解释伤寒六经,故亦称“六气说”。如陈修园匕吠倡此说曰﹕“六气之本标中气不明,不可以读伤寒论。”刘渡舟指出﹕“讲求六经标、本、中气化学说时,首先要建立三者之问的有机联系。”即﹕“太阳为寒水之经,本寒而标热,中见少阴之热化”﹔“阳明本燥而标阳,中见太阴之湿化”﹔“少阳本火而标阳,中见厥阴凤木”﹔“太阴本湿而标阴,中见阳明燥化”﹔“少阴本热而标阴,中见太阳寒气之化”﹔“厥阴本气为风,标气为阴,中见少阳火气”。并结合六经病对标本中气化学说进行系统论述,同时指出“标本中的气化学说,有辩证法思想和唯物论的观点。它能系统地分析六经的生理病理以及发病之规律,而指导临床并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但也有人对此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章炳鳞为(伤寒论今释)序曰﹕“假借运气,附会岁露,以实效之书,变为空谈。”陈亦人亦云﹕次多祸词夺舜﹒亥阻难深。”而近来郝印卿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此说做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 ﹕“由(素问)六气气化到伤寒六经气化显然是中医学术的发展﹒以三阴三阳为框架,天六气和人六经为中心的对应同构,是继(素间)以五行为框架,五运和五脏为中心的对应同构之后,对天人相应内容的又一系统归纳。不言而喻,只要中医藏象理论不变,六经气化学说即不可能因个人的好恶丽被抹杀。”
另有将脏腑功能活动称为气化者,与此说概念不同。
4.地面说
柯琴认为﹕“夫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赅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请以地理喻,六经犹列国也。”即﹕“内自心胸外自巅顶,前至额颅,后至肩背,下及干足,内和膀脱,是太阳地面。……内自心胸至胃及肠,外自头颅,由面至腹,下及于足,是阳明地面。由心至咽,出口颊,上耳目,斜至巅,外自胁内属胆,是少阳地面。……自腹由脾及二肠魄门,为太阴地面。自腹至两肾及膀肮溺道,为少阴地面。自腹由肝上隔至心,从胁肋下及于小腹宗筋,为厥阴地面”。
5.六部说
方有执则把六经比喻为1门类或职能部门﹕“六经之经,与经络之经不同。六经者,犹儒家之六经,犹言部也。部,犹今六部之部。……夭下之大,万事之众,六部尽之矣。人身之有,百骸之多,六经尽之矣。”并绘制入体示意图对六经六部受邪加以说明,认为阳病在表自外而内﹕“太阳者,风寒之着人﹒人必皮肤当之,……皮肤在躯壳之外,故曰表,…表合太阳足膀眺经﹔阳明者,风寒之邪过皮肤而又进,接皮肤者肌肉也,…… 肌肉居五合之中,为躯壳之正,内与阳明足胃经合也﹔少阳者,邪过肌肉而又进,则又进到躯壳之内,脏腑之外,所谓半表半里者,少阳足胆经之合也。”而阴病在里自下而L﹕“太阴,脾也。脾居中而主事,故次少阳而为三阴之先受。少阴,肾也。厥阴,肝也。……且阴道逆,其主下,故肝虽近脾,肾虽远而居下,肾次脾受,肝最后受。”
6.形层说
俞根初把人体分成六个层次,说明病邪浅深与进退﹕“太阳经主皮毛,阳明经主肌肉,少阳经主腠理,太阴经主肢末,少阴经主血脉,厥阴经主筋膜。太阳内部主胸中,少阳内部主膈中,阳明内部主中脘,太阴内部主大腹,少阴内部主小腹,厥阴内部主少腹。”并将胸腹部位亦分属六以利于辩证。
7.三焦说
何廉臣于(重订通俗伤寒论)中勘曰﹕“张长沙治伤寒法,虽分六经,亦不外三焦。言六经者,明邪所从入之门,行经之径,病之所由起所由传也。不外三焦者,以有形之痰涎水饮瘀血渣滓,为邪所搏结,病之所由成所由变也。窃谓病在躯壳,当分六经形层。病入脏腑,当辨三焦部分。详审其所夹所邪,分际清晰,庶免颇预之弊。其分析法,首辨三焦部分。”认为伤寒六经辨证中包含着三焦辨证的恩想内容,两者有机地结合,适用于各种外感及内伤杂病。
8.阶段说
祝味菊【12?根据人体正气与病邪抗争的状态﹒按六经次序分成五个阶段﹕“太阳之为病,正气日受邪激而开始合度之抵抗也。阳明之为病,元气债张,机能旺盛,而抵抗太过也。少阳之为病,抗能时断时续,邪机屡进屡退,抵抗之力,未能长相继也。太阴、少阴之为病,正气懦怯,全体或局部之抵抗不足也。厥阴之为病,正邪相博,存亡危急之秋,体工最后之反抗也。一切时感,其体工抵抗之情形,不出此五段范围。此吾卅年来独有之心得也。”
9.病理层次说
郭子光引认为﹕“把三阴三阳解释为疾病变化发展的六个阶段是不合适的。”而“三阴三阳实际上是六个大的病理层次的反应。所谓太阳病,属于人体肤表阴阳的失调﹔阳明病是病在里,多涉及胸中胃肠﹔少阳病在半表半里,多涉及胆和三焦﹔太阴病的病位较深,多涉及脾胃﹔少阴病的病位更深,多涉及心肾﹔厥阴病则多涉及肝经。
这六个大的病理层次里面,又可分为若干较小的病理层次,人们将这种小的病理层次的匠应和针对其治疗的方药联系起来,称为汤证’。
10.阴阳胜负说
柯雪帆云﹕“外感热病的病变部位虽然离不开脏腑、经络,并且在某个阶段有可能主要表现为某一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但外感热病毕竟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仅仅用一二个脏腑或一二条经络,显然不能作出完满的解释。众所周知﹒邪正斗争县外感病的卞耍矛盾﹒而阴阳胜复是邪正斗争的具体表现,它反映了病邪的性质及其变化、人体正气的变化以及邪正双方力量的对比,用阴阳胜复来解释伤寒六经辨证就抓住了邪正斗争这个主要矛盾。用阴阳胜复解释六经辨证,是从整体出发,从动态变化看问题,比较符合外感热病是全身性疾病汐b感热病发展有阶段性这两个特点。因此,我认为阴阳胜复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理论基础。”时振声 ?‘’?亦云﹕“从阴阳消长结合脏腑、经络的变化来看六经病,就不会局限在某一经络、某一脏腑,而是可以看到急性热病是一个全身性疾病。”
11.位向性量说
肖德馨?“?“归纳六经含义有四种﹕定位、定向、定性、定量”。定位,即六经有表示病变部位的含义。定向,即六经有表示外感病发生、发展和演化趋向的含义。定性,即六经有表示疾病性质或属性的含义。定量,即六经有表示病情虚实或盛衰程度的含义。同时强调“只有把四种合义综合起未,才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六经的内涵”。
12.八纲说
日?喜多村直宽说﹕“本经无六经宇面,所谓三阴三阳,不过假以标表里寒热虚实之义,因非脏腑经络相配之谓也。此义讨究本论而昭然自彰,前注动辄彼是纽合,与经旨背而驰也。……凡病属阳、属热、属实者,谓之三阳﹔属阴、属寒、属虚者,谓之三阴。细而析之,则邪在表而热实者,太阳也﹔邪在半表里而热实者,少阳也﹔邪入胃而热实者,阳明也。又邪在表而虚寒者﹒少阴也﹔邪在半表里而虚寒者,厥阴也﹔邪入胃而虚寒者,太阴也。”
国内有陈逊斋等亦从此说。而张张琪对此说持否认观点﹕“近人又有舍弃脏腑经络,以八纲解释六经,虽然比较简明易懂,但对六经的实际意义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看法,只可作为抽象的概念,不能作具体的分析,所以其结果却是得半遗全”。
13.证侯抽象说
牛元起认为﹕“证是六经的基础,六经是证候的抽象。(伤寒论)采用了列证辨析的写作手法。……仲景通过对各个证型的分析判别,根据各个证的品格的高低,普遍意义的大小而加以排列分类,从而构成全书的梁柱。各经提纲就是在各种各样的证中提炼出来的。先实践,后理论,先提炼,后命名,这是祖国医学实际的发展过程,也是六经辨证体系实际的创立过程。”而且‘把六经理解为证候类型的抽象,并不是否认它与脏腑、经络、气血启卫等有关﹔恰恰相反,它能更正确、更客观地反映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的
病理而不圃于经络之狭”。
14.症群说
此说受西医学理论影响,首先由陆渊雷提出﹕“太阳、阳明等六经之名,……指热病之证候群,为汤液家所宗,(伤寒论)及(素问?热肋是也。”50年代黄文东、金寿山、盛国荣、昌敦厚、何云鹤、孙宝楚等皆执此说。如黄文东曰﹕“所谓六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就这六个病型的症候群,利用分经辨症,及其诊断方法,以鉴别表、里、寒、热、虚、实等种种轻重不同的情况,来运用汗、吐、下、和、温、清、补、涩,以及针灸等种种不同的治法,这就是中医治疗伤寒的基本法则。”何云鹤追溯了(灵枢)、(素
问)六经之含义,与(伤寒论)比较,认为其各有不同。而六经“在(伤寒肋,指热病侵袭人体后发生的各类型症候群。……症候群的名称沿用了当时的流行术语,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由此掌握了一般热病的临床规例和传变,更由此创立了执简驭繁的药治方法”。
15.综合体说
姜春华?‘到指出﹕“(伤寒论)六经之名来自(内经),但其内容实质已非经络之旧,作者融会(内经)全部阴阳概念,包括了表里寒热虚实经络脏腑营卫气血邪正消长等,成为一个多种概念的高度综合体。它不是单纯的经络,也不是单纯的地区和病程划分,更不是简单的症候群。后人不从六经全部精神与(内经)的全部阴阳概念来联系体会,而拘于(伤寒)六经中某些符合于(内经)的经络途径的证状为说,因此不能阐明仲景六经的实质。吾人欲认识仲景六经,必须从(内经)的全部阴阳概念(包括经络脏腑气血营卫等)来理解,决不可单纯地用某些观点来理解,否则就会陷干片面。”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7-01 13:04 2楼
16.治法说
伤寒六经,既是辨证的纲领,又是论治的准则。因此一些医家对其研究侧重于治法方面。钱演认为﹕“大约六经证治中,无非是法,无一字一句非法也。” 又如尤在径释《伤寒论)强调治法,认为太阳的治法,不外乎正治、权变、斡旋、救逆、类病、明辨、杂治七种,其它诸经亦各有法,诸法如珠之贯通于全论,故名其着为(伤寒贯珠集)。俞长余‘到亦云﹕“学习和研究(伤寒论)的重点应该转移,不要在条文辨释上花费过多精力,而应该去研究它的精华所在——诊治大法。”并指出“再过几十年或百余年,(伤寒论)必将改写。那时也许‘伤寒’、‘六经’等名称将被改换﹒但本论的诊治大法精神将与祖国医学永远共存。”
17.六界说
恽铁樵认为﹕“六经者,就人体所著之病状,为之六界说者也。是故病然后有六经可言。不病直无其物。”又曰﹕“(伤寒论)之六经所言甚简,苟知其为病后之界说由属易解。不必多为曲说,使人坠五里雾中也。”刘渡舟?“?指出﹕“六经辨证……不是空中楼阁。‘经者,径也’,据经则知邪气来去之路﹔‘经者,界也’,据经则知病有范围,彼此不相混淆。有了范围,有了界限,就能使我们在辨证时一目了然。”如此界、经结合,以释
六经之“经”字含义,不仅概念明了,而且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18.六病说
刘绍武?‘刊认为﹕“在(伤寒论)的原著中找不到‘六经’立论的有力依据。相反地倒有137个条文在谈‘病’,这些条文明白地指出为‘太阳病’、 ‘阳明病’,……况且各篇之标题就是称‘病’而非‘经’的,依照原著,称作‘六病’在学习中反倒觉得明白畅晓,应用上敏捷方便。”并强调“经”与“病”的概念有本质区别﹕“六经是生理的,其循
行有固定的线路,虽无病,其存在依然﹔(伤寒论)的六病是病理的,是人为的划分证候类型的方法,无病则‘六病’不复存在。”
19.环节说
孙泽先认为﹕“六经不是六个独立的病,也不是六个独立的症候群,它是疾病变化之中具有不同性质的六个环节。这六个环节分别标志着正邪力量对比的不同情况,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了疾病由量变到质变、由开始到终结的全部过程,从而概括出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其中太阳病的主要矛盾在于相对阳虚 ﹔阳明病的主要矛盾在干过度阳盛﹔少阳病的主要矛盾在干气郁不伸﹔太阴病的主要矛盾在于中阳虚衰﹔少阴病的主要矛盾在于元阳衰微﹔厥阴病的主要矛盾在于气机阻滞。
20.时空说
岳美中曰﹕“时间和空间,纵横地交织在一起,才形成宇宙。人在其间,生存下去,繁殖下去,是须臾不能离开它的。”认为“仲景之(伤寒论),在总的辨病上,既审查到病在空间上的客观存在,又抓住时问上的发展变化”。因此,伤寒六经把外感病分成三阴三阳,旨在空间和时间,不仅明辨了空间上客观存在的 “证”,而且又认识了在变化发展时间上的“候”。因此各方治的运用亦“都是既掌握了空间,又抓住时间,针对病惰,很仔细地随机以应付之”。同时指出,(伤寒杂病论)对于急性热病和慢性杂病“掌握了空间和时间的辨证规律,给我们不少启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挖掘祖国医学的精华”。
21.阴阳离合说
陈治恒认为﹕“(伤寒论》以三阴三阳作为辨证纲领,本于阴阳离合的理论。张仲景撰述的(伤寒杂病论》,在论述外感病部分,以三阴三阳作为辨证纲领、论治准则,正是他根据(内经》阴阳离合理论,结合实践的具体运用。”如果“只将三阴三阳局限在经络、脏腑形态结构上看问题,不但与仲景立论不符,而且有刻舟求剑之弊”。由于“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阴阳保持着相对的平衙。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察见阴阳所属的络络、脏腑及其气化的不同表现。当人体感受外邪之后,阴阳的相对平衙和协调统一遭到破坏,就会导致阴阳的离而失和,根据所呈现的脉证,本‘以常测变’的原则,就可辨其病之所在”。并强调“在研习(伤寒论)时,对三阴三阳开阖枢的关系是不容忽视的”。
22.周易太极说
王梅竹认为﹕“(伤寒论》之六经辨证体系的形成,是以仲师的平脉辨证之医疗实践为基础,遵循(内)(难)之医理,深究(周易)之哲理,在周易之阴阳的思想指导下而创立起来的。”刘联群迸一步指出﹕“六经是概括人体阴阳气血变化规律的纲领,这个纲领本干(周易》太极阴阳。三阳臼属在太极阳端,三阴归属在太极的阴端,但为一个整体,并把人体十二经脉纳入六经之中,构成了一个人体与大气相合的整体循环模式,体现了以阴阳为纲的基本原理。在病理方面,六经是用来观察、分析和认识疾病的说理工具。…?从总体讲,太阳是一切阳性疾病的始发期,阳明是一切阳性疾病的最明显期,少阳是一切阳性疾病的衰减期,太阴是一切阴性疾病的始发期,少阴是一切阴性疾病的最深重期,厥阴是一切阴性疾病的衰减期。”
23.体质说
郑元让认为﹕“病发于阳、病发于阴是仲景对体质的划分。”并以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为依据提出六经人假设﹕认为气血充盛,脏腑健和者为太阳人﹕胃阳素盛,津液偏欠者为阳明人﹔胆火偏盛,三焦枢机不利者为少阳人﹔脾阳不足,不耐寒湿者为太阴人﹔气血不足,心肾阳虚者为少阴人﹔肝肾阴虚,相火偏亢者为厥阴人。同时指出﹕“伤寒六经人之假说归纳了人体千差万别的索质。虽然尚存在介于这些类型之间的体质,但提翠此六种体质,基本上可以驾驭对所有人的辨证论治。”
24.系统说
张长恩谓﹕“人体是自然界里的一个系统,而六经是人体六个相互联系的于系统。”肖德馨【‘’俭一步提出﹕“(素问?热论)就已把六经做为系统栅念,用来概括外感疾病的发展过程。
(伤寒论》在此基础上,总结前人及汉代医家治疗一切外感病的经验、方法,以六经系统概念做为理论支架,形成了理法方药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整个六经系统,是代表整个病人是由六个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和疾病是有六个相互联系的阶段组成的总体过程。”而“每个子系统由哪些要素(成分)组成,要视各要素在外感病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来决定”。并对六经各系统的要素组成(经络、脏腑、体形、皮部及官窍)进行了逐一归纳。

33.六经非经论
王琦认为﹕“(伤寒论)诸多谬说曲解者,皆与这一‘经’宇有关。今当力斥其非,拨乱反正。”认为当称“三阴三阳六病”。阎艳丽亦云﹕“正是‘六经辨证’模糊了(伤寒论)的本来面目,缩小了对(伤寒论》研究的视野,拘紧了思路,并招致任意附会仲景书的后果,理当弃去,而代之以原著提示的‘六病辨证’。”此说虽与“六病说”论据有相近之处,但以否定伤寒“六经”这一名词为其主要目的。
38.伤寒六经与自然辨证法
杨麦青卜引运用自然辩证法探讨仲景学说及伤寒六经。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是辩证法的最基本的法则。”而“(伤寒论)中的矛盾统一,是通过六经病具体形态互相转化的对立统一,……(伤寒论)在六经传变的具体分析基础上完成了阴阳、虚实、邪正、寒热的对立统一,显示了锗综复杂的疾病规律在各个不同过程中的矛盾待征”。此外,还结合六经病就有关质量互变律、现象和本质、同一性和差别性等进行了讨论。
2011-07-01 13:05 3楼
胡希恕的六经辨证观:


一、何谓经方

所谓经方,顾名思义,亦即经验之方。它是前人在医疗过程中久经实践反复验证的有效方剂。

经方之含义,在中医界有两种看法,一是指宋代以前各个医家所收集和积累起来之有效方剂;一是指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之方剂。本书所谓之经方,是指后者。

二、张仲景是经方杰出之传人

考《汉书?艺文志》载“经方十一家”,记述了有关按病归类之专着和有关方剂理论之专着,如《汤液经法》32卷。这些书虽皆亡佚,但从现存最早的《黄帝内经》里可以窥见有关治疗原则、治疗方法、遣药组方和配伍宜忌等方面大量之理论论述。此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方剂已经建立了指导实践的基本理论。直至东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着《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将理、法、方、药融为一炉,将亡佚书籍中的经方保留下来。故后世尊该书为“方书之祖”,赞经方为 “对病真方”。从而为方剂学之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经方运用的指导理论是辨证施治

要想正确地使用经方,就必须掌握中医的辨证施治。何谓辨证施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沦》(即《伤寒沦》与《金匮要略方论》)就是辨证施治的典范。考《伤寒沦》,不只是论治伤寒,而是借伤寒之治以示万病辨证施治的大法。因此,在《伤寒论》中,既有对疾病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又有对疾病辨证施治具体实施之运用方法。

先说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

《伤寒论》既以六经分篇,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等。而条文中又不断八纲之辩,如论中第7条(条文序号均依宋本《伤寒论》。下同)。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是阴阳之辨,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是虚实之辨;第91条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是表里之辨;第l22条“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是寒热之辨。如此等等。由此可见,六经和八纲是辨证的一股规律。

何渭八纲?八纲即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而言。其实,在表里中间,还有一个半表半里,按数而论,应该是九纲。由于言表里,而半表半里即寓其中,所以习惯上仍简称为八纲。

表和里及半表半里: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所组成的外在躯壳。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时,便称为表证。里是指人体的里面,即由: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道。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时,便称为里征。半表半里,是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诸脏器所在之地。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时,便称为半表半里证。以上表、里、半表半里三者,是固定病位的反应。也就是说,不论什么病,而其病位的反应或为表,或为里,或为半表半里。虽然,有时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但绝对不会超越此三者的范围。

阴和阳:阴即阴性,阳即阳性。人体得了病,必定影响人体机能的改变。首先是代谢谢机能的改变。这种改变不是较正常太过,就是较正常不及。如其太过,则病体也必相应要有亢进的、发扬的、兴奋的……太过的病征反映出来,这类太过的病征,即称为阳证。如其不及,则病体也必相应要有衰退的、消沉的、抑制的……不及的病征反映出来,这类不及的病征,便称为阴证。所以,疾病虽然复杂多变,但概言其为证,不属于阴,便属于阳。

寒和热:寒即寒性,热即热性。如果病体反映为寒象者,即称为寒证。反之,反映为热象者,便称为热证。寒热与阴阳的关系是:寒为不及,当系阴之属,故寒者也必朗;而热为太过,当系阳之属,故热者也必阳。请注意;寒与热是具有一定特性的阴阳。所以,泛言阴不一定必寒;泛言阳,更不一定必热。由此可知,病有不寒不热者,但绝无不阴不阳者。

虚和实:虚指人虚,实指病实。如病体未愈,而人的精力已有所不支,病体反映出一派虚衰之象者,即称为虚证。若病势在发展,而人的精力未衰,病体反映出一派充实的征象者,使称为实证。如上所述,虚实和寒热一样,也是阴阳中的一种特性。不过,寒热有常,而虚实无常。所谓寒热有常者,是指寒者必阴,热者必阳,在任何情况下,永不变异。但虚实则不然,当其与寒热交错互见时,而竞反其阴阳,故谓为无常。如虚而寒者,当然为阴,但虚而热者,反而为阳;实而热者,当然为阳,但实而寒者,反而为阴。如此,所谓阳证,可有或热、或实、或亦热亦实、或不热不实、或热而虚者。所谓阴证,则可有或寒、或虚、或亦寒亦虚、或不寒不虚、或寒而实者。以上为八纲之梗概,必须辨认清楚。

何谓六经?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之三阳,太阴、少阴、厥阴之三阴而言。《伤寒沦》之六经,虽称“之为病”,其实质是证,而且是来自八纲。这是个不容混淆的关键问题。因为表、里、半表半里三者,都是病位的反应,而阴、阳、寒、热、虚、实六者,都是病情的反应。这样,表阳热实即是太阳,表阴寒虚则为少阴;里阳热实即是阳明,里阴寒虚则为太阴;半表半里之阳热实即是少阳,半表半里之阴寒虚则为厥阴。此为病情必反映于病位,而病位也必因有病情的反应而反映。所以,无病情则无所谓病位,而无病位则也无所谓病情。如此,所谓表、里、半表半里等证,同时必伴有或阴、或阳、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为证反映。同理,所谓阴、阳、寒、热、虚、实等证,同时也都必伴有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的为证反映。应该注意,由于寒、热、虚、实是从属于阴阳的。这样,无论表、里、半表半里皆具有阴阳两类不同为证的反映,三而二之为六,即病之见于证者的六种基本类型。这即《伤寒论》所谓的“六经病”。由此可见,六经出自八纲,是勿庸置疑的。

六经与八纲的关系已如上述。其临床运用是:病见之证,必有病位,复有病情,故八纲只有抽象,而六经乃具实型。正因为如此,临床辨证宜先从六经开始。《伤寒论》以六经分篇,就是这个道理。六经既辨,则表里别(定位),而阴阳判(定性)。然后,再进行寒热虚实之分析(进一步定性)。以明确阴阳为证。至此,则六经、八纲已俱无隐情,依此就可以制定治疗准则了。如病在表,治之以汗法;病在里,治之以或清、或下、或消、或温、或补;病在半表半里,治之以和法。

再说辨证施治的具体措施:

辨证施治的具体措施体现在方证的运用上。什么是方证呢?方证,即方剂的适应征,某方的适应证,就称为某方证。论中有桂枝汤证、柴胡汤证,是以方名证的范例。因此,辨方证是在辨六经八纲一般规律指导下的具体运用。例如,太阳病是病邪反映于表位的阳性证,依法当发其汗。但是,发汗的方剂很多,是否任取一种发汗方剂就能获效呢?当然不行。此时,还应当仔细地辨认方证,给以适宜的方剂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譬如太阳病,若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是桂枝汤证,则用桂枝汤即可治愈;若见发热,无汗,身体疼痛,恶风而喘,脉紧者,是麻黄汤证,则用麻黄汤即可治愈;若见项背强急,无汗,恶风者,是葛根汤证,则用葛根汤即可治愈;若见恶寒,发热,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是大青龙汤证,则用大青龙汤便能治愈……。以上诸方,虽然都是太阳病的发汗方剂,但各有—定的适应证,如果用得其反,不但无益,而且有害,轻者变证蜂起,重者坏证丛生,此即论中所谓的“常须识此,勿令误也”。由此可见,辨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它既是辨证的具体实施,也是辨证的基本功。因此,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因为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当然因素较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在于方证辨得是否正确。方证为数繁多,均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中的有关条文,潜心玩索,自有所得。
2011-07-01 13:05 4楼
四、如何掌握经方

如何掌握经方呢?这个问题涉及到经方如何分类。经方分类形式繁多,约之不越三种。一是原著分类法,均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两书,这里勿庸多赘。二是据证分类法。三是按方分类法。以后两种分类简便易行,颇为实用,故简介于下。

(一)据证分类

这里所谓之证,既不是个别的证,而是固定病位的反应之证。也即表证、里证和半表半里证。对此,依次说明如下:

1.表证类 表证,是指《伤寒论》中的太阳病证和少阴病证。这两类病证,为何称为表证呢?分析一下论中有关这方面的条文,答案自然明确。

如《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说,太阳病,不是指的一种个别的病,而是指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特征的一般的证。即是说无论什么病,若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症状者,即称太阳病。

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这是说,上述的太阳病,若同时更见有发热汗出,恶风而脉按之缓弱者,则名之为中风。

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是说,上述的太阳病,无论是见已经发热,或还未发热,但必恶寒,若同时更见有身体疼痛,呕逆,脉寸关尺各部俱紧者,则名之为伤寒。

由此可见,中风和伤寒为太阳病两类不同的病证。前者由于汗出而敏于恶风,因名之为中风;后者由于无汗而不恶风,或少恶风,但重于恶寒,因名之为伤寒。不过于风曰中,而于寒曰伤,实亦不无深意。太阳病,原是机体欲借发汗的机转,自体表以解除其病,但限于自然的良能,或虽得汗出而邪反乘汗出之虚深入于肌腠。中者中于内,名曰中风者,以示在表之邪深也。或不得汗出,病邪郁集于肤表,只是不得其汗而出。伤者伤于外,名为伤寒者,以示在表的邪浅也。中风、伤寒均属证名,不要以为中风,即真的中于风,伤寒即真的伤于寒。至于“风伤卫”、“寒伤营”之说,是值得商讨的,不足为凭。

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脓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这是说,初患伤寒病时,大都出现太阳病证,故谓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若脉安静而不数急,此为较轻的证,则不至于传里,或传半表半里。少阳病则欲呕。阳明病则烦躁,故若其颇有欲吐之情,或躁烦不安,病已有传人少阳和阳明的征兆。而脉数急,更是邪盛,病势正在发展变化,故肯定为必传之证。

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这是说,在表阳病,有发热而恶寒者,此为发于太阳病;若在表阴病,也有不发热而恶寒者,此为发于少阴病。

请注意。这里的发热恶寒和无热恶寒为太阳病、少阴病的主要鉴别点。故首先着重提出,以示区别。

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这是说,少明病除无热恶寒与太阳病发热恶寒显然不同外,并由于多虚,脉浮之中而有微细之象,而且精神不振,故其人但欲寐也。由此不难看出少阴病为表证的阴性病。其观点前人没有明确的指出,故有加以说明的必要。

依据八纲分析,同一病位均有阴阳两种不同的病证,表证当然自不例外。验之实践,老年或体质素虚之人,若患外感,往往见到少阴病这样的表证,而且《伤寒论》的少阴病篇,自证治论述开始,即首先提出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等发汗证。尤其于麻黄附子甘草汤条,更明确指出:“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可见少阴病,二三日之前,纯属表证甚明。唯以少阴病本虚,维持在表的时间甚暂,二三日之后即常传里,而并发呕吐下利的太阴病。篇中有关四逆辈诸证治,大都属于并病和合病之类,而非单纯的少阴病。凡诸病死,概在胃气衰败之后,亦即太阴病的末期阶段。少阴死证诸条,亦多系二阴的并病,仲景不于太阴病篇提出,而特出之于少阴病篇者,实亦大有深意。病之初作,即见少阴这种表证,万不可等闲视之。因其二三日之间即有并发太阴死证的风险,必须抓紧时机及时治疗乃可救凶险于未萌。太阳与少阴均属表证,故均有传里或传半表半里的变化。但太阳以传阳明、少阳为常,而间有传太阴、厥阴者,故少阴病篇亦夹有大承气汤和四逆散等证治的出现。少阴病篇本就难读,如用八纲分析之,尚易明了,因此,略加阐述以供参考。

总之,《伤寒论》所谓太阳病和少阴病,实即同在表位的阳与阴二类不同的证。病在表,法当汗解,但少阴病因虚,发汗不得大过,而且必须配以附子、细辛等温性亢奋药。太阳病则不然,若阳热亢盛,当宜配以沉寒性的石膏,此即二者证治的概要区别。不过,无论太阳或少阴均有自汗和无汗显然不同的二种证型,虽依法均当汗解,但自汗者必须用桂枝汤法,无汗者必须用麻黄汤法。随证候的出入变化,而行药物的加减化裁。因而形成了桂枝剂类和麻黄剂类两大系列的解表方剂。

2.里证类 里证亦有阴阳两类,《伤寒论》所说的阳明病,实即里阳证,所说的太阴病,实即里阴证。由于里证的治疗阴阳异法,方药各殊,故应分别讨论。

(1)里阳证类:《伤寒论》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是说病邪充实于胃肠之里,按之硬满有抵抗者,即为胃家实。凡病胃家实者,概称之为阳明病。

第182条:“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是说,阳明病的外证为何?外证,是针对胃家实的腹证说的,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证候,即为阳明病的外证。凡病见此外证者,亦可确诊为阳明病。

对此,应当注意:热极于里者,势必迫于外,故阳明病则身蒸蒸而热.此与太阳病热郁于体表而翕翕发热者有别。热蒸于里,因使汗自出,汗量多而臭味重,与太阳中风证的自汗出,汗量少而臭味轻者不同。由于里热的强烈刺激,则恶寒感受到抑制,故不恶寒而反恶热,此与太阳病之必恶寒者更有不同。

第185条:“本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戢戢然者,是转属阳明也。”是说,本是太阳病,于初发时虽已发其汗,但病并未因先汗出而彻除,因又传里而转属阳明病。又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者,为太阳伤寒已内传少阳的柴胡证,而反汗出戢戢然者,是又转属阳明病了。按:阳明病,有从太阳病直接传里而发者,亦有太阳病传入少阳,再从少阳传里而发者。

第204条:“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伤寒呕多,则柴胡汤证还未罢,虽已传里,而有阳明证亦不可以承气汤以攻里。

第205条:“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心下硬满,即指心下痞硬言,为胃气极虚之候,治宜人参的配剂。故阳明病,若心下硬满者,则不可攻之,若误攻之,致利遂不止而死;幸而利止者,还可救治使愈。

第210条:“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是说,病气实则谵语,精气夺则郑声。郑声即重语不休之谓。精气竭于上则直视,谵语而又直视,已届病实正虚之恶候,若再见喘满或下利者,则已呈虚脱败象,故主死。

第211条:“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是说,发汗已多,若更发汗亡其阳,则胃中燥必谵语。脉短为津液虚竭之候,病实正虚,故主死;脉不短而自和者,则正气未衰,故不至于死。按:热实于里的阳明病,最易耗伤津液,也最怕津液虚竭。以上两条,皆是说明因此所致的邪实正虚的死证。

第218条:“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脉沉主里,脉沉而喘满,当为里热壅逆所致,医者竞误为表不解的麻黄汤证,而反发其汗,因使律液大量外越,以至大便为难,表因汗出而虚,里因燥结间实,久则病毒上犯头脑,因必致谵语。

基于上述,则所谓阳明病,即热结于里的阳性证。若热结成实,则即有胃家实的腹证反映,若热而不实则只可见之于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外证。此病常由太阳证或少阳证转属而来,然亦有自发者。里热最耗津液,热实津竭则死。故阳明病最忌发汗。宜下不下亦可致邪实正虚的险恶证侯。以上只是有关阳明病的概要说明,具体证治详见白虎汤证、承气汤证等方证。

(2)里阴证类:《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是说胃虚饮聚,故腹满而吐,食不下,胃中不但有寒饮,而且不能收持之,故自利益甚。寒气下趋少腹则腹自痛,寒气不下行则痛自止。太阴病宜温不宜下,若不慎而误下之,必使胃益虚而饮益聚,甚则恶化出现胸下结硬。这里提出太阴病的概括特征,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太阴病,依治太阴病的方法治之便不会错。

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是说凡病自下利而不渴者,均属太阴病的下利证。其所以不渴者,即因其胃中有寒饮的关系,治以宜服四逆汤这—类的温中逐寒剂。

总之,阳明和太阴,病位都是在里,为在同一病位的阳证和阴证。阳明多热多实,太阴多寒多虚,是阴阳相对的证。下利为阳明太阴共有证,热则必渴,寒则不渴,故特提出以示区别。四逆辈温中逐寒,不只治太阴病的下利,亦是太阴病的治疗准则,合上条即为太阴病的总纲,至于具体细节则详于以下诸方证条。
2011-07-01 13:07 5楼
3.半表半里证类 半表半里证亦和表、里证一样,而有阴阳两类。《伤寒沦》所谓少阳病,即其阳证的一类。而所谓厥阴病,即其阴证的—类,今择其有关论述,简介如下:

先说阳性的半表半里证。如《伤寒论》第263条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是说热郁于半表半里,既不得出表,又不得入里,势必上迫头脑,则口苦,咽干,目眩,乃是自然的反应,故凡病见有口苦,咽干,目眩者,即可确断为少阳病。

第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少阳中风,即指太阳中风而转属少阳病的意思。两耳无所闻,目赤,亦同口苦,咽干,目眩,出于热邪上迫头脑所致,热壅于上故胸满而心烦。少阳病不可吐下,若误吐下之,则正虚邪陷更必进而悸且惊。

第25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弦细为少阳脉,太阳伤寒脉当浮紧,今脉弦细而头痛发热,则已转属少阳柴胡证了。少阳病不可发汗,若发汗则胃中燥,必谵语,此宜调胃承气汤以和其胃即,若不使胃和不但谵语不已,且必更使烦而悸。

再说阴性的半表半里证。如第326条:“厥明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消渴为热证,阴不应有热,可能有错简,以下大意是说,厥阴病上虚下寒,寒乘虚以上迫,因感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的自觉证,蛔虫迫于寒而上于膈,故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寒在半表半里,本不下利,与寒在里的太阴病自利益甚者不同,但若下之,则并于太阴而下利不止。

第329条:“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阴证一般多不渴,但虚则引水自救,故厥明病亦有渴者,若渴欲饮水者,可少少与之即愈。

按:这里少少与水即愈的渴,当然不是消渴。以是可见,上述提纲证必无消渴甚明。历代各家对厥阴病提纲虽做了多方面的探讨,但至今仍存在不少的疑问。现结合篇中的具体证治,对此加一探讨,略述如下。

纵观《伤寒论》厥阴病篇只有四条(除上述两条外还有两条,因无关重要,故从略),均有“厥阴病”三字提首,但未出证治。以下虽出证治,但无一条题以“厥阴病”的字样。《金匮玉函经》别为一篇,题曰:“辨厥利呕哕病”,按其内容,表里阴阳俱备,亦确是泛论上述四病的证和治,而非专论厥阴甚明。可知叔和当日以六经病后,出此杂病一篇甚属不类,而厥阴病篇只了了四条,且无证治,以为即是厥阴续文,乃合为一篇。不过,叔和未尝无疑,故于《金匮玉函经》仍按原文命题,以供后人参考。惜《金匮玉函经》在元代已少流传,故后世一些人便认为厥阴篇后都是论述的厥阴病,此又非叔和初意所料及。其实仲景此篇另有深义,约言之可有三点:①胃为水谷之海,气血之源,胃气和则治,胃气衰则死,凡病之治,必须重视胃气,因取此与胃气有关的四种常见病,辨其生死缓急,和寒热虚实之治,为三阳、三阴诸篇做一总结。②同时亦正告医家,表里阴阳概括万病,伤寒杂病大法无殊,故称《伤寒杂病论》。试看白虎汤、承气汤、瓜蒂散、四逆汤、大小柴胡汤、桂枝汤等伤寒治方,适证用之亦治杂病。3.此外乌梅九、当归四逆场等条,虽论治厥,但证属厥阴,又不无暗为厥阴病的证治略示其范也。

关于《伤寒论》的论述,暂即介绍至此。以下再对于辨证问题略加说明。

由于半表半里为诸脏器所在,病邪郁集此体部则往往影响某一脏器,或某些脏器发作异常的反应,以是证情复杂多变,不似表里的为证单纯,较易提出简明的概括特征。如上述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亦只说明阳热证的必然反应,故对于半表半里的阳证来说,这是不够概括的。至于厥阴病的提法,就更成问题了,惟其如是,则半表半里阳证、阴证之辨,便不可专凭《伤寒论》所谓少阳和厥阴的提纲为依据。不过,辨之之法,亦很简易。因为表里易知,阴阳易判,凡阳性的除外表里者,当然即属半表半里的阳证。凡阴证除外表里者,当然即属半表半里的阴证。《伤寒论》于三阳病篇先太阳、次阳明、而后少阳。于三阴病篇,先太阴、次少阴而后厥阴,均把半表半里证置于最未,或即暗示人以此意。有的认为其排列次序与《内经》同,因附会《内经》按日主气之说,谓病依次递传,周而复始。不但仲景书中无此证治实例。而实践证明,亦绝没有阳明再传少阳之病。尤其六经传遍又复回传太阳,可真称得起怪哉病了。至于三阳先表而后里,三阴先里而后表。要之,不外以外者为阳,里者为阴,故阳证之辨,当以表始;阴证之辨,当从里始,别无深义。以上所述均属有关半表半里证的一些原则性问题。关于具体证治,详见以下小柴胡汤、乌梅丸等方类。
2011-07-01 13:07 6楼
伤寒论》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它渊源于《内经》。《内经》所论六经与《伤寒论》的六经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学术源流看,仲景《伤寒杂病论》序言中说: “……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合十六卷。”据此,再结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离合论“、“玉机真藏论”、“生气通天论、“热论”、“评热论”等篇章,所论皆与伤寒六经病的发展有一定的联系,其中尤以“热论”和“评热论”的关系最为密切,说明伤寒六经来源于《内经》,是无可置疑的。然而,从学术发展看。《伤寒论》六经病的名称,虽源于《内经》,但其实际涵义,所包括的六经病证治,则与《内经》并不一致。
概括地说,《内经?热论》是以经脉论证为中心,从经脉循行路线和表里相关来归纳,范围较窄,有实热证而无虚寒证;《伤寒论》是以辨证论冶为中心,从病情属性、邪正消长的情况来归纳,其范围较广,有实热证,亦有虚寒证。前者不能包涵后者的证候,而后者可以概括前者的证候。《内经》所论热病有论无方,而《伤寒论》有论有方,并赋予六经以新的内容,源于《内经》而又高于《内经》。
对于六经的形质,历代医家持有不同的争议,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论点:
一、脏腑说
所谓六经实质即是脏腑,以六经病分属五脏六腑而立论。太阳分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阳明病分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等等:持此论者,把六经病机械地配脏腑。
用此种论点论六经病与脏腑的配合尚可,若用以指导六经分证辨证立法则缺陷甚多。
例如古有三阳病多属腑,三阴病多属脏之说。如按上说而论,则太阳病发热恶寒身体疼痛的表证岂能说是小肠的病变?阳明病白虎汤证岂能说是大肠的病变?六经病仅6个提纲,如何与手足十二经搭配?在无法搭配之下,于是对每一经病提出都有经证腑证来硬配,既违仲景原旨,亦属牵强附会。故单纯地认为《伤寒论》六经病可机械地与十二脏腑相搭配,并不能阐明六经病的形质和病理。
二、经络说
所谓经络说者,即认为六经病变均与十二经脉有关。如尤在泾:“人身十二经脉,本相连贯,而各有畔界,是以邪气之中,必有所见之证与可据之脉。仲景首定太阳脉证曰: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盖太阳居三阳之表,而其脉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故其初病,无论中风、伤寒,其脉证皆如是也。”尤氏以为六经病病变皆循经络而为病,这种说法,从六经的部分病证来看是有意义的,而且论中还有“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的明文,所以把六经从经络作解,也不能说是错误。但从全论来看,大多数病证与经络关系不大,如治太阳病的大、小青龙汤证,阳明病的承气汤证,少阳病的柴胡汤证,三阴病的脾肾肝的虚寒证(还有三阴病的热化证,以及寒热错杂证)等、可以说与经络毫不相涉。因此,持经络说者,认定六经即络、也就很难尽言。
三 气化说
谓气化说者,即以阴阳消长的规律来认识《伤寒论》六经二且大谈“标本中气”。如陈修园说: “六气之标本中气不明不可以读《伤寒论》。”他还把“开合枢”也扯进六经病证之中,谓为审证施治的大关键。其实,气化作为脏腑生理、病理的阴阳消长转化的规律而存在,这是可以成立的。如果把气化附会于《伤寒论》六经病,三阴三阳的病理变化,统统用气化和“开合枢”来说理,确实是有点臆想。因为“开合枢”是经络循行的路径,阴阳互根的变化规律,而不是研究生理、病理的重要依据。《内经》的“阴阳离合论”讨论阴阳变化,从天地阴阳开始.乃至四时生长收藏等,说明三阴三阳升降出入的道理,并不是为《伤寒论》六经专设;《灵枢》所谓某折即某疾起,取之某经,不已,又取之某经等,与《伤寒论》六经病毫无共同之处。从这个学术渊源来推论,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岂有不知三阴三阳“开合
枢”之说,而《伤寒论》中只字不提,可见仲景是不强调“开合枢”的。后世医家以“开合枢”的气化关系来解释《伤寒论》白;原文精神,显然是不贴切的。
四、阶段说
所谓阶段说者,即认为六经病是几个不同的疾病阶段,如胡友梅说:“伤寒的六经,系病程划分的标志”,又说:“按病证发生,其过程普通分为潜伏、前驱、增进、极进、稽留、减退、恢复各期。”胡氏视《伤寒论》六经病顺序只不过是疾病的不同阶段,抛开脏腑、经络、气化而不问,无疑是失去了六经病辨证的本来意义;且阶段说者是以现代医学的病理阶段来套六经病,不能不说是相去更远。
五、区域说
所谓区域说,乃是以六经病的经脉循行,把躯体分成6个区域,划分各自的疆界。这样无形中把六经病分割开来,成了6个不同的区域,不但是失去了整体性,而且忽视了六经病理的内在联系。这种看法也嫌其太简单而肤浅。此外,陈邦贤等认为“伤寒六经,实际上是6个不同的综合。把六经病视为六群不同的证候,以至有的学者把六经病证视为“六病”等,凡此种种对六经的不同见解,应当说是各执一端,存在着某些片面性。
总之,《伤寒论》六经病是仲景继承《内经》六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辨证论治纲领,对六经病要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才能更深地领悟《伤寒论》六经病辨证施治的精神实质。笔者体会“脏腑是物质的基础,经络是络属联系,气化是功能活动。气化就是反映经络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现象。气化离开了脏腑、经络就失去了物质基础。脏腑经络离开了气化,就反映不出其功能活动。以六经病实质即是脏腑、经络、气化三者的有机结合。六经病辨证是从宏观着眼论证疾病的概括,用八纲来统括脏腑、经络、气化所反映出来的病证,有其严密的统一观。
用电脑作为比喻来解释脏腑、经络、气化的关系。脏腑,好比是电脑主机,里面包括有底板、cpu,内存,光驱等物质基础。经络就是各种的软件。气化尤如显示屏。没有主机,什么也不用谈了,等如一个死人,谈什么,经络、气化?光有一台主机而没有软件,主机是没法工作的。人没有了经络的正常运作,此人必是一个植物人或一名白痴而已。没有显示屏的存在,有主机或软件又如何?什么精彩的声光画面也无法表现出来、我们也无控制它。只有三件东西同时存在,且正常运作,我把们才可以上网、打机、玩多数媒体和文字处理。人有了脏腑、经络、气化这三件东西,并且正常运作,这个人才能健康地生活。
2011-07-01 13:07 7楼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是我国古代医家研究《伤寒论》的重要学说。其基本内容是根据《素问》运气七篇大论中六经标本中气理论及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经移植与发挥用来分析阐述《伤寒论》六经病发生发展及证治规律。这一学说推动了《伤寒论》的研究及学术思想的发展。

1、气化学说的渊源
气化学说渊源于《素问》中由王冰补充的运气七篇大论,《素问?六微至大论》载:“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之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素问?至真要大论》载:“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阐述了自然界六气阴阳消长生克制化的规律,即三阴三阳以六气为本,六气以三阴三阳为标。其六气标本中气从化规律,即具有互为阴阳表里制约相配关系的六气如何从标从本从中气运化。
后世医家在《内经》基础上又有阐发,如金?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指出“大凡治病,必先明标本,……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故病气为本,受病经络脏腑谓之标也。”张子和《儒门事亲》编成“标本中气歌”:“少阳从本为相火,太阴从本湿上坐;厥阴从中火是家,阳明从中湿是我;太阳少阴标本从,阴阳二气相包裹;风从火断汗之宜,燥与湿兼下之可。万病能将火湿分,彻开轩岐无缝锁。”明?张景岳《类经图翼》描绘了“标本中气图”,以脏腑为本居里,十二经为标居表,表里相络者为中气居中,六经六气各有所从所主不同。论述了人身经络脏腑与六气标本中气相应的关系。历代医家对于阴阳标本中气理论的论述,对后学研究人体生理和治疗具有启迪和指导作用。

2、《伤寒论》的六经气化学说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的创始人为清代张志聪与张令韶二人,而以张志聪为主。张氏将《内经》标本中气的气化学说与天人相应等理论用来阐释《伤寒论》的六经病。如他在《伤寒论集注?凡例》中指出:“三阳三阴谓之六气。天有此六气,人亦有此六气。”在《侣山堂类辩?伤寒论编次辩》中也指出“天有六气,地有五行,人秉天地之气而生,兼有此五行六气。”强调三阳三阴之气与天之六气相应的观点。张氏论述了六气与六经病的关系,其曰:“无病则六气运行,上合于天。外感风寒则以邪伤正,始则气与气相感,继则从气而入于经。世医不明经气,言太阳便曰膀胱,言阳明便曰胃,言少阳便曰胆。迹其有形,亡乎无形,从其小者,失其大者。”又指出“所谓六经伤寒者,病在六气而见于脉,不入于经俞,有从气分而入于经者,什止二三。”也就是说张氏所说的六经病,早期大多是“气与气相感”的六经之气为病,而不是经络本身的病变。继则才从气分入于经络,但只是十之二三。

张氏认为人身之六气,内生于脏腑,外布于体表,“君相二火发原在肾,太阳之气生于膀胱,风气本于肝木,湿气本于脾土,燥气本于胃金。”而后各循其经,分主所属皮部:太阳在背,阳明在胸,少阳在胁,太阴在腹,少阴在脐下,厥阴在季胁少腹之际。在六气中惟太阳之气不仅主皮部,还主通体。盖太阳之气外统一身之皮毛,内合五脏六腑,为肤表之第一层。六气运行于皮肤肌腠之间为第二层。太阳之气应天道运于三阴三阳之外有卫外之功。六气应三阴三阳,运于天体之中,总归太阳而近于毫毛。故外邪中人,病先发于太阳者固多,但也有不伤太阳之气而入于里者,则是六经直中之风寒。按照通体与分部的观点解释太阳病则恶寒发热、身疼脉浮等是通体太阳为病,头项强痛、项背强几几等是分部太阳为病,两者上下相贯,表里相通,相互转化。按张氏六经气化为病的观点解释《伤寒论》的六经病则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谓太阳主寒水之气;阳明病胃家实,谓阳明主燥热之气;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谓少阳主相火之气;太阴病腹满而吐,谓太阴主湿土之气;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谓少阴有标本寒热之气化;厥阴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谓厥阴从中见少阳之火化。张氏用六气标本中气学说从生理病理上阐述了《伤寒论》的六经病。

3、清代医家对《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的论述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另辟新径,独具一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陈修园对于张氏的学说极为服膺,他在《伤寒论浅注?凡例》中说张志聪张令韶“阐发五运六气、阴阳交会之理,恰与仲景自序撰用《素问》、《九卷》、《阴阳大论》之旨吻合,余最佩服。”因而强调“六气之本标中气不明,不可以读《伤寒论》。”并在张景岳“本标中气图”的基础上将六经标本中气与脏腑经络结合起来论述。唐容川在《伤寒论浅注补正》中对张志聪过分强调六经气化形气相离的观点提出了批评,指出“二张力求精深,于理颇详,而于形未悉。不知形以附气,离形论气,决非确解。”强调六经气化与六经所属经络脏腑的关系。陆九芝也推崇张氏之说,以气化学说进一步阐述了六经病的病理特点和治疗大法。众多医家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伤寒六经气化学说。

4、现代医家对《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的认识
现代医家对《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的讨论十分激烈,反对者有之,赞同者亦有之。

4.1 反对《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
章太炎氏认为张志聪、陈修园之伤寒六经气化学说“假借运气,附会岁露,以实效之书变为玄谈”<1> 。赵恩俭氏认为“以六气解六经,其弊在于虚,使六经平脉辨证之实在学问成为‘肤泛空虚’之谈” <2> 。陈亦人氏认为“气化派注家的共同特点是把‘六气本标中气’学说贯穿于《伤寒论》中的全部内容中。由于大多强词夺理,玄奥难深,因此对于理解《伤寒论》 ‘辨证论治’的理论,不仅没有帮助,相反会造成人为的障碍,增加学习的困难,降低学习的效果,甚至把学者引入机械唯心论的歧途。”指出“《伤寒论》的理论并非源于运气学说,尽管六经病的性质与六气有一定的关联,而与运气学说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3>

4.2 赞同《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
万友生氏认为三阴三阳的气化理论是《伤寒论》的灵魂,如果离开了它,就会变成一部僵硬的教条,应把三阴三阳落实在气化理论上才有意义 <4> 。戴玉氏认为六经气化学说明确了形与气的辨证关系,认识到气化有生理病理之别,比较满意地解释了《伤寒论》六经证治的基本规律,对《伤寒论》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作出了贡献。刘渡舟氏认为六经标本中见气化学说是伤寒学中一门湛深的理论,有辨证法思想和唯物论的观点。它能系统地分析六经的生理病理以及发病之规律而指导于临床,并为历代医家所重视。<6>

4.3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的渊源与形成
戴氏认为《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渊源于《素问》运气七篇,金元四大家中的刘完素、张子和等曾对《伤寒论》六经与六气的关系有所论述。张志聪、张令韶等据《内经》的有关理论运用本标中气理论全面地解释《伤寒论》,至此气化学说已系统形成 <5> <7> 。郝印卿氏认为“《素问》、《灵枢》寻不出天六气和人六气相应与同构的确证,伤寒六经气化学说就一定是产生于《伤寒论》研究过程中。谈论六经气化,拘泥其出诸《素问》运气七篇大论,张仲景创立《伤寒论》三阴三阳病脉证并治体系承袭沿用了它等论点,显然是道在迩而求诸远了 <8> 。

4.4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与《内经》气化学说的关系
松涛氏认为《六微旨大论》中的气化学说本是就自然界气化而言,和人体脏腑经络并不是一回事。但后世医家在天人相应的思想支配下逐渐把它结合到人体脏腑经络上来,并具体地运用《伤寒论》的理法方药来验证它,与《内经》意义有所不同了 <9> 。刘氏认为《内经》阴阳气化学说是古人观察自然界气候知识的说理工具,经过伤寒家们的移植与发挥用以说明六经六气标本中见之理,以反映六经为病的生理病理特点而指导于临床<6>。郝氏认为《内经》只论述有①天六气气化,②人体六经命名,③天人相应与同构。学术上可以把这三者说做是六经气化学说赖以形成发展的基础,但还不能认为它们就是六经气化学说,因为两者概念内涵尚有距离。六经气化学说是部分研究《伤寒论》的医家在天人相应与同构理论指导下,将《素问》六气气化和《伤寒论》三阴三阳病脉证并治体系具体结合的结果,是中医学术的发展 <8> 。

4.5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与脏腑经络阴阳消长等的关系
针对张志聪离形论气的不足,现代医家强调了气化与脏腑经络的相关性,很少有人单纯从标本中气理论来探讨《伤寒论》六经病的。如戴氏认为形与气之间具有辨证关系,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等是六经气化的物质基础,阴阳消长胜复是六经气化的基本动力<5> <7>。郝氏认为六经以脏腑经络为基础,六经气化是有关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概括,强调不能离经言气<8> 。程希贤氏认为阴阳表里、六气盛衰、五行生克是标本中气与六经气化的基本传变规律<10>。童增华氏认为运用气化理论解释六经病变时,亦必须结合八纲、脏腑、经络、部位等理论,才不致顾此失彼,庶几更为全面<11>。

4.6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与六经病证治
松涛氏 <9>、戴玉氏 <5> 、刘渡舟氏<6>、程希贤氏<10>、扶兆民氏<12>、吴勇氏<13>、童增华氏<11>等运用六经标本中气学说对《伤寒论》六经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病机、治法等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论述。

4.7 《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与临床实践
陆鸿滨氏通过临床病例对六经气化学说进行探讨,认为六经气化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六经营卫气血在正常及遭受外邪侵袭时的变化规律,六经的开阖枢及标本中见是气化学说的中心。六经气化可能是指有关机体适合外界温度变化的一系列调节机制。伤寒六经气化主要涉及体温调节机制,与自然界阴阳密切相关。病例说明六经气化涉及的病理生理是复杂的,诸如神经内分泌的生物钏机制、免疫机制等<14> 。

5、结语
古代医家在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指导下,将运气学说中的标本中气理论运用于《伤寒论》六经证治规律的分析,概括解释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等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伤寒论》的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比较广阔的道路,对《伤寒论》的临床实践亦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一学说尚有不少片面及牵强附会之处,少数医家过于强调了气化,忽视了它的脏腑经络物质基础。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等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物质基础,气化是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概括,气化离开了脏腑经络,就失去了物质基础;脏腑经络离开了气化,就反应不出功能活动。因此,研究《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应该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六经气化理论才比较完善,六经气化学说也才有意义。
2011-07-01 13:08 8楼
六经实质研究的再认识
朱鹤飞

《伤寒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六经”的实质,历代注家对其研究立论众多,见仁见智。
1“六经”概念的起源
“六经”,亦称三阴三阳。《伤寒论》中的 “六经”源于内经,《内经》中的“六经”源于《易经》。
三阴三阳的产生是由八卦中的阴交(- -)、阳爻(一)排列顺序的变化衍化而来。干卦(三)代表天,以父称之。坤卦(三三)代表地,以母称之。父为男,为阳,坤为女,为阴。震卦得到干卦的初爻为长男,坎卦得干卦的中爻为中男,艮卦得干卦的上爻为少男。巽卦得坤卦的初爻为长女,离卦得坤卦的中爻为中女,兑卦得坤卦的上爻为少女。长、中、少三男三女的划分是由阴爻、阳爻的移动而划分的,这种划分怡好是六个,为三阴三阳的产生给予了启迪。
在先天八卦的排列顺序中,从巽到艮卦,再到坤卦,是太阳干卦由阳逐渐转阴的过程,巽卦为一阴初生,艮卦为二阴至壮,坤卦为三阴至盛,即为太阴。从震卦到兑卦,再到干卦,是太阴坤卦由阴逐渐转阳的过程,震卦为一阳初生,兑卦为二阳至壮,干卦为三阳至盛,即为太阳。这种由干卦到坤卦,由坤卦到干卦的阴阳盛衰的变化过程,亦是六个,为三阴三阳的产生提供了思想方法。
历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根据《易经》提供的思想和理论数据,建立起自己的学派体系和学科体系,出现了儒家易、道家易、医学易、术家易等,使《易经》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不断丰富与发展。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就是医学易的学科体系中的典范。《黄帝内经》中的《阴阳应象大论》、《金眨真言论》以及五运六气等篇章中,其理论体系和思想内容的发挥,虽然没有直言《易经》的文字,但是其思想仍没有离开《易经》的范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离合论》中的“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可以证明。明朝的张景岳在《类经附翼?医易义》中说:“易之为书,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南”“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学医不学易,必谓医学无难,……知易不知医,必谓医理探玄。……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医,设能兼而有之,则易之变化出乎夭,医之运用由乎我。,充分说明了《易经》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
位。
《内经》中的太少阴阳理论,在《易经》的基础上演变出“阳明”和“厥阴”,为三阴三阳的产生确定了格局。《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帝曰:善。愿闻阴阳之三何谓也?歧伯日:气有多少异用也。帝日:阳明何谓也?歧伯日:两阳合明也。帝日:厥阴何谓也?歧伯日:两阴交尽也。”
不仅使《易经》中的三阴三阳的思想得到了体现,而且也使三阴中的“厥阴”,三阳中的“阳明”的涵义及位置得到了肯定和确认。这种三阴三阳的理论和思想,引用到中医学的各个领域内,诸如十二经脉的命各,脏腑功能活动的表现“?…。尤其是《素问?热论》中的六经分证,将三阴三阳的理论用于外感病的辨证上,为《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伤寒论》的六经辨证论治理论和思想体系,不难从条文中看到是受《易经》和《内经》影响的。它将这种理论和思想进一步发展演变,运用到外感病的具休辨证和论治上,使《易经》、《内经》的三阴三阳理论更加具体,更加实用,再也不是抽象的概念和随意替代的符号。
由于《伤寒论》的注家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环境、科学技术水平、观察问题的角度以及研究的方式方法和实践经验的不同,对《伤寒论》六经的实质问题,提出了种种观点,为《伤寒论》的研究及其临床价值提供了丰富而有益的数据。这些观点可以用三大体系加以概括,而且彼此之间有着血肉的联系。
2六经实质研究的三大体系
2.1人体组织结构体系
这个体系认为,《伤寒论》的六经实际上就是人体组织结构的病变。它包括经络说、脏腑经络说、六区地面说、六经形层说等。
经络说:宋朝的朱脆在《类证活人书》中说.“洽伤寒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往往证在太阳,反攻少阴,证是厥阴,乃和少阳,寒邪未除,真气受毙。”这是经络说的代表。金元时期的成无已在《注解伤寒论》中也持此观点。他们认为《伤寒论》的六经病证就是经络的病变。
脏腑经络说: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麻黄汤虽为太阳发汗重剂,实为发散肺经火郁之药也,……桂枝汤虽为太阳解肌轻剂,实为理肺救肺之药也。”清初高学山在《伤寒尚论辨似》中说:“足太阳与手太阴同洽皮毛之合,则肺部所辖之胸中,原为太阴阳气之公署。”他在《太阳经总说》中又说:“按太阳本气,从肾中之真阳,温胃储胸,乘肺德而外托于周身,以御冬令寒气。至肾阳之分贯于他脏腑者,各另开门,而自出其经络,与太阳之表气相会,以分御三时不正之气。要皆从太阳之化而俱谓之曰卫气者,护卫之义也。其阴则从胃府之津液,化赤为血,又尽血中之精华,与气俱行,而贯于经脉之内,故不日血而日营者,盖经营于血中,环周而不休也”这是典型的脏腑经络说。
六区地面说:经络说和脏腑经络说是从人体内部的组织结构来看待外部症状表现而形成的观点。但是,经络的循行是有一定的部位的,其功能活动又与脏腑的功能活动有关,都有一定的区域和范围,所以当经络和脏腑发生病变时,必然使其所辖的范围发生不正常现象,这样就形成了六区地面说。柯韵伯在《伤寒论翼?六经正义第二》中说:“夫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赅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上立说。凡风寒温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热,或虚或实,无乎不包,故以伤寒、杂病合为一书,而总名《伤寒杂病论》。所以,六经提纲各立一局,不为经络所拘,弗为风寒划定也。”尤在径在《伤寒贯珠集》中也说:“人身十二经络,本相联贯,而各有畔界。是以邪气之中,必有所见之证与可据之脉。”
柯尤二氏的观点是从外部横向、大面积地看待六经病证的。
六经形层说:程郊倩在《伤寒论后条辨》中说:“经,犹言界也。经界既正,则彼此辄可分
疆。经,犹言常也。经常既定,则徙更辄可穷变。六经署而表里分,阴阳划矣。凡虚实寒温之来,虽不一其病,务使经署分明,则统辖在我,不难从经气浅而浅之,深而深之,亦不难从经气浅而深之,深而浅之可也。”程氏的观点是从外部纵向、小面积地看待每一经7证,由六区地面说演化成六经形层说。
2.2病理机制体系
这个体系虽然仍从人体组织结构上着眼,但其研究方法不再是形态学而是机能学。这个休系包括气化说、邪正斗争说、阴阳消长说等。
气化说:张子和、张志聪、张令韶、陈修园、唐容川等人认为: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其经络、脏腑、气血等无不受自然界的影响。而人类的经络、脏腑的功能活动则以气化的形式进行着,气化活动能够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则无病,不能适应则发病,其病变的表现就是六经病证。所以陈修园在《伤寒论浅注》中说:六气本标中气不明,不可以读伤寒论”一,这不仅把经络、脏腑的病变包括在内,而且将六经病证提高到天人相应的高度,使经络、脏腑经络等观点更深化了一步。
邪正斗争说:祝味菊在《伤寒质难》中说:“太阳之为病,正气因受邪激而开始合度之抵抗也,阳明之为病,元气债张,机能旺盛而抵抗太过也,少阳之为病,机能时断时续,邪机屡进屡退,抵抗之力不能长相济也,太阴少阴之为病,正气怯儒,全部或局部之抵抗不足也,厥阴之为病,正气相搏,存亡危急之秋,体工最后之抵抗也。”把六经病的发病归结于正气抗邪能力有六种不同的程度上。
阴阳消长说:时振声在《伤寒论的六经与六经病》中说:“六经辨证是从大量的临床实践中,以阴阳相互消长来说明急性热性病的动态变化,同时贯穿于整个急性热性病的全过程。不应单独局限在某个脏腑,或某条经络的损害上来看问题,否则就不能全面地反映出急性热性病的辨证规律。”
病理机制体系的出发点是从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认为六经不是单纯的脏腑经络的损伤,而是脏腑经络在外邪的作用下引起的应激反应,因其应激的程度不同而有六经病证的划分。
2 .3辨证纲领体系
这个体系是学者的目光又返回到外部观察的角度,只是其研究法不仅涉及外部的症状,而且也涉及内部的病理变化。既有独立的证候分析,又有相互间的联系,使一般的辨证法发展成逻辑思维的方法。这个体系包括八纲说、六病说、辨证纲领说等。
八纲说:明朝方隅在《医林绳墨?卷一伤寒又论》中说:“抑尝考之仲景治伤寒着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观其问难,明分经络施治之序,缓急之宜,无不反复辨论,首尾贯赅,如日月之并明,山石之不移也。虽后世千方万论,终难违越矩度。然究其大要,无出乎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者而己。若能究其的,则三百九十七法,撩然于胸中也。”这种八纲说将伤寒病归入了八纲辨证的范畴。
六病说:赵锡武认为“六经当为六病”。这是因为经络是组成人体的一部分,而“病”是机体阴阳失调的结果。经络的六经是生理的,其循行的路线是固定的,无病也依然存在。六病是病理的,是人为划分的,无病则不存在。经络的病象只出现于循行部位及其所属的脏腑,六病的表现则是全身的。经络的阴阳是用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的属性,它是由脏腑的不同及其循行于体表部位的不同而决定的,六病的阴阳是用以说明疾病的属性,它是由病势、病位、病体决定的,包括表里、寒热、虚实的内容。这种观点是在八纲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而成
的,涉及了经络病变、脏腑病变的位置、属性等问题。
辨证纲领说:中医院校教材《伤寒论选读》及其以后的修改本认为:《伤寒论》的六经,就是辨证的纲领,又是施治的准则。认为六经是通过对各种证侯的分析、归纳、综合,找出病变的部位、证候的特点、损及的脏腑、寒热的趋向、邪正的消长等,使之系统化,形成六个辨证纲领。通过辨识这六个纲领可以了解到抗病能力的强弱、病理生理及病因的特性,病势的进退缓急等,从而确定相应的治法和选择恰当的处方。
六经辨证体系说:杨育周氏在其近着《伤寒六经病变》中提出了“六经辨证体系”说。这个学说综合了形态学、生理病理学、症候诊断学的概念,提出六经“是以脏腑、经络为中心”对人体部位的划分,由于这些部位与脏腑及脏腑气化功能所涉及的组织、器官的不同,在外邪侵入后,邪正交争的状况各有自己的特点,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部位的划分因深浅层次的不同,病邪侵入后亦自然具有深浅的差异。深浅的差异与生理病理有关。阳明与太阴同居中土,为三阴之表”、“厥阴为少阳表里之脏,为阳热内布外达的枢纽”、“少阴为人体一身阳热之本原,是邪正相争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所以六经排列的顺序应该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六经不仅涉及因风寒而引起的病证的辨证问题,而且也涉及到八纲、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的辨证问题。因此,杨氏认为《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不仅是“辨证纲领”,而且更应该是“辨证体系”。
杨氏还认为六经辨证虽然是一个辨证体系,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表现在只适于风寒外袭引起的外感病,而不适用于妇科中的经、带、胎、产及儿科的辨证,《伤寒论》中提出的施洽原则在脏腑、经脉,气血津液的恢复等论述的不足,所以,杨氏认为这个辨证体系虽然有广泛的临床指导意义,但不能取代其它辨证方法,尤其是不能取代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三焦辨证而用于温热病中。但是六经辨证体系因其本身的辨证特点和特殊性,其它辨证方法也不能取代它。
六经辨证体系说使六经实质的研究涉及的内容又有了扩展,既指出了六经与生理病理有关,又指出了与部位、诊断、治疗、其它辨证有关。由脏腑经络气血的实质性研究,扩展到辨证的各个方面。这种研究不仅为今后的研究给予了启示,而且也为落脚于临床实际提供了思维的线索。
3六经研究间的相互关系
3.1六经概念研究的关系。历经了一二千年。阴阳概念的产生为六经概念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周易》在阐述阴阳的概念时,又将阴阳的运动变化抽象地概括为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演变过程。这种演变过程为六经概念的产生提供了雏形。《黄帝内经》中的六经概念及其应用就是在《周易》阴阳概念及其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四象、八卦提供的思维方法加以扩大和发展的,确定了三阴三阳的基本内涵和 “阳明”“厥阴”的基本位置。在运用到人体的脏腑、经络、生理、病理、辨证、论治、预防、养生等各个方面时,又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内涵。在生理方面根据脏腑经络的功能特性给予新的含义,既有部位的划分又有功能特性的划分。在病理上根据邪正交争的状态,症状的表现等而有不同于生理的含义,从而形成了“医学易”的六经概念和学科体系。
《伤寒论》的六经,不仅继承了《周易》的阴阳概念和理论体系、思维方法,而且还根据《黄帝内经》有关阴阳的阐发、六经概念的内涵应用到外感风寒而引起的疾病的辨证论治上,使六经的概念更加广泛,更加具体,更加实用。
3.2六经实质研究间的关系
六经实质的研究自《伤寒论》成书后经过历代医家的艰苦努力,逐渐形成了三大体系。其中人体组织结构体系属形态学的研究,病理机能体系属机能学的研究,辨证纲领体系属逻辑思维的研究。
人体组织结构体系着眼于人体的脏腑经络的组织结构,自里而外或自外而里地观察、研究、分析《伤寒论》的内含,认为六经是脏腑经络在外邪的作用下,引起生理病理的变化。因其程度的不同而有六种不同的类型,这六种类型就是《伤寒论》的六经实质。这种研究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六经,是有物质性的理论基础。
病理机制体系在人体结构体系的基础上着眼于病理方面进行研究,认为《伤寒论》的六经实际上就是脏腑经络在外邪的作用下产生的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反应影响到气化功能,阴阳的消长以及邪气与正气的斗争关系,因这些病理上的应激反应不同,而有六经的表现。这种病理机制体系的研究只涉及了其中的一个方面,并将这个方面向纵深处发展,为六经实质的研究提供了动态思维的方式。
辨证论治体系综合了前二个体系研究的成果进行了高度地概括,指出了《伤寒论》的六经既有物质性,又有逻辑思维性,是认识疾病、治疗疾病的原则、纲领和实施的手段。
由此可见,六经实质的研究自古至今都没有离开物质是第一性的认识,这与《周易》对阴阳、四象的理论形成没有脱离世界是物质性的观点完全一致。这些研究都承认脏腑经络在外邪的作用下,引起生理病理上的改变,这种研究又是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统一的整体观念。其研究虽然彼此观点有所差异,但是相互之间仍然是相互补充,相互发展的,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虽然目前对六经的实质问题仍在深入地研究,但是轻率地否认或肯定前人的研究或某个体系中的某个观点都是不利于对六经实质的认识和研究的。
2011-07-01 13:09 9楼
刘渡舟教授谈《伤寒论》与经络

关于《伤寒论》的经络大家有些问题。到底经络是有还是没有啊?现在学术界有争论,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也有的公然写文章叫《六经非经论》,认为六经是有的,但不是经络。所以我今天主要讲经络这个问题。
经络的问题,不是《伤寒论》单有的问题,那是中医的基础理论,学内科的要学经络,学外科的要学经络,学妇科的要学经络,学儿科的也要学经络。我十几岁作学徒,跟着老师学医,老师开头就给我们讲经络,他说这就是基础。所以说经络并不是《伤寒论》所独有的,凡是学中医的,为了给以后的学术打下很好的基础,首先得先学好经络。"手太阴肺中焦生,下络大肠出贲门,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中行……"就得背这个,念这个。如果有人提出来经络学说在中医上没有实用意义,可以叫它退出了,那就不只《伤寒论》的经络方面给废除了,所有的中医学基础都给废除了,这个关系是很大的。《内经》中有脏腑经络,讲脏腑就得讲经络,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观,都得用经络学说加以说明。如果把经络给废了,"六经非经"了,那中医的理论-中医的整体观,一分为二、分阴分阳的辨证法,六经为体、八纲为用,体用的关系,不就都废了吗?

我曾经写过一篇有关经络的文章,在中医学院发表了,无形之中就出现了对立面,有一些议论,说我凭老资格。经络是有的!不光因为我是搞伤寒的,那是中国医药学的基础理论,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伤寒论》也是中医学,当然就得取法于经络学说了,怎么能说是"六经非经"呢?好,一句话把所有中医的基础理论、脏腑经络都给废掉了,那将来脏腑还能建立关系吗?脏腑得有经络,没有经络,脏腑就是死东西了,有经络才能活呀!要懂得这个道理,就得要求对中医有所体会,得有点入木三分的功夫,才能知道它的利害关系。否则的话,思想简单,图省事,认为经络就这么一条线,解剖学也看不出来,从哪儿到哪儿谁知道,他也不往细里去研究,就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这是不行的!"医之始,本岐黄",脏腑经络是基础,你不是要学中医吗,就得学这个,不学这个怎么叫中医?同学们可能要问我了,刘老您这话说得太武断了,那还非学不可?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临床上来了病人叫你看,要辨证,辨证里头就有经络辨证,要是没有经络了,怎么去辨?

有一年我去大同,正值暑假,住在宾馆里,他那儿管后勤的部长姓张,听说是北京中医学院来了老教授,就找我来看病了。我一见他就觉得纳闷:这位张部长穿着老式的凉鞋,可前边一大条都被剪掉了,露出个大趾在外面,通红锃亮,又不敢碰,很疼。他说:"您看我连凉鞋都不敢穿了,疼得厉害。西医叫它丹毒,越到晚上疼得越厉害。"我一看,大脚趾,正是大敦穴。号号脉吧,脉弦而滑,弦为肝脉,滑是热象。大、浮、数、滑主阳,阳主热。大趾上有三根毛,是大敦穴的位置,"厥阴足脉肝所终,大趾之端毛际丛"。那地方有毛,古人就看出来了,还看清了有三根,你说古人的眼睛是不是比咱们看得都清楚,咱们还天天戴着眼镜,看东西都看不清。我就给他开了个方,"龙胆泻肝汤"加上十四克地丁、十四克公英。"湿热毒火,首遇肝经"。张部长问我:"刘老,这到底是什么病,是丹毒吗?"我说:"这叫'大趾发'。大趾,就是大脚趾,发呢,你看你这个又红又肿,发了。"七副"龙胆泻肝汤",他晚上就能睡觉了,不疼了。你说这经络在临床是不是管用啊。"龙胆泻肝汤"加公英、地丁,清热解毒,肝经的火毒一清,不就见好了吗?
再说一个例子,是后背疼、脖子疼的。在临床,现在这种病很多,尤其是妇女,脖子疼,来医院一看就是颈椎病,治又治不好。这个病,我们用《伤寒论》太阳经病来辨证。"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就指出了"头项强痛"了。那么足太阳膀胱经它走在什么地方呢?脖子。所以古人注解《伤寒论》说:"项,为太阳之专位;头,为三阳之通位。"头痛有少阳病因、阳明病因、太阳病因,所以头是"通位"。脖子痛,这个就是太阳经的病,所以是"专位"。该怎么办呢?我想大家都知道,有汗的用桂枝加葛根汤,无汗的用桂枝加麻黄加葛根汤。葛根是治脖子疼的神药,很有效,一吃就好。记住,这是指中央一带,脖子甚至到后背都管用。但是,如果你说后背、脖子疼,两边到肩胛也疼,这样再用以前的方子就不管用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侧属少阳。太阳行于后,阳明行于前,少阳行于侧,要用小柴胡汤。跟我实习的学生知道,我治后背和肩胛痛,好用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加上桂枝、白芍,吃了就好。你看怪不怪,加上柴胡就管两肩,不加就不行,这就是经络,经络辨证嘛,没有这个怎么行呢?

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位妇女来看病,一来就见她满脸的怨气:"我都吃了那么多药了,怎么就不见好呢?我不怕花钱,您给我弄点好药。"她得的就是西医说的三叉神经痛,也不是多么重,可怎么也治不好。病人来找我,我说:"你说一说到底怎么个疼法?"她就说后头痛、偏头痛,到肩膀头儿再往下一点,就是耳角的上面一点往下来,这里痛。我一看,就用基础医学和经络学说辨证,这叫三阳经结气。脉象浮弦,稍微有点滑,我就给这个病人开了柴葛解肌汤,柴胡、葛根,还有点羌活、防风,三经风邪一起治,"柴葛解肌三阳病,头痛发热还不眠"。吃了药,病就减轻了,女同志也破涕为笑:"老大夫,我就吃您的药见效,不疼了。" 所以说学经络这个事儿,不是一个一般的问题,可以说是中医学的一个伟大的组成部分。我带研究生的时候,有人腿疼来看病,我给他辨证,首先要辨经络,不辨经络怎么能下药开方呢?一条腿有左侧、右侧、前方、后方,有阴经、阳经,就要用经络给划一划。这人腿疼,晚上疼得都哭,我就问他:"你把腿搁在凳子上,给我指一指哪个地方疼啊?"他说就是大腿外侧。外侧都属阳,内侧都属阴。外侧少阳经痛,我说:"你这里面经脉不通。""足脉少阳胆之经,始从两目锐眦生,抵头循角下耳后,脑空风池次第行。"正好行于大腿外侧。疼是因为少阳经的气火、相火被风寒凝滞了。然后我就给他开了张药方,有双花、陈皮、赤芍、穿山甲,吃了就好了。

这些例子多了,不可胜数,所以我跟同学们说这个道理,经络学说是中医伟大的组成部分,有了经络学说,脏腑学说就活了,要不,脏腑怎么结合呢?太阳膀胱经,肾与膀胱相表里,它是一个表一个里,一阴一阳,它们是怎么结合的呢?我们说是有机的结合,不是生搬硬套的结合,也不是强加的结合,是内在的、有机的结合,这个有机结合就是经络。足太阳膀胱经到肾,肾的经络到膀胱,所以它们才能结合。气是相通的,肾与膀胱相表里,要没有经络学说了,把它一脚踢到门外,那肾与膀胱怎么办呢?怎么结合呢?为什么膀胱病变成少阴病了呢?为什么肾病可以出现膀胱病呢?没有经络了,就没有了一个传导的、联系的、互为影响的、物质的东西,那就不是中医的理论了。你看太阳病变有很多,用栀子豉汤、四逆汤来治,用热药来治,因为他已经发现了太阳与少阴的理论,实在太阳,虚在少阴,肾阳不足出现了少阴证。在临床上,给老年人、体虚的人看病,头疼、发热,体温三十九摄氏度,这时病在太阳,浑身疼,得按阳经来治,肯定好。感冒头疼,脉不浮了,变迟了,总想睡觉,打不起精神来,一摸,手脚发凉,这是病由太阳转入少阴了,叫少阴伤寒。怎么办?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就是一方面用麻黄来发散寒邪,一方面用附子温理少阴阳气,驱邪培本,两方面来治,才能取得效果。所以说经络学说是脏腑学说的一个必然的辅助理论。

再说说《伤寒论》这部书,它分外科、内科、妇科、儿科,着重于讲理,理法方药嘛,它的理论性很高。所以张仲景书中有几个重点要掌握的,一个是辨证论治。学《伤寒论》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伤寒论》?除了辨证论治,还有没有了呢?到这儿就停止了吗?不知道的话,就困难了。这第二个就是辨证知机。辨证论治是讲处百病的,很多疾病,我凭辨证论治就能治好。辨证知机,通过辨证知道病机。机者,事物之先兆也,是事物刚发生,表露在外有那么一点痕迹,这一点情况抓住了,我就知道它如何如何。辨证知机者,决死生也。当大夫看病,不能忙活了半天的辨证论治,刚一出门病人就死了,那是你这大夫没医术。为什么张仲景《伤寒论》序开头就说:"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张仲景就是告诉你《伤寒论》不完全是讲辨证论治的,那辨证知机也是奥妙的,现在不研究这个行吗?好,辨证论治是讲六经的,辨证知机是讲五脏的,记住了,这是口传。见什么证,见什么脉,然后按五行生克之理,琢磨这病有没有危险,什么时候会出现危险。一次有一个姓郑的人,儿子出麻疹转成肺炎了,叫我去看。我到那一看,这孩子喘得厉害,见绝证了,所以我拿了包就走。姓郑的出来问我用什么药治,我说不用用药了,危险就在眼前。什么样子呢?这孩子喘如鱼口不能闭,肺气绝也,五脏里的肺,所以决死生。治伤寒杂病,辨证知机在于五脏,辨证论治在于六经,这要分开了。所以在《伤寒论》里要学辨证知机,就得看他的平脉篇、辨脉篇。春脉弦,如果不弦了,没有胃气了,就危险了。

《伤寒论》是一部上知天、下知地,无所不包的伟大著作,能小中见大,所以我写文章,对张仲景的《伤寒论》有那么一句话:"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宝王刹就是佛庙,出现在毛端上,小中有大。他这种境界怎么达到的呢?他用的是经络学说。经络的功用是能产生联系,经络之间互相联系,你连着我,我连着你,连成一片,连成一体。手太阴下络大肠,就联系到大肠。总而言之,五脏六腑由经络来联系,这样,看来孤立的事物就成了有机的客观实体,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上临床,就看见有这样的情况,西医没有办法治的病都来看中医,中医就有办法。现代医学、X光、验血,找不出原因,最后找老中医,就能给他治好,因为老中医的联系性广泛,能找出原因。一个人咳嗽,什么法子也治不好,查结核,没有,什么也查不出来,为什么还咳?找中医大夫看,木火刑金,你老爱生气,以后不生气了,病就好了。用海蛤壳20克,青黛10克,泡水喝了就好了。怎么现代医学没研究到海蛤壳能治木火刑金呢?这些道理就是中医的特长。现在,我也带博士生,整天在实验室里研究小耗子,打一针然后得出结论,当然这也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但怎么不能好好把木火刑金研究研究,看它是什么道理。同学们,张仲景他必然得用经络学说,不用经络学说有些问题就不好解释了。什么叫整体观,什么叫辩证法,张仲景他的药本来治阳证的,一下子变成阴证了,尤其是《伤寒论》的三十条:"伤寒脉浮缓,小便利,桂枝汤发汗,得之便觉咽中干,烦躁,吐逆,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重与芍药甘草汤。"那病机变化之快,治疗方法之多,不用经络学说的广泛归纳是不行的。同时《伤寒论》是以六经为体,八纲为用,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的变化二分法,二分法就是由阴阳而来的。阴阳就六经中分阴阳,三阴经,三阳经,一些基础知识都来自经络学说。要是《伤寒论》"六经非经"了,这些道理怎么交代呢?

所以总的来说,我们不能像日本人,在古籍上他们得出结论说《伤寒论》是实践医学。日本朋友对《伤寒论》很推崇,对《黄帝内经》却不重视,说《内经》是思辩,是花言巧语,没什么实际作用。我去日本讲学,他们说《内经》不如张仲景的药方,看病治病,百发百中,《内经》中的经络是哲学的东西,是"思辩",可是他们就不知道这里面有很多是医学的根本。中国重视《内经》,而日本只重视《伤寒论》,这也是一个特点。


从运气学说的角度论伤寒论中的六经



昔人有言:不懂十二经络,举手动口便错,不懂五运六气,检遍方书何济唐宗海在其伤寒论浅注补正序里说:窃见中国,皆今人不及古人,西洋则今人更胜古人,制作之巧,格致之精,实为中国所不及,则其医学亦当高出于中国,乃于医院药房留心咨访,求其论证,考其方书器具则精妙无比,治法则颟顸异常,始知尚形迹而略气化,凡五运六气之神妙,西医概未能晓于中医.


以上两例说明了运气学说的重要性,甚至是它在中医中的重要性既然它是如此的重要,又为何不被重视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 时代背景

自从进入科学化时代,凡有关五行以及气化方面的学说一概被视为迷信不加以探讨,不作深入研究.不知科学发展的规律是先提假设,再做实验,再得到结论,奉为定律现在只要随便翻开一本伤寒论著作,在一开头谈六经时就先否定气化学说的准确性,虽然避免大家走入玄之又玄的巫医,亦塞断后学从五运六气

启悟之路

二 现代的迷失与误解

中医是说理的,理通则物明,若不掌握源头,成千成万的方书,各有悟处,若不知其从何而悟,只懂依样画壶芦,亦是禅宗所说的野狐禅,,难怪近代有废医存药之见

五运者即是五行运,即金水木火土

六气者即是风 寒 热 湿 火 燥

陈修园说:六气之本标中气不明,不可以读伤寒论

所以我们只谈六气这个部份

那么什么是六气的本呢?

本就是指六种天上的气

没错,我想聪明的各位已经知道是哪六种了

就是风气 寒气 热气 湿气 火气 燥气



那什么是标呢

就是伤寒论讲的六经啦

分别是 太阳 少阳 阳明 太阴 少阴 厥阴



那什么是中气呢

中气就是指互为表里的阴与阳

如和太阴相对的是阳明

厥阴相对的是少阳

少阴相对的是太阳

彼此互为对方的中气



接下来我们要把标和本搭配起来

为了让各位好背我再用一次上面的图



太阴(湿)土相对的是阳明(燥)金

厥阴(风)木相对的是少阳相(火)

少阴(热)气相对的是太阳(寒)水



所以陈修园才说太阳为寒水之经

这样只要熟悉上面的表,陈修园就会允许你读伤寒论了

请大家把它记起来吧





接下来补充一下中西结合的概念

在近代黄竹斋的<伤寒杂病论会通>里讲到

太阳是身体表部躯壳的术语

阳明是躯壳之内,水谷道路,始于口而终于二阴,六府部位的术语

少阳是躯壳之内,肠胃之外,五脏膜原,三焦部位的术语

太阴是荣养系统之术语,其气则荣卫,津液 其质则肌肉 脂膏

皆其所属

少阴是血脉循环系统之术语,五脏皆其机官,经络毛脉皆其所属

厥阴是精神系统之术语,脑髓是其中枢, 志意是其妙用,而主宰

全体知觉运动之机官

这样全身都讲到了,以后如果知道是西医的啥病,也可以在六经中

找到其归属,当然运用之妙,存乎各人



至于开 阖 枢

不知道大家把表背熟了没,再用一次

太阴(湿)土 主开 相对的是阳明(燥)金 主阖

厥阴(风)木 主阖 相对的是少阳相(火) 主枢

少阴(热)气 主枢 相对的是太阳(寒)水 主开



至于为何会是这样就请大家自己想了

因为开阖枢的运用不是很大 只是顺便一提



不知道学到这里大家还有兴趣往下学吗?

如果觉得够了就不要往下看了

因为刘老(刘渡舟)说下面的不是绝对的

运用要看个人

内经的至真要大论说:气有从本者,有从标本者,有不从标本者

再用一次图 配属分别为下

里 太阴(湿)土 从本 表 相对的是阳明(燥)金 从乎中

厥阴(风)木 从乎中 相对的是少阳相(火) 从本

少阴(热)气 从本从标 相对的是太阳(寒)水 从本从标



其中的从乎中 ,指的是要看其表里相对的配属

也就是说,治厥阴病要注意到少阳

治阳明病要注意到太阴



其实也就是说,要注意相互间的关系

<灵枢>卫气篇说:能知六经之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

六经辨证中大家可以看到也有五行在里面

六经不只是单纯的配属十二经络

其额外的含意要大家多运用与思索才会有所得

希望大家除了脏府辨证外还能多揣摩六经辨证

若要深入研究请参考
2011-07-01 13:09 10楼
六经辨证实即八纲辨证--胡稀恕

第1条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注解:太阳病,即表阳证,它是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的证侯为特征的,既是说,无论什么病,若见有以上一系列的证侯者,既可确断为太阳病。
按:这里应当注意到,太阳病的提纲是以临床证侯为据,不是以经络走向、分布为据,更与肺主之表无关。
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注解:阳明病,即里阳证。胃家实,指病邪充实与肠胃之里,按之硬满而有抵抗和压痛的意思。胃家实为阳明病的特征,故凡病胃家实者,即可确诊为阳明病。
按:阳明病也是以证候为提纲,不是以经络为提纲。更突出的是,提纲强调胃家实,而脏腑经络的阳明病要包括胃家虚、胃家实等。
第263条少阳病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注解:少阳病,即半表半里的阳证,它上以口苦、咽干、目眩等一系列证候为特征的,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诊为少阳病。
按:口苦、咽干、目眩,可是肝胆病的部分症状,但做为半表半里阳证,它有广泛的概括意义,咽炎、肺炎、肠胃炎等急慢性病常出现此类证侯。
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注解:太阴病,即里阴证。它是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一系列的证侯为特征的,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太阴病。此腹满为虚满,与阳明病的胃家实满有别,若误为实满而下之,则必致胸下结硬之变。
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注解:少阴病,即表阴证。这是对照太阳病说的,意思是说,若太阳病而脉微细,并其人但欲寐者,即可确断为少阴病。
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注解:厥阴病,即半表半里阴证。它是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等一系列特征的,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厥阴病。半表半里证不可下,尤其是阴证更不可下,若不慎而误下之,则必致下利不止之祸。
2011-07-01 13:09 11楼
伤寒论》与经络 刘渡舟
李笑宇同学搞的刊物和“沙龙”是很好的,一个青年学子能够在学术上瞪起眼睛,能够努力,能够奋斗,这种精神是可贵的。青年是什么?是热血!有这样一股热血,他就能奋斗,他就能前进,他就能破除困难,赢得胜利,所以我很器重他,也很器重诸位同学,我看到了中医的曙光!中医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怎么现在才看到曙光呢?这是由于现在的中医有一点问题,这也是在前进中的一些问题。所以中医的东山再起、兴旺发达是件不容易的事,需要依赖中医界的青年们、朋友们的共同努力,否则,中医就要萎缩了,不仅得不到发展,甚至还有被淘汰的危险。我研究了同学们的一些意见,关于《伤寒论》的经络大家有些问题。到底经络是有还是没有啊?现在学术界有争论,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也有的公然写文章叫《六经非经论》,认为六经是有的,但不是经络。同学们想让我给说一说,所以我今天主要讲经络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经络的问题,不是《伤寒论》单有的问题,那是中医的基础理论,学内科的要学经络,学外科的要学经络,学妇科的要学经络,学儿科的也要学经络。我十几岁作学徒,跟着老师学医,老师开头就给我们讲经络,他说这就是基础。所以说经络并不是《伤寒论》所独有的,凡是学中医的,为了给以后的学术打下很好的基础,首先得先学好经络。“手太阴肺中焦生,下络大肠出贲门,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就得背这个、念这个。如果有人提出来经络学说在中医上没有实用意义,可以叫它退出了,那就不只《伤寒论》的经络方面给废除了,所有的中医学基础都给废除了,这个关系是很大的。《内经》中有脏腑经络,讲脏腑就得讲经络,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观,都得用经络学说加以说明。如果把经络给废了,“六经非经”了,那中医的理论——中医的整体观,一分为二、分阴分阳的辨证法,六经为体、八纲为用,体用的关系,不就都废了吗?我曾经写过一篇有关经络的文章,在中医学院发表了,无形之中就出现了对立面,有一些议论,说我凭老资格。经络是有的!不光因为我是搞伤寒的,那是中国医药学的基础理论,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伤寒论》也是中医学,当然就得取法于经络学说了,怎么能说是“六经非经”呢?好,一句话把所有中医的基础理论、脏腑经络都给废掉了,那将来脏腑还能建立关系吗?脏腑得有经络,没有经络,脏腑就是死东西了,有经络才能活呀!要懂得这个道理,就得要求对中医有所体会,得有点入木三分的功夫,才能知道它的利害关系。否则的话,思想简单,图省事,认为经络就这么一条线,解剖学也看不出来,从哪儿到哪儿谁知道,他也不往细里去研究,就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这是不行的!“医之始,本岐黄”,脏腑经络是基础,你不是要学中医吗,就得学这个,不学这个怎么叫中医?同学们可能要问我了,刘老您这话说得太武断了,那还非学不可?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临床上来了病人叫你看,要辨证,辨证里头就有经络辨证,要是没有经络了,怎么去辨?有一年我去大同,正值暑假,住在宾馆里,他那儿管后勤的部长姓张,听说是北京中医学院来了老教授,就找我来看病了。我一见他就觉得纳闷:这位张部长穿着老式的凉鞋,可前边一大条都被剪掉了,露出个大趾在外面,通红锃亮,又不敢碰,很疼。他说:“您看我连凉鞋都不敢穿了,疼得厉害。西医叫它丹毒,越到晚上疼得越厉害。”我一看,大脚趾,正是大敦穴。号号脉吧,脉弦而滑,弦为肝脉,滑是热象。大、浮、数、滑主阳,阳主热。大趾上有三根毛,是大敦穴的位置, “厥阴足脉肝所终,大趾之端毛际丛”。那地方有毛,古人就看出来了,还看清了有三根,你说古人的眼睛是不是比咱们看得都清楚,咱们还天天戴着眼镜,看东西都看不清。我就给他开了个方,龙胆泻肝汤加上十四克地丁、十四克公英,“湿热毒火,首遇肝经”。张部长问我:“刘老,这到底是什么病,是丹毒吗?”我说: “这叫‘大趾发’。大趾,就是大脚趾,发呢,你看你这个又红又肿,发了” 。七付龙胆泻肝汤,他晚上就能睡觉了,不疼了。你说这经络在临床是不是管用啊。龙胆泻肝汤加公英、地丁,清热解毒,肝经的火毒一清,不就见好了吗?再说一个例子,是后背疼、脖子疼的。在临床,现在这种病很多,尤其是妇女,脖子疼,来医院一看就是颈椎病,治又治不好。这个病,我们用《伤寒论》太阳经病来辨证。“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就指出了“头项强痛”了。那么足太阳膀胱经它走在什么地方呢?脖子。所以古人注解《伤寒论》说:“项,为太阳之专位;头,为三阳之通位。”头痛有少阳病因、阳明病因、太阳病因,所以头是“通位”。脖子痛,这个就是太阳经的病,所以是“专位”。该怎么办呢?我想大家都知道,有汗的用桂枝加葛根汤,无汗的用桂枝加麻黄加葛根汤。葛根是治脖子疼的神药,很有效,一吃就好。记住,这是指中央一带,脖子甚至到后背都管用。但是,如果你说后背、脖子疼,两边到肩胛也疼,这样再用以前的方子就不管用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侧属少阳。太阳行于后,阳明行于前,少阳行于侧,要用小柴胡汤。跟我实习的学生知道,我治后背和肩胛痛,好用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加上桂枝、白芍,吃了就好。你看怪不怪,加上柴胡就管两肩,不加就不行,这就是经络,经络辨证嘛,没有这个怎么行呢?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位妇女来看病,一来就见她满脸的怨气:“我都吃了那么多药了,怎么就不见好呢?我不怕花钱,您给我弄点好药。”她得的就是西医说的三叉神经痛,也不是多么重,可怎么也治不好。病人来找我,我说:“你说一说到底怎么个疼法?”她就说后头痛、偏头痛,到肩膀头儿再往下一点,就是耳角的上面一点往下来,这里痛。我一看,就用基础医学和经络学说辨证,这叫三阳经结气。脉象浮弦,稍微有点滑,我就给这个病人开了柴葛解肌汤,柴胡、葛根,还有点羌活、防风,三经风邪一起治,“柴葛解肌三阳病,头痛发热还不眠”。吃了药,病就减轻了,女同志也破涕为笑:“老大夫,我就吃您的药见效,不疼了。”所以说学经络这个事儿,不是一个一般的问题,可以说是中医学的一个伟大的组成部分。我带研究生的时候,有人腿疼来看病,我给他辨证,首先要辨经络,不辨经络怎么能下药开方呢?一条腿有左侧、右侧、前方、后方,有阴经、阳经,就要用经络给划一划。这人腿疼,晚上疼得都哭,我就问他:“你把腿搁在凳子上,给我指一指哪个地方疼啊?”他说就是大腿外侧。外侧都属阳,内侧都属阴。外侧少阳经痛,我说:“你这里面经脉不通”,“足脉少阳胆之经,始从两目锐眦生,抵头循角下耳后,脑空风池次第行”,正好行于大腿外侧。疼是因为少阳经的气火、相火被风寒凝滞了。然后我就给他开了张药方,有双花、陈皮、赤芍、穿山甲,吃了就好了。这些例子多了,不可胜数,所以我跟同学们说这个道理,经络学说是中医伟大的组成部分,有了经络学说,脏腑学说就活了,要不,脏腑怎么结合呢?太阳膀胱经,肾与膀胱相表里,它是一个表一个里,一阴一阳,它们是怎么结合的呢?我们说是有机的结合,不是生搬硬套的结合,也不是强加的结合,是内在的、有机的结合,这个有机结合就是经络。足太阳膀胱经到肾,肾的经络到膀胱,所以它们才能结合。气是相通的,肾与膀胱相表里,要没有经络学说了,把它一脚踢到门外,那肾与膀胱怎么办呢?怎么结合呢?为什么膀胱病变成少阴病了呢?为什么肾病可以出现膀胱病呢?没有经络了,就没有了一个传导的、联系的、互为影响的、物质的东西,那就不是中医的理论了。你看太阳病变有很多,用栀子豉汤、四逆汤来治,用热药来治,因为他已经发现了太阳与少阴的理论,实在太阳,虚在少阴,肾阳不足出现了少阴证。在临床上,给老年人、体虚的人看病,头疼、发热,体温三十九摄氏度,这时病在太阳,浑身疼,得按阳经来治,肯定好。感冒头疼,脉不浮了,变迟了,总想睡觉,打不起精神来,一摸,手脚发凉,这是病由太阳转入少阴了,叫少阴伤寒。怎么办?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就是一方面用麻黄来发散寒邪,一方面用附子温理少阴阳气,驱邪培本,两方面来治,才能取得效果。所以说经络学说是脏腑学说的一个必然的辅助理论。再说说《伤寒论》这部书,它分外科、内科、妇科、儿科,着重于讲理,理法方药嘛,它的理论性很高。所以张仲景书中有几个重点要掌握的,一个是辨证论治。学《伤寒论》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伤寒论》?除了辨证论治,还有没有了呢?到这儿就停止了吗?不知道的话,就困难了。这第二个就是辨证知机。辨证论治是讲处百病的,很多疾病,我凭辨证论治就能治好。辨证知机,通过辨证知道病机。机者,事物之先兆也,是事物刚发生,表露在外有那么一点痕迹,这一点情况抓住了,我就知道它如何如何。辨证知机者,决死生也。当大夫看病,不能忙活了半天的辨证论治,刚一出门病人就死了,那是你这大夫没医术。为什么张仲景《伤寒论》序开头就说:“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张仲景就是告诉你《伤寒论》不完全是讲辨证论治的,那辨证知机也是奥妙的,现在不研究这个行吗?好,辨证论治是讲六经的,辨证知机是讲五脏的,记住了,这是口传。见什么证,见什么脉,然后按五行生克之理,琢磨这病有没有危险,什么时候会出现危险。一次有一个姓郑的人,儿子出麻疹转成肺炎了,叫我去看。我到那一看,这孩子喘得厉害,见绝证了,所以我拿了包就走。姓郑的出来问我用什么药治,我说不用用药了,危险就在眼前。什么样子呢?这孩子喘如鱼口不能闭,肺气绝也,五脏里的肺,所以决死生。治伤寒杂病,辨证知机在于五脏,辨证论治在于六经,这要分开了。所以在《伤寒论》里要学辨证知机,就得看他的平脉篇、辨脉篇。春脉弦,如果不弦了,没有胃气了,就危险了。《伤寒论》是一部上知天、下知地,无所不包的伟大著作,能小中见大,所以我写文章,对张仲景的《伤寒论》有那么一句话“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宝王刹就是佛庙,出现在毛端上,小中有大。他这种境界怎么达到的呢?他用的是经络学说。经络的功用是能产生联系,经络之间互相联系,你连着我,我连着你,连成一片,连成一体。手太阴下络大肠,就联系到大肠。总而言之,五脏六腑由经络来联系,这样,看来孤立的事物就成了有机的客观实体,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上临床,就看见有这样的情况,西医没有办法治的病都来看中医,中医就有办法。现代医学、X光、验血,找不出原因,最后找老中医,就能给他治好,因为老中医的联系性广泛,能找出原因。一个人咳嗽,什么法子也治不好,查结核,没有,什么也查不出来,为什么还咳?找中医大夫看,木火刑金,你老爱生气,以后不生气了,病就好了。用海蛤壳20克,青黛10克,泡水喝了就好了。怎么现代医学没研究到海蛤壳能治木火刑金呢?这些道理就是中医的特长。现在,我也带博士生,整天在实验室里研究小耗子,打一针然后得出结论,当然这也是一种科学的方法,但怎么不能好好把木火刑金研究研究,看它是什么道理。同学们,张仲景他必然得用经络学说,不用经络学说有些问题就不好解释了。什么叫整体观,什么叫辩证法,张仲景他的药本来治阳证的,一下子变成阴证了,尤其是《伤寒论》的三十条:“伤寒脉浮缓,小便利,桂枝汤发汗,得之便觉咽中干,烦躁,吐逆,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重与芍药甘草汤。”那病机变化之快,治疗方法之多,不用经络学说的广泛归纳是不行的。同时《伤寒论》是以六经为体,八纲为用,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的变化二分法,二分法就是由阴阳而来的。阴阳就六经中分阴阳,三阴经,三阳经,一些基础知识都来自经络学说。要是《伤寒论》“六经非经”了,这些道理怎么交代呢?所以总的来说,我们不能像日本人,在古籍上他们得出结论说《伤寒论》是实践医学。日本朋友对《伤寒论》很推崇,对《黄帝内经》却不重视,说《内经》是思辩,是花言巧语,没什么实际作用。我去日本讲学,他们说《内经》不如张仲景的药方,看病治病,百发百中,《内经》中的经络是哲学的东西,是“思辩”,可是他们就不知道这里面有很多是医学的根本。中国重视《内经》,而日本只重视《伤寒论》,这也是一个特点。快毕业了,要走上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为病人看病的道路,就得做到心平。虚心从临床学习,从病人学习,从治疗的疗效学习。关于中医固有的这些东西可以改革,可以废弃,不要固步自封,不敢越雷池一步,但是我们的传统医学,我们的祖先,我们的文化留下来的这些东西是伟大的宝库,不要随随便便就扬弃了,这不是科学的态度,应当很好地研究、琢磨。历史的价值、科学的价值,不要轻而易举地否定它,这都是几千年日积月累下来的东西,怎能一下就否定了呢?中医要改革要创新这都对,医学不论国籍,只要对人类有好处就是好的,但是要小心,要谨慎,要研究个明白,然后才有发言权。“六经非经”这种话带来的后果是不可收拾的!要继承,好的东西要继承,要化继承为发扬,既有继承又有发扬,使学术总能有强烈的生命力前进。祝大家毕业后在医学战线上有所建树,在中医学术上有所创新,也祝愿你们身体健康!(根据刘渡舟老师与“学士沙龙”成员座谈录音整理)/(原载《中医之魂》第2期) 原文发表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士沙龙
⬅ 医宗金鉴 医方集解 千金要方 金匮要略 古方集锦 老茶馆 请各位推荐本内经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