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医针灸医师现状

2009-06-01 16:28 楼主
台湾针灸研究起步于70年代,以科技界、医学界为主要研究力量,并于1972年提出“以传统针灸为基础,佐以现代医学之技术及学理,观察针灸对治疗疾病、镇痛、麻醉的临床实效,并探讨其机理,生化反应,进而找出其作用的机转”的研究目标。 仅短短几年,台湾针灸就迅速从临床研究转向基础研究为重点,着重于应用现代医学知识探讨针灸治病的真蒂。他们应用解剖方法、神经生理方法,以宏观、层次、断面等各侧面对穴位进行分析。在经穴实质的研究方面提出“穴树”说,发现人体经穴下,除血管与神经交合的束状组织外,还包含由这个束状组织向皮下延伸出去的各组织机构,其状似树叉,穴树又分深、浅两种;分别按病人性别、身高、体重,以电脑断层扫描背部,进行统计分析,寻找不同体型病人各穴位得气的安全深度;在探讨针灸止痛机理方面,提出外治止痛与神经系统功能、经络的作用有关等理论,并进一步探讨针刺的“强弱关系”、“先入为主”、“占位优势”等对止痛产生的实质性影响。针灸界还应用“案值仪”等作为中医研究气血的工具,以“秦”作为人体能量,即中医气血的测量单位;在针灸器材上推广“无菌包装用后即弃针灸针”;同时还推出“针灸处方的西化模式”。该模式根据病人的病因、病机、体质和病情,结合经穴的功能和配伍原理,用一种简便的公式经电脑处理,开出病人针灸主穴、配穴的处方。
台湾针灸研究目前已迈向针灸与物理能量观念结合的生物能医学期,发展生物能诊疗观念。针灸界认为,应当树立当代针灸医生的新形象,提出当代针灸医生必须具备对人体构造、生理以及物理、化学、检验等新观念、新知识,才能揭示针灸的机理,实现针灸现代化的认知。
台湾中医人才产生有2条渠道,一是中国医药学院培养的学生;一是通过检定考试和特种考试选拔的中医人才。
中医师特种考试类似大陆的自学考制。通过特种考试者产生的中医师程度参差不齐,大学学历仅占极少数,大部份是专科、中专、乃至高中、小学的毕业程度。这一部份人,必须再接受1年零6个月的训练,包括基础训练和临床训练。基础训练内容有:基础医学(含生理学、病理学)、新医学(含各种检验报告的判读)、公共卫生及有关医疗法规等,为时6个月;临床训练则以临床治疗为重点(含一般训练及分科训练),为时1年。上述2项训练期满,才能由卫生署核发中医师执照。
为提高中医师对现代医学的认知,1979年台湾卫生署与中国医药学院合办“中医师现代医学进修班”,对志愿进修的中医师给予3~5个月现代基础医学教育,介绍现代医药新观念、新知识与新技术,学习使用现代仪器,提高医疗技术。
1987年台湾卫生署下大决心,决定轮训60岁以下所有在职中医师,公布了“中医师进修草案”。规定训练经费由卫生署提供,进修时间为430学时,授课内容为:现代基础医学课程220课时、中医药210课时。参加轮训的在职中医师分别在周六、周日上课。该计划的实施将台湾中医界整体水平提高了一个层次。

转自针灸中国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蒙医正骨术 老茶馆 木馒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