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阳明胃腑寒证方

书名 所属卷 阅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伤寒论方解 5111


    四逆汤(方见前)。
    脉迟为寒,脉浮为虚,外热内寒,故下利清谷。宜四逆汤以补虚温寒也。
    吴茱萸汤(方见前)。
    食谷欲呕,属于阳明胃寒,吴茱萸汤以温胃寒。得吴茱萸汤,呕反增剧,此属于上焦有热,不止胃寒而已也。
    茵陈蒿汤(方见前)。
    但头汗而身无汗,此热也。小便不利,渴而能饮,此湿也。湿热凝冱,瘀热在里,身必发黄,故宜茵陈蒿汤,以清下瘀热也。阳明阳旺,则病燥而小便多,阳明阳虚,则病湿而小便不利。湿者,太阴之气也。
    栀子豉汤(方见前)。
    心中懊憹,饥不欲食,瘀热在胸也。头有汗,他处无汗,热越于上,宜栀子清热,香豉去瘀。此病见于阳明病下之后,可见阳明之阳虚。阳虚湿起,阳又化热也。
    小柴胡汤(方见前)。
    胸胁满,少阳经不舒也。宜小柴胡汤以解少阳经。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津液不下,故不大便,少阳经郁,故胁满而呕。舌上白苔,胆胃俱逆。故均宜小柴胡以解少阳之经也。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小柴胡之妙也。
    


⬅ 【下篇】 厥阴肝脏热证方 📃目 录 【下篇】少阳胆经坏病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