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310味药材
🌿泽芬 ➡ (白芷的别名)
  • 本品为伞型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ex Hoffm.) Benth. et Hook.f.或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 Hoffm.) Benth.et Hook.f. var.formosana(Boiss.)Shan et Yuan 的干燥根。夏、秋间叶黄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
  •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春蓼 ➡ (马蓼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桃叶蓼的全草。
  • 发汗除湿;消食;杀虫。主风寒感冒;风寒湿痹;伤食泄泻及肠道寄生虫病
  •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全草
🌿迭罗黄 ➡ (旋复花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旋复花、线叶旋复花或大花旋复花等的头状花序。夏、秋采摘即将开放的花序,晒干。
  • 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大腹水肿。①《本经》:"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②《别录》:"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蔑,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③《药性论》:"主肋胁气,下寒热水肿,主治膀胱宿水,去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④《日华子本草》,:"明目,治头风,通血脉。"⑤《汤液本草》:"发汗吐下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宜此。"⑥《滇南本草》:"祛头目诸风寒邪,止太阳、阳明头疼,行阳明乳汁不通。(治)乳岩、乳痈、红肿疼痛、暴赤火眼、目疾疼痛、祛风明目、隐涩羞明怕日,伤风寒热咳嗽、老痰如胶,走经络,止面寒腹疼,利小便,治单腹胀,风火牙根肿痛。"⑦《医学入门》:"逐水,消痰,止呕噎。"⑧《南京民间药草》:"花和苗,祛湿、拔毒、消肿,煎水洗患处。"
  • 心经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小肠经
🌿抱冬电 ➡ (薇籽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散薇籽的根、皮或叶。全年可采。
  • 解毒驱虫,接骨,散瘀消肿。治跌打损伤,骨折,蛔虫症,黄疸型肝炎。
  • 大肠经 肝经 胆经 根茎
🌿女萎
  • 毛茛科铁丝莲属植物女萎Clematis apiifolia DC.,以根、茎藤或全株入药。秋季采收,扎成小把,晒干。
  • 消炎消肿,利尿通乳。用于肠炎,痢疾,甲状腺肿大,风湿关节疼痛,尿路感染,乳汁不下。
  • 脾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水红花 ➡ (水蓼的别名)
  • 为蓼科植物水蓼的全草。秋季开花时采收,晒干。
  • 化湿,行滞,祛风,消肿。治痧秽腹痛,吐泻转筋,泄泻,痢疾,风湿,脚气,痈肿,疥癣,跌打损伤。①《别录):"寥叶,归舌,除大小肠邪气,利中益志。"②《唐本草》:"主被蛇伤,捣敷之;绞汁服,止蛇毒入腹心闷;水煮渍脚捋之,消脚气肿。"③《本草拾遗》:"蓼叶,主痃癖,每日取一握煮服之;又霍乱传筋,多取煮汤及热捋脚;叶捣敷狐刺疮;亦主小儿头疮。"④《纲目》:"杀虫。"⑤《本草求原》:"洗湿热癍癞,擦癣。"⑥《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损伤,通筋骨。"⑦《岭南采药录》:"敷跌打,洗疮疥,止痒消肿。"⑧《重庆草药》:"治巴骨流痰,跌打损伤。"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利湿消滞,杀虫止痒。治菌痢,肠炎,风湿痛,皮肤湿疹。"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解毒,利尿,行气,止痢。"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全草
🌿山藿香
  • 为唇形科植物山藿香的全草。7~8月采收。
  • 凉血散瘀,消肿解毒。治吐血,肠风下血,跌打损伤,痈肿,痔疮,流火。①《生草药性备要》:"凉血,解热毒,去瘀生新,理压伤,敷痔疮,治蛇咬,消肠风下血,煲肉食;洗白泡烂疮,消乳痈。"②《广东中药》Ⅱ:"散瘀,止血,凉血。治肺费吐血,跌打损伤,利小便。"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疗疮疖肿。"④《福建中草药》:"活血行气,消肿解毒。"
  • 大肠经 肺经 全草
🌿柳蓼 ➡ (水蓼的别名)
  • 为蓼科植物水蓼的全草。秋季开花时采收,晒干。
  • 化湿,行滞,祛风,消肿。治痧秽腹痛,吐泻转筋,泄泻,痢疾,风湿,脚气,痈肿,疥癣,跌打损伤。①《别录):"寥叶,归舌,除大小肠邪气,利中益志。"②《唐本草》:"主被蛇伤,捣敷之;绞汁服,止蛇毒入腹心闷;水煮渍脚捋之,消脚气肿。"③《本草拾遗》:"蓼叶,主痃癖,每日取一握煮服之;又霍乱传筋,多取煮汤及热捋脚;叶捣敷狐刺疮;亦主小儿头疮。"④《纲目》:"杀虫。"⑤《本草求原》:"洗湿热癍癞,擦癣。"⑥《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损伤,通筋骨。"⑦《岭南采药录》:"敷跌打,洗疮疥,止痒消肿。"⑧《重庆草药》:"治巴骨流痰,跌打损伤。"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利湿消滞,杀虫止痒。治菌痢,肠炎,风湿痛,皮肤湿疹。"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解毒,利尿,行气,止痢。"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全草
🌿万经棵 ➡ (照山白的别名)
  • 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小花杜鹃Rhododendron micranthum Turcz.,以枝叶入药。夏秋采收,晒干。
  • 祛风通络,调经止痛,化痰止咳。用于慢性气管炎,风湿痹痛,腰痛,痛经,产后关节痛。
  • 心经 大肠经 肺经 茎木
🌿国马 ➡ (槟榔的别名)
  •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 Areca catechu L. 的干燥成熟种子。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 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用于绦虫、蛔虫、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 胃经 大肠经 果实种子
🌿皂角核 ➡ (皂荚子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皂荚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取种子晒干。防虫蛀。
  • 润燥通便,祛风消肿。治大便爆结,肠风下血,下痢里急后重,疝气,瘰疬,肿毒,疮癣。①《本草图经》:"核中白肉,入治肺药。又炮核取中黄心,嚼饵之,治膈痰吞酸。"②李杲:"和血润肠。"③《纲目》:"治风热大肠虚秘,瘰疬、肿毒、疮癣。"④《本草崇原》:"治疝气并睾丸肿痛。"⑤《医林纂要》:"杀疳虫。"⑥《本草求原》:"疏风热,去麻痹。"
  • 大肠经 肺经 果实种子
🌿野薤 ➡ (薤白的别名)
  •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ge.或薤Allium chinensis G. Don的干燥鳞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烫透,晒干。
  •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用于胸痹疼痛,痰饮咳喘,泄痢后重。
  •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竹叶椒
  • 芸香科花椒属植物竹叶椒Zanthoxylum armatum DC.[Z. alatum Roxb., Z. planispinum Sieb. et Zucc.],以根、树皮、叶、果实及种子入药。全年采根、树皮,秋季采果,夏季采叶,鲜用或晒干。
  • 温中理气,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根、果:胃腹冷痛,胃肠功能紊乱,蛔虫病腹痛,感冒头痛,风寒咳喘,风湿关节痛,毒蛇咬伤;叶:外用治跌打肿痛,痈肿疮毒,皮肤瘙痒。
  •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果实种子
🌿滴滴金 ➡ (旋复花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旋复花、线叶旋复花或大花旋复花等的头状花序。夏、秋采摘即将开放的花序,晒干。
  • 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大腹水肿。①《本经》:"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②《别录》:"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蔑,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③《药性论》:"主肋胁气,下寒热水肿,主治膀胱宿水,去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④《日华子本草》,:"明目,治头风,通血脉。"⑤《汤液本草》:"发汗吐下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宜此。"⑥《滇南本草》:"祛头目诸风寒邪,止太阳、阳明头疼,行阳明乳汁不通。(治)乳岩、乳痈、红肿疼痛、暴赤火眼、目疾疼痛、祛风明目、隐涩羞明怕日,伤风寒热咳嗽、老痰如胶,走经络,止面寒腹疼,利小便,治单腹胀,风火牙根肿痛。"⑦《医学入门》:"逐水,消痰,止呕噎。"⑧《南京民间药草》:"花和苗,祛湿、拔毒、消肿,煎水洗患处。"
  • 心经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小肠经
🌿窃衣
  • 伞形科窃衣属植物窃衣Torilis japonica (Houtt.) DC. [Torilis anthriscus (L.) Gmel.],以果实入药。秋季果实成熟时采集,去杂质。
  • 活血消肿,收敛杀虫。用于慢性腹泻,蛔虫病;外用治痈疮溃疡久不收口,阴道滴虫。
  • 脾经 大肠经 果实种子
🌿四棱猪屎豆 ➡ (化金丹的别名)
  • 豆科四棱猪屎豆Crotalaria tetragona Roxb.,以全草入药。
  • 化滞,止痛。主治腹痛。
  • 胃经 大肠经 小肠经 全草
🌿破子衣 ➡ (窃衣的别名)
  • 伞形科窃衣属植物窃衣Torilis japonica (Houtt.) DC. [Torilis anthriscus (L.) Gmel.],以果实入药。秋季果实成熟时采集,去杂质。
  • 活血消肿,收敛杀虫。用于慢性腹泻,蛔虫病;外用治痈疮溃疡久不收口,阴道滴虫。
  • 脾经 大肠经 果实种子
🌿青白苏 ➡ (荠薴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荠薴的茎、叶。
  • 利水消肿;和胃制酸。主腹水水肿;泄泻;胃酸过多;虫积腹痛;痔疮肿痛
  • 胃经 大肠经 茎木
🌿鸡栖子 ➡ (皂荚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热时采摘,晒干。
  • 祛风痰,除湿毒,杀虫。治中风口眼歪斜,头风头痛,咳嗽痰喘,肠风便血,下痢噤口,痈肿便毒,疮癣疥癞。《本草图经》:"疏风气。"
  • 大肠经 肺经 果实种子
🌿土牡丹花 ➡ (紫杜鹃的别名)
  • 为杜鹃花科植物广东紫花杜鹃的花、叶和嫩枝或根皮。
  • 镇咳,祛痰。治慢性气管炎。①《广西药植名录》:"根皮:清凉解热,散瘀。"②《广西植物名录》:"根皮:止咳祛痰。治慢性气管炎。"
  •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