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274味药材
🌿匹鸟 ➡ (鸳鸯的别名)
  • 雁行目鸭科鸳鸯Aix galericulata (L.),以肉入药。
  • 清热解毒。主治瘘疮,疥癣,血痔。
  • 大肠经 其他部位
🌿马蓼
  •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桃叶蓼的全草。
  • 发汗除湿;消食;杀虫。主风寒感冒;风寒湿痹;伤食泄泻及肠道寄生虫病
  •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全草
🌿檵花叶 ➡ (檵花叶的别名)
  • 为金缕梅科植物檵花的叶或茎叶。
  • 清热止泻,活血止血。治暑热泻痢,扭闪伤筋,创伤出血,目痛,喉痛。①《植物名实图考》:"捣烂敷刀刺伤,能止血。"②《福建民间草药》:"舒筋活血,解热止泻。治肚痛,闪筋,水泻,胼胝,外伤出血。"③《湖南药物志》:"治中暑,喉痛,风热目痛。"
  •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茎木
🌿焦槟榔
  • 本品为槟榔的炮制加工品。
  • 消食导滞。用于食积不消,泻痢后重。
  • 胃经 大肠经 其他部位
🌿土白头翁 ➡ (大火草根的别名)
  • 为毛茛科植物大火草的根。春季或秋季挖取根,去净茎叶,晒干。
  • 化痰,散瘀,截疟,杀虫。治疮疖痈肿,顽癣,秃疮,疟疾,痢疾,劳伤咳喘,小儿疳疾,跌打损伤。①《重庆草药》:"化痰,止咳,除毒。治痰饮咳嗽,气喘,痒子。"②《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排脓生肌,消肿散瘀,消食化积,截疟,杀虫。治各种顽癣,秃疮,疮疖痈肿,无名肿毒,疟疾,痢疾,小儿疳积,跌打损伤。"
  •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五木香 ➡ (木香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 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须根,切段,大的再纵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
  •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胆经 三焦经 根茎
🌿邓木鸟 ➡ (鸳鸯的别名)
  • 雁行目鸭科鸳鸯Aix galericulata (L.),以肉入药。
  • 清热解毒。主治瘘疮,疥癣,血痔。
  • 大肠经 其他部位
🌿鸡心槟榔 ➡ (槟榔的别名)
  •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 Areca catechu L. 的干燥成熟种子。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 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用于绦虫、蛔虫、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 胃经 大肠经 果实种子
🌿尖槟 ➡ (槟榔的别名)
  •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 Areca catechu L. 的干燥成熟种子。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 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用于绦虫、蛔虫、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 胃经 大肠经 果实种子
🌿血人参 ➡ (雪人参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茸毛木蓝的根。
  • 补虚,活血,固脱。治崩漏,久痢,跌打,风湿,溃疡久不收口①《贵州民间方药集》:"补虚弱开力,肾亏,阴虚。"②《负州民间药物》:"滋阴、补肾,调经,活血。"③《云南中草药》:"活血止痛,舒筋活络。治崩漏,跌打,风湿,肝硬化,疳积,痢疾。"
  • 大肠经 肾经 肝经 根茎
🌿黄麻根
  • 为椴树科植物黄麻的根。
  • ①《现代实用中药》:"利尿,治膀胱结石。"②《陆川本草》:"治腹泻,痢疾。"
  • 大肠经 膀胱经 根茎
🌿黄橘皮 ➡ (橘皮的别名)
  • 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10月以后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晒干。
  • 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亦解鱼、蟹毒。①《本经》:"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②《别录》:"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停水、五琳,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③《药性论》:"治胸膈间气,开胃,主气痢,消痰涎,治上气咳嗽。"④《本草拾遗》:"去气,调中。"⑤《日华子本草》:"消痰止嗽,破症瘕痃癣。"⑥《医学启源》:"去胸中寒邪,破滞气,益脾胃。"⑦《纲目》:"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痎疟,大肠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⑧《随息居饮食谱》:"解鱼、蟹毒。治噫噎,胀闷,疳疟。泻痢,便秘,脚气。"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算盘子根
  • 为大戟科植物算盘子的根,秋季采。
  • 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治痢疾,疟疾,黄疸,白浊,劳伤咳嗽,风湿痹痛,崩漏,带下,喉痛,牙痛,痈肿,瘰疬,跌打损伤。①《植物名实图考》:"利湿,破血。"②《草木便方》:"清肺热,利咽喉,消积,解毒,散疡核,治牙痛、腰痛。"③《福建民间草药》:"散瘀活血,涩肠益气。治疟疾,喉塞,喉痛,睾丸偏坠,跌打损伤作痛。"④《贵州民间药物》:"补虚,治劳伤,止咳,调经,止痢。"
  •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川木香
  • 本品为菊科植物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 (Franch.) Ling或灰毛川木香Vladimiria souliei (Franch.) Ling var. cinerea Ling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泥沙及根头上的胶状物,干燥。
  • 行气止痛。用于脘腹胀痛,肠鸣腹泻,里急后重,两胁不舒,肝胆疼痛。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胆经 根茎
🌿垂丝卫矛
  • 为卫矛科植物垂丝卫矛的茎皮或根。全年可采。
  • 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痢疾初起,骨折损伤,关节酸痛,阴囊湿痒。"②安徽《单方草药选编》:"活血行瘀,通经逐水。治跌打损伤瘀滞作痛,妇女感寒经闭腹痛,腹水臌胀。"
  • 心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乌泡 ➡ (黄锁梅根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栽秧泡的根。秋、冬采挖,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 通络,消肿,止泻。治筋骨疼痛,痿软麻木,扁桃体炎,肿毒,黄疸型肝炎,细菌性痢疾。①《滇南本草》:"走经络。治筋骨疼痛,痿软麻木,日久赤白痢,休息痢。"②《云南中草药》:"止痢,解毒,消肿。治痢疾,扁桃腺炎,无名肿毒。"③《云南中草药选》:"消肿止痛,收敛止泻。治牙痛,咽喉痛,筋骨酸痛,月经不调,细菌性痢疾,黄疸型肝炎,烫、烧伤。"
  •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木蜡树 ➡ (乌桕的别名)
  •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乌桕属植物乌桕Sapium sebiferum (L.)Roxb.,以根皮、树皮、叶入药。根皮及树皮四季可采,切片晒干;叶多鲜用。
  • 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伤;外用治疔疮,鸡眼,乳腺炎,跌打损伤,湿疹,皮炎。
  •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水葵花 ➡ (旋复花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旋复花、线叶旋复花或大花旋复花等的头状花序。夏、秋采摘即将开放的花序,晒干。
  • 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大腹水肿。①《本经》:"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②《别录》:"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蔑,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③《药性论》:"主肋胁气,下寒热水肿,主治膀胱宿水,去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④《日华子本草》,:"明目,治头风,通血脉。"⑤《汤液本草》:"发汗吐下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宜此。"⑥《滇南本草》:"祛头目诸风寒邪,止太阳、阳明头疼,行阳明乳汁不通。(治)乳岩、乳痈、红肿疼痛、暴赤火眼、目疾疼痛、祛风明目、隐涩羞明怕日,伤风寒热咳嗽、老痰如胶,走经络,止面寒腹疼,利小便,治单腹胀,风火牙根肿痛。"⑦《医学入门》:"逐水,消痰,止呕噎。"⑧《南京民间药草》:"花和苗,祛湿、拔毒、消肿,煎水洗患处。"
  • 心经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小肠经
🌿金刚树 ➡ (火秧竻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金刚纂的茎。全年可采。
  • 消肿,通便,杀虫.治臌胀,急性胃肠炎,肿毒,疥癞。①《生草药性备要》:"治无名肿毒,大疮,(火秧竻)割开两边,用火焙热贴之。"②《本草求原》:"其汁胶治大小便闭,调白蜜服。二便通,即食精肉汤以解其毒。"③《岭南采药录》:"杀虫,蚀腐肉,凡患牛程蹇捣敷之。"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去湿热,消肿拔毒。治急性胃肠炎,恶疮痈肿,疥癣,皮肤病。"
  • 心经 大肠经 茎木
🌿木落子 ➡ (杏仁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等味苦的干燥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及核壳,取种仁,晾干。置阴凉干燥处,防虫蛀。
  • 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①《本经》:"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②《本草经集注》:"解锡、胡粉毒。"③《别录》:"主惊痫,心下烦热,风气去来,时行头痛,解肌,消心下急,杀狗毒。"④《药性论》:"治腹痹不通,发汗,主温病。治心下急满痛,除心腹烦闷,疗肺气咳嗽,上气喘促。入天门冬煎,润心肺。可和酪作汤,益润声气。宿即动冷气。"⑤崔禹锡《食经》:"理风噤及言吮不开。"⑥《医学启源》:"除肺中燥,治风燥在于胸膈。《主治秘诀》云,润肺气,消食,升滞气。"⑦《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润肺,润肠胃,消面粉积,下气,治疳虫。"⑧《纲目》:"杀虫,治诸疮疥,消肿,去头面诸风气鼓疱。"
  •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果实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