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482味药材
🌿荈 ➡ (茶叶的别名)
  • 为山茶科植物茶的芽叶。茶树通常种植三年以上即可采叶。以清明前后枝端初发嫩叶时,采摘其嫩芽最佳(清明前采摘者称"明前",谷雨前采摘者称"雨前")。此后约一个月,第二次采收其成长之嫩叶,再一月第三次采收。亦有在立秋后第四次采收者,惟采摘时间愈迟,品质愈次。鲜叶采集后,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精制等加工过程,则为成品"绿茶"。若鲜叶经过萎雕、揉捻、发酵、干燥、精制等加工过程,则为成品"红茶"。本品宜密藏于干燥处,以防发霉变质。
  • 清头目,除烦渴,化痰,消食,利尿,解毒。治头痛,目昏,多睡善寐,心烦口渴,食积痰滞,疟,痢。①《本草经集注》:"(主)好眠。"②《千金·食治》:"令人有力,悦志。"③《唐本草》:"主瘘疮,利小便,去淡(痰)热渴。主下气,消宿食。"④《食疗本草》:"利大肠,去热,解痰。"⑤《本草拾遗》:"破热气,除瘴气。"⑥《本草别说》:"治伤暑,合醋治泄泻甚效。"⑦张洁古:"清头目。"⑧《汤液本草》:"治中风昏愤,多睡不醒。"⑨《日用本草》:"除烦止渴,解腻清神。""炒煎饮,治热毒赤白痢;同芎藭、葱白煎饮,止头痛。"⑩《纲目》:"浓煎,吐风热痰涎。"⑾《本草通玄》:"解炙煿毒、酒毒。。⑿《随息居饮食谱》:"清心神,凉肝胆,涤热,肃肺胃。"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茎木
🌿小红米果根 ➡ (对节树根的别名)
  • 为马鞭草科植物红紫珠的根。秋季采挖。
  • 清热,止血。治月经不凋,吐血,尿血,痔疮出血。
  • 脾经 肝经 根茎
🌿龙舌草 ➡ (旋鸡尾的别名)
  • 为水龙骨科植物江南星蕨的全草或带根全草。全年可采。
  • 清热凉血,通淋,解毒。治热淋,崩带,吐血,衄血,热痢,痔血,肺痈,痨咳,瘰疬,疮肿。①《草木便方》:"解毒,消热,凉血,通淋。涂肿毒、发背,消结核。"②《天宝本草》:"治淋症,赤白带下。"③《四川中药志》:"治五淋带下,头项瘰疬,崩症,红痢及阳毒未溃等症。"④《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肺病吐血。"⑤《泉州本草》:"调气理血,清肺热,泻心火,凉血,镇咳止呕,止痛。治肺痨,肺痈,热毒下痢。"⑥《广西药植名录》:"杀虫。治蛇伤。"⑦《四川常用中草药》:"治胃痛。"
  • 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温菘 ➡ (莱菔的别名)
  • 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新鲜根。冬季挖取鲜根,去茎叶,洗净。
  • 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治食积胀满,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偏正头痛。①《别录》:"主利五脏,益气。"②《唐本草》:"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气,消谷,去痰癖;生捣汁服,主消渴。"③孟诜:"甚利关节,除五脏中风,练五脏中恶气。"④《四声本草》:"凡人饮食过度,生嚼咽之便消,亦主肺嗽吐血。"⑤《食性本草》:"行风气,去邪热气。""花:明目。"⑥《日华子本草》:"能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温中,补不足,治劳瘦咳嗽,和羊肉、鲫鱼煮食之。"⑦《日用本草》:"宽胸膈,利大小便。熟食之,化痰消谷;生啖之,止渴宽中。"⑧汪颖《食物本草》:"生捣服,治噤口痢。"⑨《本草会编》:"杀鱼腥气,治豆腐积。"⑩《纲目》:"主吞酸,化积滞,解酒毒,散瘀血,甚效。末服治五淋;丸服治白浊;煎汤洗脚气;饮汁治下痢及失音,并烟熏欲死;生捣涂打扑、汤火伤。"⑾《本草求真》:"解附子毒。"⑿《随息居饮食谱》:"治咳嗽失音,咽喉诸病;解煤毒、茄子毒。熟者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御风寒,已带浊,泽胎养血。"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野藕 ➡ (龙骨莲的别名)
  • 为睡莲科植物龙骨莲的根茎。全年可采。
  • 治痨伤虚损,有滋补清热之功。
  • 脾经 根茎 茎木
🌿鸡虱子草 ➡ (辟汗草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草木犀的全草。花期收割全草,阴干。
  • 清热,解毒,化湿,杀虫。治暑热胸闷,疟疾,痢疾,淋病,皮肤疮疡。①《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杀虫,利小便。治皮肤疮,风丹,赤白痢,淋病。"②《上海常用中草药》:"和中,健胃,化湿。治暑湿胸闷,口腻,口臭,头胀。头痛。"③《陕西中草药》:"清热敢毒,止痢,截疟,健胃,化湿。治痢疾,疟疾,口臭,头痛。"
  • 胃经 脾经 肝经 全草
🌿萝瓝 ➡ (莱菔的别名)
  • 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新鲜根。冬季挖取鲜根,去茎叶,洗净。
  • 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治食积胀满,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偏正头痛。①《别录》:"主利五脏,益气。"②《唐本草》:"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气,消谷,去痰癖;生捣汁服,主消渴。"③孟诜:"甚利关节,除五脏中风,练五脏中恶气。"④《四声本草》:"凡人饮食过度,生嚼咽之便消,亦主肺嗽吐血。"⑤《食性本草》:"行风气,去邪热气。""花:明目。"⑥《日华子本草》:"能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温中,补不足,治劳瘦咳嗽,和羊肉、鲫鱼煮食之。"⑦《日用本草》:"宽胸膈,利大小便。熟食之,化痰消谷;生啖之,止渴宽中。"⑧汪颖《食物本草》:"生捣服,治噤口痢。"⑨《本草会编》:"杀鱼腥气,治豆腐积。"⑩《纲目》:"主吞酸,化积滞,解酒毒,散瘀血,甚效。末服治五淋;丸服治白浊;煎汤洗脚气;饮汁治下痢及失音,并烟熏欲死;生捣涂打扑、汤火伤。"⑾《本草求真》:"解附子毒。"⑿《随息居饮食谱》:"治咳嗽失音,咽喉诸病;解煤毒、茄子毒。熟者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御风寒,已带浊,泽胎养血。"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牙格达 ➡ (沙枣的别名)
  • 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以果实,树皮入药。树皮四季可才剥,刮去外层老皮,剥取内皮,晒干备用。果实在秋末冬初成熟时采摘晒干。
  • 树皮:清热凉血,收敛止痛。用于慢性气管炎,胃痛,肠炎,白带;外用治烧烫伤,止血。果实:健脾止泻。用于消化不良。
  • 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母猪花头 ➡ (小叶蛇总管的别名)
  • 为唇形科植物香茶菜的全草。花开时割取地上部分,干燥即成。或临时采用新鲜品。
  • 《广西中药志》:"清热,散血,消肿,解蛇、虫毒。治跌打瘀积,毒蛇咬伤。"
  • 心经 脾经 肝经 茎木 全草
🌿紫花菘 ➡ (莱菔的别名)
  • 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新鲜根。冬季挖取鲜根,去茎叶,洗净。
  • 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治食积胀满,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偏正头痛。①《别录》:"主利五脏,益气。"②《唐本草》:"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气,消谷,去痰癖;生捣汁服,主消渴。"③孟诜:"甚利关节,除五脏中风,练五脏中恶气。"④《四声本草》:"凡人饮食过度,生嚼咽之便消,亦主肺嗽吐血。"⑤《食性本草》:"行风气,去邪热气。""花:明目。"⑥《日华子本草》:"能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温中,补不足,治劳瘦咳嗽,和羊肉、鲫鱼煮食之。"⑦《日用本草》:"宽胸膈,利大小便。熟食之,化痰消谷;生啖之,止渴宽中。"⑧汪颖《食物本草》:"生捣服,治噤口痢。"⑨《本草会编》:"杀鱼腥气,治豆腐积。"⑩《纲目》:"主吞酸,化积滞,解酒毒,散瘀血,甚效。末服治五淋;丸服治白浊;煎汤洗脚气;饮汁治下痢及失音,并烟熏欲死;生捣涂打扑、汤火伤。"⑾《本草求真》:"解附子毒。"⑿《随息居饮食谱》:"治咳嗽失音,咽喉诸病;解煤毒、茄子毒。熟者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御风寒,已带浊,泽胎养血。"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鲜大青 ➡ (土大黄的别名)
  • 为蓼科酸模属植物土大黄Rumex madaio Makino[R. daiwoo Makino],以根和叶入药。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叶随用随采。
  • 清热解毒,止血,祛瘀,通便,杀虫。用于肺脓疡,肺结核咯血,衄血,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便秘;外用治跌打损伤,烧烫伤,痈疖肿毒,流行性腮腺炎,疥疮,湿疹,皮炎。
  •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细叶青蒿 ➡ (茵陈蒿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幼嫩茎叶。春季幼苗高约三寸时采收,除去杂质,去净泥土,晒干。
  • 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配栀子、大黄治阳黄;配附子、干姜治阴黄。①《本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②《别录》:"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③《本草拾遗》:"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用之。"④《日华子本草》:"治天行时疾,热狂,头痛头旋,风眼痛,瘴疟,女人症瘕,并内损乏绝。"⑤《本草蒙筌》:"行滞,止痛,宽膈,化痰。"⑥《医学入门》:"消遍身疮疥。"⑦《医林纂要》:"坚肾,燥脾湿,去郁,解热。"⑧《本草再新》:"泻火,平肝,化痰,止咳发汗,利湿,消肿,疗疮火诸毒。"
  • 脾经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茎木
🌿猴子七 ➡ (蝎子七的别名)
  • 为蓼科植物珠芽蓼和圆穗蓼的根茎。夏秋采挖,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 止血,活血,止泻。治吐血,衄血,血崩,白带,痢疾,跌打损伤。①《陕西中草药》:"收敛,止血,止带。治痢疾,腹泻,肠风下血,崩漏,白带,吐血,外伤出血。"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跌损红肿,血瘀疼痛,捣烂敷患部。"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根茎 茎木
🌿菔萩 ➡ (辟汗草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草木犀的全草。花期收割全草,阴干。
  • 清热,解毒,化湿,杀虫。治暑热胸闷,疟疾,痢疾,淋病,皮肤疮疡。①《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杀虫,利小便。治皮肤疮,风丹,赤白痢,淋病。"②《上海常用中草药》:"和中,健胃,化湿。治暑湿胸闷,口腻,口臭,头胀。头痛。"③《陕西中草药》:"清热敢毒,止痢,截疟,健胃,化湿。治痢疾,疟疾,口臭,头痛。"
  • 胃经 脾经 肝经 全草
🌿大叶金星 ➡ (旋鸡尾的别名)
  • 为水龙骨科植物江南星蕨的全草或带根全草。全年可采。
  • 清热凉血,通淋,解毒。治热淋,崩带,吐血,衄血,热痢,痔血,肺痈,痨咳,瘰疬,疮肿。①《草木便方》:"解毒,消热,凉血,通淋。涂肿毒、发背,消结核。"②《天宝本草》:"治淋症,赤白带下。"③《四川中药志》:"治五淋带下,头项瘰疬,崩症,红痢及阳毒未溃等症。"④《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肺病吐血。"⑤《泉州本草》:"调气理血,清肺热,泻心火,凉血,镇咳止呕,止痛。治肺痨,肺痈,热毒下痢。"⑥《广西药植名录》:"杀虫。治蛇伤。"⑦《四川常用中草药》:"治胃痛。"
  • 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铁马莲 ➡ (马鞭草的别名)
  • 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6~8月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 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症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
  • 脾经 肝经 茎木
🌿藤桐 ➡ (木鳖子的别名)
  •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木鳖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Spreng. 的干燥成熟种子。冬季采收成熟果实,剖开,晒至半干,除去果肉,取出种子,干燥。
  • 散结消肿,攻毒疗疮。用于疮疡肿毒,乳痈,瘰疠,痔漏,干癣,秃疮。
  • 胃经 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钓杆柴
  • 为蔷薇科植物中华绣线梅的根。秋季采收。
  • 利水除湿,清热止血,治水肿,咳血。
  • 脾经 肺经 膀胱经 根茎
🌿狗牙草 ➡ (马鞭草的别名)
  • 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6~8月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 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症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
  • 脾经 肝经 茎木
🌿石龙刍根
  • 为灯心草科植物石龙刍的根茎。全年可采。
  • 《陆川本草》:"行气,止痛,利水,清凉解毒。治衄血,热郁气胀,腹痛,小便不利。"
  • 心经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