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1676味药材
🌿白糖 ➡ (白沙糖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茎汁,经精制而成的乳白色结晶体。
  • 润肺,生津。治肺燥咳嗽,口干燥渴,中虚脘痛。①《唐本草》:"主心腹热胀,口干渴。"②孟诜:"治目中热膜,明目。"③《纲目》:"润心肺燥热,治嗽消痰,解酒和中,助脾气,缓肝气。"
  • 脾经 茎木
🌿干草 ➡ (独脚柑的别名)
  • 为玄参科植物独脚金的全草。夏、秋采集,洗净,晒干。
  • 清肝,健脾,消食,杀虫。治小儿伤食,疳积,黄肿,夜盲。
  • 胃经 脾经 肝经 全草
🌿花生 ➡ (落花生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秋末挖取果实,剥去果壳,取种子晒干,俗称"花生米"。
  • 润肺,和胃。治燥咳,反胃,脚气,乳妇奶少。①《滇南本草》:"盐水煮食治肺痨,炒用燥火行血,治一切腹内冷积肚疼。"②《滇南本草图说》:"补中益气,盐水煮食养肺。"③《本草备要》:"补脾润肺。"④《医林纂要》:"和脾,醒酒,托痘毒。"⑤《药性考》:"生研用下痰,炒熟用开胃醒脾,滑肠,干咳者宜餐,滋燥润火。"⑥《纲目拾遗》:"多食治反胃。"⑦《现代实用中药》:"治脚气及妇人乳汁缺乏。"
  • 脾经 肺经 果实种子
🌿荸荠
  • 莎草科荸荠属植物荸荠Eleocharis dulcis (Burm. f.) Trin. ex Henschel[E. tuberosa Roem et Schudt.; E. plantaginea R. Brown.],以球茎及地上部分入药。秋末割取地上部分,晒干;球茎可新鲜采用。
  • 球茎:清热止渴,利湿化痰,降血压。用于热病伤津烦渴,咽喉肿痛,口腔炎,湿热黄疸,高血压病,小便不利,麻疹,肺热咳嗽,硅肺,痔疮出血。地上全草:清热利尿。用于呃逆,小便不利。
  •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茎木
🌿萝卜 ➡ (莱菔的别名)
  • 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新鲜根。冬季挖取鲜根,去茎叶,洗净。
  • 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治食积胀满,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偏正头痛。①《别录》:"主利五脏,益气。"②《唐本草》:"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气,消谷,去痰癖;生捣汁服,主消渴。"③孟诜:"甚利关节,除五脏中风,练五脏中恶气。"④《四声本草》:"凡人饮食过度,生嚼咽之便消,亦主肺嗽吐血。"⑤《食性本草》:"行风气,去邪热气。""花:明目。"⑥《日华子本草》:"能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温中,补不足,治劳瘦咳嗽,和羊肉、鲫鱼煮食之。"⑦《日用本草》:"宽胸膈,利大小便。熟食之,化痰消谷;生啖之,止渴宽中。"⑧汪颖《食物本草》:"生捣服,治噤口痢。"⑨《本草会编》:"杀鱼腥气,治豆腐积。"⑩《纲目》:"主吞酸,化积滞,解酒毒,散瘀血,甚效。末服治五淋;丸服治白浊;煎汤洗脚气;饮汁治下痢及失音,并烟熏欲死;生捣涂打扑、汤火伤。"⑾《本草求真》:"解附子毒。"⑿《随息居饮食谱》:"治咳嗽失音,咽喉诸病;解煤毒、茄子毒。熟者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御风寒,已带浊,泽胎养血。"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人参果 ➡ (蕨麻的别名)
  • 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 L.,以块根入药。夏季采挖,洗净晒干。
  • 补气血,健脾胃,生津止渴,利湿。用于病后贫血,营养不良,脾虚腹泻,风湿痹痛。
  • 胃经 脾经 根茎
🌿赤芍 ➡ (赤芍药的别名)
  •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野生种)、草芍药、川赤芍等的根。秋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支根,洗净泥土,晒至半干时,按大小分别捆把,再晒至足干。四川地区也有刮去粗皮后再晒干者。
  • 行瘀,止痛,凉血,消肿。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④《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⑤《开宝本草》:"别本注云,利小便,下气。"⑥《滇南本草》:"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散血块,止腹痛,退血热,攻痈疮,治疥癞。"⑦《药品化义》:"泻肝火。"
  • 心经 脾经 肝经 小肠经 根茎 茎木
🌿刀鱼 ➡ (鲚鱼的别名)
  • 为鳀科动物鲚鱼的肉。
  • ①《纲目》:"鲊,贴痔瘘。"②《本草求原》:"贴败疽痔漏。"③《随息居饮食谱》:"补气。"
  • 脾经 动物
🌿山参 ➡ (人参的别名)
  •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 A. Mey.的干燥根。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多于秋季采挖,洗净;园参经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山参经晒干,称“生晒山参”;经水烫,浸糖后干燥,称“白糖参”;蒸熟后晒干或烘干,称“红参”。
  •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 心经 脾经 肺经 根茎
🌿四叶草
  • 为茜草科植物四叶葎或细四叶葎的全草。夏季花期采收,晒干或鲜用。
  • 清热,利尿,解毒,消肿。治尿路感染,赤白带下,痢疾,痈肿,跌打损伤。①《江西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通利小便。"②苏医《中草药手册》:"利尿消肿,抗癌。治尿路感染,赤白带下,子宫颈糜烂,化脓性炎症,并治脑脊髓膜炎,脓毒性败血症,痈疽,毒蛇咬伤,皮肤疮毒水肿,癌肿。"
  • 脾经 肝经 全草
🌿炙甘草
  • 本品为甘草的炮制加工品。
  • 补脾和胃,益气复脉。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其他部位
🌿鲢鱼
  • 为鲤科动物鲢鱼的肉。
  • ①《纲目》:"温中益气。"②《随息居饮食谱》:"暖胃,补气,泽肤。"
  • 脾经 肺经 动物
🌿鹅肉
  • 为鸭科动物鹅的肉。
  • 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治虚羸,消渴。①《别录》:"利五脏。"②《本草拾遗》:"主消渴,煮鹅汁钦之。"③《日华子本草》:"白鹅:解五脏热,止渴。苍鹅:发疮脓。"④《随息居饮食谱》:"补虚益气,暖胃生津。性与葛根相似,能解铅毒。"
  • 脾经 肺经 肝经 动物
🌿红萝卜 ➡ (胡萝卜的别名)
  • 为伞形科植物胡萝卜的根。冬季采挖根部,除去茎叶、须根,洗净。
  • 健脾,化滞。治消化不良,久痢,咳嗽。①《日用本草》:"宽中下气,散胃中邪滞。"②《纲目》:"下气补中,利胸膈肠胃,安五脏,令人健食。"③《医林纂要》:"润肾命,壮元阳,暖下部,除寒湿。"④《岭南采药录》:"凡出麻痘,始终以此煎水饮,能消热解毒,鲜用及晒干用均可。"⑤《现代实用中药》:"治久痢。"
  • 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银杏叶 ➡ (白果叶的别名)
  • 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叶片。
  • 益心敛肺,化湿止泻。治胸闷心痛,心悸怔忡,痰喘咳嗽,泻痢,白带。①《品汇精要》:"为末和面作饼,煨熟食之,止泻痢。"②《中药志》:"敛肺气,平喘咳,止带浊。治痰喘咳嗽,白带白浊。"③苏医《中草药手册》:"治象皮腿。"
  • 心经 脾经 肺经
🌿云母
  • 为硅酸盐类矿物白云母。采得后洗净泥土,除去杂石。
  • 纳气坠痰,止血敛疮。治虚喘,眩晕,惊悸,癫痫,寒疟,久痢,金创出血,痈疽疮毒。①《本经》:"主身皮死肌,中风寒热,如在车船上,除邪气,安五脏,益子精,明目。"②《别录》:"下气坚肌,续绝补中,疗五劳七伤,虚损少气,止痢。"③《药性论》:"主下痢肠澼,补肾冷。"④《本草衍义》:"合云母膏,治一切痈疽毒疮等。"⑤《医林纂要》:"补肺下气,坚固肌理,去热解毒。"⑥《国药的药理学》:"为利尿消毒药,治淋疾及妇人带下。又治慢性肠炎、小儿下痢、猩红热等。外用治火伤、刀伤、湿疹等糜烂症。"⑦《药材学》:"镇怯,治心悸。"
  • 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矿物
🌿映山红 ➡ (杜鹃花的别名)
  • 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花或果实。4~5月盛开时采收,晒干。
  • 和血,调经,祛风湿。治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①《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崩症,去风寒,和血。"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月经不调,止红崩;浸酒内服,可治风湿。果实止伤痛。"③《四川中药志》:"治腹痛下痢,痔出血及内伤咳嗽。"
  • 脾经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山药
  •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用硫黄熏后,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用硫黄熏后,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
  •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 脾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豆腐皮
  • 为豆腐浆煮沸后,浆面所凝结之薄膜。
  • ①《医林纂要》:"清肺热,止咳,消痰。"②《纲目拾遗》:"养胃,滑胎,解毒。"
  • 胃经 脾经 肺经 其他部位
🌿蜂蜜
  • 本品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 Apis ceran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nnaeus所酿的蜜。春至秋季采收,滤过。
  • 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用于脘腹虚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外治疮疡不敛,水火烫伤。
  •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其他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