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599味药材
🌿红糖 ➡ (赤沙糖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茎汁,经炼制而成的赤色结晶体。
  • 补中缓肝,活血和瘀。治产后恶露不行,口干呕哕,虚羸血痢。①《唐本草》:"功体与石蜜同,而冷利过之。"②《食疗本草》:"主心热口干。"③《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杀虫,解酒毒。"④《本草衍义》:"治心肺大肠热。今医家治暴热,多以此物为先导。"⑤《纲目》:"和中助脾,缓肝气。"⑥《本经逢原》:"熬焦,治产妇败血冲心,及虚羸老弱血痢不可攻者。"⑦《本草从新》:"补,和中和血,功用与白者相仿而稍逊。和血则紫者为优。"⑧《医林纂要》:"暖胃,补脾,缓肝,去瘀,活血,润肠。"⑨《随息居饮食谱》:"散寒活血,舒筋止痛。"
  •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茎木
🌿马蹄 ➡ (荸荠的别名)
  • 莎草科荸荠属植物荸荠Eleocharis dulcis (Burm. f.) Trin. ex Henschel[E. tuberosa Roem et Schudt.; E. plantaginea R. Brown.],以球茎及地上部分入药。秋末割取地上部分,晒干;球茎可新鲜采用。
  • 球茎:清热止渴,利湿化痰,降血压。用于热病伤津烦渴,咽喉肿痛,口腔炎,湿热黄疸,高血压病,小便不利,麻疹,肺热咳嗽,硅肺,痔疮出血。地上全草:清热利尿。用于呃逆,小便不利。
  •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茎木
🌿杨梅
  • 为杨梅科杨梅属植物杨梅Myrica rubra (Lour.)Sieb. et Zucc.,以根、树皮及果实入药。根及茎皮全年可采,去粗皮切片晒干备用。果夏季成熟时采,鲜用,干用或盐渍备用。
  • 根、树皮:散瘀止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痢疾,胃、十二指肠溃疡,牙痛;外用治创伤出血,烧烫伤。果:生津止渴。用于口干,食欲不振。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葛根
  • 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葛藤习称“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黄熏后,稍干,截段或再纵切两半,干燥。
  • 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
  • 胃经 脾经 根茎 茎木
🌿屏风 ➡ (防风的别名)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 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 脾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白术
  • 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 胃经 脾经 根茎 茎木
🌿黄精
  •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的干燥根茎。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干燥。
  • 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
  • 脾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荞麦
  • 蓼科荞麦属植物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F. sagittatum Gilib; Polygonum fagopyrum L.],以种子、茎、叶入药。秋季采收,晒干。
  • 茎叶:降压,止血。适用于高血压,毛细血管脆弱性出血,防治中风,视网膜出血,肺出血。种子:健胃,收敛。用于止虚汗。炒香研末,外用收敛止汗,消炎。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茎木 果实种子
🌿马先 ➡ (茵陈蒿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幼嫩茎叶。春季幼苗高约三寸时采收,除去杂质,去净泥土,晒干。
  • 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配栀子、大黄治阳黄;配附子、干姜治阴黄。①《本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②《别录》:"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③《本草拾遗》:"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用之。"④《日华子本草》:"治天行时疾,热狂,头痛头旋,风眼痛,瘴疟,女人症瘕,并内损乏绝。"⑤《本草蒙筌》:"行滞,止痛,宽膈,化痰。"⑥《医学入门》:"消遍身疮疥。"⑦《医林纂要》:"坚肾,燥脾湿,去郁,解热。"⑧《本草再新》:"泻火,平肝,化痰,止咳发汗,利湿,消肿,疗疮火诸毒。"
  • 脾经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茎木
🌿藿香
  • 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全草。广藿香于6~7月间生长繁茂时采收,海南地区每年收2次,第1次在5~6月,第2次在9~10月,除去须根、泥土,晒2~3天,堆放,闷2天后再晒,再闷,如此堆晒至干为止。藿香第1次在6~7月开花时采收,第2次在10月。采后晒干或阴干。单用老茎者,药材名"藿梗"。
  • 快气,和中,辟秽,祛湿。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②《本草图经》:"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③《珍珠囊》:"补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霍乱。"④《汤液本草》:"温中快气。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⑤《本草述》:"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治外感寒邪,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滞,山岚瘴气,不伏水土,寒热作疟等症。"⑥《本草再新》:"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治呕吐霍乱,疟,痢,疮疥。梗:可治喉痹,化痰、止咳嗽。"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山精 ➡ (白术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 胃经 脾经 根茎 茎木
🌿节节高 ➡ (黄精的别名)
  •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的干燥根茎。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干燥。
  • 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
  • 脾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常思 ➡ (苍耳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苍耳的茎叶。夏季割取全草,去泥晒干。
  • 祛风散热,解毒杀虫。治头风,头晕,湿痹拘挛,目赤、目翳,风癞,疔肿,热毒疮疡,皮肤瘙痒。①《别录》:"治膝痛,溪毒。"②《药性论》:"主肝家热,明目。"③《唐本草》:"主大风,癫痫,头风,湿痹,毒在骨髓,除诸毒螫,杀疳湿匿,主腰膝中风毒。亦主猘狗毒。"④《本草拾遗》:"叶挼安舌下,令涎出,去目黄好睡。"⑤《履巉岩本草》:"去风活血。"⑥《纲目》:"善通顶门连脑。"⑦《天宝本草》:"去风解毒。治肚大青筋,皮肤瘙痒,风湿症。"⑧《广东中药》II:"治红云血癣,痰火核,感冒,鼻渊。"
  • 脾经 肺经 肝经 茎木 全草
🌿葡萄
  • 葡萄科葡萄属植物葡萄Vitis vinifera L.,以果、根、藤入药。秋季采,晒干或鲜用。
  • 果:解表透疹,利尿,安胎。用于麻疹不透,小便不利,胎动不安。根、藤:祛风湿,利尿。用于风湿骨痛,水肿;外用治骨折。
  • 脾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黄瓜
  • 葫芦科黄瓜Cucumis sativus L.,以果、藤、叶入药。
  • 黄瓜:清热利尿。主治烦渴,小便不利;外用治烫火伤。黄瓜藤:消炎,祛痰,镇痉。治腹泻,痢疾,癫痫。黄瓜秧:治高血压。用量5~6钱。黄瓜霜:清热消肿,治扁桃体炎。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茎木
🌿稻草
  • 为禾本科植物稻的茎叶。
  • 宽中,下气,消食积。治噎膈,反胃,食滞,泄泻,腹痛,消渴,黄疸,白浊,痔疮,烫伤。①《本草拾遗》:"主黄病身作金色,煮汁浸之。"②《滇南本草》:"宽中,下气,温中,止泻,消牛马肉积宿食,小儿乳食结滞,肚腹疼痛。稻草节,走周身经络,治痰火疼痛。"③《本草再新》:"走经络,利肠分,宽中益气。"
  • 脾经 肺经 茎木
🌿茼蒿
  • 为菊科植物茼蒿的茎叶。冬、春及夏初均可采收。
  • 和脾胃,利二便,消痰饮。①《干金·食治》:"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②《日用本草》:"消水谷。"③《滇南本草》:"行肝气,治偏坠气疼,利小便。"④《得配本草》:"利肠胃,通血脉,除膈中臭气。"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肾经 茎木
🌿鱼香 ➡ (藿香的别名)
  • 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全草。广藿香于6~7月间生长繁茂时采收,海南地区每年收2次,第1次在5~6月,第2次在9~10月,除去须根、泥土,晒2~3天,堆放,闷2天后再晒,再闷,如此堆晒至干为止。藿香第1次在6~7月开花时采收,第2次在10月。采后晒干或阴干。单用老茎者,药材名"藿梗"。
  • 快气,和中,辟秽,祛湿。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②《本草图经》:"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③《珍珠囊》:"补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霍乱。"④《汤液本草》:"温中快气。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⑤《本草述》:"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治外感寒邪,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滞,山岚瘴气,不伏水土,寒热作疟等症。"⑥《本草再新》:"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治呕吐霍乱,疟,痢,疮疥。梗:可治喉痹,化痰、止咳嗽。"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青菜 ➡ (芸薹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根、茎和叶。
  • 凉血散血;解毒消肿。主血痢;丹毒;热毒疮肿;乳痈;风疹;吐血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茶叶
  • 为山茶科植物茶的芽叶。茶树通常种植三年以上即可采叶。以清明前后枝端初发嫩叶时,采摘其嫩芽最佳(清明前采摘者称"明前",谷雨前采摘者称"雨前")。此后约一个月,第二次采收其成长之嫩叶,再一月第三次采收。亦有在立秋后第四次采收者,惟采摘时间愈迟,品质愈次。鲜叶采集后,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精制等加工过程,则为成品"绿茶"。若鲜叶经过萎雕、揉捻、发酵、干燥、精制等加工过程,则为成品"红茶"。本品宜密藏于干燥处,以防发霉变质。
  • 清头目,除烦渴,化痰,消食,利尿,解毒。治头痛,目昏,多睡善寐,心烦口渴,食积痰滞,疟,痢。①《本草经集注》:"(主)好眠。"②《千金·食治》:"令人有力,悦志。"③《唐本草》:"主瘘疮,利小便,去淡(痰)热渴。主下气,消宿食。"④《食疗本草》:"利大肠,去热,解痰。"⑤《本草拾遗》:"破热气,除瘴气。"⑥《本草别说》:"治伤暑,合醋治泄泻甚效。"⑦张洁古:"清头目。"⑧《汤液本草》:"治中风昏愤,多睡不醒。"⑨《日用本草》:"除烦止渴,解腻清神。""炒煎饮,治热毒赤白痢;同芎藭、葱白煎饮,止头痛。"⑩《纲目》:"浓煎,吐风热痰涎。"⑾《本草通玄》:"解炙煿毒、酒毒。。⑿《随息居饮食谱》:"清心神,凉肝胆,涤热,肃肺胃。"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