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1590味药材
🌿月下红 ➡ (石见穿的别名)
  • 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紫参Salvia chinensia Benth.,以全草入药。开花期采割全草,晒干。
  • 清热解毒,活血镇痛。用于黄疸型肝炎,癌症,肾炎,白带,痛经,淋巴结结核,象皮病;外用治面神经麻痹,乳腺炎,疖肿。
  • 脾经 肝经 全草
🌿墨记草 ➡ (马蓼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桃叶蓼的全草。
  • 发汗除湿;消食;杀虫。主风寒感冒;风寒湿痹;伤食泄泻及肠道寄生虫病
  •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全草
🌿娃儿草 ➡ (兰花参的别名)
  • 为桔梗科植物兰花参的根或带根全草。夏季采收,晒干。
  • 补虚,解表。治虚损劳伤,咳血、衄血,自汗、盗汗,妇女白带,伤风咳嗽,胃痛,泻痢,刀伤。①《滇南本草》:"补虚损,止自汗、盗汗,又止妇人白带。""调养元气,治五劳七伤,诸虚百损,益气滋阴。"②《质问本草》:"治感冒风寒湿气,发散之品。"③《湖南药物志》:"补脾胃,益肺肾,祛痰,杀虫,止血。"④《闽东本草》:"解表清热,化痰止嗽。治风热喘嗽,咳血,衄血,小儿惊风,跌打损伤。"⑤《贵州民间药物》:"捣烂敷,治刀伤,接骨;煎水服,治胃寒痛。"
  • 心经 脾经 根茎 全草
🌿红藤菜 ➡ (落葵的别名)
  • 落葵科落葵属植物落葵Basella rubra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
  • 清热解毒,接骨止痛。用于阑尾炎,痢疾,大便秘结,膀胱炎;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烧烫伤。
  • 心经 脾经 肝经 小肠经 全草
🌿拐枣七 ➡ (楼梯草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楼梯草的全草。
  •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利水消肿;活血止痛。主赤白痢疾;高热惊风;黄疽;风湿痹痛;水肿;淋证;经闭;疮肿;痄腮;带状疱疹;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骨折
  • 脾经 大肠经 肝经 全草
🌿土蒙花 ➡ (白牛胆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全草。全年可采。
  • 祛风,利湿,行气,化滞。治风湿关节疼痛,胸膈痞闷,疟疾,痢疾,泄泻,产后感冒,肝炎,痔疮,疥癣。①《广西野生资源植物》:"治痢疾,水泻。"②《泉州本草》:"行气止痛,开胸利膈,泻肝明目,利湿消食。"③《实用中草药》:"疏风解表,祛湿利水。治产后感冒、瘀血痛,妊娠小便不通,肝炎,胃痛。消化不良,腹痛,齿漏,颈淋巴结肿。"
  •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清当归 ➡ (杏叶防风的别名)
  • 为伞形科植物杏叶防风的根或全草。夏、秋采收,除去泥杂,晒干。
  • 行气温中,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治胃痛,胸腹冷痛,风湿麻木,筋骨疼痛,跌打损伤,肿毒,瘰疬。①《滇南本草》:"温中散寒气。治九种胃气痛,胸腹寒胀气疼,寒疝偏坠,截寒热往来痰疟。"②《草木便方》:"消瘰疬,散血破症;疗蛇伤,肿毒,跌损。"③《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瘰疬,痒子,肠风下血,气痛,筋骨疼痛,风湿麻木。"④《贵阳民间药草》:"温中散寒,止痛。治中寒发痧,胃痛,腹痛。"⑤《四川中药志》:"治流痰,蛇咬伤,及凉寒咳嗽。"⑥《云南中草药》:"行气健胃,祛风除湿,解毒截疟。治消化不良,小儿惊风,预防流感。"
  •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景天三七
  • 景天科景天属植物景天三七Sedum aizoon L.或横根费菜S. kamtschaticum Fisch.,以根或全草入药。春秋采挖根部,洗净晒干。全草随用随采,或秋季采集晒干。
  • 散瘀止血,安神镇痛。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衄血,吐血,咯血,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子宫出血,心悸,烦躁失眠;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烧烫伤。
  • 心经 脾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野长生果 ➡ (辟汗草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草木犀的全草。花期收割全草,阴干。
  • 清热,解毒,化湿,杀虫。治暑热胸闷,疟疾,痢疾,淋病,皮肤疮疡。①《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杀虫,利小便。治皮肤疮,风丹,赤白痢,淋病。"②《上海常用中草药》:"和中,健胃,化湿。治暑湿胸闷,口腻,口臭,头胀。头痛。"③《陕西中草药》:"清热敢毒,止痢,截疟,健胃,化湿。治痢疾,疟疾,口臭,头痛。"
  • 胃经 脾经 肝经 全草
🌿黑叶爵床 ➡ (大驳骨的别名)
  • 为爵床科鸭嘴花属植物大驳骨Admatoda ventricosn (Wall.) Nees [Justicia ventricosa Wall.;Cendarussa ventricosa (Wall.) Nees],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
  • 活血散瘀,祛风除湿。骨折,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疼,外伤出血。
  • 脾经 肝经 全草
🌿见肿消 ➡ (五气朝阳草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水杨梅的根及全草。夏秋采集,阴干或鲜用。
  • 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治腰腿痹痛,痢疾,崩漏白带,跌打损伤,痈疽疮疡,咽痛,瘰疬。①《昆明药植调查报告》:"利尿,治疮毒。"②《陕西中草药》:"祛风除湿,散瘀消肿,消炎止痛,镇惊。治腰腿痛,跌打损伤,痢疾,崩漏,白带,小儿惊风,乳痈,咽痛,扁桃体炎,痈疽疮疡,瘰疬。"
  • 脾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马料豆 ➡ (野料豆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崂豆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打开果荚,收集种子,再晒至足干。
  • 补益肝肾,祛风解毒。治阴亏目昏,肾虚腰痛,盗汗,筋骨疼痛,产后风痉,小儿疳疾。①《本草汇言》:"解内热消渴,止阴虚盗汗。"②《本草备要》:"每晨盐水吞或盐水煮食,补肾。"③《本草经解》:"生研涂痈肿。"④《沈氏效方》:"平肝火。治疳疾,目疾。"⑤《百草镜》:"治黄白疸。"⑥《事亲述见》:"补五脏,益中,助十二经脉,调中,暖肠胃,舒筋。"⑦《纲目拾遗》:"壮筋骨,止盗汗,补肾活血,明目益精。煮汁服,解乌、附毒。"⑧《本草再新》:"健脾除风,利湿消肿。"⑨《饮片新参》:"养肺平肝,清头目。"⑩《上海常用中草药》:"平肝,明目,又有强壮作用。治头晕目花。"
  • 脾经 肾经 肺经 全草 果实种子
🌿雪荷花 ➡ (天山雪莲花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苞雪莲花的带花全株。
  • 温肾助阳,祛风胜湿,通经活血。用于风塞湿痹痛、类风湿性关节炎,小腹疼痛,月经不调。
  • 脾经 肾经 肝经 全草
🌿叶下白 ➡ (天青地白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日本鼠曲草的全草。花后采收,晒干。
  • 解表,清热,明目,利尿。治感冒,咳嗽,头痛,喉痛,目赤翳障,小便热闭,淋浊,白带,痈肿,疔疮。①《分类草药性》:"治咽喉火痛,白浊,崩带。和肝食能明目。"②《福建民间草药》:"明目益肝,利尿解热。"③《广西中药志》:"治一切眼科内外障,金疮伤口。"④《四川中药志》:"治咳嗽痰多,风寒骨节疼痛。"⑤《湖南药物志》:"治百日咳,白带。"⑥《闽东本草》:"祛风解表,化痰止咳。治伤风感冒,头痛目赤,咳嗽。"
  • 脾经 肺经 肝经 小肠经 全草
🌿小过山龙 ➡ (青竹标的别名)
  • 天南星科藤芋属植物青竹标Scindapsus officinalis Schott,以全株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
  • 清肺止咳,续筋接骨。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百日咳,心绞痛,跌打损伤,骨折,筋骨疼痛。
  • 脾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野水芹 ➡ (蒙自水芹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蒙自水芹的全草。
  • 健胃消积;清热利尿;消肿解毒。主慢性胃炎;食积胃痛;白浊;淋痛;跌打肿痛;血虚风毒
  • 胃经 脾经 膀胱经 全草
🌿白虎下须 ➡ (落葵的别名)
  • 落葵科落葵属植物落葵Basella rubra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
  • 清热解毒,接骨止痛。用于阑尾炎,痢疾,大便秘结,膀胱炎;外用治骨折,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烧烫伤。
  • 心经 脾经 肝经 小肠经 全草
🌿收鸡草 ➡ (铺地蜈蚣的别名)
  • 为石松科植物垂穗石松的全草。7~9月采收,去净泥土杂质,晒干。
  • 祛风湿,舒筋络,活血,止血。治风湿拘疼麻木,,肝炎,痢疾,风疹,赤目,吐血,衄血,便血,跌打损伤,汤、火烫伤。①《植物名实图考》:"为调和筋骨之药。小儿煎水作汤浴,不生疮毒、受湿痒。"②《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又治风湿麻木。"③《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清热,消炎祛湿。治肝炎,黄疸,痢疾。"④《陆川本草》:"清肝,明目,消炎,解毒,止血。治风火眼痛,鸡盲,鼠咬伤,吐血,衄血。"⑤《南宁市药物志》:"祛瘀生新。治妇女经闭及虚寒咳嗽,肠胃寒痛。煎水洗盗汗及荨麻疹。"⑥《江西中药》:"舒筋活络,利尿止血。内服用于风湿关节痛,风疹块,黄疽,大便下血。外用烧存性研末,治汤火伤疮。"⑦《四川中药志》:"治跌打扭伤及鸡爪风。"
  • 脾经 肾经 肝经 全草
🌿柔毛水杨梅
  • 为蔷薇科植物柔毛水杨梅的全草及根。夏、秋采集。切碎晒干。
  • 补脾肾,祛风湿,消痈肿。治腹泻,痢疾,白带,崩漏,风湿腰腿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①《云南中草药》:"健脾,补肾,解毒。治食滞腹泻,肾虚腰痛,贫血,乳腺炎,疮毒。"②《陕西中草药》:"祛风除湿,散瘀消肿,消炎止痛,镇痉,治腰腿痛,跌打损伤,乳痈,咽痛,扁桃体炎,痈疽疮疡,瘰疬,痢疾,崩漏,白带,小儿惊风。"
  • 脾经 肾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小叶辣蓼 ➡ (水蓼的别名)
  • 为蓼科植物水蓼的全草。秋季开花时采收,晒干。
  • 化湿,行滞,祛风,消肿。治痧秽腹痛,吐泻转筋,泄泻,痢疾,风湿,脚气,痈肿,疥癣,跌打损伤。①《别录):"寥叶,归舌,除大小肠邪气,利中益志。"②《唐本草》:"主被蛇伤,捣敷之;绞汁服,止蛇毒入腹心闷;水煮渍脚捋之,消脚气肿。"③《本草拾遗》:"蓼叶,主痃癖,每日取一握煮服之;又霍乱传筋,多取煮汤及热捋脚;叶捣敷狐刺疮;亦主小儿头疮。"④《纲目》:"杀虫。"⑤《本草求原》:"洗湿热癍癞,擦癣。"⑥《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损伤,通筋骨。"⑦《岭南采药录》:"敷跌打,洗疮疥,止痒消肿。"⑧《重庆草药》:"治巴骨流痰,跌打损伤。"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利湿消滞,杀虫止痒。治菌痢,肠炎,风湿痛,皮肤湿疹。"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解毒,利尿,行气,止痢。"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