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275味药材
🌿须丸 ➡ (代赭石的别名)
  • 为氧化物类矿物赤铁矿的矿石。挖出后去净泥土杂质。产山西、河北、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湖南等地。
  • 平肝镇逆,凉血止血。治噫气呕逆,噎膈反胃,哮喘,惊痫,吐血,鼻衄,肠风,痔瘘,崩漏带下。①《本经》:"主贼风蛊毒,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②《别录》:"主带下百病,产难,胞衣不出,堕胎,养血气,除五脏血脉中热,血痹,血瘀,大人小儿惊气入腹,及阴痿不起。"③《药性论》:"治女子崩中淋沥不止,疗生子不落。"④《日华子本草》:"止吐血、鼻衄,肠风痔瘘,月经不止,小儿惊痫,疳疾,反胃,止泻痢脱精,尿血遗溺,金疮长肉,安胎健脾,又治夜多小便。"⑤《本草正》:"下气降痰,清火。"⑥《长沙药解》:"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除哕噫而泄郁烦,止反胃呕吐,疗惊悸哮喘。"⑦《本草再新》:"平肝降火,治血分去瘀生新,消肿化痰,治五淋崩带,安产堕胎。"
  • 心经 胃经 肾经 肝经 三焦经 矿物
🌿白花草 ➡ (胜红蓟的别名)
  • 菊科胜红蓟属植物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 L.,以全草或叶及嫩茎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 祛风清热,止痛,止血,排石。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胃肠炎,胃痛,腹痛,崩漏,肾结石,膀胱结石;外用治湿疹,鹅口疮,痈疮肿毒,蜂窝织炎,下肢溃疡,中耳炎,外伤出血。
  • 心经 肺经 心包经 茎木 全草
🌿盘龙七 ➡ (小叶蛇总管的别名)
  • 为唇形科植物香茶菜的全草。花开时割取地上部分,干燥即成。或临时采用新鲜品。
  • 《广西中药志》:"清热,散血,消肿,解蛇、虫毒。治跌打瘀积,毒蛇咬伤。"
  • 心经 脾经 肝经 茎木 全草
🌿独脚乌桕
  • 为葡萄科植物白粉藤的根及茎藤。秋、冬采挖。
  • 清热解毒,散结,行血。治肾炎,痈疽疮疡,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①《陆川本草》:"行血破积。治跌打损伤,暗伤积血。"②《南宁市药物志》:"杀菌,埋口,生肌。治远年烂疮,久不收口。"③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散结消肿,清热止痛。治淋巴结结核,肾炎,痈疽疮疡,毒蛇咬伤。"
  • 心经 肾经 根茎 茎木
🌿猫眼草 ➡ (铁苋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的全草。5~7月间采收,除去泥土,晒干。
  • 清热,利水,杀虫,止血。治痢疾,腹泻,咳嗽吐血,便血,子宫出血,疳积,腹胀,皮炎,湿疹,创伤出血。①《植物名实图考》:"为刀创要药。"②《草木便方》:"止泻痢,治虚热,牙痛腮肿,二便热结。"③《天宝本草》:"利水通淋,走小肠。红痢用酒下,白痢煎茶下。"④《四川中药志》:"清热,利二便。治腹泻,痢疾腹痛及食积饱胀。"⑤《本草推陈》:"止血。适用于吐血、下血,刀疮,跌打伤等。"⑥《中国药植图鉴》:"鲜草捣烂涂,治皮肤病;煎服,镇咳,治肺病。"
  • 心经 肺经 小肠经 全草
🌿蟾 ➡ (蟾蜍的别名)
  • 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全体。夏、秋捕捉。捕得后,先采去蟾酥,然后将蟾蜍杀死,直接晒干(东北、华北);或杀死后除去内脏将体腔撑开晒干(华东、中南、华南)。这种干燥蟾蜍,商品称为"干蟾",除去内脏的商品习称"干蟾皮"。
  • 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治疔疮,发背,阴疽瘰疬,恶疮,症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①《四民月令》:"治恶疮疽。"②《别录》:"疗阴蚀,疽疠,恶疮,猘犬伤疮。"③陶弘景:"人得温病,斑出困者,生食一两枚。""烧灰敷疮。"④《药性论》:"杀疳虫,治鼠漏恶疮。烧灰敷一切有虫恶痒滋胤疮。"⑤《本草拾遗》:"主温病生斑者,取一枚,生捣绞取汁服之,亦烧末服;主狂犬咬发狂欲死,作脍食之,频食数顿。"⑥《日华子本草》:"破癥结,治疳气,小儿面黄癖气。"⑦《本草蒙筌》:"治小儿洞泻下痢,炙研水调吞之;疗大人跌扑损伤,活捣泥烂罯上;风淫生癣,烧灰和猪脂敷;煨熟啖,杀疳蚀成癖。"⑧《纲目》:"洽一切五疳八痢,肿毒,破伤风病,脱肛。"⑨《本草正》:"消癖气积聚,破坚癥肿胀。"⑩《本草备要》:"发汗退热,除湿杀虫。"⑾《医林纂要》:"能散,能行,能渗,能软,而锐于攻毒。主治痈疽疔毒,杀小儿疳积。剖其腹合肿毒上,三易则毒可消。"⑿《本草再新》:"治疮疽发背,小儿脾胃不和,肝旺火甚,动风惊厥。"⒀《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杀虫,消疳化毒,平惊散癖,行湿除黄。"⒁《山东中草药手册》:"强心利尿,镇痛。治水肿腹水。"
  • 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动物
🌿红石头 ➡ (代赭石的别名)
  • 为氧化物类矿物赤铁矿的矿石。挖出后去净泥土杂质。产山西、河北、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湖南等地。
  • 平肝镇逆,凉血止血。治噫气呕逆,噎膈反胃,哮喘,惊痫,吐血,鼻衄,肠风,痔瘘,崩漏带下。①《本经》:"主贼风蛊毒,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②《别录》:"主带下百病,产难,胞衣不出,堕胎,养血气,除五脏血脉中热,血痹,血瘀,大人小儿惊气入腹,及阴痿不起。"③《药性论》:"治女子崩中淋沥不止,疗生子不落。"④《日华子本草》:"止吐血、鼻衄,肠风痔瘘,月经不止,小儿惊痫,疳疾,反胃,止泻痢脱精,尿血遗溺,金疮长肉,安胎健脾,又治夜多小便。"⑤《本草正》:"下气降痰,清火。"⑥《长沙药解》:"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除哕噫而泄郁烦,止反胃呕吐,疗惊悸哮喘。"⑦《本草再新》:"平肝降火,治血分去瘀生新,消肿化痰,治五淋崩带,安产堕胎。"
  • 心经 胃经 肾经 肝经 三焦经 矿物
🌿蒙自扁核木 ➡ (青刺尖的别名)
  • 蔷薇科扁核木属植物扁核木Prinsepia utilis Royle,以根、叶和果入药。根全年可采;叶、果夏秋采。
  • 根、叶: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用于淋巴腺炎,腮腺炎,乳腺炎,风湿性关节炎,痔疮,跌打损伤,月经不调,贫血,牙龈出血。果:健胃消食。用于消化不良。
  • 心经 肾经 肝经 根茎
🌿天然冰片 ➡ (梅花冰片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的树脂中析出的天然结晶性化合物。
  • 开窍醒神;散热止痛;明目去翳。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目赤翳膜;喉痹;口疮;痈肿;痔疮;蛲虫病
  • 心经 肺经 其他部位
🌿耳叶马兜铃 ➡ (黑面防己的别名)
  • 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卵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tagala Chamisso,以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 利水,除湿,止痛,消炎。用于泌尿道感染,水肿,风湿关节疼痛,胃溃疡。
  • 心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羱羊 ➡ (盘羊角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盘羊的角。
  • 清热解毒。主瘟疫;高热
  • 心经 肝经 动物
🌿温菘 ➡ (莱菔的别名)
  • 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新鲜根。冬季挖取鲜根,去茎叶,洗净。
  • 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治食积胀满,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偏正头痛。①《别录》:"主利五脏,益气。"②《唐本草》:"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气,消谷,去痰癖;生捣汁服,主消渴。"③孟诜:"甚利关节,除五脏中风,练五脏中恶气。"④《四声本草》:"凡人饮食过度,生嚼咽之便消,亦主肺嗽吐血。"⑤《食性本草》:"行风气,去邪热气。""花:明目。"⑥《日华子本草》:"能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温中,补不足,治劳瘦咳嗽,和羊肉、鲫鱼煮食之。"⑦《日用本草》:"宽胸膈,利大小便。熟食之,化痰消谷;生啖之,止渴宽中。"⑧汪颖《食物本草》:"生捣服,治噤口痢。"⑨《本草会编》:"杀鱼腥气,治豆腐积。"⑩《纲目》:"主吞酸,化积滞,解酒毒,散瘀血,甚效。末服治五淋;丸服治白浊;煎汤洗脚气;饮汁治下痢及失音,并烟熏欲死;生捣涂打扑、汤火伤。"⑾《本草求真》:"解附子毒。"⑿《随息居饮食谱》:"治咳嗽失音,咽喉诸病;解煤毒、茄子毒。熟者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御风寒,已带浊,泽胎养血。"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撮斗撮金珠 ➡ (铁苋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的全草。5~7月间采收,除去泥土,晒干。
  • 清热,利水,杀虫,止血。治痢疾,腹泻,咳嗽吐血,便血,子宫出血,疳积,腹胀,皮炎,湿疹,创伤出血。①《植物名实图考》:"为刀创要药。"②《草木便方》:"止泻痢,治虚热,牙痛腮肿,二便热结。"③《天宝本草》:"利水通淋,走小肠。红痢用酒下,白痢煎茶下。"④《四川中药志》:"清热,利二便。治腹泻,痢疾腹痛及食积饱胀。"⑤《本草推陈》:"止血。适用于吐血、下血,刀疮,跌打伤等。"⑥《中国药植图鉴》:"鲜草捣烂涂,治皮肤病;煎服,镇咳,治肺病。"
  • 心经 肺经 小肠经 全草
🌿珍珠草 ➡ (铁苋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的全草。5~7月间采收,除去泥土,晒干。
  • 清热,利水,杀虫,止血。治痢疾,腹泻,咳嗽吐血,便血,子宫出血,疳积,腹胀,皮炎,湿疹,创伤出血。①《植物名实图考》:"为刀创要药。"②《草木便方》:"止泻痢,治虚热,牙痛腮肿,二便热结。"③《天宝本草》:"利水通淋,走小肠。红痢用酒下,白痢煎茶下。"④《四川中药志》:"清热,利二便。治腹泻,痢疾腹痛及食积饱胀。"⑤《本草推陈》:"止血。适用于吐血、下血,刀疮,跌打伤等。"⑥《中国药植图鉴》:"鲜草捣烂涂,治皮肤病;煎服,镇咳,治肺病。"
  • 心经 肺经 小肠经 全草
🌿萝瓝 ➡ (莱菔的别名)
  • 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新鲜根。冬季挖取鲜根,去茎叶,洗净。
  • 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治食积胀满,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偏正头痛。①《别录》:"主利五脏,益气。"②《唐本草》:"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气,消谷,去痰癖;生捣汁服,主消渴。"③孟诜:"甚利关节,除五脏中风,练五脏中恶气。"④《四声本草》:"凡人饮食过度,生嚼咽之便消,亦主肺嗽吐血。"⑤《食性本草》:"行风气,去邪热气。""花:明目。"⑥《日华子本草》:"能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温中,补不足,治劳瘦咳嗽,和羊肉、鲫鱼煮食之。"⑦《日用本草》:"宽胸膈,利大小便。熟食之,化痰消谷;生啖之,止渴宽中。"⑧汪颖《食物本草》:"生捣服,治噤口痢。"⑨《本草会编》:"杀鱼腥气,治豆腐积。"⑩《纲目》:"主吞酸,化积滞,解酒毒,散瘀血,甚效。末服治五淋;丸服治白浊;煎汤洗脚气;饮汁治下痢及失音,并烟熏欲死;生捣涂打扑、汤火伤。"⑾《本草求真》:"解附子毒。"⑿《随息居饮食谱》:"治咳嗽失音,咽喉诸病;解煤毒、茄子毒。熟者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御风寒,已带浊,泽胎养血。"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片脑 ➡ (梅花冰片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的树脂中析出的天然结晶性化合物。
  • 开窍醒神;散热止痛;明目去翳。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目赤翳膜;喉痹;口疮;痈肿;痔疮;蛲虫病
  • 心经 肺经 其他部位
🌿母猪花头 ➡ (小叶蛇总管的别名)
  • 为唇形科植物香茶菜的全草。花开时割取地上部分,干燥即成。或临时采用新鲜品。
  • 《广西中药志》:"清热,散血,消肿,解蛇、虫毒。治跌打瘀积,毒蛇咬伤。"
  • 心经 脾经 肝经 茎木 全草
🌿布袋口 ➡ (铁苋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的全草。5~7月间采收,除去泥土,晒干。
  • 清热,利水,杀虫,止血。治痢疾,腹泻,咳嗽吐血,便血,子宫出血,疳积,腹胀,皮炎,湿疹,创伤出血。①《植物名实图考》:"为刀创要药。"②《草木便方》:"止泻痢,治虚热,牙痛腮肿,二便热结。"③《天宝本草》:"利水通淋,走小肠。红痢用酒下,白痢煎茶下。"④《四川中药志》:"清热,利二便。治腹泻,痢疾腹痛及食积饱胀。"⑤《本草推陈》:"止血。适用于吐血、下血,刀疮,跌打伤等。"⑥《中国药植图鉴》:"鲜草捣烂涂,治皮肤病;煎服,镇咳,治肺病。"
  • 心经 肺经 小肠经 全草
🌿紫花菘 ➡ (莱菔的别名)
  • 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新鲜根。冬季挖取鲜根,去茎叶,洗净。
  • 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治食积胀满,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偏正头痛。①《别录》:"主利五脏,益气。"②《唐本草》:"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气,消谷,去痰癖;生捣汁服,主消渴。"③孟诜:"甚利关节,除五脏中风,练五脏中恶气。"④《四声本草》:"凡人饮食过度,生嚼咽之便消,亦主肺嗽吐血。"⑤《食性本草》:"行风气,去邪热气。""花:明目。"⑥《日华子本草》:"能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温中,补不足,治劳瘦咳嗽,和羊肉、鲫鱼煮食之。"⑦《日用本草》:"宽胸膈,利大小便。熟食之,化痰消谷;生啖之,止渴宽中。"⑧汪颖《食物本草》:"生捣服,治噤口痢。"⑨《本草会编》:"杀鱼腥气,治豆腐积。"⑩《纲目》:"主吞酸,化积滞,解酒毒,散瘀血,甚效。末服治五淋;丸服治白浊;煎汤洗脚气;饮汁治下痢及失音,并烟熏欲死;生捣涂打扑、汤火伤。"⑾《本草求真》:"解附子毒。"⑿《随息居饮食谱》:"治咳嗽失音,咽喉诸病;解煤毒、茄子毒。熟者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御风寒,已带浊,泽胎养血。"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黄花母
  • 为锦葵科植物白背黄花稔的全草。秋季采收,晒干。
  • 清热利湿,活血排脓。治流感,感冒,扁桃体炎,痢疾,肠炎,黄疸,痔血,吐血,痈疽疔疮。①《广西中药志》:"清凉拔毒,消肿排脓。叶:敷疔疮,疮疖。"②《泉州本草》:"清热散瘀,凉血止血,治肠痔痼疾,下血。"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疏风解表,散瘀拔毒。治流感,感冒,扁桃体炎,肠炎,菌痢,瘭疽疔疮。"④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排脓生肌。治黄疸,疟疾,化脓炎症。"
  • 心经 肺经 肝经 小肠经 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