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229味药材
🌿红木子
  • 为大风子科植物山羊角树的种子。
  • 除风补脑。治头闷目眩。
  • 心经 肝经 果实种子
🌿冬豆子 ➡ (黑大豆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种子。
  • 活血,利水,祛风,解毒。治水肿胀满,风毒脚气,黄疸浮肿,风痹筋挛,产后风痉、口噤,痈肿疮毒;解药毒。①《本经》:"涂痈肿;煮汁饮,止痛。"②《别录》:"逐水胀,除胃中热痹,伤中淋露,下瘀血,散五藏结积内寒,杀乌头毒。炒为屑,主胃中热,去肿除痹,消谷,止腹胀。"③崔禹锡《食经》:"煮饮汁,疗温毒水肿,除五淋,通大便,去结积。"④孟诜:"和饭捣涂一切毒肿;疗男女阴肿,以绵裹纳之;杀诸药毒;和桑柴灰汁煮之,下水鼓腹胀。"⑤《食疗本草》:"主中风脚弱,产后诸疾;若和甘草煮汤饮之,去一切热毒气,善治风毒脚气;煮食之,主心痛,筋挛,膝痛,胀满;杀乌头、附子毒。"⑥《本草拾遗》:"炒令黑,烟未断,及热投酒中,主风痹、瘫缓、口噤、产后诸风。"⑦《日华子本草》:"调中下气,通经脉。"⑧《纲目》:"治肾病,利水下气,制诸风热,活血。煮汁,解礜石、砒石、甘遂、天雄、附子、射罔、巴豆,芫青、斑蝥、百药之毒;治下痢脐痛;冲酒治风痉及阴毒腹痛。"⑨《本草汇言》:"煮汁饮,能润肾燥,故止盗汗。"⑩《四川中药志》:"治黄疸浮肿,肾虚遗尿。"
  • 心经 脾经 肾经 果实种子
🌿苦患子 ➡ (无患子的别名)
  • 为无患子科无患子属植物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以根与果入药。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果实秋季采。
  • 果:清热除痰,利咽止泻。用于白喉,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百日咳,急性胃肠炎(煅炭)。根:清热解毒,化痰散瘀。用于感冒高热,咳嗽,哮喘,白带,毒蛇咬伤。
  • 心经 肺经 根茎 果实种子
🌿苦瓜莲 ➡ (王瓜的别名)
  • 为葫芦科植物王瓜的果实。
  • 清热,生津,消瘀,通乳。治消渴,黄疸,噎膈反胃,经闭,乳汁滞少,痈肿,慢性咽喉炎。①《日用本草》:"止热躁大渴,消肿毒,除黄疸,行乳汁,通经水。"②《医学入门》:"治噎膈。"
  • 心经 肾经 果实种子
🌿山羊角树 ➡ (红木子的别名)
  • 为大风子科植物山羊角树的种子。
  • 除风补脑。治头闷目眩。
  • 心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野菱角 ➡ (刺蒺藜的别名)
  • 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将全株割下,晒干,打下果实,碾去硬刺,簸净杂质。
  • 散风,明目,下气,行血。治头痛,身痒,目赤肿翳,胸满,咳逆,症瘕,乳难,痈疽,瘰疬。①《本经》:"主恶血,破瘫结积聚,喉痹,乳难。"②《别录》:"主身体风痒,头痛、咳逆伤肺,肺痿,止烦、下气;小儿头疮,痈肿阴癀,可作摩粉。"③《药性论》:"治诸风疬疡,破宿血,疗吐脓,主难产,去躁热。"④《日华子本草》:"治奔豚肾气,肺气胸膈满,催生并堕胎。"⑤《本草图经》:"主痔漏,阴汗,及妇人发乳,带下。"⑥《纲目》:"治风秘及蛔虫心腹痛。"⑦《会约医镜》:"泻肺气而散肝风,除目赤翳膜,肺痈,乳岩,湿疮。"⑧《本草再新》:"镇肝风,泻肝火,益气化痰,散湿破血,消痈疽,散疮毒。"⑨《南京民间药草》:"治红白痢疾。"⑩《江苏植药志》:"治胁痛,疗诸疡,去风活血。"
  • 心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果实种子
🌿六角天麻 ➡ (茺蔚子的别名)
  •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地上部分,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 活血调经,清肝明目。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目赤翳障,头晕胀痛。
  • 心经 肝经 心包经 茎木 果实种子
🌿文林果 ➡ (林檎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林檎的果实。
  • 止渴,化滞,涩精。治消渴,泻痢,遗精。①《千金·食治》:"止渴。"②《食疗本草》:"止消渴。""主谷痢,泄精。"③《本草拾遗》:"主水痢,去烦热。"④《日华子本草》:"下气,治霍乱肚痛,消痰。"⑤《滇南本草》:"治一切冷积痞块,中气不足,似疟非疟。化一切风痰气滞。"⑥《医林纂要》:"止渴,除烦,解暑,去瘀。"
  • 心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马雹儿 ➡ (王瓜的别名)
  • 为葫芦科植物王瓜的果实。
  • 清热,生津,消瘀,通乳。治消渴,黄疸,噎膈反胃,经闭,乳汁滞少,痈肿,慢性咽喉炎。①《日用本草》:"止热躁大渴,消肿毒,除黄疸,行乳汁,通经水。"②《医学入门》:"治噎膈。"
  • 心经 肾经 果实种子
🌿建栀 ➡ (水栀的别名)
  • 为茜草科植物大花栀子的果实。
  • ①《中国药植志》:"能散热毒。"②《福建民间草药》:"治扭伤。"
  • 心经 肝经 果实种子
🌿五色林檎 ➡ (林檎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林檎的果实。
  • 止渴,化滞,涩精。治消渴,泻痢,遗精。①《千金·食治》:"止渴。"②《食疗本草》:"止消渴。""主谷痢,泄精。"③《本草拾遗》:"主水痢,去烦热。"④《日华子本草》:"下气,治霍乱肚痛,消痰。"⑤《滇南本草》:"治一切冷积痞块,中气不足,似疟非疟。化一切风痰气滞。"⑥《医林纂要》:"止渴,除烦,解暑,去瘀。"
  • 心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忽野檐默 ➡ (婆罗门皂荚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腊肠树的果实。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 ①《本茸拾遗》:"主心膈间热风,心黄,骨蒸寒热,杀三虫。"②《海药本草》:"主热病及下痰,杀虫,通经络。子疗小儿疳气。凡用先炙令黄用。"
  • 心经 脾经 果实种子
🌿黄花条 ➡ (连翘的别名)
  • 本品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 suspensa (Thunb.)Vahl的干燥果实。秋季果实初熟尚带绿色时采收,除去杂质,蒸熟,晒干,习称“青翘”;果实熟透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习称“老翘” 。
  •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疠,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 心经 肺经 小肠经 果实种子
🌿红枝子 ➡ (栀子的别名)
  •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也可入药。9~11 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根夏秋采挖,洗净晒干。
  • 果实: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根: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用于传染性肝炎,跌打损伤,风火牙痛。
  • 心经 肺经 三焦经 根茎 果实种子
🌿油患子 ➡ (无患子的别名)
  • 为无患子科无患子属植物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以根与果入药。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果实秋季采。
  • 果:清热除痰,利咽止泻。用于白喉,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百日咳,急性胃肠炎(煅炭)。根:清热解毒,化痰散瘀。用于感冒高热,咳嗽,哮喘,白带,毒蛇咬伤。
  • 心经 肺经 根茎 果实种子
🌿目浪子 ➡ (无患子的别名)
  • 为无患子科无患子属植物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以根与果入药。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果实秋季采。
  • 果:清热除痰,利咽止泻。用于白喉,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百日咳,急性胃肠炎(煅炭)。根:清热解毒,化痰散瘀。用于感冒高热,咳嗽,哮喘,白带,毒蛇咬伤。
  • 心经 肺经 根茎 果实种子
🌿叫铃子 ➡ (绛梨木子的别名)
  • 为鼠李科植物薄叶鼠李的果实。8~9月采收。
  • 消食,行水,通便。治食积饱胀,水肿臌胀,大便秘结。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消食,去积,利水。"②《贵阳民间药草》:"逐水,消肿,通便。治食积,臌胀,便秘。"
  • 心经 脾经 肾经 果实种子
🌿苦豆子
  • 豆科槐属植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以全草、根、种子入药。全草夏季采;根、春秋采;种子秋季采,晒干或鲜用。
  • 清热利湿,止痛,杀虫。全草: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种子:用于胃痛,滴虫性肠炎,白带过多;外用治疮疖,湿疹,顽癣。
  • 心经 肺经 根茎 全草 果实种子
🌿叫耳母子 ➡ (绛梨木子的别名)
  • 为鼠李科植物薄叶鼠李的果实。8~9月采收。
  • 消食,行水,通便。治食积饱胀,水肿臌胀,大便秘结。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消食,去积,利水。"②《贵阳民间药草》:"逐水,消肿,通便。治食积,臌胀,便秘。"
  • 心经 脾经 肾经 果实种子
🌿鸡母珠 ➡ (相思子的别名)
  • 豆科相思子属植物相思藤Abrus precatorius L.的种子,根、藤、叶也入药。春秋采根;夏秋采藤、叶;秋季采果,晒干,取种子。
  • 根、藤、叶:清热解毒,利尿。根、藤:用于咽喉肿痛,肝炎;叶:用于支气管炎,并作凉茶配料。种子:涌吐,杀虫。外用治癣疥,痈疮,湿疹。
  • 心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