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203味药材
🌿灵脂 ➡ (五灵脂的别名)
  • 为鼯鼠科动物橙足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 Milne-Edwards或飞鼠科动物小飞鼠Pteromys volans L.的干燥粪便。全年可收采。将砂石、泥土等杂质除净。
  • 活血散瘀,炒炭止血。用于心腹淤血作痛,痛经,血瘀经闭,产后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 心经 脾经 肝经 动物
🌿狗宝
  • 犬科动物犬Canis familiaris L.的胃中结石。去皮膜及肉等,清水洗净,阴干。
  • 将逆气,开郁结,解毒。用于噎膈反胃,痈疽疮疡。
  • 心经 胃经 脾经 动物
🌿刺参 ➡ (海参的别名)
  • 棘皮动物门刺参科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绿刺参(方柱参)Stichopus chloronotus Brandt;花刺参(方参、黄肉、白刺参)S. variegatus Semper;梅花参Thelenot ananas (Jaeger)与海参科糙参Holothuria scabra jaeger;棕环参H. fuscocinerea jaeger;红鞋参(红参)Actinopyga echinites (Jaeger);石参(黄瓜参)A. lecanora (Jaeg
  • 生肌止血。主治疮疖。
  • 心经 肾经 动物
🌿龟板 ➡ (龟甲的别名)
  • 本品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 (Gray)的背甲及腹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剥取背甲及腹甲,除去残肉,称为“血板”。或用沸水烫死,剥取背甲及腹甲,除去残肉,晒干者,称为“烫板”。
  • 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
  • 心经 肾经 肝经 动物
🌿五灵脂
  • 为鼯鼠科动物橙足鼯鼠Trogopterus Xanthipes Milne-Edwards或飞鼠科动物小飞鼠Pteromys volans L.的干燥粪便。全年可收采。将砂石、泥土等杂质除净。
  • 活血散瘀,炒炭止血。用于心腹淤血作痛,痛经,血瘀经闭,产后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 心经 脾经 肝经 动物
🌿绿海龟 ➡ (海龟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海龟科动物海龟的全体。
  • 滋阴补肾;润肺止咳。主肝硬化;慢性支气近炎;哮喘;目赤肿痛;关节痛;痢疾;便血;水火烫伤
  • 心经 肾经 肝经 动物
🌿家兔 ➡ (兔骨的别名)
  • 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骨胳。
  • 治消渴,头昏眩晕,疥疮。①《别录》:"主热中消渴。"②《本草拾遗》:"主久疥,醋磨敷之。"③《日华子本草》:"治疮疥,刺风。"④《纲目》:"煮汁服,止霍乱吐利。"⑤《四川中药志》:"治头昏眩晕,疯疾。"
  • 心经 胃经 肝经 动物
🌿艾虎
  • 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艾鼬的肉。
  • 祛风;镇痉;活血通络。主癫痫;瘫痪;半身不遂
  • 心经 肝经 动物
🌿龙齿
  • 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牙齿化石。
  • 宁心安神。用于神经衰弱,头晕目眩,心悸,失眠。
  • 心经 肝经 动物
🌿乌龟壳 ➡ (龟甲的别名)
  • 本品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 reevesii (Gray)的背甲及腹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剥取背甲及腹甲,除去残肉,称为“血板”。或用沸水烫死,剥取背甲及腹甲,除去残肉,晒干者,称为“烫板”。
  • 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
  • 心经 肾经 肝经 动物
🌿白腹锦鸡
  • 药材基源:为雉科动物白腹锦鸡的肉。
  • 止血;解毒。主血痔;疮疡肿毒
  • 心经 大肠经 动物
🌿竹鸡
  • 为难科动物竹鸡的肉。
  • ①《本草拾遗》:"主治野鸡病,杀虫,煮炙食之。"②《医林纂要》:"补中。"
  • 心经 脾经 肝经 动物
🌿两头乌 ➡ (艾虎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艾鼬的肉。
  • 祛风;镇痉;活血通络。主癫痫;瘫痪;半身不遂
  • 心经 肝经 动物
🌿天然牛黄 ➡ (牛黄的别名)
  • 本品为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 干燥的胆结石。宰牛时,如发现有牛黄,即滤去胆汁,将牛黄取出,除去外部薄膜,阴干。
  • 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 心经 肝经 动物
🌿蛤壳 ➡ (海蛤壳的别名)
  • 为帘蛤科动物青蛤等几种海蛤的贝壳。4~10月间捕捉。获得后去肉,洗净晒干。
  • 清热,利水,化痰,软坚。治热痰喘嗽,水肿,淋病,瘿、瘤,积聚,血结胸痛,血痢,痔疮,崩漏,带下。①《本经》:"主咳逆上气,喘息,烦满,胸痛寒热。"②《别录》:"疗阴痿。"③《药性论》:"治水气浮肿,下小便,治嗽逆上气,项下瘤瘿。"④《唐本草》:"主十二水满急痛,利膀胱、大小肠。"⑤《四声本草》:"止消渴,润五脏。"⑥《日华子本草》:"治呕逆,阴痿,胸胁胀急,腰痛,五痔,妇人崩中、带下病。"⑦《纲目》:"清热利湿,化痰饮,消积聚,除血痢,妇人血结胸,伤寒反汗,搐搦,中凤瘫痪。"⑧《现代实用中药》:"治淋疾,并有利尿之功。"
  • 心经 肾经 动物
🌿虾蟆 ➡ (蟾蜍的别名)
  • 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全体。夏、秋捕捉。捕得后,先采去蟾酥,然后将蟾蜍杀死,直接晒干(东北、华北);或杀死后除去内脏将体腔撑开晒干(华东、中南、华南)。这种干燥蟾蜍,商品称为"干蟾",除去内脏的商品习称"干蟾皮"。
  • 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治疔疮,发背,阴疽瘰疬,恶疮,症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①《四民月令》:"治恶疮疽。"②《别录》:"疗阴蚀,疽疠,恶疮,猘犬伤疮。"③陶弘景:"人得温病,斑出困者,生食一两枚。""烧灰敷疮。"④《药性论》:"杀疳虫,治鼠漏恶疮。烧灰敷一切有虫恶痒滋胤疮。"⑤《本草拾遗》:"主温病生斑者,取一枚,生捣绞取汁服之,亦烧末服;主狂犬咬发狂欲死,作脍食之,频食数顿。"⑥《日华子本草》:"破癥结,治疳气,小儿面黄癖气。"⑦《本草蒙筌》:"治小儿洞泻下痢,炙研水调吞之;疗大人跌扑损伤,活捣泥烂罯上;风淫生癣,烧灰和猪脂敷;煨熟啖,杀疳蚀成癖。"⑧《纲目》:"洽一切五疳八痢,肿毒,破伤风病,脱肛。"⑨《本草正》:"消癖气积聚,破坚癥肿胀。"⑩《本草备要》:"发汗退热,除湿杀虫。"⑾《医林纂要》:"能散,能行,能渗,能软,而锐于攻毒。主治痈疽疔毒,杀小儿疳积。剖其腹合肿毒上,三易则毒可消。"⑿《本草再新》:"治疮疽发背,小儿脾胃不和,肝旺火甚,动风惊厥。"⒀《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杀虫,消疳化毒,平惊散癖,行湿除黄。"⒁《山东中草药手册》:"强心利尿,镇痛。治水肿腹水。"
  • 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动物
🌿鸡子黄
  • 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蛋黄。
  • 滋阴润燥,养血息风。治心烦不得眠,热病痉厥,虚劳吐血,呕逆,下痢,胎漏下血,烫伤,热疮,湿疹,小儿消化不良。①《药性论》:"和常山末为丸,竹叶煎汤下,治久疟不差。治漆疮,涂之。醋煮,治产后虚及痢,主小儿发热。煎服,主痢,除烦热。炼之,主呕逆。"②《千金·食治》:"主除热,火灼,烂疮,痓。"③《日华子本草》:"炒取油,和粉敷头疮。"④《纲目》:"补阴血,解热毒,治下痢。"⑤《本草再新》:"补中益气,养肾益阴,润肺止咳,治虚芳吐血。"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动物
🌿鲹鱼 ➡ (鲦鱼的别名)
  • 为鲤科动物鲦鱼的肉。
  • 《纲目》:"暖胃,止冷泻。"
  • 心经 胃经 动物
🌿牡蛎肉
  • 为牡蛎科动物近江牡蛎等的肉。
  • 滋阴养血。治烦热失眠,心神不安,丹毒。①崔禹锡《食经》:"治夜不眠,志意不定。"②《本草拾遗》:"煮食,主虚损,妇人血气,调中,解丹毒。于姜醋中生食之,主丹毒,酒后烦热,止渴。"③《医林纂要》:"清肺补心,滋阴养血。"
  • 心经 肝经 动物
🌿羊脑
  • 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脑髓。
  • ①《纲目》:"润皮肤,去皯蹭。涂损伤、丹瘤、肉刺。"②《随息居饮食谱》:"治风寒入脑,头疼久不愈。"
  • 心经 肾经 肝经 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