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76味药材
🌿万年藤 ➡ (木通的别名)
  • 为木通科植物白木通或三叶木通、木通的木质茎。9月采收,截取茎部,刮去外皮,阴干。
  • 泻火行水,通利血脉。治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
  • 心经 膀胱经 小肠经 茎木
🌿臭牡丹根 ➡ (赤芍药的别名)
  •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野生种)、草芍药、川赤芍等的根。秋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支根,洗净泥土,晒至半干时,按大小分别捆把,再晒至足干。四川地区也有刮去粗皮后再晒干者。
  • 行瘀,止痛,凉血,消肿。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④《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⑤《开宝本草》:"别本注云,利小便,下气。"⑥《滇南本草》:"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散血块,止腹痛,退血热,攻痈疮,治疥癞。"⑦《药品化义》:"泻肝火。"
  • 心经 脾经 肝经 小肠经 根茎 茎木
🌿瓠匏 ➡ (壶卢的别名)
  • 为葫芦科植物瓢瓜的果实。秋季采取成熟而未老的果实,去皮用。
  • 利水,通淋。治水肿,腹胀,黄疸,淋病。①陶弘景:"利水道。"②《饮膳正要》:"主消水肿,益气。"③《滇南本草》:"利水道,通淋,除心肺烦热。"④《本草再新》:"利水。治腹胀,黄疸。"⑤《陆川本草》:"润肺。治肺燥咳嗽。"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小肠经 果实种子
🌿榆树皮 ➡ (榆白皮的别名)
  • 为榆科植物榆树的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春季或8~9月间割下老枝条,立即剥取内皮晒干。
  • 利水,通淋,消肿。治小便不通,淋浊,水肿,痈疽发背,丹毒,疥癣。①《本经》:"主大小便不通,利水道,除邪气。"②《别录》:"主肠胃邪热气,消肿,疗小儿头疮痂疕。"③《药性论》:"主利五淋,治不眠,疗齁。焙杵为末,每日朝夜用水五合,末二钱,煎如胶服。"④孟诜:"主暴患赤肿,以皮三两捣,和三年醋滓封之,日六、七易,亦治女人妒乳肿。"⑤《日华子本草》:"通经脉。涎,敷癣。"⑥《纲目》:"利窍,渗湿热,行津液,消痈肿。"
  • 胃经 小肠经 根茎 茎木
🌿葍藤 ➡ (木通的别名)
  • 为木通科植物白木通或三叶木通、木通的木质茎。9月采收,截取茎部,刮去外皮,阴干。
  • 泻火行水,通利血脉。治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
  • 心经 膀胱经 小肠经 茎木
🌿小黄芩 ➡ (黄芩的别名)
  •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胆经 小肠经 根茎
🌿花木通
  • 为毛茛科植物假须蕊铁线莲的木质茎。8~10月采收,刮去外皮,切片,晒干。
  • 清热利尿。治水肿,膀胱炎,尿道炎,口舌生疮,久痢脱肛,乳汁不通。
  • 心经 膀胱经 小肠经 茎木
🌿东北木通 ➡ (关木通的别名)
  • 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 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截,除去粗皮,晒干。
  • 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用于口舌生疮,心烦尿赤,水肿,热淋涩痛,白带,经闭乳少,湿热痹痛。
  • 心经 膀胱经 小肠经 茎木
🌿了哥王
  • 为瑞香科荛花属植物南岭荛花Wikstroemia indica (L.)C. A. Mey.,以根、根二层皮(内皮)和叶入药。夏季采叶,秋季采根及根内皮。
  •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通经利水。根、根二层皮(内皮)主治:扁桃体炎,腮腺炎,淋巴结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麻风,闭经,水肿。叶主治:外用治急性乳腺炎,蜂窝织炎。
  • 心经 肺经 小肠经 根茎
🌿九信草 ➡ (了哥王的别名)
  • 为瑞香科荛花属植物南岭荛花Wikstroemia indica (L.)C. A. Mey.,以根、根二层皮(内皮)和叶入药。夏季采叶,秋季采根及根内皮。
  •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通经利水。根、根二层皮(内皮)主治:扁桃体炎,腮腺炎,淋巴结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麻风,闭经,水肿。叶主治:外用治急性乳腺炎,蜂窝织炎。
  • 心经 肺经 小肠经 根茎
🌿指皮麻 ➡ (了哥王的别名)
  • 为瑞香科荛花属植物南岭荛花Wikstroemia indica (L.)C. A. Mey.,以根、根二层皮(内皮)和叶入药。夏季采叶,秋季采根及根内皮。
  •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通经利水。根、根二层皮(内皮)主治:扁桃体炎,腮腺炎,淋巴结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麻风,闭经,水肿。叶主治:外用治急性乳腺炎,蜂窝织炎。
  • 心经 肺经 小肠经 根茎
🌿白瓜皮 ➡ (冬瓜皮的别名)
  •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冬瓜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 的干燥外层果皮。食用冬瓜时,洗净,削取外层果皮,晒干。
  • 利尿消肿。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暑热口渴,小便短赤。
  • 脾经 小肠经
🌿关木通
  • 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 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截,除去粗皮,晒干。
  • 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用于口舌生疮,心烦尿赤,水肿,热淋涩痛,白带,经闭乳少,湿热痹痛。
  • 心经 膀胱经 小肠经 茎木
🌿光狗棍根皮 ➡ (钓樟根皮的别名)
  • 为樟科植物大叶钓樟的根或根皮。
  • 治奔豚,脚气,水肿,疥癣,创伤出血。①《别录》:"主金疮,止血。"②《四声本草》:"磨服治霍乱。"③《日华子本草》:"治奔豚,脚气,水肿,煎服,皮煎汤洗疮痍,风瘙,疥痹。"
  • 心经 大肠经 小肠经 根茎
🌿丁父 ➡ (木通的别名)
  • 为木通科植物白木通或三叶木通、木通的木质茎。9月采收,截取茎部,刮去外皮,阴干。
  • 泻火行水,通利血脉。治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
  • 心经 膀胱经 小肠经 茎木
🌿壶 ➡ (壶卢的别名)
  • 为葫芦科植物瓢瓜的果实。秋季采取成熟而未老的果实,去皮用。
  • 利水,通淋。治水肿,腹胀,黄疸,淋病。①陶弘景:"利水道。"②《饮膳正要》:"主消水肿,益气。"③《滇南本草》:"利水道,通淋,除心肺烦热。"④《本草再新》:"利水。治腹胀,黄疸。"⑤《陆川本草》:"润肺。治肺燥咳嗽。"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小肠经 果实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