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174味药材
🌿南蛇藤
  • 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C. articulatus Thunb.],以根、藤、叶及果入药。全年采根、藤;夏季采叶;秋季采果。晒干或鲜用。
  • 根、藤:祛风活血,消肿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腰腿痛,闭经。果:安神镇静。用于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健忘。叶:解毒,散瘀。用于跌打损伤,多发性疖肿,毒蛇咬伤。
  •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柳桂 ➡ (桂枝的别名)
  • 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
  •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 心经 肺经 膀胱经 茎木
🌿瘪谷茴香 ➡ (莳萝子的别名)
  • 为伞形科植物莳萝的果实。果实成熟后采收果枝,晒干,打落果实,去净杂质,晒至干透为度。
  • 温脾肾,开胃,散寒,行气,解鱼肉毒。治痧秽呕逆,腹中冷痛,寒疝,痞满少食。①《本草拾遗》:"小儿气胀,霍乱呕逆,腹冷不下食,两肋痞满。"②《海药本草》:"主膈气,消食,温胃,善滋食味,多食无损。"③《日华子本草》:"健脾,开胃气,温肠,杀鱼肉毒,补水脏及壮筋骨,治肾气。"④《医林纂要》:"润肾补肾,补命门,暖丹田,开胃调中,上达膻中,舒肝木,达阴郁,舒筋,下除脚气,治寒疝。"⑤《随息居饮食谱》:"温胃健脾,散寒止痛,杀虫消食,调气止呕,定腰、齿疼,解鱼肉毒。"
  • 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小肠经 茎木 果实种子
🌿白莲藕 ➡ (三白草根的别名)
  • 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的根茎。7~9月挖掘地下根茎,去净泥土,置热水中浸泡数分钟,取出晒干。
  • 利水除湿,清热解毒。治脚气胫肿,淋浊,带下,痈肿,疥癣。①《纲目》:"疗脚气,风毒胫肿,捣酒服。又煎汤洗癣疥。"②《生草药性备要》:"治淋浊,利小便,清热毒。拔腐肉骨,与陈梅同敷。"③《分类草药性》:"治妇人赤白带下。"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二便,宽胸脯,截疟,消肿。"⑤《重庆草药》:"补气,健脾,除湿。治白带,痨病,咳嗽,吐血,虚肿。亦用于跌打损伤,泡风湿药酒。"
  • 脾经 大肠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五叶白 ➡ (三白草的别名)
  • 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 (Lour.)Baill.的干燥根茎或全草。根茎秋季采挖;全草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晒干。
  •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白带,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外治疮疡肿毒,湿疹。
  • 肺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黄果藤 ➡ (南蛇藤的别名)
  • 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C. articulatus Thunb.],以根、藤、叶及果入药。全年采根、藤;夏季采叶;秋季采果。晒干或鲜用。
  • 根、藤:祛风活血,消肿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腰腿痛,闭经。果:安神镇静。用于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健忘。叶:解毒,散瘀。用于跌打损伤,多发性疖肿,毒蛇咬伤。
  •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菅茅根
  • 为禾本科植物菅的根茎。
  • 解表散寒,祛风湿,利小便。治风寒感冒,风湿麻木,淋病,水肿。①《国药提要》:"止口渴,利小便。治淋,通经。"②《贵州民间药物》:"散寒解表,接骨。治痨伤,风湿麻木,骨折,水肿。"
  •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南细辛 ➡ (杜衡的别名)
  • 为马兜铃科植物杜衡的根茎及根或全草。4~6月间采挖,洗净,晒干。
  • 散风逐寒,消痰行水,活血,平喘,定痛,治风寒感冒,痰饮喘咳,水肿,风湿,跌打损伤,头疼,龋齿痛,痧气腹痛。①《别录》:"主风寒咳逆。"②《药性论》:"止气奔喘促,消痰饮,破留血,主项间瘤瘿之疾。"③《纲目》:"散风寒,下气清痰,行水破血,杀虫。"④《广西中药志》:"通经,散寒,祛痰,利尿。"⑤《江苏药材志》:"发汗,祛痰。治感冒头痛,牙痛,口舌生疮。"⑥《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催吐,祛痰,利尿。治支气管炎及水肿。"
  •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水木通 ➡ (三白草的别名)
  • 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 (Lour.)Baill.的干燥根茎或全草。根茎秋季采挖;全草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晒干。
  •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白带,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外治疮疡肿毒,湿疹。
  • 肺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乌脚鸡 ➡ (过坛龙的别名)
  • 为铁线蕨科植物扇叶铁线蕨的全草或根茎。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 清热,利湿,消瘀,散肿。治急性传染性肝炎,痢疾,腹泻,砂淋,吐血,便血,瘰疬,跌打损伤,烫伤,外伤出血,疔疮。①《植物名实图考》:"治疮毒,研末敷之,疮破不可擦。"②《岭南采药录》:"治痰火结核,功胜夏枯草。理湿热便血,治夹色,均水煎服。捣烂外敷治百足咬伤,理跌打损伤肿痛。"③《广西药植图志》:"内服治砂淋,白痢。外用治刀斧伤,止血生肌收口,续筋骨。"④《南宁市药物志》:"收敛,止痛消肿。治痢疾,湿热腹泻,便血,跌打,烫火伤;洗疮,排脓散肿。"⑤《岭南草药志》:"清利表里热及郁滞,舒筋活络定痛。"⑥《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清热利尿,降火消瘀。治瘰疬。"
  • 大肠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安吕草 ➡ (茵陈蒿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幼嫩茎叶。春季幼苗高约三寸时采收,除去杂质,去净泥土,晒干。
  • 清热利湿。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配栀子、大黄治阳黄;配附子、干姜治阴黄。①《本经》:"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②《别录》:"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③《本草拾遗》:"通关节,去滞热,伤寒用之。"④《日华子本草》:"治天行时疾,热狂,头痛头旋,风眼痛,瘴疟,女人症瘕,并内损乏绝。"⑤《本草蒙筌》:"行滞,止痛,宽膈,化痰。"⑥《医学入门》:"消遍身疮疥。"⑦《医林纂要》:"坚肾,燥脾湿,去郁,解热。"⑧《本草再新》:"泻火,平肝,化痰,止咳发汗,利湿,消肿,疗疮火诸毒。"
  • 脾经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茎木
🌿小提药 ➡ (黄花菜的别名)
  • 为百合科植物折叶萱草的根。秋季采挖根,除去残茎,洗净切片晒干。
  • 养血平肝,利尿消肿。治头晕,耳鸣,心悸,腰痛,吐血,衄血,大肠下血,水肿,淋病,咽痛,乳痈。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补虚下奶,平肝利尿,消肿止血。"②《云南中草药选》:"镇静,利尿,消肿。治头昏,心悸,小便不利,水肿,尿路感染,乳汁分泌不足,关节肿痛。"③《云南中草药》:"养血补虚,清热。"
  •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黑驴蛋 ➡ (蜈蚣七的别名)
  • 兰科杓兰属植物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artz,以根、根状茎和花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 利尿消肿,活血祛瘀,祛风镇痛。用于全身浮肿,下肢水肿,小便不利,白带,风湿腰腿痛,跌打损伤。
  • 脾经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大头羌 ➡ (羌活的别名)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羌活(背翅芹)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 或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 的干燥根茎及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 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 肾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铁线草 ➡ (过坛龙的别名)
  • 为铁线蕨科植物扇叶铁线蕨的全草或根茎。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 清热,利湿,消瘀,散肿。治急性传染性肝炎,痢疾,腹泻,砂淋,吐血,便血,瘰疬,跌打损伤,烫伤,外伤出血,疔疮。①《植物名实图考》:"治疮毒,研末敷之,疮破不可擦。"②《岭南采药录》:"治痰火结核,功胜夏枯草。理湿热便血,治夹色,均水煎服。捣烂外敷治百足咬伤,理跌打损伤肿痛。"③《广西药植图志》:"内服治砂淋,白痢。外用治刀斧伤,止血生肌收口,续筋骨。"④《南宁市药物志》:"收敛,止痛消肿。治痢疾,湿热腹泻,便血,跌打,烫火伤;洗疮,排脓散肿。"⑤《岭南草药志》:"清利表里热及郁滞,舒筋活络定痛。"⑥《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清热利尿,降火消瘀。治瘰疬。"
  • 大肠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水牛草 ➡ (三白草的别名)
  • 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 (Lour.)Baill.的干燥根茎或全草。根茎秋季采挖;全草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晒干。
  •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白带,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外治疮疡肿毒,湿疹。
  • 肺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落地金钱 ➡ (连钱草的别名)
  •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 (Nakai)Kupr.的干燥地上部分。春至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 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热淋,石淋,湿热黄疸,疮痈肿痛,跌扑损伤。
  •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茎木
🌿竹节羌 ➡ (羌活的别名)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羌活(背翅芹)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 或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 的干燥根茎及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 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 肾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九节藕 ➡ (三白草根的别名)
  • 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的根茎。7~9月挖掘地下根茎,去净泥土,置热水中浸泡数分钟,取出晒干。
  • 利水除湿,清热解毒。治脚气胫肿,淋浊,带下,痈肿,疥癣。①《纲目》:"疗脚气,风毒胫肿,捣酒服。又煎汤洗癣疥。"②《生草药性备要》:"治淋浊,利小便,清热毒。拔腐肉骨,与陈梅同敷。"③《分类草药性》:"治妇人赤白带下。"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二便,宽胸脯,截疟,消肿。"⑤《重庆草药》:"补气,健脾,除湿。治白带,痨病,咳嗽,吐血,虚肿。亦用于跌打损伤,泡风湿药酒。"
  • 脾经 大肠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土里开花 ➡ (杜衡的别名)
  • 为马兜铃科植物杜衡的根茎及根或全草。4~6月间采挖,洗净,晒干。
  • 散风逐寒,消痰行水,活血,平喘,定痛,治风寒感冒,痰饮喘咳,水肿,风湿,跌打损伤,头疼,龋齿痛,痧气腹痛。①《别录》:"主风寒咳逆。"②《药性论》:"止气奔喘促,消痰饮,破留血,主项间瘤瘿之疾。"③《纲目》:"散风寒,下气清痰,行水破血,杀虫。"④《广西中药志》:"通经,散寒,祛痰,利尿。"⑤《江苏药材志》:"发汗,祛痰。治感冒头痛,牙痛,口舌生疮。"⑥《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催吐,祛痰,利尿。治支气管炎及水肿。"
  •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