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324味药材
🌿青叶胆
  • 本品为龙胆科植物青叶胆Swertia mileensis T. N. He et W. L. Shi,的干燥全草。秋季花果期采收,除去泥沙,晒干。
  • 清肝利胆,清热利湿。用于黄疸尿赤,热淋涩痛。
  •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全草
🌿过塘藕 ➡ (三白草根的别名)
  • 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的根茎。7~9月挖掘地下根茎,去净泥土,置热水中浸泡数分钟,取出晒干。
  • 利水除湿,清热解毒。治脚气胫肿,淋浊,带下,痈肿,疥癣。①《纲目》:"疗脚气,风毒胫肿,捣酒服。又煎汤洗癣疥。"②《生草药性备要》:"治淋浊,利小便,清热毒。拔腐肉骨,与陈梅同敷。"③《分类草药性》:"治妇人赤白带下。"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二便,宽胸脯,截疟,消肿。"⑤《重庆草药》:"补气,健脾,除湿。治白带,痨病,咳嗽,吐血,虚肿。亦用于跌打损伤,泡风湿药酒。"
  • 脾经 大肠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胡盐 ➡ (戎盐的别名)
  • 为卤化物类矿物石盐的结晶。全年可采,一般多在6~8月间进行,自盐湖中取出,晒干。
  • 凉血,明目。治尿血,吐血,齿舌出血,目赤痛,风眼烂弦,牙痛。①《本经》:"主明目、目痛,益气,坚筋骨。"②《本草经集注》:"解斑猫、芫青毒。"③《别录》:"主心腹痛,溺血,吐血,齿舌血出。"④《日华子木草》:"助水脏,益梢气,除五脏症结,心腹积聚痛,疮疥癣等。"⑤《本草衍义》:"功在却血。治目中瘀赤涩昏。"⑥《纲目》:"功同食盐。"⑦《本草备要》:"坚骨固齿,明日乌须。"
  • 心经 肾经 膀胱经 矿物
🌿如意花 ➡ (泽泻的别名)
  • 本品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 (Sam.)Juzep.的干燥块茎。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及粗皮。
  • 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血脂。
  • 肾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土黄蓍 ➡ (蜀葵根的别名)
  • 为锦葵科植物蜀葵的根。
  • 清热凉血,利尿排脓。治淋病,白带,尿血,吐血,血崩,肠痈,疮肿。①《本草拾遗》:"根及茎,并主客热,利小便,散脓血恶汁。"②《本草衍义》:"取红单叶者,治带下,排脓血恶物。"③《分类草药性》:"治红崩,吐血,白带。"④《本草推陈》:"治丹毒,火疮,烧伤,水肿。"
  • 心经 大肠经 肺经 膀胱经 根茎
🌿过塘莲 ➡ (三白草的别名)
  • 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 (Lour.)Baill.的干燥根茎或全草。根茎秋季采挖;全草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晒干。
  •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白带,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外治疮疡肿毒,湿疹。
  • 肺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狐丝 ➡ (菟丝的别名)
  • 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全草。秋季采收全草,晒干。
  • 清热,凉血,利水,解毒。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淋浊,带下,痢疾,黄疸,痈疽,疔疮,热毒痱疹。①《本经》:"汁去面酐。"②陶弘景:"其茎按以浴小儿,疗热痱。"③《本草蒙筌》:"解热毒痱疹,散庠塌痘疮。"④杜文燮《药鉴》:"利水,治湿热。"⑤《百草镜》:"治癃淋浊痢,带下,黄疸,预解痘毒,敷红丝疔。"⑥《药性考》:"凉血散血。治痈疽肿毒诸症,吐、衄、崩、便、咳、咯诸血,服之能止,解诸药毒,瘴疠疔痈恶疮。"⑦《李氏草秘》:"治血,解痘疮毒,难产酒煎服。"⑧《纲目拾遗》:"葛祖治狐骚气,辟汗愈疟。"⑨《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利小便。"⑩《四川中药志》:"行血,生精,发痘麻;洗汗斑及散痧。"⑾《陕西中药志》:"内用有滋阴作用;煎汤外用治阴疮,阴肿,阴痒,阴痛及阴道滴虫病。"
  •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全草
🌿胡毛草 ➡ (笔仔草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金丝草的全草。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 清热,利水。治热病烦渴,泄泻,黄疸型肝炎,糖尿病,淋蚀,尿血,小便不利。①《福建民间草药》:俐小便,通淋闭,止消渴,除烦热。"②《广东中药》Ⅱ:"清热,利水,通淋,凉血。主治淋浊,肝热,疳积,小儿尿短。"③《闽东本草》:"治发热口渴,肠风泄泻,恶心呕吐,小便不利,目赤。"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尿路感染,肾炎,水肿,感冒高热,黄疸型肝炎,糖尿病。"
  • 脾经 肾经 膀胱经 全草
🌿铁蜈蚣 ➡ (海金沙根的别名)
  • 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根及根茎。8~9月采收。
  • 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治肺炎,乙脑,急性胃肠炎,黄疸型肝炎,湿热肿满,淋病。①《贵州民间方药集》:"兴奋强壮剂。可补虚弱,治痨咳。"②《四川中药志》:"能补虚弱,治跌打损伤,筋骨痛,伤寒热狂及湿热肿满,茎痛。"③通淋,治黄疸。(《药学通报》8(4):190,1960)④《中国药植图鉴》:"治痢疾,刀伤。"
  •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侧金盏花 ➡ (黄蜀葵花的别名)
  • 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花朵。夏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
  • 通淋,消肿,解毒。治淋病,痈疽肿毒,汤火烫伤。①《嘉佑本草》:"治小便淋及催生,又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②《纲目》:"消痈肿,浸油涂汤火伤。"
  • 心经 肾经 膀胱经
🌿猴毛草 ➡ (笔仔草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金丝草的全草。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 清热,利水。治热病烦渴,泄泻,黄疸型肝炎,糖尿病,淋蚀,尿血,小便不利。①《福建民间草药》:俐小便,通淋闭,止消渴,除烦热。"②《广东中药》Ⅱ:"清热,利水,通淋,凉血。主治淋浊,肝热,疳积,小儿尿短。"③《闽东本草》:"治发热口渴,肠风泄泻,恶心呕吐,小便不利,目赤。"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尿路感染,肾炎,水肿,感冒高热,黄疸型肝炎,糖尿病。"
  • 脾经 肾经 膀胱经 全草
🌿一串钱 ➡ (金钱草的别名)
  • 本品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 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 清利湿热,通淋,消肿。用于热淋,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毒蛇咬伤;肝胆结石,尿路结石。
  •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全草
🌿天仙草 ➡ (海金沙草的别名)
  • 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全草。8~9月采收。
  • 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白浊带下,小便不利,肾炎水肿,湿热黄疸,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痢疾,烫伤,丹毒。①《履巉岩本草》:"治淋病热痛者,并小便不利。"②《生草药性备要》:"专理跌打。"③《分类草药性》:"退火。治淋症,咳嗽,筋骨疼痛。"④《天宝本草》:"平肝济火。治小儿螬疳,红崩淋沥。"⑤《岭南采药录》:"通淋,利小肠,解热毒气。治伤寒狂热,湿热肿满,茎痛,疗痘疮变黑。"⑥《广州植物志》:"可敷郁血,又可上咯血。"⑦《贵州民间方药集》:"治五淋白浊,消水肿。"⑧《四川中药志》:"治痨嗽火咳。"⑨《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水肿,湿热黄疸,咽喉肿痛,目赤肿痛,胃火牙痛,水泡疮。"⑩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水,通淋。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感冒发热,小便短赤,肠炎痢疾。"⑾《广西中草药》:"治汤火伤。"⑿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活血通络,治百日咳。"
  • 肝经 膀胱经 小肠经 全草
🌿鱼鳖金星
  • 水龙骨科骨牌蕨属植物抱石莲Lepidogrammitis drymoglossoides (Bak.)Ching,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
  • 清热解毒,祛风化痰,凉血祛瘀。用于小儿高热,肺结核,内、外伤出血,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外用治疔疮肿毒。
  • 胃经 肝经 膀胱经 全草
🌿土玉竹 ➡ (三白草的别名)
  • 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 (Lour.)Baill.的干燥根茎或全草。根茎秋季采挖;全草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晒干。
  •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白带,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外治疮疡肿毒,湿疹。
  • 肺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蛤鱼 ➡ (青蛙的别名)
  • 为蛙科动物黑斑蛙或金线蛙等的全体。
  • 清热解毒,补虚,利水消肿。治劳热,浮肿,疳疾,水臌,噎膈,痢疾,虾蟆瘟,小儿热疮。①《别录》:"主小儿赤气肌疮,脐伤,止痛,气不足。"②《日华于本草》:"治小儿热疮。金线蛙去痨劣,解热毒。"③《本草衍义》:"解劳热。"④《日用本草》:"治小儿赤毒热疮,脐肠腹痛,疳瘦肚大,虚劳烦热,胃气虚弱。"⑤《纲目》:"利水消肿。烧灰,涂月蚀疮。"⑥《陆川本草》:"滋阴降火。治阴虚牙痛、腰痛、久痢。"
  • 胃经 膀胱经 动物
🌿尿珠根 ➡ (薏苡根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根,秋季挖取。
  • 清热,利湿,健脾,杀虫。治黄疸,水肿,淋病,疝气,经闭,带下,虫积腹痛。①《本经》:"下三虫。"②《补缺肘后方》:"治卒心腹烦满,又胸肿痛欲死,锉薏苡根,浓煮取汁服。"③陶弘景:"小儿病蛔虫,取根煮汁糜食之。"④《滇南本草》:"清利小便。治热淋疼痛,尿血,止血淋、玉茎疼痛,消水肿。"⑤《本草蒙筌》:"治肺痈。"⑥《纲目》:"捣汁和酒服,治黄疸。"⑦《草木便方》:"能消积聚癥瘕,通利二便,行气血。治胸痞满,劳力内伤。"⑧《分类草药性》:"治疝气。"⑨《浙江民间草药》:"治白带。"
  • 脾经 膀胱经 根茎
🌿露兜竻花
  • 为霹兜树科植物露兜树的花。夏季采收,晒干。
  • ①《陆川本草》:"治疝气,小便不通。"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利水,去湿热,止热泻,治淋浊,对口疮。"
  • 肝经 膀胱经
🌿缠豆藤 ➡ (菟丝的别名)
  • 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全草。秋季采收全草,晒干。
  • 清热,凉血,利水,解毒。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淋浊,带下,痢疾,黄疸,痈疽,疔疮,热毒痱疹。①《本经》:"汁去面酐。"②陶弘景:"其茎按以浴小儿,疗热痱。"③《本草蒙筌》:"解热毒痱疹,散庠塌痘疮。"④杜文燮《药鉴》:"利水,治湿热。"⑤《百草镜》:"治癃淋浊痢,带下,黄疸,预解痘毒,敷红丝疔。"⑥《药性考》:"凉血散血。治痈疽肿毒诸症,吐、衄、崩、便、咳、咯诸血,服之能止,解诸药毒,瘴疠疔痈恶疮。"⑦《李氏草秘》:"治血,解痘疮毒,难产酒煎服。"⑧《纲目拾遗》:"葛祖治狐骚气,辟汗愈疟。"⑨《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利小便。"⑩《四川中药志》:"行血,生精,发痘麻;洗汗斑及散痧。"⑾《陕西中药志》:"内用有滋阴作用;煎汤外用治阴疮,阴肿,阴痒,阴痛及阴道滴虫病。"
  •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全草
🌿黄葵子 ➡ (黄蜀葵子的别名)
  • 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 利水,消肿,通乳。治淋病,水肿,乳汁不通,痈肿,跌扑损伤,骨折。①《本草图经》:"主淋涩,又令妇人易产。"②《纲目》:"治痈肿,利小便,五淋水肿,产难,通乳汁。"③《陕西中草药》:"补脾健胃,生肌。治消化不良,不思饮食,跌打损伤,骨折。"
  • 胃经 肾经 膀胱经 果实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