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498味药材
🌿蜜果 ➡ (林檎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林檎的果实。
  • 止渴,化滞,涩精。治消渴,泻痢,遗精。①《千金·食治》:"止渴。"②《食疗本草》:"止消渴。""主谷痢,泄精。"③《本草拾遗》:"主水痢,去烦热。"④《日华子本草》:"下气,治霍乱肚痛,消痰。"⑤《滇南本草》:"治一切冷积痞块,中气不足,似疟非疟。化一切风痰气滞。"⑥《医林纂要》:"止渴,除烦,解暑,去瘀。"
  • 心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千层纸 ➡ (木蝴蝶的别名)
  • 本品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 (L.)Vent.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曝晒至果实开裂,取出种子,晒干。
  • 清肺利咽,疏肝和胃。用于肺热咳嗽,喉痹,音哑,肝胃气痛。
  • 胃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红粘谷子
  • 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繁穗苋的种子。
  •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痢疾;胁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
  • 大肠经 肝经 果实种子
🌿五岳朝天 ➡ (喉咙草的别名)
  • 为报春花科植物点地梅的全草或果实。清明前后采收全草,晒干。
  • 祛风,清热,消肿,解毒。治咽喉肿痛,口疮,赤眼,目翳,正、偏头痛,牙痛,风湿,哮喘,淋、浊、崩、带,疔疮肿毒,跌打,烫伤。①《分类草药性》:"解毒。治蛇伤,诸淋,涂火疔疮,泡酒扫毒除肿。"②《中国药植志》:"治喉痛,跌打损伤。"③《贵州民间方药集》:"新鲜果实液汁点眼,可治眼热,去眼翳;全草,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腰酸背痛;外治蛇咬伤,汤火伤,疔疮。"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偏正头痛,牙痛。"⑤《贵阳民间药草》:"祛风清热,治劳伤腰痛,咽痛口糜。"⑥《四川中药志》:"治遗精,崩症及寒湿带下而虚弱者。"
  • 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果实种子
🌿野毛蛋 ➡ (八月札的别名)
  • 为本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白本通的果实。8~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用沸水泡透后晒干。
  • 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治肝胃气痛,胃热食呆,烦渴,亦白痢疾,腰痛,胁痛,疝气,窟经,子宫下坠。①崔禹锡《食经》:"食之去淡(痰)水,止赤白下利。"②孟诜:"厚肠胃,令人能食,下三焦,除恶气,和子食之更好。""通十二经脉。"③《本草拾遗》:"利大小便,宣通,去烦热,食之令人心宽,止渴,下气。"④《食性本草》:"主胃口热闭,反胃不下食,除三焦客热。"⑤《本草汇言》:"以蜜水煮食之,治噤口热痢。"⑥《南京民间草药》:"治腰痛。"⑦《四川中药志》:"疏肝,纳肾气。治膀胱疝气,吐血。"⑧《药材学》:"利气,活血,杀虫,解毒,止痛。用于肝胃气痛,胁痛,月经痛等症。"⑨《陕西中草药》:"疏肝益肾,健脾和胃。治消化不良,腹痛,泻痢,疝气,子宫下坠。"
  • 胃经 肝经 果实种子
🌿大豆黄卷
  • 豆科大豆属植物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的种子发芽后晒干而得。
  • 清热,除湿,解表。用于暑湿发热,麻疹不透,胸闷不舒,骨节疼痛,水肿胀满。
  • 胃经 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假绿豆 ➡ (决明子的别名)
  • 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 或小决明Cassia tora L.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 大肠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金牛草 ➡ (喉咙草的别名)
  • 为报春花科植物点地梅的全草或果实。清明前后采收全草,晒干。
  • 祛风,清热,消肿,解毒。治咽喉肿痛,口疮,赤眼,目翳,正、偏头痛,牙痛,风湿,哮喘,淋、浊、崩、带,疔疮肿毒,跌打,烫伤。①《分类草药性》:"解毒。治蛇伤,诸淋,涂火疔疮,泡酒扫毒除肿。"②《中国药植志》:"治喉痛,跌打损伤。"③《贵州民间方药集》:"新鲜果实液汁点眼,可治眼热,去眼翳;全草,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腰酸背痛;外治蛇咬伤,汤火伤,疔疮。"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偏正头痛,牙痛。"⑤《贵阳民间药草》:"祛风清热,治劳伤腰痛,咽痛口糜。"⑥《四川中药志》:"治遗精,崩症及寒湿带下而虚弱者。"
  • 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果实种子
🌿野芝麻 ➡ (野西瓜苗的别名)
  • 锦葵科木槿属植物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 L.,以全草、种子入药。夏秋采,去泥,晒干或鲜用。
  • 全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止咳,利尿。用于急性关节炎,感冒咳嗽,肠炎,痢疾;外用治烧烫伤,疮毒。种子:润肺止咳,补肾。用于肺结核咳嗽,肾虚头晕耳鸣耳聋。
  • 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果实种子
🌿马蹄决明 ➡ (决明子的别名)
  • 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 或小决明Cassia tora L.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 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 大肠经 肝经 果实种子
🌿紫藤豆 ➡ (紫藤子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紫藤的种子。
  • ①《江苏植药志》:"治筋骨疼痛。泡酒服。"②苏医《中草药手册》:"杀虫,止痛,解毒。"
  •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金甲豆
  •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金甲豆的种子。
  • 补血;活血;消肿。主血虚;胸腹疼痛;跌打肿痛;水肿
  • 肝经 果实种子
🌿老虎刺 ➡ (柠条的别名)
  • 豆科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 Fu et Keng,以根、花、种子入药。
  • 全草和花:滋补养血。种子:止痒,杀虫。主治高血压,头晕:柠条花4钱,黄蓬花3钱,水煎服,每日2次;或鲜柠条根0.8~1两,水煎服。心慌,气短,四肢无力,疲乏:柠条根3~5钱,蘑菇2钱,水煎服。月经不调:全草3~5钱,水煎服。神经性皮炎,牛皮癣,黄水疮:柠条籽熬油外搽,或将柠条籽烧炭存性,研末撒于疮面。
  • 肾经 肝经 根茎 果实种子
🌿土梨 ➡ (棠梨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棠梨的果实。
  • 敛肺,涩肠。治咳嗽,泻痢。①《纲目》:"烧食止滑痢。"②《玉楸药解》:"收肠敛肺,止泄除呕。"
  •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酸胖 ➡ (卡密的别名)
  • 为蒺藜科植物小果白刺的果实。果熟时采收,晒干。
  • 健脾胃,滋补强壮,调经活血。治身体瘦弱,气血两亏,脾胃不和,消化不良,月经不调,腰腹疼痛。
  • 脾经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交麻 ➡ (黑脂麻的别名)
  • 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黑色种子。8、9月间果实呈黄黑色时采收,割取全草,捆成小把,顶端向上,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 补肝肾,润五脏。治肝肾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大便燥结,病后虚羸,须发早白,妇人乳少。①《本经》:"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②《抱朴子》:"耐风湿,补衰老。"③《别录》:"坚筋骨,疗金疮、止痛,及伤寒温疟,大吐后虚热羸困,明耳目。"④《唐本草》:"生嚼涂小儿头疮及浸淫恶疮。"⑤《食疗本草》:"润五藏,主火灼,填骨髓,补虚气。"⑥《食性本草》:"疗妇人阴疮,初食利大小肠,久服即否,去陈留新。"⑦《日华子本草》:"补中益气,养五藏,治劳气、产后羸困,耐寒暑,止心惊。逐风湿气、游风、头风。"⑧《嘉祐本草》:"合苍耳子为散服之。治风癞。"⑨《玉楸药解》:"补益精液,润肝脏,养血舒筋。疗语蹇、步迟、皮燥发枯、髓涸肉减、乳少、经阻诸证。医一切疮疡,败毒消肿,生肌长肉。杀虫,生秃发。"⑩《医柿篆要》:"黑色者能滋阴,补胃,利大小肠,缓肝,明目,凉血,解热毒。赤褐者交心肾。"⑾《山西中药志》:"治腰脚痛,痢疾,尿血等证。"
  •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果实种子
🌿真粉 ➡ (绿豆粉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水磨加工而得的淀粉。
  • 清热解毒。治痈疽疮肿初起,烫伤,跌扑伤;并解热药及酒食诸毒。①《日用本草》:"解诸热,益气,解酒食诸毒。治发背、痈疽、疮肿及汤火伤灼。"②汪颖《食物本草》:"解菰菌砒毒。"③《纲目》:"新水调服,治霍乱转筋。"④《本经逢原》:"取陈者,蜜调敷痘毒。"
  • 胃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黄丝藤 ➡ (菟丝子的别名)
  • 本品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 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 脾经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李核仁
  • 为蔷薇科植物李的种子。6~7月采收果核。洗净,击破外壳,取种子晒干。
  • 散瘀,利水,润肠。治跌打瘀血作痛,痰饮咳嗽,水气肿满,大便秘结,虫蝎螫痛。①《别录》:"主僵仆跻(一作’主僵仆踒折’),瘀血骨痛。"②《药性论》:"治女子小腹肿满,主踒折骨痛内伤,利小肠,下水气,除肿满。"③《本草求原》:"治僵仆瘀血骨痛,清血海中风气,令人有子。其性散结,解硫黄、白石英、附子毒,去面酐。"④《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润肠,镇咳。"⑤《四川中药志》:"活血去瘀,润燥滑肠。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痰饮咳嗽,脚气,大便秘结等症。"
  • 肝经 果实种子
🌿甘榄 ➡ (橄榄的别名)
  • 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实。果实成熟后采摘,晒干或阴干,或用盐水浸渍后晒干。
  • 清肺,利咽,生津,解毒。治咽喉肿痛,烦渴,咳嗽吐血,菌痢,癫痫,解河豚毒及酒毒。①孟诜:"主河豚毒,汁服之。"②《日华子本草》:"开胃,下气,止泻。"③《开宝本草》:"主消酒。"④《本草衍义》:"嚼汁咽治鱼鲠。"⑤《滇南本草》:"治一切喉火上炎,大头瘟症。能解湿热、春温,生津止渴,利痰,解鱼毒、酒、积滞。"⑥《纲目》:"治咽喉痛,咀嚼咽汁,能解一切鱼鳖毒。"⑦《本草通玄》:"固精。"⑧《本经逢原》:"令痘起发。"⑨《本草再新》:"平肝开胃,润肺滋阴,消痰理气,止咳嗽,治吐血。"⑩《随息居饮食谱》:"凉胆息惊。"⑾《现代实用中药》:"治神经病癫痫,配合明矾煮成流膏用。"
  •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