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209味药材
🌿山杨柳
  • 为杨柳科植物山杨柳的树皮。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 清热解毒。治大疮大毒。
🌿甘李根白皮 ➡ (李根皮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李根皮的韧皮部。
  • 清热,下气。治消渴心烦,奔豚气逆,带下,齿痛。①《吴普本草》:"治疮。"②《别录》:"主消渴,止心烦、逆奔气。"③陶弘景:"水煎含之,疗齿痛。"④《药性论》:"治脚下气,主热毒,烦躁。"⑤孟诜:"主女人卒赤白下。"⑥《长沙药解》:"下肝气之奔冲,清风木之郁热。"
  • 肝经
🌿黑杨柳 ➡ (山杨柳的别名)
  • 为杨柳科植物山杨柳的树皮。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 清热解毒。治大疮大毒。
🌿孤奴 ➡ (柞木皮的别名)
  • 为大风子科植物柞木的树皮。
  • 燥湿,除热。治黄疸,瘰疬,疮毒溃烂。①《本草拾遗》:"治黄疸病,烧末,水服方寸匕,日三。"②《纲目》:"治鼠瘘,难产,催生,利窍。"③《本草求原》:"平肝降火,益阴,堕胎,破块。"④《分类草药性》:"治酒毒下血。"
  • 脾经 肝经
🌿刺木通 ➡ (乔木刺桐的别名)
  • 豆科乔木刺桐Erythrina arborescens Roxb.,以树皮入药。
  • 祛风除湿,续筋骨。主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关节脱臼肿痛,骨折,小儿疳积,蛔虫症。还可治尿道炎,乳腺炎等(配方用)。
🌿矮杨梅皮
  • 药材基源:为杨梅科植物云南杨梅的根皮、茎皮或根。
  • 涩肠止泻;收敛止血;通络止痛。主痢疾;泄泻;脱肛;崩漏;消化道出血;风湿疼痛;跌打伤痛;外伤出血;黄水疮;疥癣;水火烫伤
  • 根茎 茎木
🌿接骨丹 ➡ (赤火绳的别名)
  • 梧桐科赤火绳Eriolaena malvacea (Levl.)Hand.-Mazz.,以根内皮入药。
  • 收敛止血,续筋骨。主治外伤出血,烧烫伤,慢性胃炎,胃溃疡。还可治刀枪伤,骨折等症。
  • 根茎
🌿红芍药 ➡ (赤芍药的别名)
  •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野生种)、草芍药、川赤芍等的根。秋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支根,洗净泥土,晒至半干时,按大小分别捆把,再晒至足干。四川地区也有刮去粗皮后再晒干者。
  • 行瘀,止痛,凉血,消肿。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④《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⑤《开宝本草》:"别本注云,利小便,下气。"⑥《滇南本草》:"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散血块,止腹痛,退血热,攻痈疮,治疥癞。"⑦《药品化义》:"泻肝火。"
  • 心经 脾经 肝经 小肠经 根茎 茎木
🌿莲衣
  • 为睡莲科植物莲的种皮。
  • ①《药品化义》:"能敛,诸天血后,佐参以补脾阴,使统血归经。"②《本草再新》:"治心胃之浮火,利肠分之湿热。"
  • 心经 脾经
🌿苦椿皮 ➡ (樗白皮的别名)
  • 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根部或干部的内皮。春季采收,挖取树根,刮去外面粗皮,以木棒轻轻捶之,使皮部与木部松离,然后剥取内皮,仰面晒干;或剥取干皮。
  • 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治久痢,久泻,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遗精,白浊,蛔虫。①《药性论》:"治赤白痢,肠滑,痔疾泻血不住。"②《食疗本草》:"主疳痢,杀蛔虫。"③《本草拾遗》:"主赤白久痢,疳虫,去疥匿,主下血。"④《日华子本草》:"止泻及肠风,能缩小便。"⑤《本草衍义补遗》:"能涩血。"⑥朱震亨:"治赤白浊,赤白带,湿气下痢,精滑梦遗,燥下湿,去肺胃陈积之痰。"⑦《医林纂要》:"泄肺逆,燥脾湿,行气分湿热。"⑧《本草再新》:"去肺胃之痰火。"⑨《现代实用中药》:"内服治妇人子宫出血及产后出血、子宫炎、肠炎、赤痢、肠出血、膀胱及尿道炎症、淋病等,有消炎、制泌、止血之功;又治神经痛及肝脏、脾脏等之疾患。"
  •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赤扬
  • 桦木科赤扬Alnus japonica Sieb. et Zucc.,以嫩枝、叶、树皮入药。
  • 清热降火。鼻血不止:1两,浓煎加白糖服。预防水痘:泡开水当茶饮。外伤出血:干品研末或鲜品捣烂敷患处。
  • 茎木
🌿小火绳 ➡ (野火绳的别名)
  • 椴树科野火绳Grewia lantsangensis Hu,以根内皮入药。
  • 收敛止血,生肌,接骨。外伤出血:研末外敷。刀枪伤、疮疖红肿: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冷开水调敷。
  • 根茎
🌿香叶树 ➡ (红香树的别名)
  • 山茶科红香树Anneslea fragrans Wall.,以树皮、叶入药。
  • 消食健胃,舒肝退热。主治:消化不良,肠炎;用叶研粉,每服3~5分。肝炎,每用皮1~2两,水煎服。
  •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牛奶子根 ➡ (蔓胡颓子根的别名)
  • 为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
  • 清热,利湿,消肿,止血。治痢疾,水泻,风湿痹痛,肝炎,胃病,吐血,痔血,血崩,跌打肿痛。①《广西药植名录》:"根皮:接骨,治疮疥。"②《贵州草药》:"清热,利湿,止血。"③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活络,行气止痛,消肿解毒。"
  • 脾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水冬瓜树 ➡ (蒙自赤杨的别名)
  • 为桦木料植物旱冬瓜的树皮。全年可采,切碎晒干。
  • ①《贵州草药》:"利水。治水肿。"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解毒,舒筋络,祛风湿。治细菌性痢疾,腹泻,风湿骨痛,跌打骨折。"
🌿蒙自桤木 ➡ (蒙自赤杨的别名)
  • 为桦木料植物旱冬瓜的树皮。全年可采,切碎晒干。
  • ①《贵州草药》:"利水。治水肿。"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解毒,舒筋络,祛风湿。治细菌性痢疾,腹泻,风湿骨痛,跌打骨折。"
🌿粘心果 ➡ (牛嗓管树的别名)
  • 为猕猴桃科植物澜沧水东哥的树皮。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 ①《云南中草药选》:"散瘀活血。治骨折,跌打损伤,慢性骨髓炎。"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止血生肌,散瘀消肿。治骨折,跌打伤,创伤出血,尿淋。"③《红河中草药》:"治痈疮、无名肿毒。"
🌿喃木 ➡ (厚皮树皮的别名)
  • 漆树科厚皮树属植物厚皮树Lannea grandis (Dennst.) Engl.,以树皮入药。全年可采,刮去粗皮,晒干,以鲜用较好。
  • 解毒。用于治河豚鱼中毒,木薯中毒,地菠萝中毒。
🌿桤木皮
  • 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桤木的树皮。
  •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吐血;衄血;崩漏;肠炎;痢疾;风火赤眼;黄水疮
🌿油槁树 ➡ (潺槁树的别名)
  • 樟科木姜子属植物潺槁树Litsea glutinosa (Lour.) C. B. Rob.,以根、皮、叶入药。夏秋采收,根洗净切片晒干;叶、皮多鲜用。
  • 清湿热,消肿毒,止血,止痛。根:内服治腹泻,跌打损伤,腮腺炎,糖尿病。皮、叶:外用治腮腺炎,疮疖痈肿,乳腺炎初起,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 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