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135味药材
🌿天吊瓜 ➡ (丝瓜的别名)
  • 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实(天骷髅)。嫩丝瓜于夏、秋间采摘。老丝瓜(天骷髅)须于秋后采收。
  • 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①朱震亨:"治痘疮不快,枯者烧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调服。"②《本草蒙筌》:"治痘疮脚痛,烧灰,敷上。"③《医学入门》:"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疽、疔疮。"④《纲目》:"煮食除热利肠。老者烧存性服,去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治大小便下血,痔漏崩中,黄积,疝痛卵肿,血气作痛,痈疽疮肿,齿匿,痘疹胎毒。"⑤汪连仕《采药书》:"天骷髅,治妇人白带血淋,臌胀积聚,一切筋骨疼痛。"⑥《陆川本草》:"生津止渴,解暑除烦。治热病口渴,身热烦躁。"
  • 胃经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黄粟 ➡ (粟米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仁。其储存陈久者名陈粟米。
  • 和中,益肾,除热,解毒。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陈粟米:止痢,解烦闷。①《别录》:"主养肾气,去胃脾中热,益气。陈粟米:主胃热,消渴,利小便。"②陶弘景:"陈粟米:作粉尤解烦闷。"③孟诜:"陈粟米:止痢。"④《本草拾遗》:"粟米粉解诸毒,水搅服之;亦主热腹痛,鼻衄,并水煮服之。"⑤《日用本草》:"和中益气,止痢,治消渴,利小便,陈者更良。"⑥《滇南本草》:"主滋阴,养肾气,健脾胃,暖中。治反胃,小儿肝虫,或霍乱吐泻,肚疼痢疾,水泻不止。"⑦《纲目》:"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 胃经 脾经 肾经 果实种子
🌿挂金灯
  • 为茄科植物酸浆的宿萼或带有成熟果实的宿萼。秋季果实成熟、宿萼呈红色或红黄色时摘下,去掉果实或连同果实一起晒干。
  • 清热,解毒,利尿。治骨蒸劳热,咳嗽,咽喉肿痛,黄疸,水肿,天泡湿疮。①《本经》:"(主)产难。"②《别录》:"治烦热,定志益气,利水道。"③陶弘景:"小儿食之能除热,亦主黄疸。"④《嘉佑本草》:"主骨蒸。"⑤《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玉茎痛。攻疮毒,治腹痈,破血,破气。"⑥《南京民间药草》:"治喉痛及肿。"⑦《中药材手册》:"清肺胃热,消郁结,止喉痛。治咽肿,锁缠喉风,一切疮肿,妇女血崩。"
  • 脾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青稞麦 ➡ (青稞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青稞的种仁。9月采收。
  • 《纲目拾遗》:"下气宽中,壮筋益力,除湿发汗,止泄。"
  • 果实种子
🌿蛮瓜 ➡ (丝瓜的别名)
  • 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实(天骷髅)。嫩丝瓜于夏、秋间采摘。老丝瓜(天骷髅)须于秋后采收。
  • 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①朱震亨:"治痘疮不快,枯者烧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调服。"②《本草蒙筌》:"治痘疮脚痛,烧灰,敷上。"③《医学入门》:"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疽、疔疮。"④《纲目》:"煮食除热利肠。老者烧存性服,去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治大小便下血,痔漏崩中,黄积,疝痛卵肿,血气作痛,痈疽疮肿,齿匿,痘疹胎毒。"⑤汪连仕《采药书》:"天骷髅,治妇人白带血淋,臌胀积聚,一切筋骨疼痛。"⑥《陆川本草》:"生津止渴,解暑除烦。治热病口渴,身热烦躁。"
  • 胃经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天泡草铃儿 ➡ (挂金灯的别名)
  • 为茄科植物酸浆的宿萼或带有成熟果实的宿萼。秋季果实成熟、宿萼呈红色或红黄色时摘下,去掉果实或连同果实一起晒干。
  • 清热,解毒,利尿。治骨蒸劳热,咳嗽,咽喉肿痛,黄疸,水肿,天泡湿疮。①《本经》:"(主)产难。"②《别录》:"治烦热,定志益气,利水道。"③陶弘景:"小儿食之能除热,亦主黄疸。"④《嘉佑本草》:"主骨蒸。"⑤《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玉茎痛。攻疮毒,治腹痈,破血,破气。"⑥《南京民间药草》:"治喉痛及肿。"⑦《中药材手册》:"清肺胃热,消郁结,止喉痛。治咽肿,锁缠喉风,一切疮肿,妇女血崩。"
  • 脾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水瓜 ➡ (丝瓜的别名)
  • 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实(天骷髅)。嫩丝瓜于夏、秋间采摘。老丝瓜(天骷髅)须于秋后采收。
  • 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①朱震亨:"治痘疮不快,枯者烧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调服。"②《本草蒙筌》:"治痘疮脚痛,烧灰,敷上。"③《医学入门》:"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疽、疔疮。"④《纲目》:"煮食除热利肠。老者烧存性服,去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治大小便下血,痔漏崩中,黄积,疝痛卵肿,血气作痛,痈疽疮肿,齿匿,痘疹胎毒。"⑤汪连仕《采药书》:"天骷髅,治妇人白带血淋,臌胀积聚,一切筋骨疼痛。"⑥《陆川本草》:"生津止渴,解暑除烦。治热病口渴,身热烦躁。"
  • 胃经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白目豆 ➡ (白豆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饭豇豆的种子。
  • 调中益气,健脾益肾。①《孙真人食忌》:"肾病宜食。"②孟诜:"补五脏,调中,助十二经脉。"③《日华子本草》:"豆,暖肠胃。叶,利五脏,下气。"
  • 胃经 脾经 肾经 果实种子
🌿蠡实 ➡ (马蔺的别名)
  • 为鸢尾科鸢尾属植株马蔺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Fisch.)Koidz. [I. pallasii Fisch. var. chinensis Fisch.],以花、种子及根入药。夏季花盛开时采花,阴干备用;秋季摘取成熟果实,晒干,搓下种子,除去杂质即得,在同一季节可挖根,洗净,切段晒干备用。
  • 花:清热凉血,利尿消肿。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咽喉肿痛,小便不利,泌尿系感染;外用治痈疖疮疡,外伤出血。种子:凉血止血,清热利湿。用于吐血,衄血,功能性子宫出血,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骨结核,小便不利,疝痛;外用治痈肿,外伤出血。根:清热解毒。用于急性咽炎,传染性肝炎,痔疮,牙痛。
  •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果实种子
🌿飞蛾树
  • 药材基源:为槭树科植物长裂葛萝槭的嫩枝和果实。
  • 止咳;敛疮。主新久咳嗽;鹅口疮
  • 茎木 果实种子
🌿天泡果 ➡ (挂金灯的别名)
  • 为茄科植物酸浆的宿萼或带有成熟果实的宿萼。秋季果实成熟、宿萼呈红色或红黄色时摘下,去掉果实或连同果实一起晒干。
  • 清热,解毒,利尿。治骨蒸劳热,咳嗽,咽喉肿痛,黄疸,水肿,天泡湿疮。①《本经》:"(主)产难。"②《别录》:"治烦热,定志益气,利水道。"③陶弘景:"小儿食之能除热,亦主黄疸。"④《嘉佑本草》:"主骨蒸。"⑤《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玉茎痛。攻疮毒,治腹痈,破血,破气。"⑥《南京民间药草》:"治喉痛及肿。"⑦《中药材手册》:"清肺胃热,消郁结,止喉痛。治咽肿,锁缠喉风,一切疮肿,妇女血崩。"
  • 脾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天罗布瓜 ➡ (丝瓜的别名)
  • 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实(天骷髅)。嫩丝瓜于夏、秋间采摘。老丝瓜(天骷髅)须于秋后采收。
  • 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①朱震亨:"治痘疮不快,枯者烧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调服。"②《本草蒙筌》:"治痘疮脚痛,烧灰,敷上。"③《医学入门》:"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疽、疔疮。"④《纲目》:"煮食除热利肠。老者烧存性服,去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治大小便下血,痔漏崩中,黄积,疝痛卵肿,血气作痛,痈疽疮肿,齿匿,痘疹胎毒。"⑤汪连仕《采药书》:"天骷髅,治妇人白带血淋,臌胀积聚,一切筋骨疼痛。"⑥《陆川本草》:"生津止渴,解暑除烦。治热病口渴,身热烦躁。"
  • 胃经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零乌豆 ➡ (野料豆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崂豆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打开果荚,收集种子,再晒至足干。
  • 补益肝肾,祛风解毒。治阴亏目昏,肾虚腰痛,盗汗,筋骨疼痛,产后风痉,小儿疳疾。①《本草汇言》:"解内热消渴,止阴虚盗汗。"②《本草备要》:"每晨盐水吞或盐水煮食,补肾。"③《本草经解》:"生研涂痈肿。"④《沈氏效方》:"平肝火。治疳疾,目疾。"⑤《百草镜》:"治黄白疸。"⑥《事亲述见》:"补五脏,益中,助十二经脉,调中,暖肠胃,舒筋。"⑦《纲目拾遗》:"壮筋骨,止盗汗,补肾活血,明目益精。煮汁服,解乌、附毒。"⑧《本草再新》:"健脾除风,利湿消肿。"⑨《饮片新参》:"养肺平肝,清头目。"⑩《上海常用中草药》:"平肝,明目,又有强壮作用。治头晕目花。"
  • 脾经 肾经 肺经 全草 果实种子
🌿坭瓜 ➡ (丝瓜的别名)
  • 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实(天骷髅)。嫩丝瓜于夏、秋间采摘。老丝瓜(天骷髅)须于秋后采收。
  • 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①朱震亨:"治痘疮不快,枯者烧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调服。"②《本草蒙筌》:"治痘疮脚痛,烧灰,敷上。"③《医学入门》:"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疽、疔疮。"④《纲目》:"煮食除热利肠。老者烧存性服,去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治大小便下血,痔漏崩中,黄积,疝痛卵肿,血气作痛,痈疽疮肿,齿匿,痘疹胎毒。"⑤汪连仕《采药书》:"天骷髅,治妇人白带血淋,臌胀积聚,一切筋骨疼痛。"⑥《陆川本草》:"生津止渴,解暑除烦。治热病口渴,身热烦躁。"
  • 胃经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天将壳 ➡ (天浆壳的别名)
  • 为萝藦科植物萝藦的果壳。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剥取果壳晒干。
  • 清肺化痰。治咳嗽痰多,肺风痰喘,百日咳,惊病,麻疹不透。①《饮片新参》:"软坚,化痰,清肺。治肺风痰喘,定惊痫。"②《药材资料汇编》:"治小儿麻疹。"③江西《草药手册》:"治肺风痰喘,损伤出血。"④《上海常用中草药》:"化痰,止咳,平喘,治咳嗽痰多,气喘,百日咳,麻疹透发不畅,发热咳嗽。"
  • 肾经 肺经 果实种子
🌿浆水罐 ➡ (挂金灯的别名)
  • 为茄科植物酸浆的宿萼或带有成熟果实的宿萼。秋季果实成熟、宿萼呈红色或红黄色时摘下,去掉果实或连同果实一起晒干。
  • 清热,解毒,利尿。治骨蒸劳热,咳嗽,咽喉肿痛,黄疸,水肿,天泡湿疮。①《本经》:"(主)产难。"②《别录》:"治烦热,定志益气,利水道。"③陶弘景:"小儿食之能除热,亦主黄疸。"④《嘉佑本草》:"主骨蒸。"⑤《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玉茎痛。攻疮毒,治腹痈,破血,破气。"⑥《南京民间药草》:"治喉痛及肿。"⑦《中药材手册》:"清肺胃热,消郁结,止喉痛。治咽肿,锁缠喉风,一切疮肿,妇女血崩。"
  • 脾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赤膊麦 ➡ (大麦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果实。
  • 和胃,宽肠,利水。治食滞泄泻,小便淋痛,水肿,汤火伤。①《别录》:"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②《唐本草》:"大麦面平胃,止渴,消食,疗胀。"③《崔禹锡食经》:"主水痮。"④《本草拾遗》:"调中止泄。"⑤《纲目》:"宽胸下气,凉血,消积,进食。"
  • 胃经 脾经 果实种子
🌿地椹 ➡ (石龙芮子的别名)
  • 为毛茛科植物石龙芮的果实。4~7月采收。
  • 治心热烦渴,阴虚失精,风寒湿痹。①《本经》:"主风寒湿痹,心腹邪气,利关节,止烦渴。"②《别录》:"平肾胃气,补阴气不足,失精茎冷,令人皮肤光泽,有子。"③《药性论》:"逐诸风,主除心热躁。"④《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治疟,捣子缚手虎口及脉上。"
  • 心经 果实种子
🌿联珠果 ➡ (林檎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林檎的果实。
  • 止渴,化滞,涩精。治消渴,泻痢,遗精。①《千金·食治》:"止渴。"②《食疗本草》:"止消渴。""主谷痢,泄精。"③《本草拾遗》:"主水痢,去烦热。"④《日华子本草》:"下气,治霍乱肚痛,消痰。"⑤《滇南本草》:"治一切冷积痞块,中气不足,似疟非疟。化一切风痰气滞。"⑥《医林纂要》:"止渴,除烦,解暑,去瘀。"
  • 心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洗锅罗瓜 ➡ (丝瓜的别名)
  • 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实(天骷髅)。嫩丝瓜于夏、秋间采摘。老丝瓜(天骷髅)须于秋后采收。
  • 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①朱震亨:"治痘疮不快,枯者烧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调服。"②《本草蒙筌》:"治痘疮脚痛,烧灰,敷上。"③《医学入门》:"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疽、疔疮。"④《纲目》:"煮食除热利肠。老者烧存性服,去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治大小便下血,痔漏崩中,黄积,疝痛卵肿,血气作痛,痈疽疮肿,齿匿,痘疹胎毒。"⑤汪连仕《采药书》:"天骷髅,治妇人白带血淋,臌胀积聚,一切筋骨疼痛。"⑥《陆川本草》:"生津止渴,解暑除烦。治热病口渴,身热烦躁。"
  • 胃经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