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87味药材
🌿山棉皮 ➡ (垂穗荛花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瑞香科植物细轴荛花的花、根或茎皮。
  • 软坚散结;活血;止痛。主瘰疬初起;跌打损伤
  • 根茎 茎木
🌿鸡儿弯 ➡ (田旋花的别名)
  • 旋花科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 L.[C. sagitifolius (Fisch.)Liou et Ling],以全草、花、根入药。
  • 活血调经,止痒,止痛,祛风。神经性皮炎:鲜草适量,用70%酒精浸24小时,每天涂2次。牙痛:鲜花3份,胡椒1份,共研细末混匀,塞入蛀孔或置病牙上咬紧,勿咽下。风湿性关节痛:根3钱,水煎服。
  • 肾经 根茎 全草
🌿旱蒲花 ➡ (马蔺花的别名)
  • 鸯尾科植物马蔺的花蕾,4月开花后,择晴天采摘,晒干或阴干。勿沾露水,以免变色。贮藏干燥通风处,以防霉烂。
  • 清热,解毒,止血,利尿。治喉痹,吐血,衄血,小便不通,淋病,疝气,痈疽。①《本经》:"去白虫。"②《别录》:"疗喉痹。"③《纲目》:"主痈疽恶疮。"④《江苏植药志》:"治吐血,衄血,金疮;又为利尿解热药;消痈肿及疝痛。"⑤《河北药材》:"利尿。治淋疾,解诸毒药。"⑥《山西中药志》:"破宿血,养新血,断血利,解毒。治腹中急痛,痔疮,诸症寒热,绞肠痧痛等症。"
  •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驴儿菜 ➡ (旋覆花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或欧亚旋覆花Inula britannica L.的干燥头状花序。夏、秋二季花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
  • 降气,消痰,行水,止呕。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满,喘咳痰多,呕吐噫气,心下痞硬。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斑龙角 ➡ (鹿角的别名)
  • 本品为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 Linnaeus 或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分别习称“马鹿角”、“梅花鹿角”(花鹿角)、“ 鹿角脱盘”。多于春季拾取,除去泥沙,风干。
  • 温肾阳,强筋骨,行血消肿。用于阳痿遗精,腰脊冷痛,阴疽疮疡,乳痈初起,瘀血肿痛。
  • 肾经 肝经 动物
🌿金沸花 ➡ (旋复花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旋复花、线叶旋复花或大花旋复花等的头状花序。夏、秋采摘即将开放的花序,晒干。
  • 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大腹水肿。①《本经》:"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②《别录》:"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蔑,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③《药性论》:"主肋胁气,下寒热水肿,主治膀胱宿水,去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④《日华子本草》,:"明目,治头风,通血脉。"⑤《汤液本草》:"发汗吐下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宜此。"⑥《滇南本草》:"祛头目诸风寒邪,止太阳、阳明头疼,行阳明乳汁不通。(治)乳岩、乳痈、红肿疼痛、暴赤火眼、目疾疼痛、祛风明目、隐涩羞明怕日,伤风寒热咳嗽、老痰如胶,走经络,止面寒腹疼,利小便,治单腹胀,风火牙根肿痛。"⑦《医学入门》:"逐水,消痰,止呕噎。"⑧《南京民间药草》:"花和苗,祛湿、拔毒、消肿,煎水洗患处。"
  • 心经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小肠经
🌿补血草
  • 为蓝雪科补血草属植物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 (Bunge) Kuntze [Statice bicolor Bunge],以根及全草入药。洗净开花前采全草;根于春季萌芽期或秋冬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 活血,止血,温中健脾,滋补强壮。用于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痔疮出血,胃溃疡,脾虚浮肿。
  • 根茎 全草
🌿垂穗荛花
  • 药材基源:为瑞香科植物细轴荛花的花、根或茎皮。
  • 软坚散结;活血;止痛。主瘰疬初起;跌打损伤
  • 根茎 茎木
🌿马蔺花
  • 鸯尾科植物马蔺的花蕾,4月开花后,择晴天采摘,晒干或阴干。勿沾露水,以免变色。贮藏干燥通风处,以防霉烂。
  • 清热,解毒,止血,利尿。治喉痹,吐血,衄血,小便不通,淋病,疝气,痈疽。①《本经》:"去白虫。"②《别录》:"疗喉痹。"③《纲目》:"主痈疽恶疮。"④《江苏植药志》:"治吐血,衄血,金疮;又为利尿解热药;消痈肿及疝痛。"⑤《河北药材》:"利尿。治淋疾,解诸毒药。"⑥《山西中药志》:"破宿血,养新血,断血利,解毒。治腹中急痛,痔疮,诸症寒热,绞肠痧痛等症。"
  •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盐云草 ➡ (补血草的别名)
  • 为蓝雪科补血草属植物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 (Bunge) Kuntze [Statice bicolor Bunge],以根及全草入药。洗净开花前采全草;根于春季萌芽期或秋冬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 活血,止血,温中健脾,滋补强壮。用于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痔疮出血,胃溃疡,脾虚浮肿。
  • 根茎 全草
🌿曲节藤 ➡ (田旋花的别名)
  • 旋花科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 L.[C. sagitifolius (Fisch.)Liou et Ling],以全草、花、根入药。
  • 活血调经,止痒,止痛,祛风。神经性皮炎:鲜草适量,用70%酒精浸24小时,每天涂2次。牙痛:鲜花3份,胡椒1份,共研细末混匀,塞入蛀孔或置病牙上咬紧,勿咽下。风湿性关节痛:根3钱,水煎服。
  • 肾经 根茎 全草
🌿毛连菜
  • 为菊科植物褐毛连菜的头状花序。7~9月采收,晒干。
  • 理肺止咳,化痰平喘,宽胸。治咳嗽痰多,咳喘,嗳气,胸腹闷胀。
🌿金钱菊 ➡ (旋复花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旋复花、线叶旋复花或大花旋复花等的头状花序。夏、秋采摘即将开放的花序,晒干。
  • 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大腹水肿。①《本经》:"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②《别录》:"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蔑,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③《药性论》:"主肋胁气,下寒热水肿,主治膀胱宿水,去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④《日华子本草》,:"明目,治头风,通血脉。"⑤《汤液本草》:"发汗吐下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宜此。"⑥《滇南本草》:"祛头目诸风寒邪,止太阳、阳明头疼,行阳明乳汁不通。(治)乳岩、乳痈、红肿疼痛、暴赤火眼、目疾疼痛、祛风明目、隐涩羞明怕日,伤风寒热咳嗽、老痰如胶,走经络,止面寒腹疼,利小便,治单腹胀,风火牙根肿痛。"⑦《医学入门》:"逐水,消痰,止呕噎。"⑧《南京民间药草》:"花和苗,祛湿、拔毒、消肿,煎水洗患处。"
  • 心经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小肠经
🌿箭叶旋花 ➡ (田旋花的别名)
  • 旋花科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 L.[C. sagitifolius (Fisch.)Liou et Ling],以全草、花、根入药。
  • 活血调经,止痒,止痛,祛风。神经性皮炎:鲜草适量,用70%酒精浸24小时,每天涂2次。牙痛:鲜花3份,胡椒1份,共研细末混匀,塞入蛀孔或置病牙上咬紧,勿咽下。风湿性关节痛:根3钱,水煎服。
  • 肾经 根茎 全草
🌿金笋 ➡ (肉苁蓉的别名)
  • 本品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多于春季苗未出土或刚出土时采挖,除去花序,切段,晒干。
  •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用于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
  • 大肠经 肾经 茎木
🌿戴椹 ➡ (旋复花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旋复花、线叶旋复花或大花旋复花等的头状花序。夏、秋采摘即将开放的花序,晒干。
  • 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大腹水肿。①《本经》:"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②《别录》:"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蔑,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③《药性论》:"主肋胁气,下寒热水肿,主治膀胱宿水,去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④《日华子本草》,:"明目,治头风,通血脉。"⑤《汤液本草》:"发汗吐下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宜此。"⑥《滇南本草》:"祛头目诸风寒邪,止太阳、阳明头疼,行阳明乳汁不通。(治)乳岩、乳痈、红肿疼痛、暴赤火眼、目疾疼痛、祛风明目、隐涩羞明怕日,伤风寒热咳嗽、老痰如胶,走经络,止面寒腹疼,利小便,治单腹胀,风火牙根肿痛。"⑦《医学入门》:"逐水,消痰,止呕噎。"⑧《南京民间药草》:"花和苗,祛湿、拔毒、消肿,煎水洗患处。"
  • 心经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小肠经
🌿旋复花 ➡ (水朝阳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水朝阳的花。夏季采收。
  • 解表,化痰。治感冒头痛,胸闷咳喘。①《云南中草药》:"止咳平喘,软坚消痰,散满止呕。"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表,降气除痰,治感冒头痛,发热,咳嗽,鼻炎,眼痛。"
🌿地棉麻 ➡ (垂穗荛花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瑞香科植物细轴荛花的花、根或茎皮。
  • 软坚散结;活血;止痛。主瘰疬初起;跌打损伤
  • 根茎 茎木
🌿复花 ➡ (旋复花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旋复花、线叶旋复花或大花旋复花等的头状花序。夏、秋采摘即将开放的花序,晒干。
  • 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大腹水肿。①《本经》:"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②《别录》:"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蔑,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③《药性论》:"主肋胁气,下寒热水肿,主治膀胱宿水,去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④《日华子本草》,:"明目,治头风,通血脉。"⑤《汤液本草》:"发汗吐下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宜此。"⑥《滇南本草》:"祛头目诸风寒邪,止太阳、阳明头疼,行阳明乳汁不通。(治)乳岩、乳痈、红肿疼痛、暴赤火眼、目疾疼痛、祛风明目、隐涩羞明怕日,伤风寒热咳嗽、老痰如胶,走经络,止面寒腹疼,利小便,治单腹胀,风火牙根肿痛。"⑦《医学入门》:"逐水,消痰,止呕噎。"⑧《南京民间药草》:"花和苗,祛湿、拔毒、消肿,煎水洗患处。"
  • 心经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小肠经
🌿野牵牛 ➡ (田旋花的别名)
  • 旋花科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 L.[C. sagitifolius (Fisch.)Liou et Ling],以全草、花、根入药。
  • 活血调经,止痒,止痛,祛风。神经性皮炎:鲜草适量,用70%酒精浸24小时,每天涂2次。牙痛:鲜花3份,胡椒1份,共研细末混匀,塞入蛀孔或置病牙上咬紧,勿咽下。风湿性关节痛:根3钱,水煎服。
  • 肾经 根茎 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