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196味药材
🌿水蓼子 ➡ (蓼实的别名)
  • 为蓼科植物水蓼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置通风干燥处。
  • 温中利水,破瘀散结。治吐泻腹痛,症积痞胀,水气浮肿,痈肿疮疡,瘰疬。①《本经》:"主明目,温中,耐风寒,下水气,面目浮肿,痈疡。"②《药性论》:"归鼻,除肾气,兼能去疬疡。"③孟诜:"通五脏拥气。"④《本经逢原》:"治消渴去热,及瘰疬、癖痞、腹胀,皆取其散热消积之功。"
  • 果实种子
🌿盐麸子 ➡ (盐肤子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果实。
  • 生津润肺;降火化痰;敛汗止痢。主痰嗽;喉痹;黄疸;盗汗;痢疾;顽癣;痈毒;头风白屑
  • 果实种子
🌿盐酸果 ➡ (盐肤子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果实。
  • 生津润肺;降火化痰;敛汗止痢。主痰嗽;喉痹;黄疸;盗汗;痢疾;顽癣;痈毒;头风白屑
  • 果实种子
🌿饭麦 ➡ (大麦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果实。
  • 和胃,宽肠,利水。治食滞泄泻,小便淋痛,水肿,汤火伤。①《别录》:"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②《唐本草》:"大麦面平胃,止渴,消食,疗胀。"③《崔禹锡食经》:"主水痮。"④《本草拾遗》:"调中止泄。"⑤《纲目》:"宽胸下气,凉血,消积,进食。"
  • 胃经 脾经 果实种子
🌿狗尾巴花 ➡ (水红花子的别名)
  • 本品为蓼科植物红蓼Polygonum orientale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穗,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 散血消症,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瘿瘤肿痛,食积不消,胃脘胀痛。
  • 胃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雀翘
  • 为蓼科植物箭叶蓼的果实或全草。
  • ①《别录》:"(果实)主益气,明目。"②《陕西中草药》:"全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痒。治肠炎,痢疾,蛇、狗咬伤,疮疖肿毒,瘰疬,带状疱疹,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症,痔疮。"
  • 全草 果实种子
🌿石能 ➡ (石龙芮子的别名)
  • 为毛茛科植物石龙芮的果实。4~7月采收。
  • 治心热烦渴,阴虚失精,风寒湿痹。①《本经》:"主风寒湿痹,心腹邪气,利关节,止烦渴。"②《别录》:"平肾胃气,补阴气不足,失精茎冷,令人皮肤光泽,有子。"③《药性论》:"逐诸风,主除心热躁。"④《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治疟,捣子缚手虎口及脉上。"
  • 心经 果实种子
🌿天吊瓜 ➡ (丝瓜的别名)
  • 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实(天骷髅)。嫩丝瓜于夏、秋间采摘。老丝瓜(天骷髅)须于秋后采收。
  • 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①朱震亨:"治痘疮不快,枯者烧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调服。"②《本草蒙筌》:"治痘疮脚痛,烧灰,敷上。"③《医学入门》:"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疽、疔疮。"④《纲目》:"煮食除热利肠。老者烧存性服,去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治大小便下血,痔漏崩中,黄积,疝痛卵肿,血气作痛,痈疽疮肿,齿匿,痘疹胎毒。"⑤汪连仕《采药书》:"天骷髅,治妇人白带血淋,臌胀积聚,一切筋骨疼痛。"⑥《陆川本草》:"生津止渴,解暑除烦。治热病口渴,身热烦躁。"
  • 胃经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黄粟 ➡ (粟米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仁。其储存陈久者名陈粟米。
  • 和中,益肾,除热,解毒。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陈粟米:止痢,解烦闷。①《别录》:"主养肾气,去胃脾中热,益气。陈粟米:主胃热,消渴,利小便。"②陶弘景:"陈粟米:作粉尤解烦闷。"③孟诜:"陈粟米:止痢。"④《本草拾遗》:"粟米粉解诸毒,水搅服之;亦主热腹痛,鼻衄,并水煮服之。"⑤《日用本草》:"和中益气,止痢,治消渴,利小便,陈者更良。"⑥《滇南本草》:"主滋阴,养肾气,健脾胃,暖中。治反胃,小儿肝虫,或霍乱吐泻,肚疼痢疾,水泻不止。"⑦《纲目》:"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 胃经 脾经 肾经 果实种子
🌿酸胖 ➡ (小果白刺的别名)
  • 蒺藜科白刺属植物小果白刺Nitraria Sibirica Pall.,以果实入药。秋季果实成熟采收,晒干。
  • 调经活血,消食健脾。身体虚弱,气血两亏,脾胃不和,消化不良,月经不调,腰酸腿痛。
  • 果实种子
🌿木附子 ➡ (盐肤子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果实。
  • 生津润肺;降火化痰;敛汗止痢。主痰嗽;喉痹;黄疸;盗汗;痢疾;顽癣;痈毒;头风白屑
  • 果实种子
🌿挂金灯
  • 为茄科植物酸浆的宿萼或带有成熟果实的宿萼。秋季果实成熟、宿萼呈红色或红黄色时摘下,去掉果实或连同果实一起晒干。
  • 清热,解毒,利尿。治骨蒸劳热,咳嗽,咽喉肿痛,黄疸,水肿,天泡湿疮。①《本经》:"(主)产难。"②《别录》:"治烦热,定志益气,利水道。"③陶弘景:"小儿食之能除热,亦主黄疸。"④《嘉佑本草》:"主骨蒸。"⑤《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玉茎痛。攻疮毒,治腹痈,破血,破气。"⑥《南京民间药草》:"治喉痛及肿。"⑦《中药材手册》:"清肺胃热,消郁结,止喉痛。治咽肿,锁缠喉风,一切疮肿,妇女血崩。"
  • 脾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青稞麦 ➡ (青稞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青稞的种仁。9月采收。
  • 《纲目拾遗》:"下气宽中,壮筋益力,除湿发汗,止泄。"
  • 果实种子
🌿蛮瓜 ➡ (丝瓜的别名)
  • 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实(天骷髅)。嫩丝瓜于夏、秋间采摘。老丝瓜(天骷髅)须于秋后采收。
  • 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①朱震亨:"治痘疮不快,枯者烧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调服。"②《本草蒙筌》:"治痘疮脚痛,烧灰,敷上。"③《医学入门》:"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疽、疔疮。"④《纲目》:"煮食除热利肠。老者烧存性服,去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治大小便下血,痔漏崩中,黄积,疝痛卵肿,血气作痛,痈疽疮肿,齿匿,痘疹胎毒。"⑤汪连仕《采药书》:"天骷髅,治妇人白带血淋,臌胀积聚,一切筋骨疼痛。"⑥《陆川本草》:"生津止渴,解暑除烦。治热病口渴,身热烦躁。"
  • 胃经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天泡草铃儿 ➡ (挂金灯的别名)
  • 为茄科植物酸浆的宿萼或带有成熟果实的宿萼。秋季果实成熟、宿萼呈红色或红黄色时摘下,去掉果实或连同果实一起晒干。
  • 清热,解毒,利尿。治骨蒸劳热,咳嗽,咽喉肿痛,黄疸,水肿,天泡湿疮。①《本经》:"(主)产难。"②《别录》:"治烦热,定志益气,利水道。"③陶弘景:"小儿食之能除热,亦主黄疸。"④《嘉佑本草》:"主骨蒸。"⑤《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玉茎痛。攻疮毒,治腹痈,破血,破气。"⑥《南京民间药草》:"治喉痛及肿。"⑦《中药材手册》:"清肺胃热,消郁结,止喉痛。治咽肿,锁缠喉风,一切疮肿,妇女血崩。"
  • 脾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水瓜 ➡ (丝瓜的别名)
  • 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实(天骷髅)。嫩丝瓜于夏、秋间采摘。老丝瓜(天骷髅)须于秋后采收。
  • 清热,化痰,凉血,解毒。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①朱震亨:"治痘疮不快,枯者烧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调服。"②《本草蒙筌》:"治痘疮脚痛,烧灰,敷上。"③《医学入门》:"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疽、疔疮。"④《纲目》:"煮食除热利肠。老者烧存性服,去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治大小便下血,痔漏崩中,黄积,疝痛卵肿,血气作痛,痈疽疮肿,齿匿,痘疹胎毒。"⑤汪连仕《采药书》:"天骷髅,治妇人白带血淋,臌胀积聚,一切筋骨疼痛。"⑥《陆川本草》:"生津止渴,解暑除烦。治热病口渴,身热烦躁。"
  • 胃经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白目豆 ➡ (白豆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饭豇豆的种子。
  • 调中益气,健脾益肾。①《孙真人食忌》:"肾病宜食。"②孟诜:"补五脏,调中,助十二经脉。"③《日华子本草》:"豆,暖肠胃。叶,利五脏,下气。"
  • 胃经 脾经 肾经 果实种子
🌿蠡实 ➡ (马蔺的别名)
  • 为鸢尾科鸢尾属植株马蔺Iris lactea Pall. var. chinensis (Fisch.)Koidz. [I. pallasii Fisch. var. chinensis Fisch.],以花、种子及根入药。夏季花盛开时采花,阴干备用;秋季摘取成熟果实,晒干,搓下种子,除去杂质即得,在同一季节可挖根,洗净,切段晒干备用。
  • 花:清热凉血,利尿消肿。用于吐血,咯血,衄血,咽喉肿痛,小便不利,泌尿系感染;外用治痈疖疮疡,外伤出血。种子:凉血止血,清热利湿。用于吐血,衄血,功能性子宫出血,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骨结核,小便不利,疝痛;外用治痈肿,外伤出血。根:清热解毒。用于急性咽炎,传染性肝炎,痔疮,牙痛。
  •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果实种子
🌿飞蛾树
  • 药材基源:为槭树科植物长裂葛萝槭的嫩枝和果实。
  • 止咳;敛疮。主新久咳嗽;鹅口疮
  • 茎木 果实种子
🌿天泡果 ➡ (挂金灯的别名)
  • 为茄科植物酸浆的宿萼或带有成熟果实的宿萼。秋季果实成熟、宿萼呈红色或红黄色时摘下,去掉果实或连同果实一起晒干。
  • 清热,解毒,利尿。治骨蒸劳热,咳嗽,咽喉肿痛,黄疸,水肿,天泡湿疮。①《本经》:"(主)产难。"②《别录》:"治烦热,定志益气,利水道。"③陶弘景:"小儿食之能除热,亦主黄疸。"④《嘉佑本草》:"主骨蒸。"⑤《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玉茎痛。攻疮毒,治腹痈,破血,破气。"⑥《南京民间药草》:"治喉痛及肿。"⑦《中药材手册》:"清肺胃热,消郁结,止喉痛。治咽肿,锁缠喉风,一切疮肿,妇女血崩。"
  • 脾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