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628味药材
🌿山独活 ➡ (前胡的别名)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或紫花前胡Peucedanum decursivum Maxim.的干燥根。冬季至次春茎叶枯萎或未抽花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 散风清热,降气化痰。用于风热咳嗽痰多,痰热喘满,咯痰黄稠。
  • 肺经 根茎 茎木
🌿米筛子 ➡ (老鸦糊的别名)
  • 为马鞭草科植物老鸦糊的根、茎、叶、果实。5~10月采,鲜用或晒干。
  • 祛风,除湿,散瘀,解毒。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尿血。①《植物名实图考》:"截疟。"②《福建民间草药》:"驱风除湿,杀虫解毒,散结化瘀。"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收敛止血,祛风除湿。"
  •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土玉竹 ➡ (三白草的别名)
  • 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 (Lour.)Baill.的干燥根茎或全草。根茎秋季采挖;全草全年均可采挖,洗净,晒干。
  •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白带,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外治疮疡肿毒,湿疹。
  • 肺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地滚子 ➡ (白背三七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白子菜的根及根茎。秋、冬采挖,洗净晒干。
  • 清热凉血,散瘀消肿。治支气管炎,肺结核,崩漏痈肿,烫伤。跌打损仿,刀伤出血。①《广西药植图志》:"煮汤内服,凉血解毒;捣烂外敷跌打伤,消肿散瘀;又用以敷热痈,散痛消肿。经九蒸十晒,浸酒或煎汤服补血。"②《云南中草药》:"清热消炎,舒筋活络。治骨折,外伤出血,支气管炎,肺结核,崩漏。"
  • 根茎 茎木
🌿大肥牛 ➡ (白背三七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白子菜的根及根茎。秋、冬采挖,洗净晒干。
  • 清热凉血,散瘀消肿。治支气管炎,肺结核,崩漏痈肿,烫伤。跌打损仿,刀伤出血。①《广西药植图志》:"煮汤内服,凉血解毒;捣烂外敷跌打伤,消肿散瘀;又用以敷热痈,散痛消肿。经九蒸十晒,浸酒或煎汤服补血。"②《云南中草药》:"清热消炎,舒筋活络。治骨折,外伤出血,支气管炎,肺结核,崩漏。"
  • 根茎 茎木
🌿观音姜 ➡ (美人蕉根的别名)
  • 为美人蕉科植物美人蕉的根茎。全年可采,挖得后去净茎叶,晒干或鲜用。
  • 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久痢,咯血,血崩,白带,月经不调,疮毒痈肿。①《生草药性备要》:"退热毒,敷大疮,又利小水。"②《南宁市药物志》:"收敛,驱痰。治久痢,咯血,神经病。"③《四川中药志》:"补肾虚。治血崩,白带,月经不调,痈毒初起红肿疼痛。"
  • 心经 肝经 小肠经 根茎 茎木
🌿鸭公青 ➡ (大驳骨丹的别名)
  • 为爵床科植物黑叶爵床的茎叶。夏、秋采收,晒干。
  • 活血,祛风湿。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肺痈,乳痈。①《本草求原》:"治乳痈,功胜于蒲公英,同黄糖、酒糟捣敷。"②《岭南采药录》:"理跌打伤,接合筋骨。"③《南宁市药物志):"治风湿痹痛,肺痈。"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湿,理跌打。治骨折,跌打扭伤,风湿性关节炎,创伤红肿,肋间神经痛。"
  • 茎木
🌿毛姑 ➡ (山慈姑的别名)
  • 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等的假球茎。5~6月挖职假球茎;除去茎叶、须根,洗净,晒干。
  • 消肿,散结,化痰,解毒。治痈疽疔肿,瘰疬,喉痹肿痛,蛇、虫、狂犬伤。①《本草拾遗》:"主痈肿疮瘘,瘰疬结核等,醋磨敷之,亦除皯瘖。"②《滇南本草》:"消阴分之痰,止咳嗽,治喉痹,止咽喉痛。治毒疮,攻痈疽,敷诸疮肿毒,有脓者溃,无脓者消。"③《纲目》:"主疔肿,攻毒破皮。解诸毒,蛇虫、狂犬伤。"④《本草再新》:"治烦热痰火,疮疔痧痘,瘰疬结核。杀诸虫毒。"⑤《国药的药理学》:"为粘滑药。用于呕吐下痢等。"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毛七公 ➡ (漆大姑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毛果算盘子的枝叶。
  • 驱风利湿,散瘀,止血,消肿。治急性胃肠炎,痢疾,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漆疮,湿疹,皮炎。①《岭南采药录》:"凡患漆疮皮肤红肿作痒,取其叶煎水洗之。"②《陆川本草》:"止血,驱风,消肿。治刀伤出血,血风瘙痒,疮疖痘毒。"③《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止痛,利湿,破血。治跌打,蛇伤,漆蚀,疮疥,痢疾。"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茎木
🌿细叶茅草 ➡ (芸香草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芸香草的全草。夏末秋初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晾干。
  • 解表,利湿,平喘,止咳。治伤暑感冒,淋病,风湿筋骨酸痛,慢性气管炎。①《四川中药志》:"治风湿筋骨酸痛及腹胀作痛。"②《重庆草药》:"治风湿麻木。"③《云南中草药》:"清暑透表,利湿和胃。治伤暑,夏月感冒,淋症。"④《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解暑,芳香健胃。治咽喉哑痛,中暑,胃脘饱闷,疮毒溃烂。"
  • 茎木 全草
🌿驴耳朵 ➡ (西伯利亚蓼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西伯利亚蓼的根茎。
  • 疏风清热;利水消肿。主目赤肿痛;皮肤湿痒;水肿;腹水
  • 根茎 茎木
🌿白仔菜药 ➡ (白背三七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白子菜的根及根茎。秋、冬采挖,洗净晒干。
  • 清热凉血,散瘀消肿。治支气管炎,肺结核,崩漏痈肿,烫伤。跌打损仿,刀伤出血。①《广西药植图志》:"煮汤内服,凉血解毒;捣烂外敷跌打伤,消肿散瘀;又用以敷热痈,散痛消肿。经九蒸十晒,浸酒或煎汤服补血。"②《云南中草药》:"清热消炎,舒筋活络。治骨折,外伤出血,支气管炎,肺结核,崩漏。"
  • 根茎 茎木
🌿白背三七
  • 为菊科植物白子菜的根及根茎。秋、冬采挖,洗净晒干。
  • 清热凉血,散瘀消肿。治支气管炎,肺结核,崩漏痈肿,烫伤。跌打损仿,刀伤出血。①《广西药植图志》:"煮汤内服,凉血解毒;捣烂外敷跌打伤,消肿散瘀;又用以敷热痈,散痛消肿。经九蒸十晒,浸酒或煎汤服补血。"②《云南中草药》:"清热消炎,舒筋活络。治骨折,外伤出血,支气管炎,肺结核,崩漏。"
  • 根茎 茎木
🌿搜山虎 ➡ (扇蕨的别名)
  • 为水龙骨科植物扇蕨的根茎或全株。全年可采。
  • 消饱胀,疗风湿。
  •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白粉藤
  • 为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白粉藤Cissus modecoides Planch. var. subintegra Gagnep.,以根、藤、叶或全草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
  • 根:化痰散结,消肿解毒,祛风活络。用于颈淋巴结结核,扭伤骨折,腰肌劳损,风湿骨痛,坐骨神经痛,疮疡肿毒,毒蛇咬伤。藤、叶:拔毒消肿。用于疮疡肿毒,小儿湿疹。
  • 根茎 茎木 全草
🌿耳珰草 ➡ (苍耳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苍耳的茎叶。夏季割取全草,去泥晒干。
  • 祛风散热,解毒杀虫。治头风,头晕,湿痹拘挛,目赤、目翳,风癞,疔肿,热毒疮疡,皮肤瘙痒。①《别录》:"治膝痛,溪毒。"②《药性论》:"主肝家热,明目。"③《唐本草》:"主大风,癫痫,头风,湿痹,毒在骨髓,除诸毒螫,杀疳湿匿,主腰膝中风毒。亦主猘狗毒。"④《本草拾遗》:"叶挼安舌下,令涎出,去目黄好睡。"⑤《履巉岩本草》:"去风活血。"⑥《纲目》:"善通顶门连脑。"⑦《天宝本草》:"去风解毒。治肚大青筋,皮肤瘙痒,风湿症。"⑧《广东中药》II:"治红云血癣,痰火核,感冒,鼻渊。"
  • 脾经 肺经 肝经 茎木 全草
🌿大叶驳骨草 ➡ (大驳骨丹的别名)
  • 为爵床科植物黑叶爵床的茎叶。夏、秋采收,晒干。
  • 活血,祛风湿。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肺痈,乳痈。①《本草求原》:"治乳痈,功胜于蒲公英,同黄糖、酒糟捣敷。"②《岭南采药录》:"理跌打伤,接合筋骨。"③《南宁市药物志):"治风湿痹痛,肺痈。"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湿,理跌打。治骨折,跌打扭伤,风湿性关节炎,创伤红肿,肋间神经痛。"
  • 茎木
🌿野茄 ➡ (苍耳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苍耳的茎叶。夏季割取全草,去泥晒干。
  • 祛风散热,解毒杀虫。治头风,头晕,湿痹拘挛,目赤、目翳,风癞,疔肿,热毒疮疡,皮肤瘙痒。①《别录》:"治膝痛,溪毒。"②《药性论》:"主肝家热,明目。"③《唐本草》:"主大风,癫痫,头风,湿痹,毒在骨髓,除诸毒螫,杀疳湿匿,主腰膝中风毒。亦主猘狗毒。"④《本草拾遗》:"叶挼安舌下,令涎出,去目黄好睡。"⑤《履巉岩本草》:"去风活血。"⑥《纲目》:"善通顶门连脑。"⑦《天宝本草》:"去风解毒。治肚大青筋,皮肤瘙痒,风湿症。"⑧《广东中药》II:"治红云血癣,痰火核,感冒,鼻渊。"
  • 脾经 肺经 肝经 茎木 全草
🌿并头草 ➡ (半枝莲的别名)
  •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on [S. rivularis Wall]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洗净,晒干。
  • 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水肿,黄疸。
  • 肾经 肺经 肝经 茎木 全草
🌿猴子毛 ➡ (茵陈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 6~10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
  • 清湿热,退黄疸。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 胃经 脾经 肝经 胆经 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