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2478味药材
🌿满天红 ➡ (黄牛茶的别名)
  • 藤黄科黄牛木属植物黄牛木Cratoxylon ligustrinum (Spach) Blume.,以根、树皮、嫩叶入药。根及树皮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叶春夏采集,晾干。
  • 解暑清热,利湿消滞。用于感冒,中暑发热,急性胃肠炎,黄疸。
  •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凤尾草 ➡ (贯众的别名)
  • 主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蹄盖蕨科植物蛾眉蕨,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紫萁科植物紫萁,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苏铁蕨、狗脊蕨等的根茎。春、秋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净泥土,晒干。
  • 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风热感冒。温热斑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疮疡,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蛔虫、饶虫、绦虫病,人工流产,产后出血。①《本经》:"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②《别录》:"去寸白,破症瘕,除头风,止金疮。"③《本草图经》:"止鼻衄。"④《滇南本草》:"祛毒,止血,解水毒。"⑤《纲目》:"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毒,漆毒,骨哽。"⑥《会约医镜》:"治邪热腹痛,解时行疫气。"⑦《奉经续疏》:"治喉痹,消顽肿。"⑧《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驱虫,止血,清热解毒。治蛔虫,绦虫,虫积腹痛;子宫功能牲出血,白带。贯众放在水缸中,饮用其水,预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⑨《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杀虫。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治便血。尿血、鼻衄、月经过多、蛔虫症、蛲虫症。"⑩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祛风活血,补肝肾。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遗尿。"
  • 心经 胃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灯笼花
  • 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灯笼花的块茎及根。
  • 活血止痛;清热利湿。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肝炎;水肿;无名肿毒毒
  • 根茎 茎木
🌿捆仙绳 ➡ (血水草根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血水草Eomecon chionantha Hance的根及根茎。
  •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主风热目赤肿痛;咽喉疼痛;尿路感染;疮疡疖肿;毒蛇咬伤;产后小腹瘀痛;跌打损伤及湿疹;疥癣等
  • 根茎 茎木
🌿过江龙 ➡ (倒生根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插田泡的根。全年可采,以9~10月所挖较好。
  • 活血,止血。治劳伤吐血,鼻衄,月经不调,跌打损伤。①《重庆草药》:"行气活血,生肾水。治劳伤吐血,月经不调,痒子瘰疬。"②《陕西中草药》:"调经活血,止血止痛。治跌打损伤,骨折,不孕症,月经不调,鼻衄。"
  • 肾经 肝经 根茎
🌿花旗参 ➡ (西洋参的别名)
  •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 L.的干燥根。均系栽培品,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 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
  • 心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木贼 ➡ (土木贼的别名)
  • 为木贼科植物笔管草的全草或根。秋季选择身老体大者,割取地上部分,拣除杂草,晒干。
  • 利湿清热,明目。治目赤胀痛,翳膜胬肉,急性黄疸型肝炎,淋病。①《滇南本草》:"散肝家郁结。(治目)暴亦、胀痛,退翳膜,消胬肉攀睛。兼治五淋,玉茎疼痛,亦白便浊。(根治)妇人赤白带下,破血积,通月经。止大肠下血。"②《广西中药志》:"疏表,利湿。治浮肿。"
  • 根茎 茎木 全草
🌿千里光 ➡ (夜关门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截叶铁扫帚的全草或带根全草。9~10月采收,鲜用或晒干用。
  • 补肝肾,益肺阴,散瘀消肿。治遗精,遗尿,白浊,白带,哮喘,胃痛,劳伤,小儿疳积,泻痢,跌打损伤,视力减退,目赤,乳痈。①《滇南本草》:"治疮疡肿毒,散疮痈。"②《质问本草》:"治跌打损伤,煎之而蒸,能散瘀血。"③《分类草药性》:"治红崩,白带,痢症。。④《福建民间草药》:"益肝,明目,利尿,解热。"⑤《贵州民间药物》:"治刀伤,收脱肛,疗黄疸,舒筋活血。"⑥《四川中药志》:"治虚弱遗尿,男子白浊,女子白带,阴虚气弱,通乳汁,疗疳疾。"⑦《湖南药物志》:"清热,收敛,祛风,杀虫。治疝气。"⑧《闽东本草》:"润肺,养阴,益肝,滋肾。治夜盲,盗汗,遗精,腰痛。"
  • 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黄藤 ➡ (雷公藤的别名)
  • 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 f.,以根、叶、花及果入药。根秋季采;叶夏季采;花、果夏秋采。
  • 祛风,解毒,杀虫。外用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发痒,杀蛆虫、孑孓,灭钉螺,毒鼠。
  • 心经 肝经 根茎
🌿贯众 ➡ (毛柄短肠蕨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毛柄短肠蕨的根茎。
  • 清热解毒;祛湿;驱虫。主肠炎;流感;肝炎;疮疖;肠道寄生虫病
  • 大肠经 根茎 茎木
🌿薜荔
  • 为桑科植物薜荔的茎、叶。4~6月间采取带叶的茎枝,晒干,除去气根。
  • 祛风,利湿,活血,解毒。治凤湿痹痛,泻痢,淋病,跌打损伤,痈肿疮疖。①《本草拾遗》:"主风血,暖腰脚,变白不衰。"②《日华子本草》:"藤汁敷白癜疬疡及风恶疥癣。"③《本草图经》:"叶治背痈,干末服之,下利即效。"④《国药的药理学》:"藤汁为激性药,有壮阳固精之效。又为消炎药,治肿物,肠痔及恶疮痈疽,一切疥癣。"⑤《湖南药物志》:"清热解毒,祛湿利尿。治丝虫病,跌打损伤,腰痛,热痢,水泻,热淋,肚胀气坠。"⑥《广东中药》Ⅱ:"利水去湿,散毒,滑肠通便。治痔疮,天泡疮,酒湿患疮。"⑦《江西草药》:"治血尿,砂淋,梦遗,早泄,咽喉肿痛等症。"⑧《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湿,通经活络,清热消肿,利尿,止血。治风湿痛,手足关节不利。"
  • 根茎 茎木
🌿藤茶 ➡ (无莿根的别名)
  • 为葡萄科植物粤蛇葡萄的根或全株。
  • 消炎解毒。治骨髓炎,急性淋巴结炎,急性乳腺炎,脓疱疮,湿疹,丹毒,疖肿,嗜盐菌食物中毒.《广西药植名录》:"根:消肿毒。全株:清暑热。"
  • 心经 脾经 根茎 全草
🌿野葡萄 ➡ (蛇葡萄的别名)
  • 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蛇葡萄Ampelopsis brevipedunculata (Maxim.)Trautv.,以根皮入药。春秋采,去木心,切段晒干或鲜用。
  • 清热解毒,祛风活络,止痛,止血。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呕吐,腹泻,溃疡病;外用治跌打损伤,肿痛,疮疡肿毒,外伤出血,烧烫伤。
  • 心经 肾经 肝经 根茎
🌿血参 ➡ (七叶薯的别名)
  • 薯蓣科七叶薯Dioscorea esquirolii Prain et Burk.,以块根入药。
  • 凉血止血,消肿止痛。产后腹痛,通经,肺结核,咳血。块根2~3钱,水煎服或炖猪骨服。跌打损伤:块根3~5钱,水煎服,并用鲜块根捣烂外敷。
  • 根茎
🌿汉宫秋 ➡ (剪红纱花的别名)
  • 为石竹科植物剪秋罗的带根全草。夏、秋采集全草,晒干。
  • 《四川常用中草药》:"散血,止泻。治跌打损伤,暑热腹泻。"
  • 根茎 全草
🌿刺儿菜 ➡ (小蓟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刺儿菜属植物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getum (Bunge)Kitam.[Cirsium segetum Bunge]的干燥地上部分(带花全草),根状茎亦可入药。夏季采收带花全草,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 全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根状茎:肝炎。
  • 心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黄根
  • 茜草科三角瓣花属植物黄根Prismatomeris tetrandra (Roxb.) K. Schum.,以根入药。春秋采挖,洗净晒干。
  • 凉血止血,利湿退黄。用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牙龈出血,肝炎,尿路感染。
  • 根茎
🌿黄花地丁 ➡ (丝茅七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茎鸦葱的根。
  •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主风热感冒;痈肿总人口毒;事实上太疱疹;月经不调;乳少不畅;跌打损伤
  • 根茎
🌿青木香 ➡ (假大薯的别名)
  • 马兜铃科植物卵叶马兜铃的根。冬季挖取根部,除去地上部分和细根,洗净,切成数段,晒干。
  • 清热解毒。治无名肿毒、瘰疬、疔疖、疮疡,蛇、虎咬伤及痢疾。
  • 心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野牡丹 ➡ (大叶金锦香的别名)
  • 野牡丹科大叶金锦香Osbeckia nepalensis Hook. f.,以根入药。
  • 清肝热,消炎,止泻。主治黄疸型肝炎,肠炎,痢疾。外用治外伤瘀血。
  • 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