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191味药材
🌿天罗水
  • 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芭中的液汁。
  • 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主肺痈;肺痿;咳喘;肺痨;夏令皮肤疮疹;痤疮;烫伤
  • 其他部位
🌿发髭 ➡ (血余的别名)
  • 为人的头发。收集人发,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后晒干。商品均加工成炭,称"血余炭"。制法:将净发置煅锅内,上面覆盖一锅,两锅接合处用黄泥封固,上压重物,用文武火煅至贴在盖锅底上的白纸显焦黄色为度,挡住火门,待凉后,取出,斫成小块。
  • 消瘀,止血。治吐血,鼻衄,齿龈出血,血痢,血淋,崩漏。①《本经》:"主五癃,关格不通,利小便水道,疗小儿痫,大人痓。"②《别录》:"合鸡子黄煎之消为水,疗小儿惊热。""主咳嗽,五淋,大小便不通,小儿惊痫。止血,鼻衄烧之吹内立已。"③《药性论》:"能消瘀血。"④《唐本草》:"疗转胞,小便不通,赤白利,哽噎,鼻衄,痈肿,狐尿刺,丁肿,骨疽,杂疮。"⑤《日华子本草》:"止血闷血运,金疮伤风,血痢,入药烧灰,勿令绝过。煎膏长肉,消瘀血也。"
  • 心经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其他部位
🌿土虫 ➡ (蟅虫的别名)
  • 为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姬蠊科昆虫赤边水蟅的雄性全虫。5~8月间捕捉。用炒香麦麸撒于地上以诱捕之,或晚上用灯光诱捕。捕得后,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烤干;亦可用清水洗净后,再用盐水煮过,晒干或烤干。
  • 逐瘀,破积,通络,理伤。治症瘕积聚,血滞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木舌,重舌。①《本经》:"主心腹寒热洗洗,血积症瘕,破坚,下血闭。"②《药性论》:"治月水不通,破留血积聚。"③《本草衍义》:"乳脉不行,研一枚,水半合,滤清服。"④《纲目》:"行产后血积,折伤瘀血,治重舌,术舌,口疮,小儿腹痛夜啼。"⑤《本草通玄》:"破一切血积,跌打重伤,接骨。"⑥《本草再新》:"消水肿,败毒。"⑦《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痛,消肿,吹喉症。"
  • 心经 脾经 肝经 其他部位
🌿柳蚛屑 ➡ (柳屑的别名)
  • 为垂柳蛀孔中的蛀屑。
  • 《唐本草》:"主风瘙肿痒瘾轸。"
  • 其他部位
🌿鬼笔
  • 为鬼笔科植物细皱鬼笔的子实体。
  • ①《本草拾遗》:"主恶疮、疽、匿、疥、痈、蚁瘘等,并日干,末,和油涂之。"②《纲目》:"研末,敷下疳疮。"
  • 其他部位
🌿鹅
  • 雁行目鸭科家鹅Anser cygnoides orientalis (L.),以血、胆、肉入药。
  • 鹅血:解毒。主治晚期血吸虫病。生鹅血半杯,加少许热黄酒饭后服,每日1~2次。此方连续服用,有改善体征,消除腹水,缩小肝脾之效;对血吸虫病,侏儒症,有促使发育之功。治噎嗝反胃:饭后服生鹅血,服法同上。 鹅胆:解热,止咳,消疮痔。主治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鹅胆每次吞服1个,每日2次(“鹅去氢胆酸”可治慢性气管炎)。 鹅脂:治手足皲裂。外用涂擦患部,每日2~3次。 鹅涎:治骨刺鲠喉。
  • 胆经 其他部位
🌿万年藓
  • 药材基源:为万年藓科植物万年藓的植物体。
  • 清热除湿;舒筋活络。主风湿劳伤;筋骨疼痛
  • 其他部位
🌿千年松 ➡ (土马鬃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金发藓科植物金发藓的植物体。
  • 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肺痨咳嗽;血热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二便不通
  •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其他部位
🌿散枝鸦葱 ➡ (叉枝鸦葱的别名)
  • 菊科叉枝鸦葱Scorzonera divaricata Turcz.,以鲜植物汁液入药。
  • 消肿散结。主治瘊子。
  • 其他部位
🌿棒状虫胶 ➡ (紫草茸的别名)
  • 胶蚧科昆虫紫胶虫Laccifer lacca Kerr在树枝上所分泌的树脂状胶质。待成虫成熟后采胶。一般在7~8月间进行,将采回的胶放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铺成厚度不超过15~20厘米的一层,并在最初几天内每日翻动一次,以后可以2~3天一次,直至干燥而不结块为止。
  • 清热,凉血,解毒。用于斑疹不透,疮疡肿毒。
  • 肺经 肝经 其他部位
🌿玄明粉
  • 本品为芒硝经风化干燥制得。主含硫酸钠(Na2SO4)。
  • 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外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痈肿,丹毒。
  • 胃经 大肠经 其他部位
🌿天朋草 ➡ (万年藓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万年藓科植物万年藓的植物体。
  • 清热除湿;舒筋活络。主风湿劳伤;筋骨疼痛
  • 其他部位
🌿分枝鸦葱 ➡ (叉枝鸦葱的别名)
  • 菊科叉枝鸦葱Scorzonera divaricata Turcz.,以鲜植物汁液入药。
  • 消肿散结。主治瘊子。
  • 其他部位
🌿竹子虫 ➡ (竹蠹虫的别名)
  • 为竹蠹虫科昆虫竹蠹虫的幼虫。
  • 《纲目》:"治小儿蜡梨头疮,取慈竹内者,捣,和牛溺涂之。"
  • 肾经 其他部位
🌿南蛇竻苗
  • 为豆科植物南蛇竻的苗,夏、秋季采。
  • 泻热,去瘀解毒。治风热感冒,湿热痧气,跌打损伤,瘰疬,疮疡肿毒。①《陆川本草》:"浑热解毒,去瘀积。治湿热痧气,跌打骨折。"②《广西中药志》:"洗蛇癞,或加糯米捣烂,治小儿白泡疮。"③《广西中草药》:"治疮疡肿毒。"
  • 其他部位
🌿牛蝇 ➡ (虻虫的别名)
  • 虻科昆虫复带虻Tabanus bivittatus Matsumura 或鹿虻T. chrysurus Loew.的干燥雌虻成虫。夏秋捕捉雌虫,捏其头部致死,晒干或阴干。
  • 破瘀散结,痛经堕胎。用于血瘀经闭,跌打损伤。
  • 肝经 其他部位
🌿蚵蚾虫 ➡ (蟅虫的别名)
  • 为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姬蠊科昆虫赤边水蟅的雄性全虫。5~8月间捕捉。用炒香麦麸撒于地上以诱捕之,或晚上用灯光诱捕。捕得后,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烤干;亦可用清水洗净后,再用盐水煮过,晒干或烤干。
  • 逐瘀,破积,通络,理伤。治症瘕积聚,血滞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木舌,重舌。①《本经》:"主心腹寒热洗洗,血积症瘕,破坚,下血闭。"②《药性论》:"治月水不通,破留血积聚。"③《本草衍义》:"乳脉不行,研一枚,水半合,滤清服。"④《纲目》:"行产后血积,折伤瘀血,治重舌,术舌,口疮,小儿腹痛夜啼。"⑤《本草通玄》:"破一切血积,跌打重伤,接骨。"⑥《本草再新》:"消水肿,败毒。"⑦《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痛,消肿,吹喉症。"
  • 心经 脾经 肝经 其他部位
🌿节节虫 ➡ (蟅虫的别名)
  • 为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姬蠊科昆虫赤边水蟅的雄性全虫。5~8月间捕捉。用炒香麦麸撒于地上以诱捕之,或晚上用灯光诱捕。捕得后,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烤干;亦可用清水洗净后,再用盐水煮过,晒干或烤干。
  • 逐瘀,破积,通络,理伤。治症瘕积聚,血滞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木舌,重舌。①《本经》:"主心腹寒热洗洗,血积症瘕,破坚,下血闭。"②《药性论》:"治月水不通,破留血积聚。"③《本草衍义》:"乳脉不行,研一枚,水半合,滤清服。"④《纲目》:"行产后血积,折伤瘀血,治重舌,术舌,口疮,小儿腹痛夜啼。"⑤《本草通玄》:"破一切血积,跌打重伤,接骨。"⑥《本草再新》:"消水肿,败毒。"⑦《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痛,消肿,吹喉症。"
  • 心经 脾经 肝经 其他部位
🌿九味一枝蒿
  •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苞叶筋骨草带根的葵草。
  •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主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肋腺炎;赤白痢疾;外伤出血
  • 其他部位
🌿花蚁虫
  • 昆虫纲鞘翅目隐翅目科多毛隐翅虫Paederus densipennis Bernh.,以全虫入药。
  • 解毒,杀虫,止痒。主治神经性皮炎,癣疮。
  • 心经 肺经 其他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