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3267味药材
🌿龙须 ➡ (石龙刍的别名)
  • 为灯心草科植物石龙刍的全草。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
  • 利水,通淋。治淋病,小便不利。①《本经》:"主心腹邪气,小便不利,淋闭,风湿。"②《别录》:"补内虚不足,痞满,身无润泽,出汗,除茎中热痛。又主疗蛔虫及不消食。"③汪连仕《采药书》:"散风火,大理湿热。"④《浙江民间草药》:"利水通淋,清热安神。"
  • 全草
🌿排风 ➡ (白毛藤的别名)
  • 为茄科植物白英的全草。一般于5~6月或9~11月间割取全草,洗净晒干。
  • 请热,利湿,祛风,解毒。治疟疾,黄疸,水肿,淋病,风湿关节痛,丹毒,疔疮。①《本经》:"主头秃恶疮热气,疥瘙痂癣虫。"②陶弘景:"叶作羹饮,甚疗劳。"③《本草拾遗》:"主烦热,风疹,丹毒,疟瘴,寒热,小儿结热。"④《开宝本草》:"别本注,茎叶煮粥极解热毒。"⑤《百草镜》:"除骨节风湿痛。"⑥王安卿《采药志》:"活血追风生血,治鬼箭有效。"⑦《纲目拾遗》:"止血淋,疟,疝气。汁滴耳中,止脓不干。治疬癖,用煮牛肉精者食之。"清湿热,治黄疸水肿,小儿蛔结腹痛。"⑧《植物名实图考》:"治腰痛。"⑨《分类草药性》:"治惊风,咳嗽。"⑩《药材学》:"清热解毒。治恶疮,漆疮。"
  • 肾经 肝经 胆经 全草
🌿金腰带 ➡ (血水草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血水草的全草。
  •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血。主目赤肿痛;咽喉疼痛;口腔溃疡;疔疮肿毒;毒蛇咬伤;癣疮;湿疹;跌打损伤;腰痛;咳血
  • 肾经 肝经 全草
🌿叶红 ➡ (短毛熊巴掌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短毛熊巴掌的全草。
  • 清热燥湿;解毒消肿。主湿热泻痢;带下;阴囊肿大;中耳炎;月经不调;崩漏
  • 全草
🌿金腰带 ➡ (青酒缸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小槐花的全草。9~10月采。
  • 清热,利湿,消积,散瘀。治咳嗽吐血,水肿,小儿疳积,痈疮溃疡,跌打损伤。①《岭南采药录》:"清热散瘀,利水去湿。"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开胃健脾,消水肿,疗小儿疳积。"③《陆川本草》:"外敷止血,续筋,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④《四川中药志》:"治劳伤咳嗽吐血及伤寒胃肠中有火,叶可敷疮毒。"⑤《湖南药物志》:"祛风,杀虫,利尿。"
  • 全草
🌿飞扬 ➡ (大飞扬草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飞扬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夏、秋间采收,晒干。
  • 清热,解毒,通乳,渗湿,止痒。治急性肠炎,菌痢,淋病,尿血,肺痈,乳痈,疔疮,肿毒,湿疹,脚癣,皮肤瘙痒。①《生草药性备要》:"治浮游虚火,敷牙肉肿痛。"②《岭南采药录》:"煎水洗疥癞。"③《福建民间草药》:"消痈解毒,利尿止痢。"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祛风止痒,通乳。治肠炎,痢疾,皮炎,湿疹,皮肤瘙痒,脚癣,产后少乳。"
  •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石花 ➡ (石胆草的别名)
  • 苦苣苔科石胆草Corallodiscus flabellatus (Franch.)Burtt[Didissandra flabellata (Franch.)Craib],以全草入药。
  • 活血,祛湿,止血生肌,止痛。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心悸,心口痛,湿热痹症。用量3~5钱。治小儿疳积。石胆草1钱,鸡屎藤3钱,研末蒸鸡黄服。治咽喉肿痛。研末吹喉。外用治外伤出血,疖肿。适量研粉或鲜品捣烂外敷。
  • 肝经 全草
🌿浮萍 ➡ (大浮萍的别名)
  • 为天南星科植物水浮莲的全草。夏季采收,除去须根,晒干。
  • 凉血,活血,利尿除湿。治荨麻疹,丹毒,水臌,湿疮,跌打损伤,无名肿毒。①《生草药性备要》:"治洒风脚痛,煲食。亦擦汗斑,能散皮肤血热。"②《岭南采药录》:"煎服能通经,煎水洗血热作痒,消跌打肿痛。"③《福建民间草药》:"活血消肿,除湿止痒。"④《南宁市药物志》:"发汗解热,利尿消肿。治痘疹,丹毒,梅毒,打扑跌伤。"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刺头 ➡ (砂漏芦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区科植物砂蓝刺头的全草。
  • 止血;安胎。主先兆流产;产后出血
  • 全草
🌿一枝花 ➡ (峨眉石凤丹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丫蕊花的全草。
  • 清热;解毒;散结;利小便。主瘰疬;小便不利;水肿
  • 全草
🌿草莓 ➡ (白草莓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白草莓的全草。5~10月采集全草,洗净,切段,阴干备用。
  • 祛风,清热,解毒。治风热咳嗽,百日咳,口腔炎,痢疾,尿血,疮疖。①《西藏常用中草药》:"祛风止咳,清热解毒。治风热咳嗽,百日咳,疔疮,蛇咬伤,烫伤。"②《云南中草药选》:"消炎解毒,续筋接骨。治口腔炎,口腔溃疡,血尿,泌尿系感染,腰椎结核,骨折。"③《广西植物名录》:"解毒,调经,凉血。治红白痢,小儿疳积,刀伤。"④《藏医常用药物的整理研究》:"治肺、胸内有脓血(以果实为好),并能祛湿清血,疏通血脉(以全草为好)。"
  • 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光板 ➡ (白侧耳的别名)
  • 为虎耳草科植物白须草的带根全草。全年可采。
  • 镇咳,止血,利湿,治虚劳咳嗽,咳血,吐血,亦痢,白带,疔疮。①《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祛痰,驱风,解热,利尿。"②《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疔疮。"③《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清湿,止血。"
  • 肺经 根茎 全草
🌿紫罗兰 ➡ (昆明堇菜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云南堇菜的全草。
  • 清热解毒;消疳化积。主疮疡肿毒;小儿疳积
  • 全草
🌿菜板
  • 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多序楼梯草的全草。
  • 清热凉肝;润肺止咳;消肿止痛。主肝炎;咳嗽;跌打伤肿
  • 全草
🌿红米 ➡ (山稗子的别名)
  • 为莎草科植物山稗子的果实、根或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 凉血,止血。治月经不调,崩漏,鼻衄,消化道出血。①《滇南本草》:"专治妇人散经败血之症。"②《云南中草药》:"果:透表止咳,补中利水;根:止血调经。"
  • 肝经 根茎 全草 果实种子
🌿虞美人 ➡ (丽春花的别名)
  • 罂粟科丽春花Papaver rhoeas L.,以花、全草入药。
  • 镇咳,镇痛,止泻。主治咳嗽,腹痛,痢疾。
  • 大肠经 全草
🌿龙华 ➡ (石龙刍的别名)
  • 为灯心草科植物石龙刍的全草。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
  • 利水,通淋。治淋病,小便不利。①《本经》:"主心腹邪气,小便不利,淋闭,风湿。"②《别录》:"补内虚不足,痞满,身无润泽,出汗,除茎中热痛。又主疗蛔虫及不消食。"③汪连仕《采药书》:"散风火,大理湿热。"④《浙江民间草药》:"利水通淋,清热安神。"
  • 全草
🌿芹菜 ➡ (旱芹的别名)
  • 为伞形科植物旱芹的全草。
  • 平肝清热,祛风利湿。治高血压病,眩晕头痛,面红目赤,血淋,痈肿。①《生草药性备要》:"补血,祛风,去湿。敷洗诸风之症。"②《本经逢原》:"清理胃中浊湿。"③《本草推陈》:"治肝阳头昏。面红目赤,头重脚轻,步行飘摇等症。"④《中国药植图鉴》:"治小便出血,捣汁服。"⑤《大同药植手册》:"治小便淋痛。"⑥《陕西草药》:"祛风,除热,散疮肿。治肝风内动,头晕目眩,寒热头痛,无名肿毒。"
  • 全草
🌿海草 ➡ (海带的别名)
  • 为大叶藻科植物大叶藻的全草。春、夏、秋皆可采收,除去杂质,用淡水洗净,阴干。
  • 软坚化痰,利水泄热。治瘿瘤结核,疝瘕,水肿,脚气。①《嘉佑本草》:"催生,治妇人及疗风,亦可作下水药。"②《本草图经》:"下水速于海藻。"③《纲目》:"治水病,瘿瘤,功同海藻。"④《玉楸药解》:"清热软坚,化痰利水。"⑤《医林纂要》:"补心,行水,消痰,软坚。消瘿瘤结核,攻寒热瘕疝,治脚气水肿,通噎膈。"
  • 全草
🌿小青 ➡ (木蓝的别名)
  • 为豆科木蓝属植物木蓝Indigofera tinctoria L.,以叶或全株入药。夏季采叶制成青黛用。夏、秋采收全株,切碎晒干备用。
  • 清热解毒。用于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腮腺炎;外用治痈疖肿毒,丹毒。
  • 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