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5443味药材
🌿大红袍 ➡ (锈钉子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毛杭子梢的根。秋季采挖,切片晒干。
  • 活血,调经,理气,止痛。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血崩,白带,胃痛,扭伤,外伤出血,烫伤。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祛瘀生新,活血调经,止血,解毒。"②《云南中草药》:"调经活血,理气止痛。治闭经,痛经,红崩,白带,胃痛,消化道溃疡。"
  • 根茎
🌿大红袍
  • 为豆科秔子梢属植物毛秔子梢Campylotropis hirtella (Franch.)Schindl.[Lespedeza hirtella Franch.],以根入药。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 调经活血,止痛,收敛。用于闭经,痛经,白带,胃痛;外用治黄水疮,烧烫伤。
  •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南星 ➡ (天南星的别名)
  •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Wall.)Schott.、异叶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或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的干燥块茎。秋、冬二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外皮,干燥。
  •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萝卜 ➡ (莱菔的别名)
  • 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新鲜根。冬季挖取鲜根,去茎叶,洗净。
  • 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治食积胀满,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偏正头痛。①《别录》:"主利五脏,益气。"②《唐本草》:"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气,消谷,去痰癖;生捣汁服,主消渴。"③孟诜:"甚利关节,除五脏中风,练五脏中恶气。"④《四声本草》:"凡人饮食过度,生嚼咽之便消,亦主肺嗽吐血。"⑤《食性本草》:"行风气,去邪热气。""花:明目。"⑥《日华子本草》:"能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温中,补不足,治劳瘦咳嗽,和羊肉、鲫鱼煮食之。"⑦《日用本草》:"宽胸膈,利大小便。熟食之,化痰消谷;生啖之,止渴宽中。"⑧汪颖《食物本草》:"生捣服,治噤口痢。"⑨《本草会编》:"杀鱼腥气,治豆腐积。"⑩《纲目》:"主吞酸,化积滞,解酒毒,散瘀血,甚效。末服治五淋;丸服治白浊;煎汤洗脚气;饮汁治下痢及失音,并烟熏欲死;生捣涂打扑、汤火伤。"⑾《本草求真》:"解附子毒。"⑿《随息居饮食谱》:"治咳嗽失音,咽喉诸病;解煤毒、茄子毒。熟者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御风寒,已带浊,泽胎养血。"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红皮 ➡ (橘皮的别名)
  • 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10月以后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晒干。
  • 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亦解鱼、蟹毒。①《本经》:"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②《别录》:"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停水、五琳,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③《药性论》:"治胸膈间气,开胃,主气痢,消痰涎,治上气咳嗽。"④《本草拾遗》:"去气,调中。"⑤《日华子本草》:"消痰止嗽,破症瘕痃癣。"⑥《医学启源》:"去胸中寒邪,破滞气,益脾胃。"⑦《纲目》:"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痎疟,大肠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⑧《随息居饮食谱》:"解鱼、蟹毒。治噫噎,胀闷,疳疟。泻痢,便秘,脚气。"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水花 ➡ (莲花的别名)
  • 为睡莲科植物莲的花蕾。6~7月间采收含苞未放的大花蕾或开放的花,阴干。
  • 活血止血,去湿消风。治跌损呕血,天泡湿疮。①《日华子本草》:"镇心,益色驻颜。"②《日用本草》:"涩精气。"③《滇南本草》:"治妇人血逆昏迷。"④《本草再新》:"清心凉血,解热毒,治惊痫,消湿去风,治疮疥。"⑤《河北药材》:"揉碎贴肿毒,促脓肿之吸收。"⑥《山东中药》:"活血祛瘀。"
  • 心经 肝经
🌿万丈深 ➡ (还阳参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长茎还阳参的根。秋季采收,晒干。
  • 补肾阳,益气血,健脾胃。治性神经衰弱,妇人宫冷不孕,白带漏下,头晕耳鸣,心慌怔忡,小儿消化及营养不良。①《滇南本草》:"治诸虚百损,五痨七伤,血气衰败,头晕耳鸣,心慌怔忡,妇人白带漏下,损伤督任二脉。"②《文山中草药》:"健胃消食,补肾壮刚。治小儿消化及营养不良,胃痛,性神经衰弱。"
  • 根茎
🌿苍术
  • 本品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撞去须根。
  •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
  • 胃经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莲花
  • 为睡莲科植物莲的花蕾。6~7月间采收含苞未放的大花蕾或开放的花,阴干。
  • 活血止血,去湿消风。治跌损呕血,天泡湿疮。①《日华子本草》:"镇心,益色驻颜。"②《日用本草》:"涩精气。"③《滇南本草》:"治妇人血逆昏迷。"④《本草再新》:"清心凉血,解热毒,治惊痫,消湿去风,治疮疥。"⑤《河北药材》:"揉碎贴肿毒,促脓肿之吸收。"⑥《山东中药》:"活血祛瘀。"
  • 心经 肝经
🌿四叶草 ➡ (银线草的别名)
  • 为金粟兰科植物银线草的全草。
  • 散寒,祛风,行瘀,解毒。治风寒咳嗽,妇女经闭,风痒,跌打,痈肿疮疖。①《植物名实图考》:"治风损跌打,无名肿毒。"②《福建民间草药》:"散瘀活血,清热解毒。"③《中国药植图鉴》:"治妇女经水不通。"④江西《中草药学》:"杀虫,祛风寒,行血破瘀,止咳化痰。"
  • 心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独活 ➡ (白独活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白亮独活的根。
  • 散风止咳;除湿止痛。主感冒;咳嗽;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麻风;风湿疹
  • 根茎
🌿独活 ➡ (草独活的别名)
  • 五加科草独活Aralia yunnanensis Franch.,以根入药。
  • 发散风寒,健脾利湿,强筋壮骨。主治感冒,咳嗽,胸满胁痛,腰痛,跌打风湿,月经不调,小儿疳积。
  • 根茎
🌿独活 ➡ (九眼独活的别名)
  • 五加科楤木属植物短序九眼独活Aralia henryi Harms和心叶九眼独活A. cordata Thunb.的根状茎。春秋采挖,除去地上茎及泥土,晒干。
  • 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消肿。用于风湿性腰腿痛,腰肌劳损。
  • 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独活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 Angelica pubescens Maxim. f. 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
  • 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 肾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莲房
  • 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干燥花托。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实,晒干。
  • 化瘀止血。用于崩漏,尿血,痔疮出血,产后瘀阻,恶露不尽。
  • 肝经 果实种子
🌿龙华 ➡ (石龙刍的别名)
  • 为灯心草科植物石龙刍的全草。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
  • 利水,通淋。治淋病,小便不利。①《本经》:"主心腹邪气,小便不利,淋闭,风湿。"②《别录》:"补内虚不足,痞满,身无润泽,出汗,除茎中热痛。又主疗蛔虫及不消食。"③汪连仕《采药书》:"散风火,大理湿热。"④《浙江民间草药》:"利水通淋,清热安神。"
  • 全草
🌿独活 ➡ (大活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兴安白芷的根。
  • 祛风解表;除湿止痛。主感冒;头痛;芽痛;风湿痹痛
  • 根茎
🌿莲蓬 ➡ (莲房的别名)
  • 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 的干燥花托。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实,晒干。
  • 化瘀止血。用于崩漏,尿血,痔疮出血,产后瘀阻,恶露不尽。
  • 肝经 果实种子
🌿草木灰
  • 柴、草烧成的灰。
  • 强筋骨,利关节。主治大骨节病。
  • 其他部位
🌿独活 ➡ (短茎独活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短茎古当归的根。
  • 祛风除湿;止痛。主风寒湿痹;腰膝冷痛;头痛;牙痛
  • 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