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610味药材
🌿刺萝卜 ➡ (大蓟的别名)
  • 为菊科蓟属植物大蓟Cirsium japonicum DC.,以全草及根入药。野生品春、夏开花前连根挖出洗净晒干。栽培品在栽后第二年采收。
  • 凉血止血,散瘀消肿。主治:衄血,咯血,吐血,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肝炎,肾炎,乳腺炎,跌打损伤;外用治外伤出血,痈疖肿毒。
  • 脾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单叶血盆草
  • 为唇形科植物单叶血盆草的全草。5~6月采集开花的全草,晒干。
  • 止血,清湿热。治咳嗽吐血,血崩,血痢,创伤出血。①《四川中药志》:"清肺热,凉血。治咳嗽吐血及痨伤吐血。"②《贵州草药》:"清热,止血,利湿。"
  • 全草
🌿俪兰 ➡ (水仙花的别名)
  • 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花。
  • 祛风除热,活血调经。①《纲目》:"去风气。"②《现代实用中药》:"治妇人子宫病,月经不调。"
  • 肺经 肝经
🌿素盘花 ➡ (野素馨的别名)
  • 为木犀科植物多花素馨的全草及花。全草全年可采,夏季采花。
  • ①《云南中草药》:"清热消炎。治睾丸炎,淋巴结结核。"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活血,行气,止痛。治胸膈饱满,胃痛,月经不调,经痛,带下。治刀伤,与鱼眼草同捣外敷。"
  • 全草
🌿中型滇丁香 ➡ (小黄树的别名)
  • 茜草科小黄树Luculia intermedia Hutch.,以根、花、果入药。
  • 止咳化痰,活血调经,消炎止痛。主治咳嗽,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疼痛,偏头痛,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病后头昏,心慌。还可治毒蛇咬伤,外伤感染,黄肿病等症。
  • 根茎
🌿茅荑 ➡ (白茅针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初生未放花序。
  • 止血。治衄血,尿血,大便下血。①《本经》:"主下水。"②《药性论》:"能破血,治消渴。"③《本草拾通》:"主恶疮肿,未溃者,煮服之。生挼敷金疮止血。煮服之主鼻衄及暴下血。"④《日华子本草》:"通小肠,痈毒软疖不作头,浓煎和酒服。"⑤《本草图经》:"按以敷金疮,塞鼻洪,止暴下血及溺血。"
🌿黑大豆花
  • 为豆科植物大豆的花。
  • 《纲目》:"治目盲翳膜。"
  • 肝经
🌿茅苗 ➡ (白茅针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初生未放花序。
  • 止血。治衄血,尿血,大便下血。①《本经》:"主下水。"②《药性论》:"能破血,治消渴。"③《本草拾通》:"主恶疮肿,未溃者,煮服之。生挼敷金疮止血。煮服之主鼻衄及暴下血。"④《日华子本草》:"通小肠,痈毒软疖不作头,浓煎和酒服。"⑤《本草图经》:"按以敷金疮,塞鼻洪,止暴下血及溺血。"
🌿虎皮楠 ➡ (金老梅花的别名)
  • 为蔷微科植物金老梅的花。
  • 治消化不良,浮肿,赤白带,乳腺炎。①《内蒙古中草药》:"健脾化湿。治消化不良,乳腺炎。"②《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治赤白带下。"
  • 胃经 脾经 肝经
🌿麝香秋葵 ➡ (黄葵的别名)
  • 锦葵科秋葵属植物黄葵Abelmoschus moschatus (L.) Medic.,以根、叶、花入药。秋季采根,鲜用或晒干;夏秋采叶,多鲜用;夏季采花,浸于香油中。
  • 清热利湿,拔毒排脓。根:用于高热不退,肺热咳嗽,产后乳汁不通,大便秘结,阿米巴痢疾,尿路结石。叶:外用治痈疮肿毒,瘭疽,骨折。花:外用治烧烫伤。
  • 心经 肺经 根茎
🌿野长生果 ➡ (辟汗草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草木犀的全草。花期收割全草,阴干。
  • 清热,解毒,化湿,杀虫。治暑热胸闷,疟疾,痢疾,淋病,皮肤疮疡。①《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杀虫,利小便。治皮肤疮,风丹,赤白痢,淋病。"②《上海常用中草药》:"和中,健胃,化湿。治暑湿胸闷,口腻,口臭,头胀。头痛。"③《陕西中草药》:"清热敢毒,止痢,截疟,健胃,化湿。治痢疾,疟疾,口臭,头痛。"
  • 胃经 脾经 肝经 全草
🌿茅蜜 ➡ (白茅针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初生未放花序。
  • 止血。治衄血,尿血,大便下血。①《本经》:"主下水。"②《药性论》:"能破血,治消渴。"③《本草拾通》:"主恶疮肿,未溃者,煮服之。生挼敷金疮止血。煮服之主鼻衄及暴下血。"④《日华子本草》:"通小肠,痈毒软疖不作头,浓煎和酒服。"⑤《本草图经》:"按以敷金疮,塞鼻洪,止暴下血及溺血。"
🌿土红花 ➡ (扶桑花的别名)
  • 为锦葵科植物朱槿的花朵。
  • 清肺,化痰,凉血,解毒。治痰火咳嗽,鼻衄,痢疾,赤白浊,痈肿,毒疮。①《广东新语》:"润容补血。"②《本草求原》:"有红白二种,白者治白痢白浊,红者治红痢赤浊,饭上多蒸多晒,浸酒。"③《岭南采药录》:"清肺热,去痰火,理咳嗽。"④《陆川本草》:"凉血解毒。治血热、衄血、血瘙、毒疮。"⑤《南宁市药物志》:"煲猪肺治咳血。"
  • 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叶下白 ➡ (天青地白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日本鼠曲草的全草。花后采收,晒干。
  • 解表,清热,明目,利尿。治感冒,咳嗽,头痛,喉痛,目赤翳障,小便热闭,淋浊,白带,痈肿,疔疮。①《分类草药性》:"治咽喉火痛,白浊,崩带。和肝食能明目。"②《福建民间草药》:"明目益肝,利尿解热。"③《广西中药志》:"治一切眼科内外障,金疮伤口。"④《四川中药志》:"治咳嗽痰多,风寒骨节疼痛。"⑤《湖南药物志》:"治百日咳,白带。"⑥《闽东本草》:"祛风解表,化痰止咳。治伤风感冒,头痛目赤,咳嗽。"
  • 脾经 肺经 肝经 小肠经 全草
🌿化骨莲 ➡ (玉簪花的别名)
  • 为百合科植物玉簪花的花。
  • 治咽喉肿痛,小便不通,疮毒,烧伤。①《纲目拾遗》:"治小便不通。"②《分类草药性》:"治遗精,吐血,气肿,白带,咽喉红肿。"③《岭南采药录》:"润肺,止咳血,又和水捣烂,饮之能解斑蝥毒。"④《河北药材》:"绝胎妊,散肿毒。"⑤《重庆草药》:"调气,活血,补虚。治红崩,白带。"
🌿落地金钱 ➡ (锦地罗的别名)
  • 为茅膏菜科植物锦地罗的去花茎的全草。4~5月采收全草,剪去花茎,晒干。
  • 治痢疾,肺热咳嗽,咽喉碎痛,小儿疳积,耳内流脓。①《生草药性备要》:"有红白二种,红治红痢,白治白痢,煲瘦肉食汤;作茶饮治小儿生疳。"②《本草求原》:"解积毒,理疳积。"③《陆川本草》:"消炎,去腐。治小儿胎毒,喉烂,溃疡。"④《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内伤热咳,肺劳咯血,耳内流脓。"
  • 茎木 全草
🌿三廉子 ➡ (阳桃的别名)
  • 酢浆草科五敛属植物阳桃Averrhoa carambola L.,以根、枝、叶、花及果实入药。根、枝、叶全年可采;春末夏初采花;秋季采果。鲜用或晒干。
  • 根:涩精,止血,止痛。用于遗精,鼻衄,慢性头痛,关节疼痛。枝、叶:祛风利湿,消肿止痛。用于风热感冒,急性胃肠炎,小便不利,产后浮肿,跌打肿痛,痈疽肿毒。花:清热。用于寒热往来。果:生津止咳。用于风热咳嗽,咽喉痛,疟母。
  • 胃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大刺儿菜 ➡ (大蓟的别名)
  • 为菊科蓟属植物大蓟Cirsium japonicum DC.,以全草及根入药。野生品春、夏开花前连根挖出洗净晒干。栽培品在栽后第二年采收。
  • 凉血止血,散瘀消肿。主治:衄血,咯血,吐血,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肝炎,肾炎,乳腺炎,跌打损伤;外用治外伤出血,痈疖肿毒。
  • 脾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三叉明棵 ➡ (猪毛菜的别名)
  • 藜科猪毛菜属植物猪毛菜Salsola collina Pall.,以全草入药。夏秋开花时,割取地上部分,切段,晒干。(开花期采收,才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 降血压。用于高血压病。
  • 肝经 茎木 全草
🌿羊脆骨 ➡ (揉白叶的别名)
  • 忍冬科荚蒾属植物水红木Viburnum cylindricum Buch.-Ham. ex D. Don,以根、叶、花入药。根、叶全年可采,晒干;花夏秋采集。
  • 叶:清热解毒。用于痢疾,急性胃肠炎,口腔炎,尿路感染;外用治烧烫伤,疮疡肿毒,皮肤瘙痒。根:祛风活络。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疼痛。花:润肺止咳。用于肺燥咳嗽。
  • 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