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743味药材
🌿老虎刺 ➡ (柠条的别名)
  • 豆科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 Fu et Keng,以根、花、种子入药。
  • 全草和花:滋补养血。种子:止痒,杀虫。主治高血压,头晕:柠条花4钱,黄蓬花3钱,水煎服,每日2次;或鲜柠条根0.8~1两,水煎服。心慌,气短,四肢无力,疲乏:柠条根3~5钱,蘑菇2钱,水煎服。月经不调:全草3~5钱,水煎服。神经性皮炎,牛皮癣,黄水疮:柠条籽熬油外搽,或将柠条籽烧炭存性,研末撒于疮面。
  • 肾经 肝经 根茎 果实种子
🌿椒目 ➡ (花椒的别名)
  •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青椒(香椒、青花椒、山椒、狗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 et Zucc.或花椒(蜀椒、川椒、红椒、红花椒、大红袍)Zantho xylum bungeanum Maxim.的干燥成熟果皮(花椒)及种子(椒目)入药。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去除杂质晒干。与种子分开备用。
  •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蛔虫症;外治湿疹瘙痒。
  • 胃经 脾经 肾经 果实种子
🌿锯草 ➡ (一枝蒿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蓍或西南蓍草的全草。夏、秋间开花时采收,晒干。
  • 活血,祛风,止痛,解毒。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痞块,痈肿。①《纲目》:"蓍叶主治痞疾。"②《纲目拾遣》:"活血解毒,去一切积滞、沉痼阴寒等疾,驱风理怯。"③《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热毒,涂疮生肌。"④《东北药植志》:"为健胃、强壮剂,又为痔药。"
  • 心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小叶辣蓼 ➡ (水蓼的别名)
  • 为蓼科植物水蓼的全草。秋季开花时采收,晒干。
  • 化湿,行滞,祛风,消肿。治痧秽腹痛,吐泻转筋,泄泻,痢疾,风湿,脚气,痈肿,疥癣,跌打损伤。①《别录):"寥叶,归舌,除大小肠邪气,利中益志。"②《唐本草》:"主被蛇伤,捣敷之;绞汁服,止蛇毒入腹心闷;水煮渍脚捋之,消脚气肿。"③《本草拾遗》:"蓼叶,主痃癖,每日取一握煮服之;又霍乱传筋,多取煮汤及热捋脚;叶捣敷狐刺疮;亦主小儿头疮。"④《纲目》:"杀虫。"⑤《本草求原》:"洗湿热癍癞,擦癣。"⑥《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损伤,通筋骨。"⑦《岭南采药录》:"敷跌打,洗疮疥,止痒消肿。"⑧《重庆草药》:"治巴骨流痰,跌打损伤。"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利湿消滞,杀虫止痒。治菌痢,肠炎,风湿痛,皮肤湿疹。"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解毒,利尿,行气,止痢。"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全草
🌿化骨莲 ➡ (玉簪花的别名)
  • 为百合科植物玉簪花的花。
  • 治咽喉肿痛,小便不通,疮毒,烧伤。①《纲目拾遗》:"治小便不通。"②《分类草药性》:"治遗精,吐血,气肿,白带,咽喉红肿。"③《岭南采药录》:"润肺,止咳血,又和水捣烂,饮之能解斑蝥毒。"④《河北药材》:"绝胎妊,散肿毒。"⑤《重庆草药》:"调气,活血,补虚。治红崩,白带。"
🌿夏菊 ➡ (旋复花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旋复花、线叶旋复花或大花旋复花等的头状花序。夏、秋采摘即将开放的花序,晒干。
  • 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鞕,噫气不除,大腹水肿。①《本经》:"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寒热,补中,下气。"②《别录》:"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蔑,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③《药性论》:"主肋胁气,下寒热水肿,主治膀胱宿水,去逐大腹,开胃,止呕逆不下食。"④《日华子本草》,:"明目,治头风,通血脉。"⑤《汤液本草》:"发汗吐下后,心下痞,噫气不除者宜此。"⑥《滇南本草》:"祛头目诸风寒邪,止太阳、阳明头疼,行阳明乳汁不通。(治)乳岩、乳痈、红肿疼痛、暴赤火眼、目疾疼痛、祛风明目、隐涩羞明怕日,伤风寒热咳嗽、老痰如胶,走经络,止面寒腹疼,利小便,治单腹胀,风火牙根肿痛。"⑦《医学入门》:"逐水,消痰,止呕噎。"⑧《南京民间药草》:"花和苗,祛湿、拔毒、消肿,煎水洗患处。"
  • 心经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小肠经
🌿紫堇花
  • 为罂粟科植物紫堇的花。
  • 治脱肛。
🌿黄雁雁 ➡ (黄芫花的别名)
  • 瑞香科荛花属植物河朔荛花Wikstroemia chamaedaphne Meisn.的花蕾,叶也可入药。初秋采花蕾及叶,阴干或烘干。
  • 泻下逐水,通便。用于水肿胀满,痰饮积聚,咳逆喘满,急、慢性传染性肝炎,精神分裂症,癫痫。
  • 肾经 肺经
🌿水荭花 ➡ (荭草花的别名)
  • 为蓼科植物红蓼的花序。
  • 治心、胃气痛,痢疾,痞块,横痃。《纲目》:"散血,消积,止痛。"
🌿对雪开 ➡ (瑞香的别名)
  • 瑞香科瑞香属植物瑞香Daphne odora Thunb.,以根、树皮、叶及花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咽炎,牙痛,乳腺癌初起,跌打损伤。
  • 根茎
🌿番果 ➡ (落花生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秋末挖取果实,剥去果壳,取种子晒干,俗称"花生米"。
  • 润肺,和胃。治燥咳,反胃,脚气,乳妇奶少。①《滇南本草》:"盐水煮食治肺痨,炒用燥火行血,治一切腹内冷积肚疼。"②《滇南本草图说》:"补中益气,盐水煮食养肺。"③《本草备要》:"补脾润肺。"④《医林纂要》:"和脾,醒酒,托痘毒。"⑤《药性考》:"生研用下痰,炒熟用开胃醒脾,滑肠,干咳者宜餐,滋燥润火。"⑥《纲目拾遗》:"多食治反胃。"⑦《现代实用中药》:"治脚气及妇人乳汁缺乏。"
  • 脾经 肺经 果实种子
🌿八字蓼 ➡ (荭草的别名)
  • 为蓼科植物红蓼Polygonum orientale L.的地上部分。夏、秋割取地上部分,或将打下水红花子后剩下的地上部分收集起来,晒干。
  • 祛风利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 脾经 肝经 茎木
🌿软梗蛇扭 ➡ (三叶委陵菜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三叶委陵菜的全草。夏季采收开花的全草,晒干。
  •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治骨结核,口腔炎,瘰疬,跌打损伤,外伤出血。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敛疮止血。"②《四川常用中草药》:"散瘀血,消瘰疬。治跌打损伤。"③《常见混淆中草药的识别》:"清热解毒,消肿,镇痉。治痈肿疔疮,痔疮,蛇虫咬伤,小儿惊厥。"
  • 全草
🌿假烟叶 ➡ (野烟叶的别名)
  • 为茄科植物茄树的叶。开花前采叶,晒干。
  • 治黄肿,痛风,血崩,跌打肿痛,牙痛,瘰疬,痈疮,湿疹,皮炎。①《生草药性备要》:"消黄肿,擂粥食。"②《岭南采药录》:"治风湿脚痛,煎水洗。"③《陆川本草》:"消肿止痛,治跌打肿痛,浸酒服或捣烂酒炒敷。"④《南宁市药物志》:"杀虫,消肿,止血。内服治妇女血崩,化痰止咳,牙痛(煲水含)。外用洗烂疮;捣烂加尿煮熟,外敷,治阴囊睾丸肿胀。"
🌿水旋复 ➡ (水朝阳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水朝阳的花。夏季采收。
  • 解表,化痰。治感冒头痛,胸闷咳喘。①《云南中草药》:"止咳平喘,软坚消痰,散满止呕。"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表,降气除痰,治感冒头痛,发热,咳嗽,鼻炎,眼痛。"
🌿八角王 ➡ (八角枫的别名)
  • 为八角枫科八角枫属植物华瓜木 Alangium chinense (Lour.) Rehd. 及瓜木 A. platanifolium (Sieb. et Zucc.) Harms. 以侧根、须状根(纤维根)及叶、花入药。根全年可采,挖出后,除去泥沙,斩取侧根和须状根,晒干即可。夏、秋采叶及花,晒干备用或鲜用。
  •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散淤止痛。用于风湿关节通,跌打损伤,精神分裂症。
  • 根茎
🌿烂苦春 ➡ (三叶委陵菜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三叶委陵菜的全草。夏季采收开花的全草,晒干。
  •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治骨结核,口腔炎,瘰疬,跌打损伤,外伤出血。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敛疮止血。"②《四川常用中草药》:"散瘀血,消瘰疬。治跌打损伤。"③《常见混淆中草药的识别》:"清热解毒,消肿,镇痉。治痈肿疔疮,痔疮,蛇虫咬伤,小儿惊厥。"
  • 全草
🌿蜈蚣草 ➡ (一枝蒿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蓍或西南蓍草的全草。夏、秋间开花时采收,晒干。
  • 活血,祛风,止痛,解毒。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痞块,痈肿。①《纲目》:"蓍叶主治痞疾。"②《纲目拾遣》:"活血解毒,去一切积滞、沉痼阴寒等疾,驱风理怯。"③《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热毒,涂疮生肌。"④《东北药植志》:"为健胃、强壮剂,又为痔药。"
  • 心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石故纸 ➡ (车桑仔的别名)
  • 楝科车桑仔Dodonaea viscosa (L.) Jacq.,以叶、花、果或全株入药。
  • 解毒,消炎,止痒。叶:治皮肤疮痒。全株研末,外用敷治疮毒,湿疹,荨麻疹,皮疹。用量1钱;花、果治百日咳。
  • 全草
🌿山踯躅 ➡ (杜鹃花的别名)
  • 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花或果实。4~5月盛开时采收,晒干。
  • 和血,调经,祛风湿。治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①《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崩症,去风寒,和血。"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月经不调,止红崩;浸酒内服,可治风湿。果实止伤痛。"③《四川中药志》:"治腹痛下痢,痔出血及内伤咳嗽。"
  • 脾经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