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578味药材
🌿耿子 ➡ (草乌头的别名)
  •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野生种)、北乌头或其他多种同属植物的块根。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泥土,晒干或烘干。
  • 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①《本经》:"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②《别录》:"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脐间痛,肩胛痛不可俛仰,目中痛不可久视,又堕胎。""主风湿,丈夫肾湿阴囊痒,寒热历节掣引腰痛,不能行步,痈肿脓结。"③《药性论》:"能治恶风,憎寒,冷痰包心,肠腹疞痛,痃癖气块,益阳事,治齿痛,主强志。""治男子肾衰弱,阴汗,主疗风温湿邪痛。"④《药类法象》:"治风痹血痹,半身不遂,行经药也。"⑤《纲目》:"治头风喉痹,痈肿疔毒。""主大风顽痹。"⑥《东医宝鉴》:"治风湿麻痹疼痛,发破伤风汗。"⑦《纲目拾遗》:"追风活血,取根入药酒。"⑧《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麻痹症。又为伤科要药。"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艾子 ➡ (艾实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艾的果实。9~10月,果实成熟后采收。
  • ①《药性论》:"主明目。"②《日华子本草》:"壮阳,助水藏、(利)腰、膝及暖子宫。"
  • 果实种子
🌿大麻子 ➡ (黄麻子的别名)
  • 为椴树科植物黄麻的种子。
  • ①《医方集听》:"治咳伤肺。"②《广西药植名录》:"麻醉,强心,治血崩。"
  • 肾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珊瑚珠 ➡ (矮脚罗伞的别名)
  • 为紫金牛科植物卷毛紫金牛的根或全草。秋、冬采收,晒干。
  •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治风湿疼痛,跌打肿痛,咳嗽吐血,寒气腹痛。①《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损伤,风痛。"②《陆川本草》:"根:接骨,活血,止痛,消肿。治损伤肿痛。"③《四川中药志》:"全草:治咳嗽吐血,气痛及寒湿腰痛。根:治冷气腹痛。"④《福建中草药》:"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 根茎 全草
🌿制川乌
  • 本品为川乌的炮制加工品。
  • 同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 心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其他部位
🌿稻杆 ➡ (稻草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稻的茎叶。
  • 宽中,下气,消食积。治噎膈,反胃,食滞,泄泻,腹痛,消渴,黄疸,白浊,痔疮,烫伤。①《本草拾遗》:"主黄病身作金色,煮汁浸之。"②《滇南本草》:"宽中,下气,温中,止泻,消牛马肉积宿食,小儿乳食结滞,肚腹疼痛。稻草节,走周身经络,治痰火疼痛。"③《本草再新》:"走经络,利肠分,宽中益气。"
  • 脾经 肺经 茎木
🌿虾蟆 ➡ (胡桃仁的别名)
  • 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仁。于白露前后果实成熟时采收,将果实外皮沤烂,击开核壳,取其核仁,晒干。本品易返油、虫蛀,立夏前后,须藏于冷室内。
  • 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治肾虚喘嗽,腰痛脚弱,阳痿,遗精,小便频数,石淋,大便燥结。①孟诜:"通经脉,润血脉,黑须发,常服骨肉细腻光润。"②崔禹锡《食经》:"下气,主喉痹,杀白虫。"③《本草拾遗》:"食之令人肥健。"④《开宝本草》:"多食利小便,去五痔。"⑤《七卷食经》:"去积气。"⑥《纲目》:"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嗽,腰脚重痛,心腹疝痛,血痢肠风,散肿毒,发痘疮,制铜毒。"⑦《医林纂要》:"补肾,润命门,固精,润大肠,通热秘,止寒泻虚泻。"⑧《本草从新》:"治痿,强阴。"
  •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沙鸡 ➡ (突厥雀的别名)
  • 为沙鸡科动物毛腿沙鸡的肉。
  • 《本草拾遗》:"补虚暖中。"
  • 胃经 脾经 动物
🌿丁香油
  • 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丁香)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古代则多为母丁香所榨出之油)。
  • 暖胃,温肾。治胃寒痛胀、呃逆、吐泻、痹痛,疝痛,口臭,牙痛。①《药性考》:"壮阳暖肾。治疝痛阴寒。"②王殿翔《生药学》:"用于肠胃多气、绞痛,消化不良,恶心与呕吐;风湿痛,神经痛,牙痛。"
  • 胃经 脾经 肾经
🌿枸酱 ➡ (蒟酱的别名)
  • 为胡椒科植物蒟酱的果穗。秋后果实成熟时采摘,晒一日后,纵剖为二,晒干。
  • 温中,下气,散结,消痰。治心腹冷痛,吐泻,虫痛,咳逆上气。①《唐本草》:"主下气温中,破痰积。"②《食疗本草》:"散结气,治心腹中冷气。"③《海药本草》:"主咳逆上气,心腹虫痛,胃弱虚泻,霍乱吐逆,解酒食味。"
  • 脾经 肺经 果实种子
🌿白姜 ➡ (干姜的别名)
  •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山姜 ➡ (廉姜的别名)
  • 为姜科植物华良姜的根茎。秋季采收。
  • 温胃散寒,消食止痛。治胃痛胀闷,噎膈吐逆,腹痛泄泻,风湿关节冷疼。①《本草拾遗》:"主胃中冷,吐水,不下食。"②《纲目》:"温中下气,消食益智。"③《植物名实图考》:"治胃痛。"④《贵州草药》:"散寒止痛,定喘。"⑤《广西药植名录》:"治胃寒冷痛,噎膈呕吐,腹痛泄泻,消化不良。"
  • 胃经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胡桃仁
  • 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仁。于白露前后果实成熟时采收,将果实外皮沤烂,击开核壳,取其核仁,晒干。本品易返油、虫蛀,立夏前后,须藏于冷室内。
  • 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治肾虚喘嗽,腰痛脚弱,阳痿,遗精,小便频数,石淋,大便燥结。①孟诜:"通经脉,润血脉,黑须发,常服骨肉细腻光润。"②崔禹锡《食经》:"下气,主喉痹,杀白虫。"③《本草拾遗》:"食之令人肥健。"④《开宝本草》:"多食利小便,去五痔。"⑤《七卷食经》:"去积气。"⑥《纲目》:"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嗽,腰脚重痛,心腹疝痛,血痢肠风,散肿毒,发痘疮,制铜毒。"⑦《医林纂要》:"补肾,润命门,固精,润大肠,通热秘,止寒泻虚泻。"⑧《本草从新》:"治痿,强阴。"
  •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艾子 ➡ (食茱萸的别名)
  • 为芸香科植物樗叶花椒的果实。10~11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 温中,燥湿,杀虫,止痛。治心腹冷痛,寒饮,泄泻,冷痢,湿痹,赤白带下,齿痛。①《药性论》:"治冷痹腰脚软弱,通身刺痛,肠风痔疾,杀肠中三虫,去虚冷。"②《千金·食治》:"止痛下气,除咳逆,去五脏中寒冷,温中,诸冷实不消。"③《唐本草》:"功用与吴茱萸同,少为劣耳,疗水气用之乃佳。"④《食疗本草》:"主心腹冷气痛,中恶,除饮逆,又齿痛酒煎含之。"⑤《本草拾遗》:"治恶血毒,起阳,杀牙齿虫痛。"⑥《纲目》:"治冷痢带下,暖胃燥湿。"⑦《重庆堂随笔》:"少食能疏风秘。"
  • 果实种子
🌿柴桂
  • 樟科樟属植物川桂Cinnamomum wilsonii Gamble,以树皮入药。立春至处暑期均可采剥,以夏初最宜。
  • 散风寒,止呕吐,除湿痹,通经脉。用于呕吐,噎膈,胸闷腹痛,筋骨疼痛,腰膝冷痛,跌打损伤。
  • 脾经 肝经
🌿山胡椒
  • 为樟科植物牛筋树的果实。秋季果熟时采取。
  • 治中风不语,心腹冷痛。《唐本草》:"主心腹痛,中冷。破滞。"
  • 胃经 肺经 果实种子
🌿独叶草 ➡ (酸模叶橐吾的别名)
  • 菊科酸模叶橐吾Ligularia lapathifolia (Franch.) Hand.-Mazz.,以根、叶入药。
  • 散瘀,活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风湿筋骨痛。
  • 根茎
🌿黄芥 ➡ (芥菜的别名)
  • 为十字花科植物芥莱的嫩茎叶。
  • 宣肺豁痰,温中利气。治寒饮内盛,咳嗽痰滞,胸膈满闷。①《别录》:"主除肾邪气,利九窍,明耳目,安中,久服温中。"②《食疗本草》:"主咳逆,下气,明目,去头面风。"③《纲目》:"通肺豁痰,利膈开胃。"
  • 胃经 肾经 肺经 茎木
🌿峨山草乌
  • 毛茛科飞燕草属植物卷距飞燕草Delphinium fargesii Franch.,以根入药。初春或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去须根。
  • 祛风除湿,温通经络,止痛。用于风湿筋骨疼痛,麻木,瘫痪。
  • 肺经 根茎 茎木
🌿礜石
  • 为硫化物类矿物毒砂的矿石。
  • 消冷积,祛寒湿,蚀恶肉,杀虫。治痼冷腹痛,积聚坚癖,风冷湿痹,痔瘘息肉,恶疮癣疾。①《本经》:"主寒热鼠瘘,蚀疮死肌,风痹,腹中坚癖邪气。"②《吴普本草》:"李氏:主温热。"③《别录》:"除热,明目,下气,除膈中热,止消渴,益肝气,破积聚,痼冷腹痛,去鼻中息肉。"④《药性论》:"除胸膈间积气,去冷湿风痹瘙痒皆积年者。"
  • 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