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心波:浅谈营卫气血

2009-04-19 17:58 楼主
温病学说的“营、卫、气、血”,虽源于《内经》而实质上运用的范畴。并不等同于《内经》中的含意。正如《伤寒论》中的“六经”,虽源于《内经》,而仲景将它运用于《伤寒》,创立了“六经”证治是同一意义。其基本精神都是用以归纳证候群,作为辩证论治的一种逻辑工具。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在于辨证论治,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是以“六经”的证型,来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将疫病过程中所呈现的病理现象,归纳为六大类型的证候群。执简驭繁,标明病变的虚实、寒热、表里,使辨证得到系统化,循着一定的步骤进行施治。在临床上有极其错综复杂的病情,可由此分辨明晰,两千年来确立为临床辨证施治的最高原则。

温病学说,是在《伤寒论》的辨证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由于刘河同、王安道认为《伤寒》“六经”传变,皆是治疗热证的思想指导,给“温病”学说准备了条件。迄至清代叶天士时,已达成熟之阶段。叶氏从临床经验入手,通过生平的体验和实践,创造了“营、卫、气、血”四个阶段的学说,以归纳温热病在发病的过程中所见各种不同的证候群,作为温热病诊断施治的法则。

“营、卫、气、血”在“温病”学说上的运用价值和“六经”传变在《伤寒论》上作为辨证论治的准绳是同一意义的。“营、卫、气、血”说的创立,大大充实了“六经”辨证运用的不足。叶氏著述相传是他口授,由其弟子顾景文氏所记录的。温热病在中医学术上有新感与伏气两种,外感温热病篇专论新感。《温热经纬》系统分析、解释“外感温热篇”内容,包括了多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因为这些病发展迅速,很快出现神经症状,叶氏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逆传心色”,这种病的初期多有上呼吸道病变,叶氏认为是“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的传变途径。在治疗上创造性的采用辛凉解表、芳香逐秽的用药准则,丰富了温热病的理论与治疗方法。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04-22 13:00 2楼
人身之中,气为卫,血为营,气血调合营卫相互,人才无疾可生
⬅ 味腥情真的鱼腥草 老茶馆 赵心波论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