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烦恼与“六度”

2009-04-08 22:17 楼主
作者:王正龙

病人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别人吃药就好了,我为什么没好?”但是即使是同样的肺结核,可能是肾虚导致,也可能是脾虚,因此症状就会有所不同。学佛也是一样,不能盼着一定要出什么现象,“不开悟不起于座”是错误的。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是一定会怎么样的。同样是共产党的政策,也根据环境的不同分打倒土豪和减租减息。有首歌唱:“三十以后才明白,变化比计划还快。”计划是自己认为的事情,都会变。但是在病人千变万化的症状中,只有六经的规律是不变的。五年前学习的电脑知识到现今已经没用了,但是输入法还是原来的。邓小平说“摸着石头过河。”只有见识高了,才会跳过浅表的现象,分析里面不变的规律。“大疑惑有大智慧”中的“大疑惑”是在大量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佛道也都是要求人们学习之后认真实践,出情况后才能有特定的方法解决问题。
电脑淘汰快,不变的是用电脑的人。人没有电脑发展得快,所谓中关村也不是什么高科技园区,只是修电脑攒电脑的地方,而真正用电脑研究火箭等,创造价值的人是很少的,因此现在很多东西炒作的成份特别高。就像虽然自行车好,但是这好能不能发挥,关键是骑车的人。
看事物得会归类,这就叫“格物”。比如杯子形状可以有不同,但都是容器。只有冷静看东西,才不会被华丽的外表所欺骗,才能看透每件事物的本质。发现事物的规律之后,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把事物按照要求排出一定的顺序、分出类别,这就是“格物”。
有个朋友跟我说某僧人有道行,因为到哪儿都盘腿呆着,但这恰恰是没有道的表现。道行是否高不是看盘腿的本事,并且该打坐的时候盘腿就对,但来了客人还盘腿就不对,这是一种眩耀。所谓“道”就是方法、途径,是通向彼岸、通往某个境界的道路,“事有终始,物有本末,知所先后,则尽道矣。”所以首先得找到道路,先认清了,出了问题再用相应的方法去对应,才能修道。而“境界”是指去除杂念,按本能一步步修,最终得到的结果。“法”是方法。“佛法”是修佛的方法。学佛得分三步走:认识佛法、学习、最后才是境界。而我现在处于初级,就是要踏实学习,决不写比自己高的境界的东西。
[font=隶书]六度
六度:指修行的次序。
布施-悭吝(财施、法施、无畏施)
持戒-毁犯
忍辱-瞋恚(生忍、法忍、无生法忍)
精进-懈怠
禅定-散乱(身定、口定、意定)
般若-愚痴
解释:法施:教别人挣钱的方法而不要钱。无畏施:别人跟自己在一起时能无所畏惧,觉得心里踏实,是众人的榜样。生忍:只是忍,且心里难受。法忍:不只是自己憋着,还能有方法解决,比如别人骂自己时,生忍就是不和别人争吵,如曾国藩所说,明明自己有道理,但是最后是自己生气;但是法忍能在忍的同时分析别人说得对不对,所谓“人不知而不愠”就是从生忍到法忍的过度,思考必须有大量的知识作基础,所以不能一有问题就激动,要先确立一个对待问题的态度,才有资格谈思考。《井冈山》中听到枪声大家就要出去看,但是毛泽东说枪声单一,是哨兵打枪,让人出去打探即可,不用自己出去,这至少就达到了法忍。无生法忍:连忍的心都没有,不认为自己是在忍。身定:先用打坐约束住身体,“大匠诲人以规矩”,是指先控制住身体。愚痴:这儿的愚痴已经是很高的境界,而不是平时所说的痴傻之人。
从六度中也可以看出,修行得按步骤来,不是一下子就都能做到的。六度中的每一步里又分三步既三个层次。比如忍辱中先只是忍,后有办法解决,最后生忍和法忍都没有。有人开始就打坐,希望能开悟,这是错误的,至少违背了佛经佛典。并且,修行更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先从一做到六,使六般若达到第一步(初级)的境界,再重新从一做到六,如此积累,直到圆满。比如,在初做布施的同时,也有忍辱中的生忍来忍住没有回报的烦恼,也有小般若。因此,修行中修了第一步,二、三、四步等也有相应的产生。人身中的三焦也是如此,必须从下焦开始生发,但是下焦气生起来一分,中焦就能生起二分,上焦生起三分,然而这只是第一步,下焦寒邪去除一些后,则开始第二步,总之上中下三焦是同时发动的。再如晨起太阳是同时照到三层楼上,但是三层的温度上升的程度、快慢会有不同。古人分上中下三品,每品中又分上中下,共计九品,也是这个意思。六度对三乘:下、中、上,一步步往高层次上走,但就像大学知识中也含盖有小学的知识,所以上乘中也含有中下层。我写书,初只写三教,但是三教中有人身,所以就再写中医,三教中又有道德,就有素质教育。所以是三本书同时写作,互相启发、互相作用。
遇上什么事,肯定有一方面为主,就可拿出六度中的一条来指导自己的行为。那六度中禅定如何学习呢?“久坐必生禅”,方法是坐的同时看书,才能越看越明白。不打坐,不练习,只听老师说,那永远都不会明白。“学而时习之”是三教圣人一致的学习方法,学了并在相对应的时候练,“学习”分“学”和“习”:是模仿后实践的意思,实践后成为自己的东西了,再学习。否则光学不练就成口头禅了。而现在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学而思之,不习。颜回听完孔子说的话,不急于在当时表达感想,而是回家实践后,才说自己的体会,这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精进:使精充足并让精发生变化(气化),方法就是吃药、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因此要按方法做,而不能凭自己愿望去做。而佛说的都是处理问题的方法,所以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觉悟、观察),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若是离开世间寻求佛法,就好像是找兔子的角一样,兔子耳朵直立而长,看似像角,但实则柔软,不是角,因此把佛法和世间分开就会找错对象、目标、方法(粉色为修改后添加部分)。一个人只要能处理好外界的事务,则身体内部也会有变化,若能处事镇定,则也具有了禅定、忍辱、精进的一部分。只有镇定才能没有虚火,精得以气化,“真气从之”,才能做到真正布施。而镇定是通过学习礼仪得来的,懂礼仪,做事恰当,则烦恼去了一大半,自然能节省很多精力再去学习。所以要先学现代礼仪,这和学习做人的要求、遇事的方法、儒家思想是一致的,而做学问、做人的方法、儒家思想会了就是佛法。人之所以有烦恼,是因为没有正确地学习,因此,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学佛也解决不了烦恼。所以说在社会做得地道,就能很容易地学佛法。
学佛法的目的至少要消除烦恼,能够长生,过去出家,有专门的师父监督,除了学习佛法以外还要学习做人等很多方面,但是现在出家,没有能让人好好学习的氛围,可世间还有。在世间比出家更容易找到知己、诤友、老师,并且在世间做学问,没有佛经里面深奥难懂的字词,能看懂世间的经典,并照此实践,做到并有了中层的境界,这时侯再出家学佛,则境界就能到更高的高度。用自己熟悉的方法达到中层,要比适应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再修行方便得多,所以佛家也讲究方便法门。当然,在世间能找到一个好老师,一定要好好珍惜,若是轻易放弃后再找,则又要熟悉新的环境,需知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并不多,况且年龄也分三焦,小时侯是下焦,老了是上中焦,运化越来越快,越来越觉得时间短暂。所以不一定非要出家才能学习佛法。还有一点需要强调,释迦牟尼在出家之前是很本事的人,所以要想成佛,第一步得有丰富的世间知识。而阿南和伽舍分别代表多闻和修行,他们二人作为释迦牟尼的贴身侍者,表示这两者在修行之中缺一不可。

人类的发展趋势是智慧越来越高,但是体力越来越差,所以人的病也越来越多。到了末法时代,人爱思考,而不爱行动。艺术的发展史也是从远古的简单(下焦主藏,脑子不灵活)慢慢变成现代的复杂多变(上焦,头脑灵活),但是没有几千年的积累就没有现在艺术的辉煌。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04-08 22:21 2楼
好.学习了 .
⬅ 前世红烛泪 老茶馆 中医趣解日常用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