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把中医学的种子留住

2011-03-21 09:01 楼主
一定要把中医学的种子留住
中医学在《内径》创立以后,其核心理论实质一直是个谜,特别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政府对中医学倍加重视,学者更加努力研究中医学,主要标志是中医学院遍地开花。可是始终没有解开中医科学性的谜题,对中医学的研究只是停留在“文献整理和经验总结”的层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要解开中医学的谜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要精通古代科学,二要懂现代科学,三要多临床。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第二、第三个条件容易做到,唯有精通古代科学最难。
中国古代有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学?这一点科学家、史学家尚无定论。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中国古代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其内容存在于《周易》和《黄帝内经》中。
先说《周易》,《周易》自创立以来,从古至今无一人能解。主要原因是不懂现代科学根本无法解开《周易》。《周易》的核心内容是“太极图”和“大衍之数”,这两个问题说不清,其他内容无从谈起。我推演太极图是从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的。80年代热播三国演义,看到孙策等太史慈回来用立剑看影的方法定时间,当时正研究《周易》,忽然悟性产生,我何不用此法推演”太极图”。于是把纸壳上立一柱,测量日影变化的轨迹。经过三年多测量,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在测量时发现中午日影最短,这样日影的连线就成为一个弧形,这个弧形越大,太阳围绕地球视运动的圆就越大,这种现象只有在冬至后产生:这个弧形越小,太阳围绕地球视运动的圆就越小,这种现象只有在夏至后产生。如果冬至用这个弧作个圆,再以立柱日影起点画一个与前的面圆平行的圆,两圆之间用黑色涂上,就明显看出这个图形标示冬至这天,白昼最短而黑夜最长,这就是太极图的阳仪。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求证出太极图的阴仪,只不过阴仪用黑色涂太阳视运动圆,阴仪图形标示夏至这天,白昼最长而黑夜最短。把阴仪放到上面,把阳仪放到下面,以接触点为圆心画一个圆,就成为了“太极图”。 现在我们可以揭开太极图的奥秘:阳象从子(白鱼尾端点)开始表示白昼一天天延长而黑夜一天天缩短,直到夏至这日,白鱼头表示夏至这日白昼最长,黑鱼眼表示夏至这日黑夜最短。阴象从午(黑鱼尾端点)开始表示黑夜一天天延长而白昼一天天缩短,直到冬至这日,黑鱼头表示冬至这日黑夜最长,白鱼眼表示冬至这日白昼最短。太极图的这种表示方法是以太阳的南北回归线为基准的,因而是科学的。参照太极图的标示和生活实践,古人总结出的太极定律是:世间万物都是阴阳冲和动变而平衡的整体,这种运动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呈螺旋式上升的,当发展到极点其性质就会向相反方面转化。这个就是古人所说的“道”。
“大衍之数”。 大衍之数,前贤认为是占筮之法,其实是误解,因为“归奇于扐以象闰”这个奇是指零数,不是指单数。占卦时若剩偶数如何归奇于扐,显然说不通。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古人在测量太阳视运动规律的同时,也对月亮的运行规律进行观测,观测到月亮有四象(朔、上弦、旺、下弦)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在地球上观测月亮的运行周期约29.5天多一些,因此每象7天多一些,太阳一回归年365.25日月亮正好运行了五十象。古人用月亮的象数来计算太阳年与太阴年时间运行的长度,这就是大衍之数的由来。为什么其用“四十有九”呢?由于当时运用的是阴阳合历,一年按三百六十天计算,这样月亮运行四十九象。
“分而为二为象两”是指大衍之数一分为二,每数二十五,太阳在一回归年运行中,冬至到夏至月亮运行二十五象,象征阳仪;夏至到冬至也运行二十五象,象征阴仪。
“卦一以象三”挂起一象,象征三种历法。阴阳合历一年三百六十天,月行四十九象,加一象则是太阳年的天数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减一象则是太阴年天数为三百五十四日。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当时用的是四分历,一年分为四季,一月分为四象,一日分为四时。
“归奇于扐以象闰”这里的奇是指零数,即小数。置闰是为了调节太阳年与太阴年运行时间长度关系,为了使月份与节气相对应。大衍之数五十是太阳年月象运行之数,四十九是阴阳合历年月象运行之数,四十八是太阴年月象运行之数。由于月亮与太阳的运行周期不是日的整倍数,若把四象、十二象、四十八象或更多象数合起来计算情况好一些,或可以成为整数,也就是把月象的小数合起来使其成为整数,这样容易计算置闰。这就是“归奇于扐以象闰”的原理。
“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卦。”是说太阳五个回归年共运行1826.25日,而月亮运行五个太阴年每年四十八象总计1770日,在这五年中两者相差56.25日。要想调节使两者时间长度相等,必需加置两个闰月,这就是三年一闰,五年二闰的法则。虽然经过这样的调整,两者时间长度还不正好相等,还有零数,这些零数需再扐起来运用到以后的历法计算当中。这就是“故再扐而后卦,”的道理。直到十九年置七个闰月两者日数基本相等。十九个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5×19=6939.75日,十九个太阴年加七个闰月共有235个朔旺月计940象,235×29.530851=6939.749985日,由此可见十九个太阴年加七个闰月的时间长度几乎等于十九个太阳回归年的时间长度。所以采用五岁二闰的方法大致符合十九年七闰的规则。
古人是如何发现十九年七闰的法则的呢?为什么运用大衍之数(月象)来计算历法呢?这是古人长期反复对天文现象观测的结果,古人在观测太阳运动变化规律的同时,也把月象的运行规律计录下来,经过长期反复观测发现,太阳运行十九个回归年月亮运行了九百四十象,两者运行时间的长度基本相等。运用这个法则计算历法,就是古人运用大衍之数(月象)计算历法的依据。古人为了计算方便,发明了筹策(竹板一类的东西),一个竹板代表一个月象,在计算时,剩余的竹板拿在手中,所以称“再扐而后卦”。
古人加置闰月,是为了调节月份与节气、物候相对应。这使古代历法具有阴阳合历的特色,有根据太阳运动制定的太阳历,又有根据月亮运动制定的太阴历,两者结合起来,使历法的功能大大提高,至今仍在行用。这种历法与干支历法相结合,使中国古代历法独具特色,不仅具有历法的功能,而且还有指导农事活动的作用,这在世界上是独树一帜的。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说的是干支历法。古代用干支历法计日,据甲骨刻辞知商代已用此法,此历法最初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或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单独纪月。后来发展为以天干和地支组成的干支对,如甲子,乙丑等纪年、月、日、时。干支一共可组成六十个干支对。关于干支的起源尚无定论,据我们研究发现,干支起源于对太阳视运动规律的测量,对一个太阳的测量,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概念呢?这就涉及到天干、地支的起源问题。在测量日影时,发现中午日影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标示正午太阳高度周年日的变化。后来人们用大衍之数(月象)来计算并标记,于是就产生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的概念,每一数代表月亮的五象。《素问•阴阳类论》说:“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就是说的这个问题。天干的命名古人以物候为参考,甲乙主种子在甲壳内乙曲之状、丙丁为已生根发芽出土之状、戊己为茂盛成形之状、庚辛为更换新貌果实有子成熟之状、壬癸为妊娠闭藏之状。地支的起源是根据日出、日落位置和中午日影的特殊测量点的定态而发明的。中午日影的最长点称为子,中午日影的最短点称为午,中午日影在中点称为卯、酉。夏至日出点称为寅,夏至日落点称为亥。冬至日出点称为巳,冬至日落点称为申。这样就产生了四时八节的概念。后来根据太阳一回归年月亮朔合十二次的现象,又增补了辰、戌、丑、未共合十二数,以应十二月,这样一共形成了十二地支完整的概念。古人又把十二地支纳入十天干中,称为地支藏干(认为气候、物候的变化是太阳运行规律决定的),这样天干地支便结合起来,共可组成六十个干支对。古人用天干纪日便用地支纪时,这样在测量日影时,天干在子午线上象树的主干(标示正午太阳高度周年日的变化),故称天干。地支在卯酉线下面,有许多分支象树枝一样(标示太阳视运动周日时的变化),故称地支。古人用六十个干支对纪年、月、日、时。故一个干支周代表六十年、六十日或六十时。一年有六个日干支周,五日有一个时干支周。天数五是指甲、丙、戊、庚、壬,地数五是指乙、丁、己、辛、癸。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是指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天干为什么会有相合呢?这是天干与地支相配而产生的。前面说过,天干与地支相配共组成六十个干支对,在干支历法纪年、月、日、时中应用。如在干支纪日中,甲日子时从甲子起,至乙亥止。乙日子时从丙子起,至丁亥止,余仿此。直至戊日六十个干支对用完。己日子时又从甲子起直至癸日子时从壬子起到癸亥终,六十个干支对用完。甲日子时又重新从甲子起,这样周而复始。结果甲己二日子时皆从甲子起,乙庚二日子时皆从丙子起,丙辛二日子时皆从戊子起,丁壬二日子时皆从庚子起,戊癸二日子时皆从壬子起,这就是“五位相得而各有合”的原理。
“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这里的天地之数是指十个自然基础数,《系辞上》“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即指此而言。一、三、五、七、九为天数计二十五,二、四、六、八、十为地数计三十。天地之数合计五十五。万物之数皆由这十个自然基础数组合而成,所谓成变化而行鬼神是指数字普遍应用于万物的计算之中。现代是数字化时代,数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如计算机、数字彩电、数码相机、数字信号等等。总之数字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现代人更能领会数“成变化而行鬼神”的含义。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当期之日。两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策,即筹策,是古人用于计算的数码工具。古人根据阴阳合历和干支历法,已发明了一年为三百六十度的计算方法。如《系辞下》说:“其出入以度,外内使之惧。”即指此而言。又根据太阳视运动的规律有年、日节律相同的特点,所以认为太阳绕地球一周为三百六十度,这样就把一个圆确认为三百六十度,因为具有科学性,至今仍被行用。这就是“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的由来。乾、坤之策数是如何划定的呢?我们之所以说《易》是科学的,就科学在这里。是在特定的空间内,古人对太阳视运动的测量。古人用冬至这天测量太阳一回归年的日数,这是以南回归线为基准的。又用夏至这天测量太阳视运动在乾、坤位置的策数,这是以北回归线为基准的。我们现在知道,由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赤道的交角是23º26',造成了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日出和日落的差异。在夏至这天,日出到日落太阳运行二百一十六策称为乾之策。而日落到次日日出太阳运行一百四十四策,称为坤之策。这个位置就是《易》测量的起始位置,当时古人发明了刻为时间单位。这样夏至这天日出到日落太阳运行了六十刻(合现在14小时24分钟),夜晚日落到第二天日出太阳运行了四十刻(合现在9小时36分钟)。也就是说,夏至这天日出到日落光照14小时24分钟的经纬度地带,就是《易》测量的起始位置。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乾卦有六爻,每爻则是三十六策,坤之策一百四十有四,坤卦也有六爻,每爻则是二十四策。在六十四卦中乾、坤两卦各含一百九十二爻。192×36=6912(策),192×24=4608(策),两策总计为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策。这么大的数可以计算很多事物,所以称“当万物之数”。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四象是易学的基础之数,是指老阴,少阳,老阳,少阴四象。根据这个法则,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一月分为朔、上弦、旺、下弦四象;一日分为日出、日午、日落、夜半四时。这就是“四营而成易”的法则。在《易》的起源里我们知道,乾卦的产生自冬至日出画初爻,春分日出画中爻,夏至日出画上爻。冬至到夏至六个月,月亮显象变化十八次(每月显象上弦、旺、下弦)。坤卦也是如此,夏至日落画上爻,秋分日落画中爻,冬至日落画下爻。也经六个月,月亮也显象变化十八次。故称“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画成后最初是表示八种自然物天、地、水、火、山、泽、风、雷的文字。故曰“八卦而小成”。后来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这八个字用于说明许多事物。所以称“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只有知道“太极图”和“大衍之数”与现代天文学是相通的,才能解开《周易》的科学内涵;才能洗清强加在《周易》身上迷信、巫术、占卜等诬陷不实之辞;才能还《周易》科学本来的面目。
再说《内经》。《内经》通篇论“道”,当然也有许多与《周易》直接相关联的论述,如《灵枢•逆顺肥瘦第三十八》说:“夫子之道,应若失,而据未有坚然者也。夫子之问学熟乎,将审察于物而心生之乎?岐伯曰: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故匠人不能释尺寸而意短长,废绳墨而起平水也,工人不能置规而为圆,去矩而为方。知用此者,固自然之物,《易》用之教,逆顺之常也。”,“以起度数,法式检押”就是用《周易》的基本原理检验中医原理。在论到“太极定律”时,《外揣》说:“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所以《至真要大论》说:“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内经》根据《周易》的科学原理创造出许多学说,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运气学说、五十营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机学说等等。所以要想把中医学说清楚,首先要精通传统科学,其次要懂得现代科学,最重要的是多临床,从理论到临床,从临床到理论,再从理论到临床,这样反复多次才能产生一个飞跃,经过多次飞跃,才能产生一个正确的认识。当然,熟读经典是是先决条件,特别对《内经》必须读(包括精读和选读)百遍以上,结合临床实践,逐步体会,才能领会其精神实质。根据自己对《内经》的理解,谈一下对病机理论学习体会。医学是要治病的,所以病机理论特别重要。《疏五过论》说:“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开始对这段内容很不理解,通过多年研究发现中医的病机理论是从失衡、标本、内外、同异四个方面论述的。
失衡: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疾病发生的机理是阴阳失衡所致。著名的文献是病例十九条,《至真要大论:说:“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可是为什么阴阳失衡就会生病呢?《六微旨大论》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故器者生化之宇也,气散则分之,生化息矣”。《至真要大论》说:“夫阴阳之气,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实质就是给人体内的酶促反应创造有利条件,原来现代科学认为人体内的酶促反应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正常进行,这样理解的阴阳平衡,中医就科学了。
标本:《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问,此之谓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足以乱经。”标本这样重要,如何运用标本理论审查病机呢?一方面是疾病的先与后。《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说:“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先调之,乃治其他病”。这一点在临床上深有体会,比如得了结核病,不论后来疾病发生了什么变化,骨结核、肺结核、肠结核、淋巴结核还是胸膜炎都把结核作为病机。另一方面是疾病的虚实,《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说:“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邪气盛的,邪为病机,正气虚的致病因素为病机。病发而有余为邪气盛,邪气为病机,比如禽流感,身体强壮之人也得,禽流感病毒就是病机。同样,正气虚的人的了流感,流感病毒就是病机。
内外:《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内因引起外表生病,内因是病机,外表因素引起内脏有病者,外因是病机。在临床上要十分注意,例如过敏性哮喘,过敏原是病机。在临床中有这样一个患者,一年四季总得病,治疗只是症状缓解,后来发现她家有一盆花,恍然大悟,原来是这盆花在作怪,让她把那盆花处理掉,其病若失,后来很健康,再没发病。还有一病,值得介绍,我师治疔毒疗法奇特,专用熏药(熏小便),一汗其病若失,此乃也是外病取内为病机之理也。温病出现斑疹,温病是病机,如在治疗斑疹伤寒时,伤寒病毒是病机。
同异:《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大论》说:“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也是从两个方面认识病机,一是年龄,本段经文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说的是现在的老年病。现在老年人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都是能量失衡所致,阴气自半就是病机。二是病因。在这方面感慨颇多,在临床开始时,那是70年代,麻疹流行,我误以为感冒,用退热药,我师说不可,仔细观察他治疗这种病一般不用药,只是让多饮水,加强保温,麻疹出透即愈,偶尔用药,也只是开点紫草、大力子或升麻葛根汤之类,许多孩子都得的是麻疹,全都随手而愈。80年,有一段时间肠伤寒流行,在治疗伤寒的过程中取得了不少经验。有一患者,高热不退,发狂谵语,说胡话,全身发黄,仔细审查,此乃伤寒大承气汤证,急用大承气汤救阴泻热,一剂而神安,后按肠伤寒常规疗法治愈。又一患者,肠伤寒,高热不退,从心下至少腹剧痛不可按,此乃大陷胸汤证,用大陷胸汤一剂而剧痛止,后按肠伤寒常规疗法治愈。这就是说不论出现什么症候,其病因就是病机的宗旨不能改。我师精通《内经》病机之理,临床用药精专轻灵,每获良效,是指导我对病机理论顿悟的导师,是我等学习的榜样。
老一辈中医科学家呕心沥血已完成了“文献整理和经验总结”的历史使命,中医学传承的重担责无旁贷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我们这一代如果不接过传承的接力棒,中医学很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失传,那样我们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中医的谜题如果我们这一代人解不开,后人将无法解开。为什么这样说,这是有根据的。《易经》井卦里有这样一句话:“旧井无禽”,这里所说根本不是卜辞,而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件事,什么意思呢?过去都是大口井,由于有水,所以许多家禽都到井旁嬉戏,可是现在井坏了,水干了,家禽也就不来了。通过这一句话就可以说明《易经》不是占卜之书,而是用六十四卦为主题,根据当时历史生活做的六十四篇文章。现在说大口井年轻都不知道,怎么能正确研究《易经》。六、七十年代,西医还不发达,中医在农村还占主导地位,那时跟师学徒还能见到中医治病的原始方法,这样中医在我们脑海里打下了深深地烙印。可是现在中医院都不用这种方法治病了,年轻学者根本不可知道能原始中医是如何治病的,怎么能对中医学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一个国家的复兴,不只是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的复兴,美国工业文明不是印第安人文明的复兴。工业文明给我们带来了空前经济的繁荣,但也带来了人类毁灭的隐患,要这样发展下去,人类还能生存多久?因此“自然和谐之道,与时俱进之理”就明显地摆在现代人类的面前。不要等人类遭受浩劫之后我们才反思这些问题,那样我们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
什么是中华民族的国学?其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些问题似乎仍无定论。我认为《周易》、《内经》是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教科书,其核心内容是“太极八卦图”和“大衍之数”,她所揭示的“太极定律”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其道甚大,百物不废”,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华民族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在现代科学的冲击下仍然有顽强的生命力,主要原因她所揭示的真理是“道生论”。有学者说:“生命科学的革命会带来自然科学的革命”,我认为这个观点是对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生命科学的理论基础是“道生论”,而不是“进化论”,是不是这样,我们拭目以待。
我们现在所能做的是要把中医学科学的内涵明确地表达出来,一定要把中医学的“种子”留住,不要让中医学在我们这一代失传,生平无憾矣!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3-21 09:34 2楼
感谢孙版主支持。
2011-03-21 10:59 3楼
谢谢李建龙版主的支持
2011-03-21 11:29 4楼
道始明矣
2011-03-21 21:43 5楼
道是道,讲的很到,医道有别。
⬅ 此句出处哪篇? 老茶馆 《周易》乾、坤之策数考 ➡